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消费缘何不足——基于消费过度敏感性假说的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假说论文,敏感性论文,居民消费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据测算,我国农村居民每实现1000亿元的最终消费,将对国民经济产生2356亿元的消费需求。[1]因此,长期来看,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在农村。然而,受世界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性的增加导致了居民收入水平不确定性的提高,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农民增收更面临多重困境,加之受农村传统“量入为出”、忌讳“寅吃卯粮”的消费观念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得更加保守,在保障生存性消费的前提下,农民更希望增加储蓄来对未来进行保障或弥补可能的收入缩减。农村居民的这种消费行为受何种因素影响?解决的途径又在哪里?对这些问题的探索都将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我国的扩大内需政策。本文将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来阐释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据此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从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角度对居民消费行为作出解释,国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继传统消费理论之后,Campbell Mankiw结合了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与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即LC-PIH)把消费者分为两类不同的行为人,提出λ假说,并用美国数据进行了检验,这极大地推动了消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发展。[2](185-216)Zeldes把样本消费者按持有的流动性资产的多少划分为两类,发现对于低收入者而言,消费对当期收入变动很敏感,但对高收入者却不成立,同时指出预防性储蓄理论对消费行为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并且可以解释消费的“过度敏感性”。[3](305-345)国内也有多位学者对我国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了实证检验。王合绪等人通过实证分析认为我国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过度敏感性,流动性约束是我国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4](121-128)
综上分析,不难看出,与传统的消费理论相比较,应用Campbell Mankiw 的方法来分析我国居民消费行为更有说服力,能够更为直观地解释我国居民的消费行为。而且,就这一理论在我国的实证检验结果来看,也得出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然而,目前针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检验以及成因解释的文献相对匮乏。为此,我们将利用1985-2008年的农村居民消费年度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及其成因进行实证检验,并在理论上给出解释。
二、理论模型
对居民消费行为的解释,传统凯恩斯主义认为消费与收入呈现确定性的函数关系:,并认为当期消费取决于当期收入,消费意愿为边际消费倾向,这就是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
而现代消费理论则一直强调人们一生的决策。在确定性条件下结合生命周期假说与持久收入理论形成了生命周期-持久收入假说(即LC-PIH)。该理论认为消费与当期收入无关,而与长期收入的预期有关,该理论同时指出,消费与持久收入成比例,简单表示为:C=cYP,其中,YP表示持久(可支配)收入。
随后一系列的经验研究均认为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与LC-PIH都有助于解释消费行为。实际消费行为既显示过度敏感性,又显示过度平稳性。随后,Campbell Mankiw他们放弃了跨期最优的分析框架,结合了经典的心理经验法则与LC-PIH把消费者分为两类不同的行为人,提出λ假说,并用美国数据进行了检验,这极大地推动了消费理论和经验研究的发展。[2]这种理论的具体思路是:第一类消费者满足理性预期LC-PIH,其消费行为可表示为:
这意味着消费者总体中有λ比例的消费者是由现期收入而不是持久收入解释的,如果λ=1,则消费完全取决于现期收入;反之,如果λ=0,则意味着理性预期持久收入假说成立。我们据此可以进行农村居民消费的敏感度分析。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85-2009)整理所得。分别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计算农村居民的收入和消费变化量;名义利率的选择为一年期存款利率,由于在有些年度内,我国存款利率可能经历了几次调整,为了能够反映出我国实际利率水平,本文中所取利率为一个年度内的加权平均利率;通货膨胀率根据(1985年=10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计算所得;实际利率水平由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率计算所得。为平滑数据,本文除利率和通货膨胀率之外,其他数据均以(1985年=100)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定基价格指数进行平减,以消除物价的影响。具体数据符号及涵义为:农村居民实际人均纯收入变化(RI);农村居民实际人均消费性支出变化(RC);实际利率(R)。
(二)单位根检验
在进行实证分析的过程中,首先必须对所分析的各变量逐个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各变量的平稳性。运用ADF检验对所分析的各原变量及差分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最优滞后期由软件根据SIC准则自动选取。检验结果显示: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原变量均是非平稳变量。此后,分别对各变量的一阶差分进行检验,均显示平稳。
(三)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分析
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根据Campbell Mankiw的分析方法,我们运用状态空间模型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过度敏感性进行分析,具体构筑如下模型:
结合具体的估计结果以及下图对的时间变化路径描述,表明1985-2008年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例平均在74%左右变动,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例在逐年下降。1988-1990年间第二类消费者占到居民总数的92%以上。1992年以后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例基本稳定在50%—80%之间。这其中出现了两次较大波动,第一次为1997-1999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波峰,第二次为2006-2008年出现了更大的波动,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例至少达到75%以上,而联系实际情况,我们知道这两段时间我国均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下滑,失业增加,农村居民的生活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在1993年达到最低值0.5028。由于βt相当于αλ,而α是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它小于1,因此,λ至少要大于0.5028,即全国第二类消费者至少占到总消费人口的50.28%以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在1985年以来的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的消费支出行为波动明显,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一直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比例,这主要是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以及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中,大量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了重要影响。
说明:图中SV1指随时间的变化量。由于1987年的数据出现异常值,因此,我们剔除1987年的数据。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前面的分析确定了在农村居民消费中第二类消费者所占比例较高,存在明显的过度敏感性,但是,这种过渡敏感性的成因有待于进一步地验证。
对于第一类消费者,王合绪等根据持久收入和生命周期假说,推导出消费的对数变化量只和本期利率相关,和本期收入的变化量不相关。[4]因此,对于满足理性预期LC-PIH的第一类消费者的衡量采用实际利率来分析,对于按照传统理论行动的第二类消费者直接运用收入变化量来分析,这样能够区分出两类消费行为对总消费变化的影响。
由于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于滞后期的选取比较敏感,但目前对滞后期的选取尚无统一的、有效的标准,一般来说要进行若干不同滞后期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本文分别检验这些变量滞后1-5期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从中选取与本研究有密切关系的检验结果并予以分析:(1)RC与R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状况。在滞后1、4、5期,10%的显著性水平下,R均不是RC的格兰杰原因,而在之后2、3期的时候,R均是RC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在近期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均受利率的影响较小,利率的作用在较长的一段时间才会凸显,利率不是农村居民消费短期变化的原因。(2)RC与RI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状况。在之后1-3期,10%的显著性水平下,RI均是RC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但在4、5期,RI均不是RC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这说明在短期内(约为3期以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量均是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所以,要增加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关键是保持农民收入量的持续增加,使农民形成乐观的收入预期。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实证结论
通过实证检验,对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结构来考察,依据传统消费理论行动的消费者占消费者总体的比例已达到74.19%,即使在最低的年份也已超过50%,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较高。(2)从农村居民消费行为波动的态势来考察,受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变化影响较大的年份,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也较高,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宏观经济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与农村居民消费对当期收入的依赖程度密切相关。(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短期内,农村居民收入的增加量是农村居民消费性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而利率因素却能够从中长期影响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
(二)成因分析
理论及实证检验从过度敏感性的角度对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给予了解释,结合实证结论,我们认为造成我国目前农村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原因主要有:
1.传统的消费观念导致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短视行为。在我国经济转轨时期,居民的实际情况是千差万别的。在传统消费观念仍占主流的农村,由于对未来的信息(如收入变动情况等)了解不多或者很难获得,则容易形成对未来的非理性预期。于是,这种非理性预期就会导致农民不能以一生为时间跨度来规划其消费,而只能根据现期收入安排其消费支出,这就造成了消费的“短视行为”。
2.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导致农村居民倾向于更多的储蓄而更少的消费。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完善,居民对未来收入与支出的不确定性,促使他们把一部分可支配收入用于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大量的农民工失业返乡、农产品的价格全面下行,使得农民增加甚至保持原来收入水平出现困难,农民对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加大,进而消费就表现出对收入变化的过度敏感性。
3.流动性约束限制了农民运用借贷行为平滑其长期消费。在农村地区,当农民不愿借款或无法借款支持现期消费时,就存在着流动性约束。一方面长期形成的传统消费习惯,导致农民在收入较低或收入暂时下降时,不愿借贷消费,消费基本上随同期收入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居民的信用体系缺乏,信贷担保制度不健全,导致金融机构对农民借贷的条件一般都比较严格,并以减少贷款额度,缩短贷款期限等方式来减少贷款风险,从而降低了消费信贷供给,给农民的消费信贷需求设置了过多的“门槛”。由于面临流动性约束,消费者只能用现期的收入进行消费,因此,必然导致了农村居民消费存在过度敏感性。
(三)政策建议
1.从农业内部挖掘农民收入的增长潜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府应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收入增长潜力,增加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使得潜在购买力变为现实购买力。具体来看,首先应该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收购价格,增加对农村居民补贴力度,努力提高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和农业生产收益;其次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特别是针对农业生产以及农村生活设施的投入,农业生产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以及农业道路交通等)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以及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而农村生活设施(如生活用水用电、电话通讯等设施)则有助于推动农村消费结构升级。
2.构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长效机制,补偿各项经济体制改革给农村居民带来的制度风险支出。首先,尽快推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着重完善补贴方式及标准、待遇水平、缴费档次等制度规定,调动农民的参保积极性。在城乡统筹试点的地区甚至可以考虑将农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管理;其次,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当前新形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已覆盖全国,但有研究显示这一制度对农民健康水平的改善效果仍然有限,[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制度设计、资源分配、实施过程等方面仍需要进一步改善,以切实保障农民的基本医疗卫生需求;最后,应该逐步完善对农村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社会救济政策,尽快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得贫困农民和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产和生活得到保障。由此,在完善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农民才能对自己未来的收入及生活状况有稳定的预期,改变农民长期支出不确定性的预期,从而起到降低农民预防性储蓄和扩大消费需求的作用。
3.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首先,应该继续推进农村社区服务的地方性金融企业的改革,大力推广小额信贷,发展多层次的小额信贷载体,并积极探索将一部分信用社改造成为小额信贷银行;其次,适当允许民间借贷的存在,辅之以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监管办法。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借贷的一种补充,民间借贷有助于解决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借贷不足给农民消费需求带来的限制,能够进一步缓解农民所面临的流动性约束,对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扩大农民消费均具有积极作用。通过这一系列农村信贷市场的完善措施,以引导农民消费理念的转变,使其消费行为更趋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