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农村城镇化是改造“弱质性”中国农业的现实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农业论文,城镇化论文,现实论文,农村论文,弱质性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34009/S(2005)02-0049-05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改革开放20多 年来,我国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粮食、畜牧产品空前增长,从而结束了中国食 品供给长期短缺的历史,保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但农业的弱质性并未 从根本上改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面临的矛盾日益突 出,不堪重负的农业经济已难以支撑工业化的高速推进。改造农业的弱质性缺陷是实现 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迫切要求。
一、我国农业弱质性的表现及根源
相对于其他产业,农业面临着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处于不利地位,而我国农业表 现出更强的弱质性。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农业生产面临的自然风险很大。农业生产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体。对自然环境有 着天然的依赖性。我国自然资源相对稀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量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1/3,水资源仅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由于工业“三废”及农业内部化 肥、农药、农膜等化学药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农田及水资源污染,质量下降。更为严重 的是,人口在不断的增长,耕地资源逐年减少。据统计,1978—1993年15年中,全国净 减少耕地面积6432万亩,相当于一个四川省的耕地面积,而同期全国人口净增2.3亿。 粮食面积已减至16.5亿亩警戒线之下,农业增长的空间日趋变小。与此同时,农业基础 设施脆弱,广大农村地区水、路、电等依然是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农田水利设施年久 失修。资料显示:全国三分之一的水库“带病”运行,万亩以上灌溉区工程70%以上损 坏,淤积严重,年均减少灌溉面积300多万亩,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38.2%,草 原退化达10.9亿亩,沙化面积以每年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推进,目前已达2亿多亩。农 业基础条件脆弱,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据统计,1952—1992年间发生较大水灾旱灾 共计42次,平均每年一次以上,平均受灾面积3亿以上。1991年江淮特大洪灾与1994年 南方及东北洪涝灾害造成779亿元的损失,1998年特大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更达2000亿 元之巨。不断恶化的环境条件严重威胁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
2、超小规模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增大了市场风险。由于农业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小于 工业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且农产品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因此,农业本身的发展将 是资源约束型与需求约束型并存,农民很难采用工业品生产者通过大规模扩大生产和组 织推销的方式实现收入快速增长。农产品的短缺与过剩很容易形成买难与卖难交替出现 ,都会引起市场剧烈波动。我国农业总体上生产水平落后,且建立在2亿多农户分散经 营的基础之上,农业经营规模户均0.42公顷(低于日本、韩国户均1.2公顷及台湾省户均 1.02公顷的水平)。农村地区大多交通不便,消息闭塞,农民的科学技术文化素质低下 ,组织化程度低,驾驭市场的能力极其有限,尤其是面对激烈竞争的国际市场,很难把 握市场变化。加之农业生产季节性强,生产周期长等特殊性决定,一旦决策失误将造成 无法挽回的损失。同时狭小的经营规模,使每户农民用于交换的商品性农产品数量减小 ,分散弱小的单个农户在市场交换中相互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与买方很难建立公平的 等价原则,在农业国际化进程中,交易成本更高,农民只能处于利益流失的被动地位。 另一方面,农业减产,农民便有“惜售”心理。因为每户农民增加几百公斤自给粮食既 有贮藏能力,又不至于减少收入,只是将现金变为粮食,使保障生产的安全性更高而已 ;当农业丰收时,农民又产生“抛售”行为,甚至抛售的粮食中还可能包含往年节余的 部分。因此,小规模,分散化的农业经营方式人为放大了粮食增产和欠收的真实幅度, 造成市场剧烈波动,加大市场风险,最终影响到农业的稳定发展。
3、农业整体科技素质低,科技成果转化困难。我国农民文化素质低下,56%为小学以 下文化程度,其中14%为文盲。农业科技人员全国拥有量很低,每万名农业人口平均为6 名,每万亩耕地平均不足两名。每个乡平均不足0.6名,农业生产浪费严重,天然水有 效利用率不足10%,灌溉水不足40%,化肥仅35%左右。目前科技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贡 献率仅为35%左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一方面,农业科技含量低。另一 方面,大量农业科技成果束之高阁,无法应用于农业实践转化的现实生产力。其原因有 科技经费投入不足及推广体制问题,但土地规模狭小和农民素质低下是阻碍现代科技对 传统农业改造的最重要因素。作为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经营单位农户受规模、效益和自身 能力的限制对科技表现为“需求不足”。机械作业、土壤改良、病虫害防治、农田水利 建设等现代化生产技术在面积细碎的地块上根本无法普及或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伴随 着人口增长和经济进一步发展。全社会对农产品的巨大需求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之 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4、农业比较效益低下,缺乏吸纳资源投入的能力。农业生产客观上存在着投资效益低 ,回收期长,经营风险大等产业特点。我国农业由于更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较之 于非农产业对资本的吸纳能力很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按利润最大化原则配置, 农业比较效益低,不但不具备吸收外部资金的能力,而且农业内部也难以阻止资源大规 模地转向易于短期见效的非农产业或城市部门。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和资金的配置向着 不利于农业的方向变化,将更加削弱本已十分脆弱的农业发展基础。实践表明:市场经 济条件下,我国农业的发展同样需要政府实施宏观调控,采取政策保护和支持。
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与弱质性缺陷是我国农业以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对尖 锐的矛盾。形成我国农业弱质性的原因除农业产业自身固有的特点而外,从根本上说是 工业化进程中对农业长期的“压挤”政策造成的。由于历史原因,新中国成立后,我国 选择了计划经济体制和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采用一系列制度安排,包括城乡等级户籍 制度、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制度等使城乡分割,将农民以隐性失 业状态禁锢在有限的土地上从事单一农业生产,为城市和工业发展提供巨额资金积累。 工业化的推进吸纳了大量农业资金,却排斥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过量农业劳动力困守在 狭小的土地上,导致农业生产率始终很低,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收入难以提高,成为农 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在城市繁荣,工业发展的同时,农村和农业经济趋向凋敝。二十世 纪八十年代初,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极大的调动起农民生产积极性, 农业和农村经济空前发展,但固化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制度因素并未彻底消除,农民、 农业仍没有改变事实上利益流失的被动境地。国家对农业的重视很难落到实处,城乡差 距、工农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形成了我国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的“小马拉大车” 的社会经济结构。城镇化的滞后反映出农村、农业的落后。因此,重工业倾斜发展战略 及计划经济体制之下一系列阻碍农业发展的制度约束,进一步固化了我国二元社会经济 结构,导致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是加剧我国农业弱质性的根本原因。
二、农村城镇化是改造我国农业弱质性的突破点
1、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从而促进农业实现规模经济。从长远讲, 规模经济是我国农业的根本出路,而实现规模经营的最大障碍是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问题。按最保守的估计,目前,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仍然有1.5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 转移将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面临的重大难题。尽管国有企业、机关事业单 位原有隐性失业者在改革深化过程中逐渐显现,城市就业形式严峻,但农业剩余劳动力 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决定的必然趋势。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伴随着工业化 的推进,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产值份额逐渐下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 重越来越小,农业生产单位经营的规模随着科技进步和先进工具的采用越来越大。只有 实现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才能使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也不能保证国 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村城镇化的过程实质是通过城镇与工业的扩张吸纳农业劳动力 的过程,自然促进农业走上规模经营,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有效的改造我国农 业的弱质性,具体表现在:①可以加快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工业化实践表明, 科技革命之所以能够带来产品极大丰富和财富的超长集聚,是因为实现了规模经济,现 代科技武装农业生产同样离不开相应的规模基础。同时,规模经营是土地等农业资源相 对集中的过程,也是对农民有选择留用的过程,有利于农民素质提高。②可以增强农业 吸纳投资的能力从而改善基础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目前,我国农业投入严重不足,既 有缺乏资金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农户经营的地块细碎,国家缺乏有效投入载体,农 民因追加投入得到的预期收益增加不大也缺乏投资积极性,规模经营从根本上改变农业 吸纳投资不强的缺陷,从而通过增加资本,改善农业基础脆弱的严重形式,降低自然风 险。③可以稳定农业生产尤其是粮食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农产品商品量增大,农 户市场竞争及抵御各种风险能力增强,买方与卖方之间便可以建立相对稳定的供销关系 ,加快市场化农业发展。④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三农”问题的实质是农民问题,农民 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收入有待于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有待于减轻农民 负担,但根本途径是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欧美发达国家在农民人均拥有 上百亩甚至上千亩耕地,采用现代化生产经营方式的条件下还须依靠国家对农业的保护 、支持才可以达到社会上其他行业的平均收入水平。我国农民在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条 件,依靠传统农作方式是无法真正致富的。规模经营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城镇化既是工业 化的结果,又是二、三产业的基础载体,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现状迫 切要求的。①我国乡镇企业分散建立于广大农村地区,造成了布局混乱、结构不合理、 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信息闭塞等很多弊端。通过城镇化实现乡镇企业的适度集中可以 发挥聚集效应,改造乡镇企业的“先天不足”。②我国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 很不适应,没有发挥出它应有的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产值的功能,应该说是城镇化滞后 的必然。因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建立在以城镇为载体人与社会生产集聚的基础之上的, 没有高水平的城镇化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第三产业。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将有利于促进二、 三产业的发展,既可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规模经营; 又可增加社会财富,奠定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最终实现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农 村与城镇共同繁荣,扩大城乡交流,传播现代文明,从而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 桎梏。
3、农村城镇化有利于保护耕地。有观点认为;农村城镇化必然占用大量耕地,从而使 我国农产品尤其是粮食的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显然,城镇化需要占用耕地,但推进我国 城镇化步伐是否必然造成耕地大量减少,危及农业生产,有待具体分析。①我国1000多 万家乡镇企业80%分布于自然村,耕地浪费严重,面积大大超过工业国正常标准。如果 在城镇建厂,由于地价高于农村,占用耕地必然减少。②我国2亿多农民仅宅基占用耕 地也非常惊人。目前,多占宅基,超标准占地及旧宅基荒废在许多地方大量存在。通过 城镇化转移一部分农民离开农村,其余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必将带来农用耕地总规模的 增大,因此,城镇化一方面占用耕地,另一方面节约其它耕地,并非必然造成耕地总量 减少,问题是要合理规划、严格管理,城镇的扩张与废弃地复耕、旧城改造同时并重, 避免当年大兴“开发区”式的盲目、重复建设而乱占耕地。
应当正视,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标志,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 趋势,只有建立在9亿农村人口小规模分散化经营方式基础之上的传统农业步入现代农 业,我国经济与社会现代化才会有现实基础。因此,以农村城镇化为突破点,促进适度 规模经营,应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三、推进农村城镇化的对策思路
1、继续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清除不合理的制度障碍。农村城镇化过程,是农村人口向 城镇流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最终决定于经济发展水平,但制度因素起着促进 或阻碍的作用。改革不合理的制度安排,积极主动的创造条件,是改变我国城镇化滞后 的根本措施。①改革土地制度。现行土地制度最大的弊端是:农民承包的土地使用权很 不稳定,且难以流转,从而使小规模分散经营格局相对固化,不利于农业资源优化配置 。改革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土地使用权在农业内部按市场化原则自由流动,使离开农业 的农民可以自愿、方便的离开土地,促使土地相对集中。②改革户籍制度。我国现行户 籍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对农民身份的歧视色彩,固化了极不协调的 二元社会经济结构,造成城镇化滞后。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是明确的:即户籍制度 及其管理方式不应成为人为区分居民社会身份的标志和无偿获取社会经济福利的凭证, 而应当从有利于人口(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科学管理的角度进行制度创新。近几年,各 地对户籍管理制度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改革,但农民与城镇居民事实上的身份界限仍没 有彻底打破。农村户籍制度改革必须与城镇人口管理协调衔接,城镇应对农民开放门户 ,尤其小城镇应鼓励、帮助农民进城落户。为防止“城市病”问题发生,大城市可通过 设置较高的“门槛”减少农村人口流入。已在城镇拥有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工,应给予 城镇居民同样的待遇。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把所有农民纳入社会保障体系范围在 目前是不现实的,但离开土地的农民只有进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才能消去后顾之忧, 才可以使农村土地的福利保障功能让位于效率原则。因此,改革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 户籍制度、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实现农业规模经营的 前提条件。
2、实施乡村工业向城镇工业过渡。在传统农业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规模对小城镇建设 起基础性作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农村工业化迅猛发展,但城镇化却没有出现 应有的同步发展。原因是现存的土地制度和乡镇企业的社区属性阻碍了乡镇企业的集聚 ,“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乡村工业分布格局制约了小城镇发展。通过建设城镇工业 园区,引导乡镇企业集中,实现乡村工业向城镇工业的过渡,是解决乡镇企业布局分散 ,促进企业发展,推动农村城镇化步伐的一个有效方式。
3、集中力量建好县城,同时兼顾大、中、小城市协调互补、升级发展。农村城镇化是 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必须积极推动小城市向中等城市发展,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 形成结构合理的城市体系。考虑到目前大、中城市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建设,就业压力 突出等客观原因,集中力量建好县城应是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更重要的是,我国农 村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地域广阔、居住分散、仅靠少数大城市的辐射带动,难以实现农村 整体发展。县城是一县的经济文化中心,发挥着农村之首、城市之尾的特殊功能,存在 明显的区位优势,农民向县城转移具有较强的愿望和能力,乡镇企业向县城集中易于实 现。因此,通过县城的扩张可以带动周围乡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使现代文明借助县 城的辐射迅速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
4、在人多地少,经济基础比较好的建制镇和集镇实施“农民新居”战略。一般而言, 拥有良田沃土,自然条件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地区也是人口稠密地区,农户居住分散 造成大量农业资源尤其是耕地的浪费。实施“农民新居”战略就是在农民利益不受损失 的前提下,采用行政与经济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农民居住相对集中,通过统一选址、统 一规划、集中修建、设施配套、改变传统的单门独院朝向不一的散居方式,从而节约土 地资源,节约建设成本,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民生产、生活方式,为现代化农业 生产创造必须的操作空间和规模基础,也有利于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发展生产、繁荣经 济,从而实现农村就地城镇化。
5、加强城镇建设的规划和管理。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用地粗放 ,土地利用效率低,城镇发展中平面扩张,轻内部挖潜,忽视旧城区改造。世界上许多 国家城镇化的经验表明:城镇化的过程是一个土地利用集约化的过程。我国人地矛盾突 出,粗放的平面扩张用地方式不符合国情。因此,农村城镇化除要做好城镇本身各功能 区域的科学规划、建设,还应结合耕地保护和内部挖潜,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规范土地 市场的运做、加大农村旧宅基地及其他闲置土地的整治和复垦,做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实现城镇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从而实现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应充分把握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早日实现农村剩 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促进农业走上规模经营,彻底改变我国农业的弱质缺陷,从 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从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收稿日期:2004-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