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许巧玲

常宁市中医院 湖南常宁 421500

【摘 要】目的:观察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68例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及舒适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91.18%)显著高于对照组(70.59%)(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环境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预后效果,促进患者足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舒适度水平,值得推广。

【关键词】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舒适度;足功能

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属临床高发骨折类型之一,多由高能量、高速损伤引发所致,患者常伴有严重的软组织缺损症状,病情复杂,一旦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则会诱发血压升高、心脏病、软组织及皮肤感染、坏死、骨内固定物及骨质坏死、骨髓炎等并发症,影响患者预后恢复效果[1]。为了探讨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本文以我院2014-2017年收治的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分组后就不同护理方案的预后效果进行了探索,以供临床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骨科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68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4例。观察组男21例,女13例,年龄19~63岁,平均(42.37±6.24)岁;包括高处跌落15例,交通事故13例,摔伤6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20~64岁,平均(42.59±6.45)岁;包括高处跌落17例,交通事故12例,摔伤5例。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纳入标准:①经X线检查确诊为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②临床资料保存完整;③无手术史。排除标准:①精神病、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②合并心、肺、肝、肾功能不全;③恶性肿瘤;④合并陈旧性骨折;⑤妊娠及哺乳期病例。上述数据组间对比均保持同质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入院登记、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维持酸碱度平衡、遵医嘱给药、定期检查等常规护理内容。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1)病情观察,术后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查看术区、患肢有无红肿、瘀血加重症状,观察患肢足背动脉、末梢血运情况,30min/次,确认针孔处无活动性出血。(2)皮肤护理,确保床上用品干燥整结,适当垫高患肢15~30°,每日定时按摩患者踝关节,促进血运,减轻局部组织肿胀症状,对于水疱渗出液较多者,可采用络合碘消毒水疱,用无菌纱巾覆盖,浸润完全后及时更换纱布。(3)针孔护理,术后用无菌干敷料对针孔及周围组织皮肤加以保护,防止污染物渗入针孔,维持针孔干燥,注意观察针孔邻近是否出现炎性分泌物,有无红肿发热征象,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立即告知医师,遵医嘱配合处理。(4)局部软组织预防感染护理,在日常更换敷料或药物时,用0.9%生理盐水冲洗针孔、切口处,密切观察有无新肉芽组织长出或脓液渗出情况,结合分泌物病原菌培养结果及药敏结果对症给予抗感染干预。(5)心理护理,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因个体活动功能受限,易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负性情绪,医护人员应结合患者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给予其针对性疏导,增进患者对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相关知识、护理方法、注意事项的认知和了解,通过讲解成功康复案例、预后良好病友现身说法等方式,重塑患者治疗信心。(6)康复锻炼,术后指导并协助患者开展踝关节和足趾康复锻炼,结合患者患肢肿胀、疼痛情况合理制定康复训练方案,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由被动锻炼逐渐向主动训练方向过渡,使患者在护士或家人的协助下开展踝关节屈伸、髋关节内外收展、股四头肌收缩练习,运动量以患者耐受为宜。

1.3观察指标

(1)术后1年,根据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OFAS)Maryland足功能评分评价两组患者预后恢复效果:①优秀:患者行走无疼痛、跛行,骨折断端对位良好,足功能评分90~100分;②良好:行走时踝、膝偶有痛感,无明显跛行,骨折断端对位较好,足功能评分75~89分;③尚可:行走时间较长时踝、膝关节酸痛,出现轻度跛行,骨折断端对位尚可,足功能评分50~74分;④较差:患者需拄拐行走,跛行明显,骨折断端对位差,足功能评分<50分,对比两组患者的足功能优良率,优良率=(①+②)/34×100%[2]。(2)采用美国舒适护理学者Kolcaba制定的简化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价患者舒适度,评价项目共计30个,包括生理(5项)、环境(7项)、心理精神(10项)、社会文化(8项),根据1~4likert Scale评分法,总分120分,干预后对患者展开评价,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舒适度越高[3]。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处理68例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以X2检验预后效果等计数资料(%、n),以t检验舒适度评分等计量资料(x±s),P小于0.05,显示有差异。

2结果

2.1预后效果对比

观察组预后优秀20例,良好11例,对照组优秀13例,良好11例,组间预后优良率数据对比,X2=4.660,P=0.03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预后效果对比[n(%)]

3讨论

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具有复杂、骨愈合时间长、易合并多种并发症的显著特点[3]。临床实践证明,在常规手术治疗后辅以相应的护理干预,加强患者病情观察,能够积极预防患者术后皮肤及软组织感染等不良事件,促使患者尽早开展功能康复锻炼,对患者预后恢复效果产生着深远影响[4]。本文采用的护理干预模式通过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预防等多项干预措施,能够结合患者个体性差异特征,针对各类创伤应激源引发的负性情绪,展开相应的心理疏导护理工作,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促使患者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达到改善预后的干预目标。经本文实践发现,观察组患者预后优良率达到了91.18%,与对照组相比较显然更具优势,表明观察组采用的临床护理方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足功能恢复,提升预后效果。

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病人术后需长期卧床休养,正常活动功能受限,导致患者极易出现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情况,影响患者康复期舒适度[5]。相关报道显示,在患者术后给予患者并发症防控、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可有效减轻瘀血、肿胀产生的不适感,预防便秘、压疮等不良事件发生,增加患者治疗舒适度[6]。本文研究发现,观察组环境、心理、生理、社会文化各项舒适度评分远高于对照组,显示观察组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案可为患者提供更加舒适的护理服务。

综上所述,采用护理干预方案对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病人实施临床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舒适度水平,缓解患者行走时膝、踝疼痛感,促进患者行走能力恢复,帮助患者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栋,程鑫葵,贾玖德,等. 胫腓骨远端开放粉碎性骨折伴胫前后动脉完全损伤的外固定架治疗[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5):736-737.

[2]李强. 腓骨支撑术治疗复杂胫腓骨粉碎性骨折临床观察[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10-111.

[3]归仙华. 舒适护理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中的应用[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2):1652-1653.

[4]陈苑妮. 去伤片联合甘露醇注射液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肢体肿胀的临床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7,9(16):21-24.

[5]任义. 试论带锁髓内钉在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17,25(5):42-43.

[6]刘芹.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护理干预[J]. 医学信息,2016,29(35):183-184.

论文作者:许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0

标签:;  ;  ;  ;  ;  ;  ;  ;  

重症胫腓骨干粉碎性骨折临床护理观察论文_许巧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