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兰[1]2004年在《试论中国钢琴学派的萌芽》文中研究指明钢琴音乐艺术诞生于300年前的欧洲,19世纪末20年代初传入我国。自中国音乐家创作第一首钢琴曲开始,中国钢琴学派进入了萌芽期,西方钢琴艺术与具有5000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华民族的传统音乐思想相融合,开始形成与西方钢琴音乐不同的特点。 本文旨在对中国钢琴学派萌芽期的理论研究、演奏、教学、创作四个方面从学科学派理论的角度,围绕中国钢琴音乐艺术这四个领域的发展历程、现状、特点进行了基本于学派理论基础之上的探讨,对学派初期形态中有机的内在联系进行了研究。 一、绪论,说明研究这一课题的理由即实际意义,综述国内的有关动态,提出论述的主要问题并进行概述。 二、论文的主体,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 1、概述中国钢琴学派的理论研究。以音乐学的学科理论构架观照中国钢琴学派的理论建设,得出结论——该领域的活动已广泛展开,但没有达到一定的深度和理论高度。 2、分析中国钢琴学派演奏活动中的探索创新现象,以及中国钢琴学派演奏风格、技巧所具有的学派初期特点,并探讨学派风格的成因及其发展趋向。 3、论述中国钢琴学派的教学活动在前期西式化的基础上所达到的高度,这为学派初期的中国化提供了前提。中国钢琴学派的教学活动已经进入带有中国传统教育观、审美观的自觉状态。 4、对中国钢琴学派创作领域的活动进行回顾,提出学派活动的思想主题—一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并分析其根源。最后在具体的创作活动中分析出中国化的因素—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对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巨大影响。 叁、结语由论文主体部分的分析,指出中国钢琴学派创作、演奏、教学、研究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将四个方面有机联系成内在的富有逻辑性的架构,形成对学派初期萌芽的勾画。
李思囡[2]2017年在《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在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发展的带动下,钢琴这一西洋乐器传入中国,在中国落地生根。本是来自西方的西洋乐器,二十世纪初才真正在中国推广和运用。在二十世纪一百年的历史中,伴随着钢琴艺术在中国的生根开花,中国钢琴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同时,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也日益完善和成熟,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中国钢琴家们开始走出国门,在国际赛事上多次获奖。到了21世纪,中国钢琴家们更是在国际赛事中硕果累累,在中国钢琴教学体系下培育了许多优秀钢琴人才,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钢琴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水平已经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靠中国自己的钢琴教师队伍,用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培育出世界级的钢琴人才。在这种巨大的成功下,我们应该充分回顾和分析中国二十世纪各阶段钢琴教学的发展历程,进一步探寻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成长轨迹。中国钢琴教学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在钢琴演奏、钢琴音乐创作及钢琴教学等方面所取得的斐然成绩,说明钢琴在20世纪的中国音乐生活中的影响是巨大的。研究中国钢琴教学的发展脉络,梳理各个阶段的发展历程,找出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探寻其发展成因。以史为据,以史为鉴,更好地推动中国钢琴教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助力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振兴与繁荣。本文以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传承脉络为基础,年代划分为基本手段,从钢琴教学概况、钢琴教学理论发展情况、代表人物及其理论、钢琴教材等方面逐一阐述。其中各时期的钢琴代表人物及其理论观点、钢琴教学理论发展和钢琴教学教材编写这叁个方面加以扩展分析,力争系统地阐述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进程,并上升到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音乐美学的高度,探索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教学理论体系。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由最初的借鉴与汲取、开拓与进取、再到发展与创新,使钢琴教学理论由量变到质变,无论在教学着作、期刊论文、还是在钢琴教材方面都取得了丰厚成果,并以当代钢琴研究领域的成果为参照,进一步探讨中国钢琴教学理论的演变过程。希望通过上述这些理论途径,能够比较全面地分析中国20世纪钢琴教学理论的发展样态。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同中国钢琴艺术一道,都面临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重大课题——民族化的问题。中国钢琴教学理论要从丰厚的民族音乐文化沉淀中汲取营养,利用外来乐器——钢琴,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美学来指导钢琴这一外来乐器的教学实践,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钢琴人才,发展中国钢琴艺术。
赵云[3]2010年在《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文中认为本文基于“文化”、“人”、“教育”叁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试图以文化的视角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以及在其基础上产生的当代钢琴文化进行正反两方面的辨证思考。对于当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的缺失与不足,试图探讨其文化原因并给予相应的钢琴教育解决之道。全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旨在从横向、空间的角度探析“文化”、“教育”、“人”叁者间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提出“文化一人一教育”这一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则在第一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具体地揭示文化与钢琴教育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笔者认为这种相互作用一方面表现为文化对钢琴教育作用的全面性与潜在性,另一方面钢琴教育也同样通过选择、传播与创新来作用于文化。第叁章将此叁者间的关系放入历史进程中加以梳理与思考,研究通常分为两个过程:其一为社会文化通过对人的影响从而对钢琴教育在形式方面的影响(文化→人→钢琴教育),其二为通过钢琴教育活动进而对中国钢琴文化方面产生的影响(钢琴教育→人→钢琴文化)。第四章与第五章是全文的重点章节,在这里对当代中国钢琴教育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探讨与研究。第四章主要分析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为钢琴教育带来的较好影响,以及在此基础上中国钢琴文化呈现出的繁荣发展面貌。第五章则反观中国钢琴文化盛态下的一些令人担忧之现象,探解影响这些现象的文化之源。通过对现象的分析,笔者认为“实用主义”文化是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而钢琴教育的可行性解决之道是可以通过影响“人”的价值取向以及行为品质来实现对“实用主义”文化的反作用。最后,笔者在总结全文后得出以下结论:首先,在社会文化的影响下,中国钢琴教育在历史进程中的发展形态是螺旋式上升的发展形态。因此,无论面对当今钢琴文化中呈现的可喜成绩还是不足缺憾,都应始终保持客观自信的态度来面对中国钢琴教育事业的未来。其次,在“文化”“人”“教育”叁者间,“人”是作为链接“文化”与“教育”二者的中介与基础而存在的。因此,只要心中存在着纯净的灯塔之光,即有希望使文化和教育沿着健康的态势发展。最后,对于钢琴教育面临的困境,笔者认为应通过对钢琴教育根本目的的再审视,明确钢琴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于对人心灵的指引而非单纯的知识传输,只有这样才能使钢琴教育脱离当今一些社会文化带来的困扰,从而达到更高的境界。
吴榆[4]2006年在《论中国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中国传统乐曲钢琴改编曲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钢琴改编曲的整体把握和分析,归纳出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具体特征,这些风格特征是中国钢琴音乐区别于西方钢琴音乐的主要标志。文章对中国传统乐曲的钢琴化改编历程进行了回顾,归纳了每个阶段的代表作和阶段特征;并重点从五声调式、旋律特征、标题性、对民族乐器音色神韵的模仿性以及结构的延展性特点等几个方面论述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同时从钢琴改编作品历史脉络的研究等方面论述了中国风格钢琴作品在弹奏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中国钢琴改编曲直接为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形成和提供了实践基础,而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又为钢琴改编曲的编创提供了成功与否的标准。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从深层意义上讲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音乐文化。对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提炼须以中国传统乐曲的钢琴化改编为实践基础,在传统乐曲的钢琴改编实践中,为了表现中国传统音乐的“神韵”,作曲家们创造性地发展了一系列表现手法,如中国化和声、织体等,这些技法是钢琴音乐中国风格的具体表现,“中国风格”是对这些技法的概括和综合提炼。因此可以说没有对传统乐曲的钢琴化改编,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就难以形成。另外具有“中国风格”钢琴改编曲能有效地表现中国音乐文化传统,符合中国人的音乐审美情趣,从而易于被中国听众喜爱和接受。“民族的便是世界的”,民族的亦是自己独特的东西,对中国传统乐曲钢琴改编曲的研究,进而对中国钢琴音乐风格内在本质和表现形式的深入挖掘,是在世界钢琴音乐流派中形成中国钢琴学派的希望所在。
廖红宇[5]2010年在《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研究的范围是钢琴传入福建至今一百多年来的发展历史,包括钢琴演奏、教育、创作以及相关产业等方面的发展与演变,福建籍钢琴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以及在福建工作过、对福建钢琴音乐发展有重要影响的相关人物及其相关事件。笔者试图通过较为广泛而深入地查考福建的民国档案、民国报刊、地方文献、当代刊物、网络资讯等相关史料,结合访谈见证福建钢琴艺术发展的前辈,运用历史学、音乐学、教育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学科理论和方法进行综合梳理,以科学审慎的态度对待史料,尽可能真实地还原福建近现代历史上钢琴音乐的发展脉络和整体面貌,总结其发展缘起、阶段特征,深入探究钢琴音乐与地方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密切关联。力求开拓中国钢琴艺术发展史的研究思路,充实中国钢琴艺术史的区域性研究成果,为福建地方历史文化研究提供钢琴音乐发展方面的资料和补充。全文共分五章,前四章结合福建近现代发展阶段的历史背景,梳理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四个历史时期(萌芽期、初步发展期、曲折前进期和逐步繁荣期)的各个方面。第五章分析了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叁个特征,从近代基督教传播、福建人文地理、闽南文化叁个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探究福建钢琴音乐发展的成因。本文认为:钢琴音乐是福建文化发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与近代以来福建文化的整体发展同步。福建的钢琴音乐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地域性和开放性特征。时代变迁、文化发展的需要对福建钢琴音乐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福建音专钢琴教育和鼓浪屿钢琴文化在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前者在20世纪上半叶的福州地区,后者在闽南地区,受不同地域文化的作用和影响,两者的发展特征和时代意义不同。尤其是独具一格的鼓浪屿钢琴文化,在近代基督教传播与闽南海洋文化的相互作用和影响下,形成了鲜明而突出的区域性特征,成为闽南文化的新生事物之一,是中国新音乐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现象,对于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展具有显着意义。
郑妍, 张楠[6]2015年在《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文化特征及发展》文中指出19世纪上半叶,钢琴音乐才刚刚开始进入中国,而此时的西方钢琴音乐已经进入了黄金时代。我国的钢琴音乐历史分别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初步繁荣期、全面发展期等几个时期,钢琴音乐经过多年发展与融合,在我国发展迅猛,在我国当代音乐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赵胜楠[7]2017年在《本土化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探析》文中提出本文主要采用历史与现实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音乐学的分析视角,不拘泥于纯粹的钢琴作品文本分析,同时也注重对钢琴音乐历史的梳理以及对文化内涵的探索,多角度探究本土化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艺术特征。本文以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作品的技法特征,并结合创作的文化背景和时代特性,总结出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本土化特征。全文由四个章构成。第一章以梳理我国不同时期的本土化钢琴作品,探索各时期本土化钢琴作品的风格与特色为主线,辅之以分析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将实践与理论达到一致;第二章立足于作曲家创作的时代背景,从多角度探讨本土化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技法特征;第叁章选取四个时期的代表性作品进行举例分析,不仅迎合了第一章不同时期的分类,同时也呼应了第二章的技法分析;第四章,笔者将立足于本土化,对钢琴音乐进行几点思考。
包耘赫[8]2018年在《《交响》办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学报作为一所高校的学术窗口,忠实地记录和反映了各高校在学术上的成就与积累。《交响》作为西安音乐学院的学报,以弘扬和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为己任,在几十年的办刊过程中大量地追踪与发表了相关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并由此形成了自己的办刊风格。根据不同时期主编的变化,其办刊方针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到“放眼世界”,《交响》一直都在与时俱进。目前国内关于西安音乐学院学报《交响》的研究并不多,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交响》的历史渊源、引文分析和音乐美学等方面,本文从音乐编辑学角度出发对《交响》142期实体刊物进行的整体性研究,因此本论题具有写作空间和价值。从1982年创刊传承至今,在《交响》叁十余年的办刊历程中,逐渐沉淀出以深入挖掘、传承陕西地方和西北区域音乐文化传统为立足点,积极追踪音乐学术热点,热情关注音乐教育和实践成果,努力培养学术新人的办刊特点,在不同的办刊时期都编发有享誉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无论对内对外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音乐学术界认同度较高的理论期刊。各个时期历任主编都在工作中强调“学报是学校学术窗口”的作用,从研究栏目的设计,到学术活动的跟踪,从教师成果的及时发布,到学生习作的精心修改和编发,无不看重本校这片学术园地的生态维护和果实凝结。为此,在几十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中形成的标志性成果中,诸如西安鼓乐研究、长安乐派研究、秦派民乐研究、陕西作曲家创作群体研究、陕北音乐文化研究、陕西地方戏曲研究等不同领域,都浸透有学报《交响》的影子,甚至有些理论概念、观念的沉淀、形成与发扬都离不开《交响》的助推作用。同时《交响》也为学校的广大师生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的学术生态网,学校师生可以通过学报了解并学习到一些音乐资讯和理论知识,可以从学报中找到补充自身认识与研究的切入点,学报为他们提供了文献资料,学报给很多人的创作、研究开启了思路,《交响》真正成为了多向交流、全方位覆盖的思想与理论碰撞平台。
崔海月[9]2015年在《谈中国钢琴文化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钢琴艺术是西方音乐一个不可分割的主体,同样在西方音乐发展史中钢琴音乐占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中国的钢琴音乐发展较晚,对比西方的钢琴艺术相差二百多年的历史。我国的钢琴音乐历史分别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初步繁荣期、全面发展期等几个时期,钢琴音乐经过多年发展与融合,在我国发展迅猛,在我国当代音乐发展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高洪波[10]2009年在《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文中研究指明香港,这是国人瞩目的地方。由于复杂的政治、历史原因,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之前,我们对香港音乐发展历史知之甚少,直到改革开放的80年代之后,才逐渐有了一些交流和了解。由于香港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制度的特殊性,造成了音乐的发展情况与大陆有很大的差异。现在,这个地区已经回归祖国,历史的段落性已形成。对于她那段历史事实,需抱有积极态度掌握材料,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自然可以放笔直书。本论文《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绪论”之后,分述叁章,以时间为序,以史实为纲,以具体作曲家事件为目,即第一章萌芽期(20世纪30-40年代);第二章拓展期(20世纪50-60年代);第叁章黄金期(20世纪70-80年代),最后一部分是本论文的结语。本论文研究的对象是“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他们是在20世纪30年代抗战爆发至80年代先后移居香港,按照祖籍或出生地来为其定义的作曲家。论文中“大陆作曲家”的提法涵盖了——1、在大陆或海外出生,并且在大陆成长和接受专业音乐教育的作曲家;2、从30年代以来,由大陆移居香港,在英国政府管理下生活、创作的作曲家。本文将半个多世纪以来,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在香港的音乐活动,进行了筚路蓝缕般地分段、分类阐述,对他们在香港的音乐历史上的影响进行了总结与评价。本文研究将立足于音乐学方法,即运用音乐史学、音乐美学、音乐社会学、民族音乐学等分学科的诸种方法。特别是由于香港的特殊政情关系,以及中国土地、英国统治、广东居民——构成了香港音乐的多文化、跨文化特点。因此在对其音乐文化进行研究时,会特别结合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即研究社会群体的地理环境、人口的分布、数量及密度、人们之间的交往情况等,物质类社会形态方面的社会事实;研究宗教、习俗、时尚、舆论、公共情感等制度性和非制度性文化等方面的非物质类社会事实对香港音乐发展的影响。深入研究大陆作曲家在香港的专业音乐成就和贡献,在当地的文化身份认同,以及对香港当下音乐现状的评价及前景的展望等等,不仅有助于推动香港音乐整体的全面研究,而且可以填补香港音乐史研究方面的不足,从而促进“中国音乐史”的研究工作全面深入。
参考文献:
[1]. 试论中国钢琴学派的萌芽[D]. 李松兰. 四川师范大学. 2004
[2]. 二十世纪中国钢琴教学理论发展研究[D]. 李思囡.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7
[3]. 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当代钢琴教育[D]. 赵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4]. 论中国钢琴改编曲与钢琴音乐的中国风格[D]. 吴榆. 西南大学. 2006
[5]. 福建钢琴音乐发展历史研究[D]. 廖红宇. 福建师范大学. 2010
[6]. 21世纪初的中国钢琴文化特征及发展[J]. 郑妍, 张楠. 戏剧之家. 2015
[7]. 本土化视域下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探析[D]. 赵胜楠. 苏州大学. 2017
[8]. 《交响》办刊研究[D]. 包耘赫. 西安音乐学院. 2018
[9]. 谈中国钢琴文化发展[J]. 崔海月. 通俗歌曲. 2015
[10]. 移居香港的大陆作曲家研究(20世纪30-80年代)[D]. 高洪波. 中央音乐学院.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