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绝经期与女性健康(论文文献综述)
夏珊珊,蔡媛媛,夏春桔[1](2021)在《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调查及冠心病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调查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分析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方法以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2019年接收的2 190例围绝经期体检女性为研究对象,调查围绝经期女性的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将检出的冠心病患者作为病例组,其余体检者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年龄、饮酒史、吸烟史及病史等一般资料和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然后对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构成前6位依次为头痛、失眠、疲乏、眩晕、骨关节痛及情绪波动,发生率分别为37.12%、33.47%、32.88%、32.56%、29.18%及26.26%;围绝经期系统性疾病、症状发生构成前6位依次为腰腿痛、关节痛、偏头痛、更年期症状、胆囊炎及高血压,发生率分别为37.03%、30.32%、20.68%、19.95%、13.38%及11.10%,其余依次为风湿病(170例,7.76%)、高血脂(148例,6.76%)、子宫肌瘤(146例,6.67%)、慢性腹泻(112例,5.11%)、冠心病(110例,5.02%)、骨折(76例,3.47%)、糖尿病(66例,3.01%)、肾炎(45例,2.05%)、尿失禁(40例,1.83%)、甲亢(23例,1.05%)及肝炎(20例,0.91%);围绝经期女性保健需求构成前6位依次为定期全面查体、政府经济补贴、骨质疏松预防、关节功能保护、缓解症状及健康咨询,构成比分别为60.27%、58.37%、32.92%、30.64%、27.90%及25.98%。单因素分析显示:冠心病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包括10项,分别为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腹型肥胖、早发型冠心病家族史、进入围绝经期年龄、LDL-C、TC、PDW及MPV。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型肥胖、糖尿病史、早发型冠心病家族史、MPV、TC、PDW及LDL-C是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发病率较高,独立影响因素较多,对围绝经期综合征、系统性疾病或症状的保健需求迫切,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实施干预,以保障中老年妇女的生活质量。
余向红,陈淑群,韩威婷[2](2021)在《浙江省慈溪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需求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围绝经期在医学上主要是指妇女从生育期逐渐向老年期过渡的生理时期,以永久性停经为特征,通常发生在40~60岁阶段[1]。围绝经期是较为特殊的生理时期,在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后,其卵巢功能衰退,导致其激素水平下降,引发心理、精神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认知能力、记忆力下降及骨质疏松等情况,对女性的肌体健康和正常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2]。本文通过调查了解围绝经期女性的常见症状及健康需求,
王斯斯[3](2021)在《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激素水平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和激素水平状况,探讨抗阻运动方式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和激素水平影响,为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身体机能提供运动建议,以促进其健康发展。研究方法:将20名女性按月经史分为围绝经期(6人)和绝经早期(14人),根据个人意愿分为围绝经期抗阻组(R1组,6人),绝经早期对照组(C2组,6人),绝经早期抗阻组(R2组,8人),对照组不施加任何干预,抗阻组进行为期12周的抗阻训练,每周2-3次,每次60分钟;对受试者的体成分、骨骼肌力量、平衡能力以及激素水平进行运动前和运动后的测量。研究结果:(1)实验前,与围绝经期女性相比,绝经早期女性在角速度60°/s时,髋关节伸肌相对峰值力矩、踝关节屈肌相对峰值力矩显着性降低(P<0.05),髋关节伸肌平均功率、踝关节屈伸肌平均功率具有非常显着性下降趋势(P<0.01);180°/s角速度下,髋关节屈伸肌平均功率、踝关节伸肌平均功率显着性降低(P<0.05),而踝关节屈肌平均功率具有非常显着性降低趋势(P<0.01)。体成分和平衡能力并不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E2水平呈非常显着性下降趋势(P<0.01),IGF-1、Hs-CRP、维生素D3、维生素D差异并不显着(P>0.05)。(2)12周抗阻运动干预后,绝经早期女性在60°/s角速度下髋关节伸肌平均功率、踝关节屈肌相对峰值力矩和180°/s角速度下髋关节伸肌相对峰值力矩、踝关节屈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得到显着性增加(P<0.05);且在髋关节角速度为180°/s时,伸肌爆发力和屈伸肌平均功率有非常显着性升高趋势(P<0.01)。与运动干预前相比,围绝经期女性运动干预后角速度为60°/s时髋关节屈肌绝对肌力、膝关节屈伸肌的绝对力量显着性升高(P<0.05),角速度为180°/s时髋关节伸肌平均功率、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值力矩和屈伸肌平均功率有非常显着性升高趋势(P<0.01)。与运动干预前相比,绝经早期女性运动干预后,角速度为60°/s时,髋关节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和伸肌平均功率,膝关节屈肌相对峰值力矩,踝关节屈肌的绝对力量、相对峰值力矩、平均功率显着性增加(P<0.05);角速度为180°/s时,髋关节伸屈肌爆发力、伸肌相对峰值力矩和伸屈肌平均功率,膝关节屈肌爆发力和屈伸肌平均功率,踝关节伸肌相对峰值力矩显着性增加(P<0.05)。(3)与实验前相比,12周抗阻运动能够有效提高绝经早期女性的平衡能力,平衡得分显着性升高(P<0.05);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改善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4)12周运动后与实验前相比,围绝经期女性IGF-1含量显着性提高(P<0.05)。两期女性在抗阻运动干预前后,Hs-CPR、E2、维生素D、维生素D3含量均没有显着性差异(P>0.05)。(5)运动后围绝经期女性IGF-1与去脂体重、体脂肪量、左下肢肌量、RSMI显着正相关;E2与膝关节60°/s伸肌PT/BW、膝关节180°/s伸肌PT/BW显着正相关;维生素D3和维生素D均与膝关节60°屈肌PT/BW显着正相关;IGF-1与踝关节60°/s伸肌PT/BW显着正相关。运动后绝经早期女性Hs-CRP与体重、腰臀比、RSMI显着正相关;与体脂肪量、身体质量指数、体脂肪率存在非常显着正相关;运动后绝经早期女性IGF-1与髋关节60°伸肌PT、髋关节180°伸肌PT/BW显着正相关;维生素D3和维生素D均与髋关节180°屈肌PT显着正相关;E2与踝关节60°伸肌PT/BW显着正相关;维生素D3和维生素D均与踝关节60°伸肌PT显着正相关。研究结论:(1)绝经早期女性的髋关节屈伸肌力量以及踝关节屈伸肌力量明显低于围绝经期女性,雌激素含量明显低于围绝经期女性。(2)12周抗阻运动能有效提高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对绝经早期女性髋关节伸肌和踝关节屈肌改善效果更为显着。(3)12周抗阻运动对绝经早期女性肌肉平衡能力改善效果更为显着。(4)12周抗阻运动可有效提升围绝经期女性血清IGF-1含量,且围绝经期女性运动后IGF-1与去脂体重和踝关节伸肌相对肌力正相关;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运动后雌激素E2水平分别与膝关节伸肌相对肌力和踝关节伸肌相对肌力存在正相关;而绝经早期女性运动后Hs-CRP与体脂率和BMI正相关;围绝经期女性运动后维生素D与膝关节屈肌相对肌力正相关,绝经早期女性运动后维生素D与髋关节屈肌爆发力和踝关节伸肌绝对力量正相关。(5)12周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维生素D的影响较小。
刘雨威[4](2021)在《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调查》文中研究指明目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促进该人群的身心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5月在河北省农村抽取45~60岁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样本根据调查组人员所在地便利抽取了河北省张家口市、廊坊市、石家庄市、唐山市四个城市1010位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本调查组使用自编和已有的问卷对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围绝经期综合征、抑郁、睡眠、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和社会支持情况的现场问卷调查。采用Excel录入数据,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一般人口学特征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1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在本次调查的1010位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得分为(9.95±5.165)分,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7.52%,其中轻度655人,占64.85%;中度121人,占11.98%;重度7人,占0.69%。抑郁得分为(37.17±8.756)分,抑郁的发生率为11.28%,其中轻度79人,占7.82%;中度29人,占2.87%;重度6人,占0.59%。2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日常(劳动)工作时间、日常(劳动)工作强度、个人月收入、了解保健知识程度、慢性病种数、疾病困扰、月经状况、睡眠、夫妻关系、与子女(儿媳)关系、照顾老人时间、赡养老人月支出、同住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怀、焦虑、抑郁、心理弹性、居住方式、同时照顾孙辈个数、隔代照顾意愿、隔代照顾时间、隔代照顾月支出、子女(儿媳)给予照顾支持、与子女(儿媳)照顾观念、隔代照顾方式、经济支持、幸福感、基础设施建设、参加社会活动频率、社会支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状况在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日常(劳动)工作时间、日常(劳动)工作强度、个人月收入、了解保健知识程度、慢性病种数、疾病困扰、睡眠、夫妻关系、与子女(儿媳)关系、照顾老人时间、同住家庭经济情况、家庭关怀、焦虑、围绝经期综合征、心理弹性、居住方式、同时照顾孙辈个数、隔代照顾意愿、隔代照顾时间、隔代照顾月支出、子女(儿媳)给予照顾支持、与子女(儿媳)照顾观念、隔代照顾方式、孙辈年龄、经济支持、基础设施、参加社会活动频率、社会支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日常(劳动)工作强度、个人月收入、疾病困扰、同住家庭经济情况、照顾老人时间、焦虑、抑郁、睡眠、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日常(劳动)工作强度、居住方式、夫妻关系、与子女(儿媳)关系、隔代照顾月支出、隔代照顾观念、隔代照顾方式、经济支持、围绝经期综合征、焦虑、睡眠、家庭关怀、心理弹性。结论1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率为77.52%,围绝经期综合征得分(9.95±5.165)分。抑郁的发生率为11.28%,抑郁得分为(37.17±8.756)分。2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日常(劳动)工作强度、个人月收入、疾病困扰、同住家庭经济情况、照顾老人时间、焦虑、抑郁、睡眠、心理弹性、社会支持;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日常(劳动)工作强度、居住方式、夫妻关系、与子女(儿媳)关系、隔代照顾月支出、隔代照顾观念、隔代照顾方式、经济支持、围绝经期综合征、焦虑、睡眠、家庭关怀、心理弹性。图 0 幅;表 17 个;参 120 篇。
李娜[5](2021)在《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课题通过临床观察,以导师张涛静主任医师治疗本病多年的临床经验为基础,以双清固本汤治疗更年期患者立题进行研究。观察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服用双清固本汤后症状及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探讨其治疗更年期的临床疗效,与坤泰胶囊组对照,以验证双清固本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上采用中医治疗更年期综合征提供新的方法。研究方法:本研究患者均来自符合纳入标准的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的72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分别给予双清固本汤和坤泰胶囊治疗8周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国内改良Kuppen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围绝经期生活质量量表、HAMA评分及性激素(E2、FSH、LH)水平的变化情况。将量表评分及激素水平进行组内和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分析,对双清固本汤治疗更年期综合征的有效性进行判定。研究结果:(1)本课题纳入72例患者,共脱落7例(试验组3例,对照组4例),共65例患者完成整个临床观察,总脱落率是9.72%。(2)治疗前患者的年龄、病程、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HAMA评分、MEN-QOL各维度评分、Kupperman各症状评分、中医单项症状评分及性激素水平(E 2、FSH、LH)进行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临床总体疗效:双清固本汤组33例,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3例、22例、6例、2例,总有效率是93.94%;对照组32例,痊愈、显效、有效、无效者分别为1例、4例、18例、9例,总有效率是71.87%。双清固本汤组和坤泰胶囊组进行组间比较,χ2=5.626,P=0.018<0.05,说明双清固本汤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4)两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中医证候评分、MEN-QOL各维度评分、HAMA评分均和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两组治疗在改善上述评分方面均有效;且双清固本汤组的降低程度优于坤泰胶囊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试验组对更年期患者症状、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焦虑状态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5)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改良Kupperman各症状评分均和本组治疗前进行比较,所得的结果表明两组各症状评分较均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双清固本汤组和坤泰胶囊组相比,双清固本汤组在潮热出汗、感觉异常、失眠多梦、激动易怒、性交痛、泌尿系症状、头晕、疲倦乏力、关节肌肉四肢痛、心悸各症状方面优于坤泰胶囊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忧郁、头痛、皮肤蚁行感各症状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证候单一症状:治疗后双清固本汤组的中医证候单一症状和对照组相比,心悸、口干咽燥症状明显改善(P<0.01);心烦易怒、便秘的症状的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P<0.05);余症状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7)两组经治疗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可明显改善E2、FSH、LH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的双清固本汤组与坤泰胶囊组比较发现,双清固本汤组E2升高的程度较坤泰胶囊组明显(P<0.05),且FSH、LH显着降低(P<0.01)。(8)双清固本汤组33例,有1例复发,复发率是3.03%,坤泰胶囊组32例,有8例复发,复发率是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双清固本汤治疗更年期在降低复发率方面较坤泰胶囊有优势。(9)两组患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一般情况(呼吸、血压、体温、心率)均未出现明显异常,未出现任何躯体及心理不适症状,无药物相关过敏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双清固本汤可显着改善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月经紊乱、潮热汗出、心悸、失眠烦躁等临床症状,能明显缓解更年期症状引发的不适,临床疗效明显,在改善中医症状评分、HAMA评分、国内改良Kupperman评分及性激素三项(E 2、FSH、LH)方面比坤泰胶囊更具优势,改善患者性激素水平;无明显药物相关不良反应,有较好的安全性,复发率低,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朱英茜[6](2021)在《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中国人口结构变化,当下社会中国40-65岁人口已达3.9亿,此年龄段即是人们从生育阶段转为为老年期的生理转化期,其中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的断崖式下跌区别于男性的平缓下降,围绝经期女性面临着远远高于男性的身心健康困扰,影响着女性的生命体验,主要症状表现为潮热盗汗、骨质疏松、情绪波动、抑郁、睡眠困难、性交疼痛、阴道萎缩、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等。除身心健康问题之外,家庭问题、社会问题随之而来。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医疗、健康等领域受到互联网技术的冲击,重塑着传统医疗服务模式,为多方参与者提供系统化服务。对比围绝经期综合症与健康管理的范畴一一耦合,并引入服务接触点构建服务体系。对女性围绝经期的健康管理关注恰逢其时。本课题基于服务接触点,以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为切入点,建立立体服务系统,引导用户加深对围绝经期相关信息的了解,辅助围绝经期用户进行健康管理,以达到改善用户身心健康状况的目的。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首先对社会、医疗和设计背景分别进行概述,对市场上现有健康管理模式进行阐述,并对服务设计和服务接触点的相关定义、分类进行阐述,阐明服务接触点介入围绝经期人群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总结出基于接触点进行服务设计的方法。其次,围绕围绝经期用户健康管理的各个维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分析围绝经期用户健康管理现状和需求,并结合用户以及利益相关者多方,梳理出产品的服务系统图,整理出对于目标用户进行健康管理的机会点。再次,在前述调研基础上构建用户模型,定义设计方向以及场景闭环,细化用户行为中的关键接触点,并进行用户满意度测试,对关键接触点进行量化研究处理得出有效结论,并以此为优化依据结合利益相关者梳理行为轨迹。提出健康管理产品设计策略。最后,以前述用户分析需求为基石,对物理接触点和数字接触点进行设计实践,构建产品框架,完成界面原型到视觉设计的整体设计实践与可用性测试。本文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利用服务接触点将服务设计导入围绝经期用户的健康管理的体验之中,是对新人群在新领域的新尝试。梳理了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流程并优化、转化、融合和创造了接触点。理论方面,提出了构建围绝经期用户在健康管理流程中的服务接触点的方法。实践方面,完成了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实践与验证,为此类健康管理设计和围绝经期相关保健方法提供了可参考案例。
刘璐[7](2021)在《中年女性生命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人们对卫生保健和预防医学的需求日益增长,涵盖精神关怀、健康素养等内容的生命质量管理逐渐成为管理学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始终心系广大妇女,中国妇女事业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紧紧相联,中国妇女地位发生了巨大改变,党和政府把保障妇女权益纳入法律法规,同时将妇女发展写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国女性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不断提升,社会地位不断提高,2019年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与《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关注妇幼、中小学生、劳动者、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我国女性人口基数大,中年女性因涉及年龄段长、面广量大、问题多、又缺乏现成经验,目前学者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研究度及关注度低。这一阶段女性身体由旺盛期向衰老期转变,心理承受社会、家庭的双重压力,较男性而言易诱发各种健康问题影响生命质量。因此,了解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现状,探讨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与深层次原因,并据此提出促进中年女性生命质量提高的策略,帮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进一步明确社会政策制定中需加强改革的领域,需要处理的矛盾和问题,为政府或其他公共部门制定科学、可行的决策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从而合理指导卫生资源配置,对促进妇女工作健康发展,保障妇女的相关权益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系统的梳理,在查阅生命质量相关文献、充分了解中年女性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对河南省新乡市金阳、崇文、启明等社区不同文化程度、婚姻状态、不同工作职位的女性进行问卷调查同时对基层社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进行个人深度访谈,收集的资料与数据运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通过调查发现,878名被调查中年女性的总体生命质量为53.27±3.10分,与国内常模相比,在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的评分及总评分均低于国内常模。结果表明,中年女性生命质量不高,自我健康状态感受不理想,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分析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发现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职业情况、婚姻状态、家庭摩擦、食欲等情况相关。通过实地走访与访谈发现,基层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研究及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几乎为空白,存在群体关注度不高,重视程度不够,健康教育不足等问题,剖析深层次原因发现,中年女性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保障、资金投入不足、考评体系不全面,健康教育相关人才配备匮乏,专业能力不足;在职业发展道路上,两性职业晋升机会不平等、职业瓶颈及倦怠使得中年女性职业发展受限;实际角色、期待角色的冲突激烈等因素明显制约着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的提高。笔者根据其制约因素从政府、家庭和个人两方面提出提高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策略。就政府层面而言,建议政府应成立专门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中年女性健康教育体系,应用健康信念模式组织、指导、管理女性的健康教育;同时加快构建一套比较成熟的喘息服务规范体系,让专业的机构照顾老人,由政府买单,让中年女性得以“喘息”,政府得到社会赞誉的同时也解放了中年女性心理枷锁;最后通过完善法律法规政策,构建合理劳动价值评判体系,拓宽中年女性职业渠道,保障妇女权益。就家庭和个人层面而言,建议中年女性合理规划时间,增加角色弹性,多渠道提高自身职业竞争力,提高生命质量。
侯芳艳[8](2020)在《绝经转变期护士主观认知下降水平与绝经症状、神经质及正念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调查绝经转变期护士的主观认知下降水平;探讨绝经症状、神经质、正念及其交互作用与绝经转变期护士主观认知下降的关系,为改善绝经转变期护士心理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山东省内1355名绝经转变期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电子问卷方式进行数据收集。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主观认知下降量表(SCD-Q9)、绝经期评定量表(MRS)、简版正念量表(SIM-C)、大五人格神经质分量表(BFI-N)。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分析,统计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多元线性分层回归等。结果:1.绝经转变期护士的基本信息分布情况1355名绝经转变期护士年龄范围为40-59岁,平均年龄(46.39±4.47)岁。BMI正常范围者为76.2%,家庭经济状况以收支结余者居多(50.3%),大部分护士的夫妻关系好(79.5%),孩子为独生子者占78.1%,患有慢性病的比例为25.2%,近一年经历了不良生活事件的占18.7%;初潮年龄在13-16岁者占78.5%,处于绝经分期中绝经前期的占59.0%,围绝经期的占23.3%,绝经后期的占17.7%;市级及以上医院的护士占66.1%,高级职称者占35.2%,84.7%个体为长白班工作。2.绝经转变期护士 SCD水平本研究中绝经转变期护士的SCD得分范围在0~9分,平均得分为(5.37±2.47)分,其中,整体记忆及时间对比维度得分为(4.03±1.98)分,日常活动维度得分为(1.34±0.75)分。在整体记忆及时间对比维度中,有88.2%的女性报告自己的记忆力比5年前要差,70.7%的女性认为自己越来越记不住东西放哪里;在日常活动维度中,79.0%个体报告经常忘记对自己来说重要的日期。3.绝经转变期护士 SCD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SCD得分及两个分维度得分在经济状况、夫妻关系、孩子个数、慢性病、生活事件、绝经分期、医院级别、科室、职称上存在统计学差异(均P<0.05)。4.绝经转变期护士 SCD与绝经症状、神经质及正念的相关性绝经转变期护士绝经症状、正念和神经质平均得分分别为(10.01±7.21)、(22.18±6.75)、(37.69±5.26)。Pearson相关结果显示SCD总分及分维度得分与绝经症状(r=0.412~0.472,均P<0.001)、神经质(r=0.372~0.424,均P<0.001)及正念(r=-0.338~-0.384,均P<0.001)均存在相关性。5.绝经转变期护士绝经症状、神经质以及正念对SCD的预测作用将绝经症状、神经质、正念进行中心化处理,分别以SCD总分及其分维度得分为因变量,采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将单因素分析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个人及家庭特征、月经相关特征以及工作特征纳入第一层,绝经症状、神经质、正念得分纳入第二层;将绝经症状×神经质、绝经症状×正念、正念×神经质作为第三层纳入方程,结果显示在SCD总分上正念(β=-0.155,P<0.001)、神经质(β=0.133,P<0.001)、绝经症状(β=0.309,P<0.001)、绝经症状×神经质(β=-0.094,P=0.003)具有预测作用;在整体记忆功能及时间对比维度上正念(β=-0.139,P<0.001)、神经质(β=0.126,P<0.001)、绝经症状(β=0.256,P<0.001)、绝经症状×神经质(β=-0.115,P<0.001)具有预测作用;在日常活动功能维度上,正念(β=-0.153,P<0.001)、神经质(β=0.122,P<0.001)、绝经症状(β=0.318,P<0.001)具有预测作用。结论:1.绝经转变期护士 SCD尚可,其发生率为16.2%。2.绝经症状、神经质是绝经转变期护士 SCD的危险因素,正念是SCD的保护性因素,绝经症状与神经质交互作用对SCD具有预测作用。
周广帅[9](2020)在《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指标和胰岛素抵抗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近年来,血脂异常、糖尿病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两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何对其进行人群预防和控制已成为当前重要公共卫生课题。现实生活中,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常合并存在,血脂指标和胰岛抵抗间因果关系也往往存在争议。随着年龄增长,雌性激素对女性的保护作用逐渐消失,女性患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风险迅速升高。围绝经期作为女性绝经前的过渡时期,同时也是疾病预防干预的窗口期。探索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指标和胰岛抵抗间的因果时序关系,对于预防女性绝经后血脂异常、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中老年女性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学意义。材料与方法:美国全国女性健康研究(the Study of Women’s Health Acrossthe Nation,SWAN)是一个正在进行的、多中心、多种族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该队列中基线和前10次随访已向公众开放,包含了女性绝经前、围绝经期、绝经后的大量健康随访信息,为本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Cross-lagged Path Analysis Model)是在交叉滞后面板设计(Cross-lagged Panel Design)基础上,利用两个或更多面板信息,研究相互关联的两变量间因果时序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其估计的路径系数具有明确时间顺序关系,符合流行病学中“因在前果在后”的因果推断原则,具有提示时序方向的能力,可用于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指标和胰岛素抵抗间因果时序关系探索。本研究基于美国全国女性健康研究,首先利用围绝经期女性基线和最后一次随访信息,构建常规两断面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探索围绝经期女性各血脂指标,即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脂蛋白 AI(Lipoprotein A-Ⅰ,LpA-Ⅰ)、载脂蛋白 AI(Apolipoprotein A-Ⅰ,ApoA-Ⅰ)、载脂蛋白 B(Apolipoprotein B,ApoB)和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IR,HOMA-IR)、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胰岛素(Insulin)间的因果时序关系;然后结合结构方程模型构建适宜潜变量,探索了各血脂因子与HOMA-IR间的因果时序关系;最后又构建三断面含潜变量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探索随访间隔对血脂因子与HOMA-IR间因果时序关系的影响,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以期可以发现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指标和胰岛抵抗间的因果时序关系,为女性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1.本研究在两断面交叉滞后路径分析中,共纳入1386名围绝经期女性,平均基线年龄为46.35±2.63岁,平均随访时间为3.53±1.83年。在三断面模型中共纳入722名围绝经期女性,平均基线年龄为45.71±2.37岁,第二断面(T2)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51±1.34年,第三断面(T3)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76±1.40年。2.两断面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结果:(1)各血脂指标和HOMA-IR间因果时序关系:①TC与HOMA-IR无因果时序关系。②TG与HOMA-IR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TG或HOMA-IR增加均可引起彼此水平升高。③HDL-C、LpA-Ⅰ、ApoA-Ⅰ与HOMA-IR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机体HDL-C、LpA-Ⅰ、ApoA-Ⅰ或HOMA-IR升高,均可引起彼此水平下降。④LDL-C与HOMA-IR无因果时序关系。⑤ApoB与HOMA-IR存在单向因果时序关系:在时间顺序上,ApoB增加先于HOMA-IR升高发生。(2)各血脂指标和FPG、Insulin间因果时序关系:①TC与FPG无因果时序关系,TC与Insulin存在单向因果时序关系,在时间顺序上,Insulin增加先与TC水平下降发生。②TG与FPG、Insulin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TG或FPG、Insulin增加均可引起彼此水平上升。③HDL-C与FPG存在单向因果时序关系,在时间顺序上,FPG增加先与HDL-C水平下降发生,LpA-Ⅰ、ApoA-Ⅰ与FPG无因果时序关系。④HDL-C、LpA-Ⅰ、ApoA-Ⅰ与Insulin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HDL-C、LpA-I、ApoA-Ⅰ或Insulin增加均可引起彼此水平下降。⑤LDL-C、ApoB与FPG、Insulin无因果时序关系。3.两断面含潜变量交叉滞后路径分析中,本研究构建了胆固醇转运因子(TC、LDL-C、ApoB)、胆固醇逆转运因子(HDL-C、LpA-Ⅰ、ApoA-Ⅰ)和 TG 三个血脂因子,使用HOMA-IR反映机体糖代谢水平,模型结果:①胆固醇转运因子与HOMA-IR无因果时序关系。②胆固醇逆转运因子与HOMA-IR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胆固醇逆转运因子或HOMA-IR增加可引起彼此水平下降。4.三断面含潜变量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结果:①胆固醇转运因子与HOMA-IR在T1 → T2,T2→T3间均无因果时序关系。②胆固醇逆转运因子与HOMA-IR在T1→T2,T2→T3间均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③TG与HOMA-IR在T1→T2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但在T2→T3间仅为单向因果时序关系,TG→HOMA-IR。研究结论:1.胆固醇转运相关血脂指标与HOMA-IR无因果时序关系。2.胆固醇逆转运相关血脂指标与HOMA-IR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胆固醇逆转运相关血脂指标或HOMA-IR升高均可引起彼此水平下降。3.TG与HOMA-IR存在双向因果时序关系:TG或HOMA-IR增加均可引起彼此水平上升。4.胆固醇逆转运和TG合成过程与胰岛素抵抗关系比胆固醇转运过程更密切。
王杰[10](2020)在《基于整合模式的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以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和计划行为理论(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TPB)的整合模式为理论框架,旨在掌握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影响该人群求医意向的相关因素及相互作用机制,为制定促进该人群求医意向的综合干预策略,提高其就医率及健康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本文以HBM和TPB的整合模式为理论基础,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社区40岁及以上的女性居民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绝经症状评定量表、求医态度量表、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分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及求医意向量表。将原始数据录入Epidata 3.1软件以建立数据库,之后导入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使用均数、标准差、频数、百分比、中位数、四分位数对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绝经相关症状、求医意向及整合模式的七个维度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和多元线性回归对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求医意向与社会人口学变量和绝经相关症状进行比较分析;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探讨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与整合模式各维度得分的相关性;基于整合模式应用路径分析探究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的心理社会因素。结果:1.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慢性病患病率为50.3%,最常见的三种慢性病包括心脑血管系统疾病(13.3%)、骨关节疾病(12.3%)和内分泌疾病(12.1%)。2.调查对象的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48.81±3.27)岁。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为89.7%,大多伴随轻至中度症状(68.4%)。发生率最高的前三位症状依次是身心疲惫(83.3%)、睡眠障碍问题(70.3%)和潮热出汗(68.5%)。最严重的前三位症状依次为身心疲惫(均值:1.47)、睡眠障碍问题(均值:1.22)、关节和肌肉不适(均值:1.17)。3.纳入调查对象求医意向总分为11(8,14),不到40%的参与者表达了寻求医疗服务的意愿。另外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对该时期症状或疾病的感知易感性(6.46±2.06)、感知严重性(3.46±0.99)和求医益处(7.58±1.88)认知水平较高,同时求医障碍水平(13.29±3.99)也较高;求医态度(7.36±1.74)较为积极,家庭支持水平(21.64±4.50)较高,自我效能得分(26.29±5.68)处于中等以上水平。4.非参数检验显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在经济状况、既往慢性病史、现患慢性病、吸烟、体育锻炼、更年期相关知识需求和医疗人员指导需求等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吸烟(β=-0.082,P=0.047)、体育锻炼(β=0.221,P<0.001)、医疗人员指导需求(β=-0.209,P=0.048)和绝经相关症状(β=0.296,P<0.001进入回归方程,对求医意向具有一定解释能力。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感知易感性(ρ=0.293,P<0.01)、感知严重性(ρ=0.489,P<0.01)、求医益处(ρ=0.443,P<0.01)、求医态度(ρ=0.529,P<0.01)、家庭支持(ρ=0.194,P<0.01)、自我效能(ρ=0.132,P<0.01)与求医意向呈正相关,求医障碍(ρ=-0.059,P=0.046)与求医意向呈负相关。6.路径分析结果显示,感知易感性(β=0.132,P=0.007)和求医态度(β=0.347,P<0.001)可直接正向预测求医意向;感知易感性(间接效应:0.044)、感知严重性(间接效应:0.288)和求医益处(间接效应:0.175)通过改善求医态度对求医意向间接产生促进作用。同时,求医益处作为中介变量可调节感知易感性(间接效应:0.181)和感知严重性(间接效应:0.218)对求医态度的预测能力。整合模型可解释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28%的变异。结论:1.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健康状况不佳,绝经相关症状发生较为普遍,因此健康保健人员应根据个体情况采取干预措施,以改善其在该时期的身心健康状况。2.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普遍较低,需引起医务人员重视,及时制定并采取干预策略提高该人群的求医意向水平,改善就医现状。3.生活方式、医疗人员指导需求及绝经相关症状的严重程度是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的主要社会及生物影响因素,医务人员可据此制定提高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的综合干预措施,从而改善其就医诊治现状。4.整合模式对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的心理社会因素具有较好的解释作用,感知易感性和求医态度可直接对主动求医意向产生预测作用,感知易感性、感知严重性和求医益处通过求医态度对求医意向间接产生促进作用,提示医务人员以及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应关注上述预测因素,以加强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求医意向、促进其在该特殊生命时期的身心健康、改善生活质量。
二、绝经期与女性健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绝经期与女性健康(论文提纲范文)
(1)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调查及冠心病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2.1 资料来源收集 |
1.2.2 实验室指标检测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生情况 |
2.2 女性围绝经期系统性疾病、症状发生情况 |
2.3 围绝经期女性保健需求情况 |
2.4 围绝经期女性冠心病的单因素影响分析 |
2.5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3 讨论 |
(3)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激素水平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 研究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绝经概述 |
2.1.1 绝经判断标准 |
2.1.2 围绝经期女性经期判断标准 |
2.1.3 绝经早期女性经期判断标准 |
2.1.4 绝经对女性的不良影响 |
2.2 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和激素水平变化研究进展 |
2.2.1 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肌肉量及肌肉力量研究进展 |
2.2.2 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 |
2.3 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和激素水平影响机制研究 |
2.3.1 骨骼肌蛋白合成与分解代谢 |
2.3.2 肌纤维组成成分 |
2.3.3 性激素水平 |
2.3.4 生长因子 |
2.3.5 炎症反应 |
2.3.6 维生素D |
2.4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的影响研究进展 |
2.4.1 抗阻运动 |
2.4.2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的影响研究 |
2.4.3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肌肉力量的影响研究 |
2.4.4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研究 |
2.4.5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研究 |
2.5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 |
4.1 实验前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和激素水平对比分析 |
4.1.1 实验前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对比分析 |
4.1.2 实验前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肌肉力量对比分析 |
4.1.3 实验前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平衡能力对比分析 |
4.1.4 实验前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激素水平对比分析 |
4.2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的影响 |
4.3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肌肉力量的影响 |
4.3.1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髋关节肌肉力量的影响 |
4.3.2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膝关节肌肉力量的影响 |
4.3.3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踝关节肌肉力量的影响 |
4.4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 |
4.5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激素指标的影响 |
4.6 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运动效应的相关性分析 |
4.6.1 围绝经期女性体成分、肌力和平衡能力与激素水平运动效应的相关性分析 |
4.6.2 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肌力和平衡能力与激素水平运动效应的相关性分析 |
5 分析与讨论 |
5.1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体成分的影响分析 |
5.2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肌肉力量的影响分析 |
5.3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平衡能力的影响分析 |
5.4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IGF-1 的影响分析 |
5.5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Hs-CPR的影响分析 |
5.6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E2 的影响分析 |
5.7 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维生素D的影响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知情同意书 |
附录B 基本情况采集 |
附录C 测试方法细则 |
附录D 主观运动强度测定表 |
附录E 抗阻训练动作要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4)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调查研究 |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研究方法 |
1.1.3 研究工具 |
1.1.4 质量控制 |
1.1.5 伦理原则 |
1.1.6 统计学方法 |
1.2 调查结果 |
1.2.1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一般情况 |
1.2.2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 |
1.2.3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单因素分析 |
1.2.4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的单因素分析 |
1.2.5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多因素分析 |
1.2.6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多因素分析 |
1.3 讨论 |
1.3.1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现状 |
1.3.2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影响因素分析 |
1.3.3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现状 |
1.3.4 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
1.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围绝经期女性健康与隔代照顾现状 |
2.1 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现状 |
2.1.1 围绝经期综合征现状 |
2.1.2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影响因素 |
2.1.3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现状 |
2.1.4 围绝经期女性抑郁影响因素 |
2.2 隔代照顾现状 |
2.2.1 隔代照顾的相关概念 |
2.2.2 隔代照顾的成因 |
2.2.3 隔代照顾对祖辈的影响 |
2.2.4 代际关系 |
2.3 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调查问卷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5)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综述 |
综述一、更年期综合征的中医文献综述 |
1、病名溯源 |
2、病因病机 |
3、中医治疗 |
4、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更年期综合征的西医文献综述 |
1、概念及流行病学 |
2、病因及发病机制 |
3、实验室检查 |
4、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
5、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临床研究 |
前言 |
临床研究 |
研究结果 |
分析与讨论 |
1、结果分析 |
2、双清固本汤临床应用的依据 |
3、对照组药物的选择 |
4、患者治疗时间的选择 |
5、研究不足与展望 |
6、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围绝经期人群现状 |
1.1.2 医疗背景:围绝经期预防和治疗方式现状 |
1.1.3 设计背景:服务接触点和服务设计 |
1.2 课题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围绝经期与健康管理的研究现状 |
1.2.2 服务设计介入健康管理领域的研究现状 |
1.2.3 研究现状小结 |
1.3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3.3 研究创新点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健康管理与服务接触点设计研究 |
2.1 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分析 |
2.1.1 社区卫生机构的健康管理服务 |
2.1.2 健康管理服务在互联网产业中的表现 |
2.1.3 健康管理服务发展业态 |
2.2 服务接触点概述 |
2.2.1 服务接触点的定义 |
2.2.2 服务接触点的构建 |
2.2.3 服务接触点的衡量 |
2.3 服务接触点设计介入健康管理 |
2.3.1 服务接触点设计的必要性 |
2.3.2 以围绝经期人群为研究单位的原因 |
2.4 服务接触点介入健康管理的案例研究 |
2.4.1 案例一:一种以人为本的整体方法来管理糖尿病护理 |
2.4.2 案例二:青蛙公司重构盆腔检查 |
第三章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用户研究与分析 |
3.1 围绝经期人群健康管理行为调研策略 |
3.1.1 调研思路 |
3.1.2 调研目的 |
3.1.3 调研对象 |
3.1.4 调研方法 |
3.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关键接触点的定性研究 |
3.2.1 文献资料调研 |
3.2.2 现有app竞品分析 |
3.2.3 用户深入访谈 |
3.2.4 研究总结 |
3.3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关键接触点的定量研究 |
3.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3.2 问卷结果阐述与分析 |
3.4 问题思考与机会识别 |
3.4.1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问题思考 |
3.4.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设计机会识别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策略 |
4.1 用户角色模型构建 |
4.1.1 定义目标用户 |
4.1.2 构建用户模型 |
4.2 设计定位 |
4.2.1 定义场景闭环 |
4.2.2 定义设计方向 |
4.3 需求点提炼 |
4.3.1 需求功能转化 |
4.3.2 接触点分析 |
4.4 提出设计策略 |
4.4.1 增强用户对于接触点的控制感 |
4.4.2 强化用户在关键接触点的理性思维 |
4.4.3 引导用户在关键接触点的感性思维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设计实践 |
5.1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设计定义 |
5.1.1 设计的概念说明 |
5.1.2 利益相关者和商业模式 |
5.2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的功能内容 |
5.2.1 知识普及阶段 |
5.2.2 健康锻炼阶段 |
5.2.3 饮食管理阶段 |
5.2.4 自主监测阶段 |
5.2.5 心理健康测试及练习阶段 |
5.3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产品数字接触点设计 |
5.3.1 信息架构设计 |
5.3.2 原型设计 |
5.3.3 视觉设计 |
5.3.4 主要交互页面设计 |
5.4 围绝经期健康管理产品物理接触点设计 |
5.5 方案可用性测试 |
5.5.1 确定测试方案 |
5.5.2 招募测试用户 |
5.5.3 典型任务创建 |
5.5.4 测试执行 |
5.5.5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研问卷 |
问卷A:一份有关40-60 岁女性生命体验的问卷 |
问卷B:更年期健康管理满意度调查 |
附录二 用户访谈 |
访谈A:围绝经期用户访谈 |
访谈B:妇幼保健院医生访谈 |
访谈C:社区工作人员访谈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项目 |
(7)中年女性生命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1.3.1 生命质量概念 |
1.3.2 理论基础 |
1.4 研究思路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问卷调查法 |
2.2.3 访谈法 |
2.3 质量控制 |
2.3.1 资料收集 |
2.3.2 数据录入与核查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
3.2 中年女性生命质量各领域的总体得分情况 |
3.3 中年女性生命质量和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 |
3.4 中年女性基本变量对生命质量影响的比较分析 |
3.4.1 年龄 |
3.4.2 受教育水平 |
3.4.3 就业状况 |
3.4.4 婚姻状况 |
3.4.5 家庭摩擦状况 |
3.4.6 食欲状况 |
3.4.7 月经情况 |
3.4.8 妊娠和分娩情况 |
3.5 中年女性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 |
3.6 中年女性职业发展现状 |
3.7 中年女性生命质量研究及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
第4章 中年女性生命质量制约因素分析 |
4.1 健康教育工作缺乏保障 |
4.1.1 基层支持不够,组织体系不健全 |
4.1.2 人才配备匮乏,专业能力不过关 |
4.2 职业发展受限 |
4.2.1 两性职业晋升机会不平等 |
4.2.2 职业瓶颈及倦怠 |
4.3 角色冲突明显 |
4.3.1 实际角色冲突 |
4.3.2 期待角色冲突 |
第5章 对策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1.1 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中年女性健康教育体系 |
5.1.2 推行喘息照料机制,提高家庭抗风险能力 |
5.1.3 拓宽职业渠道,实现就业全过程男女平等 |
5.2 家庭与个人层面 |
5.2.1 争取家庭支持,增加角色弹性 |
5.2.2 多途径多渠道提高自身竞争力,做好职业规划 |
5.2.3 合理规划安排时间,关注身心健康 |
第6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绝经转变期护士主观认知下降水平与绝经症状、神经质及正念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主观认知下降的概念 |
2.2 主观认知下降的测量工具 |
2.3 绝经转变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 |
2.3.1 绝经转变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概念 |
2.3.2 绝经转变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的流行病学特点 |
2.4 绝经转变期女性主观认知下降的相关因素 |
2.5 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工具 |
3.3 实施流程 |
3.4 质量控制 |
3.5 伦理原则 |
3.6 统计分析 |
第四章 结果 |
4.1 绝经转变期护士的一般资料 |
4.2 绝经转变期护士SCD水平 |
4.3 绝经转变期护士SCD在一般资料上的比较 |
4.4 绝经转变期护士SCD与神经质、绝经症状及正念相关性 |
4.5 绝经转变期护士神经质、绝经症状及正念对SCD的预测作用 |
第五章 讨论 |
5.1 绝经转变期护士的SCD水平 |
5.2 绝经转变期护士一般资料与SCD的关系 |
5.3 绝经转变期护士绝经症状、神经质、正念与SCD的关系分析 |
5.3.1 绝经转变期护士绝经症状与SCD的关系 |
5.3.2 绝经转变期护士神经质与SCD的关系 |
5.3.3 绝经转变期护士正念与SCD的关系 |
5.3.4 绝经转变期护士绝经症状×神经质与SCD的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第七章 研究的创新型与局限性 |
7.1 创新性 |
7.2 局限性 |
附录 绝经转变期护士主观认知功能相关因素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9)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指标和胰岛素抵抗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调查内容与检测指标 |
3.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设计 |
3.2. 交叉滞后路径分析 |
3.3. 交叉滞后路径分析建模步骤 |
3.4. 含潜变量的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 |
3.5. 多断面交叉滞后路径分析模型 |
结果 |
1. 血脂指标与HOMA-IR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两断面) |
1.1. 队列基本情况描述 |
1.2. 血脂指标与HOMA-IR间总体因果时序关系 |
1.3. TC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4. TG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5. LDL-C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6. HDL-C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7. LpA-Ⅰ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8. ApoA-Ⅰ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9. ApoB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1.10. 血脂指标与FPG、Insulin的总体因果时序关系 |
2. 血脂因子与HOMA-IR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两断面) |
2.1. 确定血脂指标的公共因子 |
2.2. 胆固醇转运因子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2.3. 胆固醇逆转运因子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3. 血脂因子与HOMA-IR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三断面) |
3.1. 队列基本情况描述 |
3.2. 胆固醇转运因子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3.3. 胆固醇逆转运因子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3.4. TG与HOMA-IR的因果时序关系 |
讨论 |
结论 |
创新与不足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基于整合模式的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围绝经期 |
1.2.2 绝经后 |
1.2.3 激素替代疗法 |
1.2.4 补充替代疗法 |
1.2.5 2011 年生殖衰老分期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围绝经期及绝经后相关症状和疾病的发生情况 |
1.3.2 对围绝经期的认知状况与保健需求 |
1.3.3 国内外关于HRT的认知及使用情况 |
1.3.4 HRT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 |
1.3.5 HBM和 TPB在行为意向中的研究现状 |
1.3.6 研究假设的提出 |
1.3.7 研究目的 |
1.3.8 研究内容 |
1.3.9 研究意义 |
1.3.10 可行性分析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类型及研究对象 |
2.1.1 纳入标准 |
2.1.2 排除标准 |
2.1.3 样本量计算 |
2.2 技术路线 |
2.3 研究工具 |
2.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
2.3.2 绝经症状评定量表 |
2.3.3 求医态度量表 |
2.3.4 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分量表 |
2.3.5 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
2.3.6 求医意向量表 |
2.4 统计学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2.5.1 调查前阶段 |
2.5.2 调查阶段 |
2.5.3 数据录入阶段 |
第3章 研究结果 |
3.1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一般资料描述及分析 |
3.1.1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社会人口学特征资料 |
3.1.2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症状特征资料 |
3.2 样本人群求医意向及相关因素的资料描述及分析 |
3.2.1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求医意向情况 |
3.2.2 整合模式各维度情况 |
3.3 社会及生物因素对求医意向的差异分析 |
3.4 整合模式各预测因素与求医意向的相关性分析 |
3.5 心理社会因素对求医意向影响的路径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1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分析 |
4.1.2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健康状况分析 |
4.1.3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的绝经相关症状分析 |
4.1.4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现状分析 |
4.2 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的影响因素 |
4.2.1 样本人群的社会及生物因素 |
4.2.2 求医态度(TPB预测因素) |
4.2.3 感知易感性与感知严重性(HBM预测因素) |
4.2.4 求医益处(HBM预测因素) |
4.2.5 求医障碍(HBM预测因素) |
4.2.6 家庭支持与自我效能(TPB预测因素) |
4.2.7 小结 |
4.3 建议与启示 |
4.4 研究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4.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4.4.2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绝经期与女性健康(论文参考文献)
- [1]围绝经期女性健康状况与保健需求调查及冠心病影响因素分析[J]. 夏珊珊,蔡媛媛,夏春桔. 中国妇幼保健, 2021(21)
- [2]浙江省慈溪地区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及需求分析[J]. 余向红,陈淑群,韩威婷. 现代实用医学, 2021(09)
- [3]抗阻运动对围绝经期女性和绝经早期女性骨骼肌力量、激素水平影响研究[D]. 王斯斯.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农村围绝经期隔代照顾者围绝经期综合征和抑郁现状调查[D]. 刘雨威. 华北理工大学, 2021
- [5]双清固本汤治疗心肝热盛、肾阴亏虚型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观察[D]. 李娜.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6]基于服务接触点的围绝经期健康管理服务设计研究[D]. 朱英茜. 江南大学, 2021(01)
- [7]中年女性生命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D]. 刘璐. 新乡医学院, 2021(02)
- [8]绝经转变期护士主观认知下降水平与绝经症状、神经质及正念的关系[D]. 侯芳艳. 山东大学, 2020(02)
- [9]围绝经期女性血脂指标和胰岛素抵抗间因果时序关系研究[D]. 周广帅. 山东大学, 2020(12)
- [10]基于整合模式的围绝经期与绝经后女性求医意向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王杰. 吉林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