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武胜县鼓匠初级中学 638400
摘 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深入理解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把课前有效预习,科学的写法指导作为高效课堂的有力支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探究深化,引导学生积极思维,真正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下的素质教育是语文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的重大变革,在教学时不能单纯地依靠做题等填鸭式的教育方法,将眼光只局限于分数,而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目标,教授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策略。新课改之下教师可以灵活地改变教学方式,将学生编为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问题,教师在这种情景模拟时充当的往往是“旁观者”或“引导人”的角色,而不是指挥者。教师需要做的只是在情景陷入尴尬境地时及时补救,而将主导权交给学生,不要干涉学生发挥。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交流、合作、自主探究的形式下进行学习,让他们不知不觉地由被动接受转换为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这一模式中来。只有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公才能真正实现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等实际情况,研究出合适的分组办法,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尽可能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加强学习方法指导
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重要的是学习的方法、技能的掌握,方法的掌握会让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1.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学好语文、提高课堂效率非常重要。通过预习,学生可掌握文章的重点,发现难点、疑点,这样在教师讲课时,学生就会有目的地听,带着问题听,这样既加深了印象,又增强了记忆,比无目的、无重点、无计划地被动听效果要好得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预习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课堂的学习效率,一举两得。
2.阅读方法。
语文重在阅读。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理清文章结构、如何概括段落大意、如何总结文章中心思想等方法。例如,学生要想理清文章结构,可以用“找过渡句法”,也可以用“概括每段段意法”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要以教师教给的方法为提高学习效率敲门砖,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不懈,最终全面提高阅读能力。
3.写作方法。
学语文最终回归到写作上来。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把作文与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敢于说真话、诉真情,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多发言,多与师生交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使课堂充满活力,在让学生掌握方法的同时,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小组合作交流可以使学生既掌握知识,又解决疑难,同时还能培养能力,更能养成合作精神,一举多得。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学习氛围,让学生大胆参与、勇于表达。营造和谐氛围,即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和提供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学习机会,为实施合作探究教学创造氛围,有利于课堂中师生合作,实现目标。合作探究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状况,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语文教学转变成为学生带着教材走向教师的新型教学。合作探究过程中的争论与共鸣、个性的表达、精彩的展示、智慧的闪现、创意的汇集,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享受学习的快乐、求知的愉悦。
四、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有必要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只有激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减轻教师负担,提高课堂效率。在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过程呈现出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生动活泼的情境,不仅为学生提供认知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学习中启发学生对表象进行分析、综合、概括,使其思维向深层发展,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把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例如,在讲授《小石潭记》一课时,教师可根据文章内容把相应的图片与录音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这种以声音、图形创设课堂情境代替枯燥乏味口授的教学,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率。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目标明确、更新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手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学修养,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需求,才能把课变得有魅力,深深吸引学生。不断提高课堂效率,才能真正适应教学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彭小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4月总第9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6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论文; 方法论文; 高效论文; 效率论文; 语文论文; 《教育学》2016年4月总第9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