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梅

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梅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运城供电公司 山西运城 044000)

摘要: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社会保障一般由多个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组成,每一项都对公民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都是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社会保险是员工劳动保障的重要一项保障指标,做好社会保障工作能够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更能够促进社会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险;问题;对策

一、社会保险对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

1.降低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成本

社会保险对企业用人各个方面进行了保障和规定,分散了企业承担职工工伤、生育等费用,有些由企业支付的待遇转变为由社保基金支付,这将大大减轻企业人力资源的负担,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更大的增长。比如我单位属生产性事业单位,养老、医疗、失业、生育都认真按照当地相关文件缴纳,职工在养老、医疗、生育等方面都享受到了社会保险所带来的实惠。唯有工伤保险,在2009年前我单位还没有交纳,因此对这之前的老工伤出现的抚恤、医疗费用等一直都由我单位来负担,这加重了单位人员成本。自参加工伤保险后,出现的工伤相关费用由社会保险部门进行相关费用的结算,将这一问题由单位内部向社会层面进行了转型,为单位节约了资金,这大大减轻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负担,而通过这种风险的转嫁,非但没有损伤员工的既得利益,反倒让员工在面临重大问题的时候不会受到企业经营现状的影响而有一个明确的保障,这对于企业和员工而言无疑都是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

2.加强了员工队伍的稳定性

社会保险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长期支付计划,是职工在为企业服务期间所创造的,并在退休之后才能取得补偿的报酬,如果职工在服务期限内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意味着社保计划的终止,将对自己未来社保收益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而将会对是否离开企业进行认真考虑,而且企业会根据每年工资的递增情况调整社保基数,现今国家在“十三五”规划提纲中提到“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出台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发展职业年金、企业年金、商业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缴纳更是对今后退休收入的保障,虽然当期的收入未见提高,但在退休后的养老金上有更多体现。有的企业已把绩效工资纳入社保基数中,这将员工退休后的养老金与当前工作业绩联系起来,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逐步从管理向潜在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转变,进一步地提高了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对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解除职工后顾之忧,使企业在不增加人力资源费用的条件下,留住人才。

3.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

社会保险是平衡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的和谐点,坚持以人为本,考虑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使员工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这不仅提高了企业在员工中的形象,还会直接增强员工的自信心从而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员工在获得满意的收入后,将会更专注于本职工作,企业的绩效与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工作情况息息相关,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每一位员工的培养与鼓励,关注员工的工作生活状况,避免让其产生消极心态和负面情绪,通过社会保险制度的福利作为激励帮助员工发挥最大潜能,这不仅会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还会增加员工的企业忠诚度,创造高效、团结的企业文化,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

二、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社保制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由于改革过程中,部分企业认识不到位,企业涉及的利益主体情况复杂,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够彻底,配套制度不完善,存在着诸多问题。

1、电力企业情况复杂,制度不完善

所有的国有企业都为员工购买了社会保险,形成了基本的社会保险管理制度。但是从国家层面来说,尽管出台了一些政策,但大部分电力企业都没有结合国家政策制定详细的实施细则,企业缺乏制度支持,电力企业也没有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也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科学管理规划、资金使用和分配计划等。对于社会保险工作的执行,也一直是由人力资源部门管理,尚未引起高度重视,从而产生一些问题,影响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对企业发展极为不利。在改革过程中,一部分人担心个人利益受到损失,对社会保险制度有抵触情绪,从而使得社会保险工作不能有效执行,带来一定的负面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社保工作宣传不到位,相关人员认识不清

企业的管理人员老观念、老思想严重,不重视社会保险工作,不积极执行国家相关的管理政策。传统的观念上,部分员工受“养儿防老”思想影响,觉得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不能起到作用,从而顾虑重重。同时,由于国家社会保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导致某些工作人员私自违规挪用社保资金,导致社保中心的社会公信力下降,员工对社会保险工作持严重怀疑态度。很多员工甚至认为自己身体好,不需要社会保险……这些错误的观念使得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难度加大。

3、缺乏专业的社保管理人员

社会保险工作是一项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是要有完善的管理,另外一方面要有相应的配套管理措施和投入。对于企业来说,除了要定期缴纳一定的社会保障资金外,还要有专门负责社会保险工作的专业管理人员。大部分的电力企业都尚未设置专门的社会保险管理人员,都是由财务或者人事部门代为管理,因此,社会保险的很多宣传工作,职能部门不能够起到有效作用,实现预期目标,社保的很多作用不能得到发挥。

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强化社会保险运行的具体措施

1、重视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认识到社会保险的重要作用与意义。第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认识到社会保险可以充分的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且社会保险全面实施也有利于为企业树立良好的形象。第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应该积极的为企业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热情,维护企业员工的相关权益,降低面临索赔的风险。第三,社会保险制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企业员工的心理诉求,保障了企业员工的工作安全,让企业员工没有后顾之忧从而积极的参与到企业的运营当中,推动企业的发展并且实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做好社会保险的基础工作

企业需要全面制定与落实社会保险管理机制,充分调动企业每一个部门参与到社会保险工作当中。其中尤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必须积极的了解员工的心理诉求,及时的调整员工的薪资待遇,并为每一位员工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此外企业还需要联动每一个部门来制定相关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让每一个部门都重视意识到社会保险所具有的作用,最大限度的降低社会保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减少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劳动纠纷。

3、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

对于管理制度方面的创新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实施柔性化管理制度,就现阶段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应用而言,在管理过程中,对员工的管理比较硬性化。此外,存在少数企业对自身利益过于重视,在对员工的管理时十分严格,长期的这种管理模式下,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将会受到严重的打击,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有必要实施柔性化管理,对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加以分析,从而根据其能力,不断调动,寻求其合适的岗位,从而使得员工的最大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其二是实施个性化管理制度,同一个企业中,工作人员的数量众多,其个人的特点也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管理时,需要对其能力、特点加以分析,采取个性化管理,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得到有效的保障。

4、丰富社会保险的类型

企业中的社会保险类型,除了要根据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来制定相应的保险类型,还需要企业根据员工的实际需求来丰富社会保险的类型,提高企业人力资源对员工的激励机制,并且丰富多样的保险类型的实施还需要根据员工的实际业绩来进行挂钩,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四、结束语

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社会保险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以上内容,我们可以了解社会保险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进行适当的管理工作,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保险的利益,并为员工提供最佳的福利保障,也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苏艳华.社会保险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积极意义[J].人力资源管理,2015(1):252.

[2]王珊珊,舒畅,陈鑫.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发展策略探析[J].人力资源管理,2015(11).

论文作者:刘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8

标签:;  ;  ;  ;  ;  ;  ;  ;  

社会保险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刘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