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文君

(江苏省人民医院溧阳分院 江苏溧阳 213300)

【摘要】目的:探究使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采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依帕司他治疗,观察组采取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四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SOD水平为和NO水平为(73.52±11.86)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比单独使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联合依帕司他和前列地尔改善神经功能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依帕司他;前列地尔;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功能;疗效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3-0098-02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一种在糖尿病中很容易见到的慢性并发症[1],临床主要表现为自主神经和感觉神经病变引起的肢体深部钝痛,吞咽困难,直立低血压,排尿无力,性功能低下,腹泻便秘交替,光反应迟钝,瞳孔缩小等[2]。致病原因在于糖尿病控制不良,使葡萄糖利用障碍,蛋白质代谢异常等。在发病之后若不能及时治疗会严重影响到健康生活[3]。本次研究拟探究选取分别用依帕司或者联合依帕司他和前列地尔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现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6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根据采取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3例,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为(67.28±5.84)岁,糖尿病病程为7~20年,平均病程为(13.41±0.43)年,空腹血糖为7.00~7.8mmol/L,平均值为(7.58±0.72)mmol/L。观察组患者男性21例,女性14例,年龄为53~75岁,平均年龄为(67.89±6.05)岁,糖尿病病程为7~20周,平均病程为(13.27±0.53)周。空腹血糖为7.00~7.8mmol/L,平均值为(7.63±0.69)mmol/L。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空腹血糖等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研究获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 纳入排除标准

参与研究患者均符合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无其他神经合并病变,无心,肝,肾等功能的异常,无高血糖高渗或者酮症酸中毒并发。参与研究的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正常使用胰岛素或者降糖药物治疗使血糖水平稳定在正常范围内,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服用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30580)每次50g,每日3次,连用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联合注射前列地尔(本溪恒康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93174)5~10μg,每日一次。

1.4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以及用药安全性。神经功能采取肌电图仪进行对前后正中神经以及腓总神经传导速度的测量,分别包括MNCV和SNCV。炎症因子水平通过对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以及一氧化氮NO水平进行测定。该三种指标在患者早晨空腹取静脉血,双抗体夹心法测定SOD与MDA,比色法测定NO水平。安全性通过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体现。

1.5 结果统计

本次研究选SPSS20.0软件统计分析数据,针对文中涉及的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选(x-±s)表示;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选(n/%)表示;若两组以上指标比对结果有显著差异(P<0.05),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对比

经过四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MNCV为(45.38±3.85)m/s,SNCV为(48.25±3.56)m/s,腓总神经MNCV为(37.65±3.21)m/s,SNCV为(43.74±3.52)m/s,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体见表1。

2.3 两组患者用药安全性对比

对照组患者有1例恶心呕吐,1例肝肾功能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5.71%);观察组患者有1例恶心呕吐,有1例药物过敏,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5.71%),两组无差异(P>0.05)。

3.讨论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是一种容易引发的病变,患者由于远端对称性神经发生病变而使大纤维受损,使神经脱髓鞘或轴突突变[4]。用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药物近年来多用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并取得良好的效果[5]。

本次研究发现,经过四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MNCV和SNCV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SOD水平为和NO水平为(73.52±11.86)μ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MDA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用药安全性无显著差异(P>0.05)。

综上所述,相比单独使用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联合依帕司他和前列地尔改善神经功能效果明显,安全性高,有助于改善氧化应激水平,值得临床参考。

【参考文献】

[1]何启胜.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4,39(3):318-319.

[2]李海娟.依帕司他联合胰激肽原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

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166,169.

[3]马玲,郭炜,张敬治.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血脂检测的关系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6):

53-56.

[4]张文玉,常文秀,韩鹦赢.肾炎康复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

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5):683-686.

[5]刘爱林,袁志军,赵涛,等.红花注射液联合依帕司他治疗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11):1375-1376.

论文作者:陈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7

标签:;  ;  ;  ;  ;  ;  ;  ;  

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观察论文_陈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