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急速发展以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产生了大量资源匮乏、生态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人类生活品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影响。而当前建筑行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已然变成加强发展绿色建筑。可我国绿色建筑设计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说之前在展开绿色建筑设计的过程中指导工作比较落后,缺乏设计者之间的有效配合以及其没有明确自身的责任等等。本篇文章与一些建筑设计中的绿色建筑技术相结合,进行探究和分析。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建筑设计
引言
本篇文章就具体的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绿色建筑技术进行结合并分析,探究了其优化与结合的方法,整合建筑、设备、结构等专业,实行整体设计。找寻每个专业之间的平衡点与结合点,满足建筑功能、建筑工作以及生态属性等需要,利用具体的绿色技术措施实现资金投入和绿色目标的优化和结合,从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进步。
一、问题的概述
绿色建筑理念,指的就是保护环境以及有效使用资源,节约宝贵的能源,注重以人为本的观念,突出强调可持续发展,这也是21世纪发展建筑行业的重要方向之一。怎样将建筑设计和建筑技术之间的关系进行正确的处理,同时找寻处于室内环境、建筑设计以及其使用功能要求之间的平衡点,在对建筑美观进行追求的前提下,使得室内的环境质量也要提高,符合相关的绿色建筑要求,能够使得建筑的整体生命周期之内的资源得到高效的利用。当前优秀的建筑作品肯定是绿色理念和艺术、建筑技术、历史以及文化属性进行的完美结合。所以,如何实现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绿色目标,功能的统一和建筑的形式,并且进行经济性最优化的设计选择,这是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市场竞争中的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一个重要体现。
二、绿色建筑设计的策略以及执行方案
在绿色建筑设计的进行过程中,主要包括着室内环境设计、节能与资源使用、对现场进行绿色规划以及节约水资源和材料等环节。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在规划的同时要对绿色建筑理念进行全面考虑,并且还要适应当地建筑的气候特点,设计要相对被动化。主要的具体内容包括:围护结构的较好性能、光照条件适宜、合理的通风和遮阳装置、废水的合适处理、雨水的合理应用、可再生资源的有效使用、绿色建材的正确选择,还有保障室内热环境、声环境以及空气质量的较好和舒适等。
怎样把以上所说的设计策略转变成执行方案,从而使得其可以在施工的图纸上完成和实现,是必须要解决的关键性问题。在这个情况下,首先一定要结合计算机的分析模拟方法,以便通过整体的设计思路来进行设计的展开。在工程建设的初期,可以建立一个设计队伍,包括多个相关专业人员,并且指出明确的绿色建筑设计的目标,每个专业人员都应该以这个目标作为标准,以便调节和解决各个专业之间的问题和矛盾。每个专业都全力进行合作,并且参与到整个设计过程当中,才能保证真正实现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
三、绿色建筑的优化设计工程
(一)建筑规划阶段的优化设计
在对建筑进行规划的期间,在研究现场资源和气候等特点的同时,与软件模拟分析的方式相结合,在对平面布置和朝向方面进行选择时,对于建筑的风、光、声、热等实行优化。只要建筑设计工程一旦获得报规的话,便对其没有办法再进行任何整改的实施。如果在规划时期太过仓促的进行了定案,可能会导致先天性的缺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四川的西南交大归谷社区的日照强度,其通过对总平面的计算和优化设计的手段,来对建筑结构的体型以及空间布局进行调整,对于结构的阴影布置实行优化,保证每个建筑内部都可以进入充足的阳光,从而达到光照的最佳效果。并针对建筑进行模拟的通风效果,为了使得布置形式能够达到最好的设计状态,还对室内和室外的空间布局实行优化,从而促进穿堂风的产生,确保建筑结构良好的通风效果。
(二)建筑气候适应性及优化设计
在对不同传统绿色建筑的深入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对不同气候地区结构的设计作品的研究,了解到地域性结构的创新以及发展都会涉及到根本的建筑特性,比如结构与构造方式、室内与室外环境、资金投入、空间与性能以及地域特点等,从中体现出实用、美观、经济、安全、舒适等特性。建筑设计的外在美观是建立在适应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特征的基础之上,按照当地的传统、文化、审美以及风俗等现实需要,在房屋结构上进行相应的设计,是最直接的地域性结构对外界的表现方式;建筑性功是在满足工作和生活要求的前提之下,来实现人们对于文化、宗教、生活、工作等方面的需求;环境指的是人工环境,为人们带来了最直观的表达方式,就是环境质量状况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在能源的使用方面产生差异;经济性会对建材与技术的选择衡量标准产生影响,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其会起到决定性的限制作用;除此之外,目前每个建筑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与自然进行协调发展,尊重和保护环境,重视可持续发展是建筑行业等待解决的主要难题。通过对不同结构的性能、文化以及适应气候的特点等的分析,可以得出一种结论,那就是建筑气候的适应特性为绿色建筑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比如遵义科技馆,其所在的地区处于中亚高原润湿季风地带,这里具有比较温和的气候,并且在冬季和夏季都不存在着严寒与酷暑。但是它处于山区,在海拔上有着非常大的高差,山地的气候类型包括气候、气流以及降雨等。科技馆位于高于1.5千米海拔的山地上,用石做造型,结构选用半覆土式的类型,将厚重的食物归还于自然,自西往东,自南往北不断延伸入土里,从屋面到丛林总体量的过渡比较自然,有很强的整体性。地下土的热稳定和恒温特性,可以表现出建筑中不一样的地域特性,满足创新要求。建筑设计以被动优先的原理为基础,用围护结构来进行隔热和遮蔽阳光,通过充分利用阳光和强化通风等技术方案,使得建筑耗能减少,提高建筑室内的舒适度。处于外部的围护结构主要使用的形式是非透明类型的实体围护,以此来减少夏天强光带来的辐射,从而使得建筑内部的热度过大而造成空调耗能的增多,并且也能实现科技馆的内部照明以及采光对于艺术创作和科技的性能需求。
半覆土式的建筑类型能够尽最大可能性去保护现场内部地质形貌,避免过大的填方以及开挖工作的实行。应该充分利用到现存植物和现场内水体系,现存植物其中包括着竹、林、树木等。并且结合排水来对储存雨水方式进行布设,把蓄水的形式以及位置都确定好,而且储存了的雨水还可以作为水系景观,从而实现绿色建筑性能对于节约用水的需求。
(三)建筑设计及采光遮阳的优化设计
成都火车东站,因为建筑进深比较大,受侧窗采光影响,内部采光不足,均匀性很差,按照成都冬天日照率比较和夏天太阳辐射的特征,为了确保多数区域在白天不需要人工照明,安装通风采光遮阳天窗,还有玻璃幕墙顶部的遮阳策略,满足了候车厅日间采光的要求,并且控制不同位置的候车厅环境的平均辐射于27℃之下,便于候车大厅处在舒适的范围内,减少空调能耗。所以在天窗与西侧玻璃幕墙应该采用遮阳措施。
结语:绿色建筑设计必须研究各个相关专业的技术,对建筑性能的好坏进行分析,在生态、气候、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目前许多绿色建筑当中,对于昂贵设施与建材、新高技术、绿化的表面构造视觉过于追求,就背离了绿色建筑的理念。绿色建筑理念,应该更加注重建筑和绿色技术的协调,从设计开始,通过较高的技术手段来对建筑技术进行优化与结合,从而用低成本、高收益等特点来满足绿色建筑的严格要求。
参考文献
[1]夏尼.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优化结合[J].江西建材,2017(17):9+15.
[2]祝小洁,王洋.绿色建筑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优化与结合[J].建材与装饰,2017(19):101-102.
[3]陈峦.分析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化作用[J].低碳世界,2017(31):166-167.
论文作者:秦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技术论文; 气候论文; 结构论文; 采光论文; 遮阳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