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6-071-01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老师过多地强调知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学生变得机械、沉闷、缺乏个性和灵性,缺乏生命活力。那么面对新课改的挑战,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是:
一、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真正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合作,在课堂上与学生做到平等交流。教师在课堂上关爱学生,这是一种人文关怀。教师不仅要尊重学生,而且要重视培养发展学生的个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全身心地融入学生中去,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要注意倾听和理解学生的意见,赏识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老师要学会倾听、理解学生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地和学生一起共同探究,共同发展。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才能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成功中长大,让他们真正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课堂上处处充满“爱”,没有“爱”的课堂就谈不上成功的教学课堂。在课堂上,师生之间充满“爱”,课堂才会变得有活力,学生才会自由自在地学习;课堂上有了“爱”,师生间才会互相尊重和理解,教师不必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学生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课堂上有了“爱”,教师才不会将目光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上,而是更多地关注学生多方面启发,引导学生的思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学生暂时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可以说:“不要慌,不要急,再好好想想!”如果遇到不愿意回答的学生,教师就满怀期待地说:“你先试试,再说给老师听听。”“我相信你一定行,这不,你说得很好、多响亮呀!”……在教师的暖暖的爱意中,进行启发和鼓励,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从而发展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摒弃那种教师高压式、灌输式、一问一答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地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让学生大胆地提出一些创新思维的问题,让每个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在这种氛围下,学生的思想开始无拘无束地投入学习,有了自主思考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灵感、创新思维,使课堂成为他们学习的乐园。
三、让生活融入数学,使数学具体化、形象化
实践表明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让数学从生活中走出来,有目的地将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
(一)生活实例融人数学,结合身边的实例融人数学课,让教与学跳出教本,走到现实生活中,使数学课堂活起来。如超市的价格标签,银行的利率,家庭装修材料的购买,以及食堂菜谱的调查统计表等,都可以成为学习数学的源素材。通过这样的学习,无疑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求知的内驱力,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
(二)数学问题回归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此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巩固。比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的例题后,教师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让他们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才能让学生既对数学的内容进行了拓宽,又激发了学习热情,才能达到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总而言之,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不再是封闭的知识集中训练营,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递。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达到师生平等,共同合作探究,让学生的思维得以飞扬,灵感得到激发,才能不断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论文作者:李军利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课堂上论文; 才会论文; 个性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2月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