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教师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落实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升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教师应注重吃透教材,授“法”于学生,并用针对性的环节、措施加以巩固,使学生能由见“范文”之树木,而成“语文素养、实践能力”之森林。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 语文教育特点 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准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最终落实语文课程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然而在现实的语文课堂上,我们却看到许多教师忽视了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痴缠于一棵孤独树下,将一篇文章讲得细琐透彻,却忽略了此树木与整册书、整个初中阶段语文学习这片森林的联系,生生地割裂了语文实践和培养发展学生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关系,最终学生学习的一篇篇课文成了一棵棵孤木独树,难以形成语文素养提升的蔚蔚森林。
那么,要如何让学生在见树木中终成森林呢?我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师要吃透教材,胸中有森林
教师要使学生胸中有森林,首先自己要胸中有苍苍森林。而无论是教师或学生胸中森林的培育,都应该落实在一棵棵具体的树木上。这就要求教师要自己读懂读透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既要体会作者的本意还要了解文学评论家的解析评价,更要有自己的意见主张,要读出自己的味道、感受、见解来。这之后,教师还应把这篇文章和整册书、整个初中阶段的学习联系起来,看看它在其中占什么样的地位、起什么样的作用、还有哪些文章可以和它形成比较阅读的关系,或者是某一知识点、某一能力目标、某一价值倾向的继续深化、提升,以便使它和整个的语文学习形成一种连续性。最后,我们还要把它拓展延伸开去,由课文生发到学生的生活、情感、心灵中去,以期引起学生的知识再现、情感共鸣、心灵碰撞或思维整合,从而使语文学习从课堂进入生活,由外在感知转化为内在体悟。
二、要将“法”授给学生,让学生会由见树木而成森林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系统的完整,但要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语文具有一定的思路、相对恒定的逻辑、文法和表情达意的原则、表意的工具语言、审美和认知的技巧等,教师要注意把这些“法”传授给学生,使他们能在实际的阅读训练中渐渐地加深领会并吸收转化为自身的能力技巧,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下面简举两例可授之“法”:
1.知人论世的文学作品赏析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谓知人论世,即指在赏析文学作品时,深入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了解作家生活和作品诞生的环境时代,从而去体会文章的景中心声、言外之言。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桃花源记》,引导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文学作品赏析法体会两文作者借虚构牛郎织女在天街的幸福生活、世外桃源寄托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的用心;学《湖心亭看雪》,体悟作者托雅景奇遇寓孤洁傲岸之心性、表难忘故国之思的情操;学习《杜甫诗三首》,体会随着个人际遇和国势时代的改变,三首诗歌呈现不同的情感格调。通过这样的连续深入学习,学生甚至能自发地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比较分析李白诗、杜甫诗格调差异的深层原因,得出李白诗喧腾着盛唐的华音、杜甫诗回荡着衰唐的哀响的个人体悟来,可谓掌握方法、举一反三,由一木而为森林了。
2.文言翻译六字法。《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但文言文翻译对于初中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往往因为漏翻和语序不当而失分。我觉得,除了培养学生利用课下注解和工具书来理解文言文的习惯外,教给他们翻译的基本方法对他们也大有裨益。我就教给了学生文言翻译六字法。下面以《记承天寺夜游》中“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一句为例:
(1)加。文言多用单音节词,“加”字法即把单音节词加字为双音节词。如“步”加字为“散步”。
(2)换。即把现今不用的文言词换为现代词。如“寝”换为“睡觉”;“相与”换为“一起”;“于”换为“在”。
(3)留。即把专有的一些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器皿物件等)保留下来不译。如“怀民”就保留不译。
(4)省。即把一些没有实在意义的虚词省略不要。
(5)补。即把俭省的一些成分补充出来。如“相与步于中庭”一句省略了主语,翻译时要补出“我和他。
(6)调。即把一些不符合现代语序的成分调整到合适位置,做到文从字顺。如“步于中庭”,把“于中庭”这一地点状语调到“步”前,译成“在庭院散步”。
语文之“法”很多,除以上两例外,还有诸如“抓关键句的快速阅读法”、“词语揣摩三步法”、“线索追踪法”等等,教师都应注意在教学中向学生教授,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成为自身的语文素养,今后能够脱离老师的引导,自主有效地开展独立学习。这是让学生由树木而有森林。
三、用总结、作业、考试、延伸等手段反馈巩固
教师教学目标要明确,指向性要准,教学环节的目的性要大于完整性,让学生一课一得甚至是几课一得。总结要明确重点,体现方法,同时要及时地利用作业、考试等手段落实学以致用的目的,有必要时还要通过专项的延伸活动进行深入探究。通过这些环节手段,能够对所授所得加以反馈巩固。
论文作者:付凤霞 付艳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5
标签:语文论文; 学生论文; 森林论文; 教师论文; 知人论世论文; 树木论文; 中庭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7月总第2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