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以松江新城为例

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以松江新城为例

曹洪虎[1]2006年在《上海郊区城镇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中心城区居民由于市政建设的需要,被迫拆迁往城郊,许多城市逐步向郊区扩张,出现了一些新的郊区住宅群,同时带来了许多环境危机。根据城市居民向往回归自然的需要,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不断加大对新建住宅,特别是市郊居住环境的投入和建设力度,规划并建设了一大批新型居住小区,提出《新建住宅环境绿化建设导则》,坚持生态原则,进行一定的植物景观设计,在这方面被市政府确定为上海“一城九镇”建设重点之一的松江就很具有代表性。 纵观上海松江新城居住小区环境绿地建设的发展,从早期的旧城区住宅往往都采取简单植树绿化,到如今精心设计、施工和科学地养护管理,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尤其缺乏科学的设计与指导,对住宅区植物配置的生态性和艺术性没有全面正确的认识。因此,本课题理论联系实际,本着科学的态度,对上海松江新城区有代表性的居住小区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生态学、美学、建筑学、园林学等各学科的基本原理,探讨郊区城镇居住区环境中绿地设计的一般原则和科学方法。 首先,回顾分析了国内外居住环境建设情况和上海郊区城镇新建居住小区发展状况,引出本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和目的意义。 其次,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设计理念,分析总结了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原则,进而对园林生态设计方法在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中的应用作了探讨;又从园林学特别是植物配置技术出发,论述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然后,结合调查结果,综合分析了松江新城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状况。 最后,文章总结了上海郊区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各类居住小区绿地特点和植物配置原则,分析、论述了沪郊新建居住小区绿化的科学设计方法。

王晓娟[2]2003年在《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缘城市是新经济增长阶段的产物。本研究按照人口规模列出上海市十大城镇,并依据其距离中心城区距离、吸引力范围、历史和区域条件,得出松江新城具有边缘城市的典型性。在分析松江新城的发展现状和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利用相关模型研究了其区域支撑和中心性,认为松江新城在人口聚集、产业结构、开发速度和土地利用上存在问题。在遵循整体性原则、聚集经济原则、适度超前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前提下,提出了提升松江新城人气、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对策。

李建伟[3]2012年在《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新区是城市旧城区之外规划新建的一个具有系统整体性和功能独立性的开发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城市空间扩张的主要形式。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近20多年来城市新区在空间要素积聚与扩散和空间格局重构转型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同时,城市新区开发建设中的矛盾和问题也不断显现。因此,分析与总结城市新区发展的经验教训,探寻城市新区的发展规律,对于科学引导和管控城市空间扩张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从大中城市空间扩张的视角出发,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生长的分析与模拟,对城市新区形成的动力机制,城市新区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城市空间规模扩张和城市功能完善提升等方面的作用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了设立城市新区最佳时机的“反波浪”理论模式、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城市新区规模预测的计算模型、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方法体系以及相应的调控模式。本文形成的主要结论包括:(1)城市新区多因开发区建设而设立并发展壮大,政策保障、土地财政、基本活动、多元主体和外商投资是影响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增长极理论,可将城市新区划分为孕育初创期、快速成长期和稳定成熟期叁个发展阶段;依据城市新区成长动力及实现途径的不同,又可将其划分为开发区重构型、重大项目推动型和乡镇整合发展型叁种发展模式。目前,城市新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政府主导,管理混乱;遍地开花,浪费资源:贪大求高,不切实际;产居分离,功能单一。(2)建立了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空间相互竞争模型,认为政府行为、市场作用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新区和旧城这两种空间扩张方式具有重要影响。城市新区形成的最佳时机,即城市空间突变式扩张时机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入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具有强相关性,与经济—城市扩张弹性指数之间的联系性不强。当城市空间扩张速率和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处于上升增长状态时,就有必要通过设立城市新区来缓解压力(降低城市空间扩张速率或者减小人口—城市扩张弹性指数),并且每次压力反弹的时间不断缩短,强度不断增强,表现为“反波浪”的发展模式。(3)城市新区一般集中分布在11-14km左右的范围内,多依托既有建成区和交通线发展,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新区与母城间的距离逐渐增加。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基于情景分析法的城市新区区位选址的基本流程,即:城市空间结构背景分析→因素识别→情景模拟→测试评价→确定战略,旨在解决在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演变不确定前提下的新区选址问题。(4)通过对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综合评价,认为城市新区空间效益的高低与政府政策、城市等级、空间距离、立地条件和设立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进而试探性地提出8-20km2的空间规模阈值,并认为最大上限也不宜超过城市现有规模。在明确母城用地规模总量和评价同类新区发展潜力(建立城市新区发展潜力定量评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新区空间规模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认为城市规划是导致新区面积过大的一个主要原因。(5)基于城市新区与母城功能之间关联背景、理念、互动和要素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城市—场地”叁位一体的城市新区功能定位方法体系,并将城市新区功能配置可以理解为求解外溢功能和新兴功能的过程:确定城市新区发展的主导功能;在主导功能确定的基础上,配置城市新区发展所必须配置的基础功能;确定主导功能与基本功能的区位偏好、发展可能性与发展内涵。(6)针对城市新区形成、发展和演变中的问题,从管理、空间、规模和功能四个方面提出优化调控措施。

张娜[4]2010年在《上海大都市居住郊区化研究》文中提出郊区化是城市发展从集中到扩散的一个过渡阶段,它代表了从大城市中心区扩散出的人口、就业岗位和服务业及某些城市职能不断向郊区集中,继而在郊区形成有一定规模的新的聚集中心。大都市郊区的发展与城市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居住郊区化是城市地域中人口从市中心区迁向郊区居住的过程,是集聚型城市化或向心型城市化向分散型城市化或离心型城市化转化的必然过程。相对于西方郊区化发生的机制与过程,目前上海大都市正处于城市郊区化的第一个阶段——城市居住功能郊区化,即居住郊区化是上海目前郊区化的主要模式,并在由政府主导的新城发展战略及其积极推动的人口疏解战略背景下不断深入发展,特别是郊区的房地产开发深刻影响了上海大都市居住空间结构,其在城市边缘中的不断扩展促成郊区次中心形成。上海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及形态越来越走向多中心化和群体化。论文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简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大都市郊区与居住郊区化的相关理论与研究进展,着重总结了大都市居住郊区化的概念特征、中西方大都市居住郊区化的发展演变、居住郊区化的原因等方面研究成果;第叁章研究1993年以来上海大都市人口分布变动与郊区化的趋势,主要分两个时段(1993~2000年与2000~2008年)考察上海大都市人口分布变化情况,上海郊区的常住人口年均增速均超过中心城区,而且中心城区的常住人口绝对量也在减少,上海目前已经开始进入绝对分散的阶段,但是近几年,中心城区户籍人口仍在增长,并且增速超过郊区,因此有必要进一步研究;第四章就是在第叁章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上海房地产业发展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改革开放以来区县房地产发展比较、人口分布变动、上海市住房政策的变化叁方面来探究居住郊区化的表现与趋势;第五章是实证研究,在前几章研究得出的结论基础上,选择松江新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统计年鉴、实证调研的第一手资料与上海房地网的历年数据,揭示出松江区的人口、经济地域特征,并进一步分析其房地产发展情况,利用ARCGIS软件从时空两方面揭示松江的房地产发展历程;第六章对上海大都市居住郊区化的特征与动力机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七章是结语,提出了上海大都市居住郊区化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张敏翀[5]2010年在《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大多数单中心国际大都市都进行了以郊区新城建设为核心的多中心空间结构转型发展。上海也不例外,并制定公布了一些列城市发展规划。然而,多年来,上海的城市拓展仍保持着强大的向心惯性,呈现出沿中心城圈层蔓延的态势。本文首先通过对上海中心城现状(静态)、发展趋势(动态)以及与主要国际大都市差距(发展方向)的分析,指出郊区新城建设的必要性。然后回顾了上海郊区新城建设的历史,对郊区新城发展过程中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以松江新城为例进行了深入的实证研究。最后,在总结国际大都市新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对上海郊区新城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陶英胜[6]2009年在《上海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上海开发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逐渐成为所在区域的增长极,在空间拓展、功能延伸等方面与城市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功能转型、空间重构等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开发区为研究对象,全面论述了开发区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共分六章,将主要研究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提出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简述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开发区概念进行界定,指出本文研究的主要对象;综述可供本文借鉴的开发区建设相关理论和中国开发区的研究动态。第叁章全面论述了上海开发区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认为开发区通过产业集聚、人口集聚、空间拓展等影响着上海经济的发展、功能的转型、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指出开发区已成为上海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促进了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成为上海城市功能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进而指出开发区导致了上海城市空间重构:加快了建成区的扩张和中心城区内部空间的重组;引导了城市空间形态由单中心圈层式向区域化、多中心的转变。并进一步指出上海开发区对城镇体系结构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最后阐明了政府力、市场力和技术因素是上海开发区影响城市发展的内在机理。第四章认为上海开发区已成为城市土地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给出了加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措施建议,指出开发区的功能转型是破解开发区面临的种种难题的关键,给出了开发区未来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路径。第五章通过对松江新城和松江工业园区实际案例的分析,就如何处理好上海开发区与新城发展关系问题给出了本文的答案——“产城一体化”模式,并就政府的扶持政策、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配套、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便捷的交通、市场导向的运行机制、统筹的城市规划六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如何实现开发区与新城的整合。第六章总结,概述主要结论和未来的研究展望

王竞梅[7]2015年在《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继续在高速的增长,中国大都市正在经历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体制转型,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下中国社会城市空间格局日益分化,城市空间结构正经历着急剧的演变和重构进程。然而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空间过度开发、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各区域城市功能定位高度雷同,文化遗产建设性破坏,“重产轻城”现象严重以及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诸多负面问题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和整合也由此成为区域经济和城市与区域规划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本研究在综述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新经济地理学等各相关学科在城市空间结构方面的研究文献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当前中国处于社会和经济快速转型期这一现实背景,选择中国特大城市的典型代表——上海市为实证对象,将城市空间结构划分为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和环境空间结构叁个研究层面。从理论与实证的双重角度,深入考察自开埠以来各个时段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态演变过程和空间分布特征,全面系统研究上海城市空间形成发展历程及其演化分异的影响因子,在对其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脉络及其演化机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目标背景,剖析现在上海城市空间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成因,从微观(中央商务区布局)、中观(郊区新城建设)、宏观(全市城镇体系和区域城市群建设)叁个方面阐述上海城市空间结构的未来发展趋势以及优化路径。在定量实证方面,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上海18个区县综合反映城市发展状况的相关指标进行了评估分类,建立了城市功能综合评价体系,并从区位、经济结构及变动、社会结构及变动和物质环境等4个角度选取了17个指标进行了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然后根据各区县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归类并总结各区域空间分布特征。从而进一步明确了上海市各区县城市发展总的驱动因素,为归纳提炼各区县城市功能空间定位和发展优势提供了科学依据。综上研究发现,城市空间结构由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以及环境空间结构组成。经济空间结构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工作空间,社会空间结构则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居住空间,工作空间和居住空间共同构成了城市空间发展的整体框架,两者互动的发展过程共同推动着城市的空间发展和结构演变。环境空间结构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结构演变提供了运行条件和规则,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良性运转提供了硬环境和软环境,作为社会经济系统健康运行的深层机制,在多个层面上影响着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这使其贯穿于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只有将环境结构映射到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过程当中,才能实现对空间的建构过程。综上,经济空间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环境空间结构的交互作用过程构成了城市空间发展和结构演变的综合机制,直接影响着城市空间的内部构成和组织模式。

崔永兵[8]2014年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城区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城市规模急剧增长,城市空间迅速向外扩张,由此引发了城市功能的调整和重组,城市建设的重心也开始由老城区向新城区转移。在此过程中出现了一批新城区建设的典范,如上海松江新城、天津滨海新区、沈阳沈北新区等,但是,所谓的“鬼城”、“空城”也屡见报端,如鄂尔多斯新城、郑州新区、常州新城区等。如何在目前的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把握好新城区建设的命脉,做好土地开发利用,避免过度开发、不合理开发,成为许多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本文首先对“新城区”及其相关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回顾了国外田园城市、卫星城、有机疏散、新城市主义等新城建设理论和英国、日本、美国的新城建设实例。对国内新城建设的理论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国内几个城市的建设实例。通过对国内外新城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的比较研究,对新城区开发建设规划的基础理论进行归纳、分析、阐述,为我国新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新城区建设为研究实例,分析了赤峰市新城区的开发背景、区位、发展定位,总结了赤峰市新城区在空间扩展、城镇化进程、产业格局、营建模式等方面的特征,深入分析了赤峰市新老城区在职能承接、产业互补、设施共享、交通支撑、风貌协调等方面的关系,重点指出了新城区设施配置不完善功能单一、城镇化进程滞后于城市建设、产业发展滞后于城市建设、融资形势不容乐观、受资源环境条件限制等5个方面的瓶颈问题。最后,论文针对赤峰市新城区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建设“生态宜居”的新城区为目标,提出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加快公共交通发展、推进深度城市化增加新城区人气、加强产城融合培养特色主导产业、破解融资难题为新城区建设提供资金保障、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缩短新城区发展短板等5个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以引导赤峰市新城区健康永续发展。

李少星[9]2009年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与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中末期以来,技术进步与制度创新扫除了生产要素和产品跨国流动的障碍,推动了经济全球化不断向前发展,最终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全球生产网络。全球生产网络的形成,使产品价值链在全球范围内实现重构,对国际劳动地域分工的格局、形态以及分工关系均产生重大影响,对中国城市化的影响既有机遇,又存在挑战。一方面,参与外部分工的过程在使城市化过程获得重要动力源的同时,也使中国的城市化过程对发达经济体产生越来越明显的依附性,由此带来城市化过程的脆弱性。另一方面,内部分工的整合性和调控过程对城市化的空间格局施加重要作用,并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当前地域分工演进的基本特征、对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影响效应及其作用机理。本文综合运用地理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初步构建了“经济全球化——新的地域分工——新的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分析框架;在其基础上,以长江叁角洲地区为例,对全球化背景下新地域分工的格局特征及其空间过程、新的城市化空间格局及其演化脉络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并进一步探讨地域分工演进对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总结了一般机理和相关模式。全文共分叁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绪论、国内外研究进展和论文的研究框架。第一章绪论部分对研究范畴和相关概念进行界定,论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提出了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的研究视角和技术路线。第二章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主要从全球化研究、新地域分工研究、新城市化空间格局、城市与区域研究框架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等方面把握了国内外的进展概况。在前两章的基础上,第叁章提出了本文的基本研究框架。首先,描述了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演进的主要维度,即从尺度、形态和关系叁方面掌握地域分工演进的动态;其次,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不同尺度水平概览了当前出现的新的城市化空间形式,包括巨型区域、多中心都市区和边缘城市等,并介绍了其相关研究进展;第叁,在新地域分工与新的城市化空间格局间建立因果联系,初步探讨了地域分工演进对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的影响与机制,以构成本文的研究基础。第二部分是以长江叁角洲地区为案例,探讨新地域分工、新城市化空间格局以及二者间的作用机制与模式。第四章对全球化背景下长江叁角洲地区地域分工在叁个维度上的格局特征与空间演化过程进行研究。首先,确定了长江叁角洲地区的地域范围,即江苏、浙江和上海两省一市的行政地域范围。其次,利用对外出口数据表征了长江叁角洲参与全球分工的态势,利用区域产品盈余指数表达长江叁角洲内部地域间分工的变动过程。总体上看,长江叁角洲“去地域化”的尺度重组战略非常明显。地域化的程度在苏南、浙东北和上海等区域变得越来越低,使这种尺度结构并不稳定。另一方面,研究区域内部去地域化程度的趋向于均衡和地域化程度的差异性表现使长江叁角洲地区呈现出尺度重组的独特过程。第叁,以汽车产业为例对产品内地域分工进行实证研究。先是把汽车产业链划分为研发设计、一般零部件制造、总成与分总成、整车制造与改装、品牌营销与管理等5个生产区段;然后,将各生产区段在各地区的生产产值汇入地图,据此概括研究区域产品内地域分工的特点。长江叁角洲的实证表明,从对20世纪末期到现在,地域分工的形态和内容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新变化,低区段生产单元的空间布局更加分散,且扩散的方向主要表现为近域扩散,温台地区和杭绍地区的体现较为明显。第四,采用协整性检验、Grange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方法,对发展中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不平等分工产生的后果进行定量分析,主要验证了不平等分工中形成的区域发展脆弱性后果、结构锁定后果和生产环境后果。计量结果显示,经济增长和第二产业发展对对外出口已经产生一定的依赖性,且表现为长期均衡和单向的因果关系;区域在低区段的分工通过不同的传导路径导致了其进入“比较优势陷阱”;研究区域的对外出口增长在一定程度上会带来污染物排放的增加。第五章在不同尺度上探讨了长江叁角洲地区新的城市化空间格局。首先,借鉴国外Mega-Region的基本思路和理念,对长江叁角洲地区进行实证研究。基于生产性服务业在中心城市集聚、制造业向外围扩散、并因此而产生地域间密切的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关系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了Mega-Region的边界界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边界的变化过程和各个时期的格局特征。其次,以上海都市区为例,构造了都市区发展的多中心指数,综合运用统计指标对上海都市区的人口和就业的多中心程度进行刻画。研究认为,上海都市区的多中心程度不断提高,归因于浦东新区、闵行、宝山、嘉定等地的迅速发展。而后,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和边缘城市为例,研究了长江叁角洲地区城市化微观格局的发展特征。辨别了上海市周边的边缘城市,而后以上海市嘉定区为例,梳理了其发展和成长的脉络,描述了这一边缘城市规模性、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基本特点。针对地域分工和城市化空间格局的机理与模式,第六章进行了总结。本文认为,新的地域分工形态使大城市周边的新城获得发展机会,得到快速成长;地域分工的多尺度迭加则使多中心的都市区成为一个稳定的空间结构,也使巨型城市通过中心城市的多中心化得到实现;而在区域尺度分工、区域之间密集联系和区域关系演变的基础上,大尺度的城市化空间形态最终形成。这一过程的发展依赖于外围驱动要素和核心驱动要素对城市化空间格局演变一般过程的影响。最后,总结提出了长江叁角洲地区城市化空间格局形成过程的一般模式。第叁部分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对今后研究做出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1)构建了“经济全球化——新地域分工——新城市化空间格局”的分析框架,提供一个当代中国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的可行思路:(2)对全球化背景下地域分工的产品内形式进行了实证研究,且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论;(3)对Mega-Region进行了实证研究,探讨了其界定方法和发展特征。

赵新正[10]2011年在《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济全球化对当前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地理学基本研究对象的城市-区域显然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国际联系越来越密切,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另一方面,作为经济全球化的输入国,我国的城市-区域受到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尤其明显,区域层面突出表现为传统的城市体系结构向网络体系结构的转变,在城市层面则突出表现为新的经济空间的兴起和城市空间的重构,应对经济全球化是当前我国城市-区域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第一个层面的趋势,国际学术界已经形成了关于“世界城市”研究的理论体系,而针对第二个层面的趋势,相关研究则非常零散,尤其是对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一区域的影响关注不足,这导致我国城市-区域研究领域没有与时俱进,缺乏理论创新,并且我国城市-区域发展实践中缺乏长期、稳定、积极的指导性政策,从而影响城市一区域总体竞争力的提升。显然,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区域空间的影响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基于上述背景,本研究确立了研究经济全球化在我国城市-区域层面的空间效应的目标,并尝试回答如下几个问题:(1)经济全球化在城市-区域层面有什么样的空间效应/影响?(2)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区域空间发挥作用的影响因素或机制有哪些?(3)上述研究对于世界城市理论的发展是否有所贡献?在确立了研究目标后,共分七章对上述叁个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首先,指出我国城市-区域繁荣发展的实践背景为城市-区域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对经济全球化、城市-区域空间结构及世界城市相关概念进行了说明,重点是:(1)统一了世界城市及相关概念在本研究中的表述;(2)针对本研究以外资企业为主的特点,提出了“城市外资经济空间”和“全球化城市网络”的概念;最后,对本研究的思路、数据和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的来说,本章框架性的工作为后面各章的研究展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章为理论梳理部分。本章对理论的梳理分叁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经济全球化理论的梳理,通过新国际劳动分工、全球生产网络和新区域主义理论的梳理,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生产组织变化及其空间效应有了基本的把握。(2)第二部分为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的梳理:通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指出其对城市经济空间尤其是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经济空间研究的不足为本文进行外资经济空间的研究提供了理论空间;通过对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梳理,指出其对城市经济网络研究的不足也为本文进行“区域内城市经济网络”提供了理论空间;而对区位和外资区位理论的梳理为本文研究经济全球化力量在城市内部和区域城市网络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3)第叁部是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区域空间研究的热点理论——世界城市理论研究的回顾,指出经典世界城市研究因为缺乏对城市-区域研究的关注而在路径研究方面存在重要缺陷,世界城市理论中的区域化和路径化新方向实际上就是世界城市理论关注城市-区域内部研究的开始,但是其实证研究(尤其是在中国)仍然非常滞后,这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研究空间。第叁章为上海外资经济空间和集聚研究。本章第一部分主要研究外资企业引导下的外资经济空间的变动情况,基于2008年及以前上海全部外资企业数据,借鉴城市职能分类中的平均值加标准差的方法对外资企业引导下的外资经济空间进行了分类和比较,结果显示:(1)随着上海对外开放步伐的逐步深入,外资经济空间从中心城区逐步扩展到了近郊和远郊,并在上海的产业政策和空间政策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以外高桥、张江、金桥及虹桥-漕河泾-莘庄为主,郊区嘉定、青浦、松江、南桥新城和出口加工区为辅,其他近近郊区为主要支撑的“叁层次多中心连片发展格局”;(2)从分行业的外资经济空间来看:内外环之间是上海主要的外资制造业空间,而内环之间主要是上海的外资服务空间,而浦东的外高桥和张江高科则是综合型外资经济空间。本章第二部分仍然基于上述外资企业数据,采用Moran指数对外资企业在邮区层面的空间集聚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外资在上海城市内部空间产生了集聚效应并存在时空转移特征:1990年及其之前的外资企业以中心城集聚为主,主要以卢湾、静安、虹口等区为主;90年代,外高桥保税区和金桥出口加工区的崛起推动浦东迅速崛起为集聚高地,而浦西的外资企业在空间上则向漕河泾和莘庄附近集聚;2000年以来,上海的外资企业基本形成了以浦东张江、金桥和陆家嘴为中心、浦西以漕河泾和虹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中心的叁大外资企业空间集聚区;(2)在行业方面,制造业外资企业的空间集聚具有明显的郊区化特征,并形成了“浦东”、“沪西南”和“沪西北”叁大集聚区;服务业外资企业则呈现出较强的中心城及近郊集聚特点,并初步形成了沿延安西路高架和张江-外高桥的准T字形集聚格局;高技术制造业在近郊区形成了金桥和漕河泾两个集聚中心,而在远郊则形成了从莘庄到松江新城的“沪西南”高技术外资集聚带;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形成了外高桥、金桥一张江一陆家嘴和浦西延安路高架沿线区域叁大生产性服务业外资集聚带。第四章为外资企业在上海城市内部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研究。本章在研究中依据区位理论选取了包含传统区位变量、制度变量和集聚变量叁类的17个指标,并针对邮区内外资企业数量为离散型数据且不符合正态分布的特点,选用Poisson和负二项回归模型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外资的区位选择过程既包含了传统区位因素的影响,也包含了制度和集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制度变量一直是影响外资区位选择的显着因素,这充分反映了全球化力量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影响是市场和政府共同作用的结果;(2)具体来看,不同的制度因素对外资企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具有差异:国家级园区是作用最强,其次是新城,而市级园区的影响作用最小;(3)随着时间的发展,外资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因素也在发生变化:在早期阶段,全球化力量主要在制度因素的引导下在上海城市内部进行区位选择;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外资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也越来越多,尤其是以集聚为代表的经济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明显,表明全球一地方化过程受市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市场机制越来越成为上海外资经济空间演变的主要动力机制。第五章是对长叁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的研究。本章以跨国公司500强及其分支结构数据为基础,利用网络分析方法,借助UCINET软件,对基于跨国公司500强及分支机构的长叁角全球化城市网络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上海是拥有跨国公司500强及分支机构的全国首位城市,且其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2)经济全球化极大的改变着长叁角城市网络体系的结构,传统的二级中心城市南京和杭州分别被苏州和宁波所替代,且无锡、南通、常州等城市正在迅速崛起;(3)上海、苏州和宁波之间形成的叁角网络已经成为长叁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核心网络,而上海,苏州,宁波,无锡,常州,南通,杭州和南京等8个城市组成的网络是长叁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次级核心网络;其他城市组成的网络则为长叁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边缘地带。(4)市场和制度在推动城市参与全球化方面共同发挥作用,经济基础、到上海的距离、来自国家的政策优惠、开放沿海城市和行政级别等因素对长叁角全球化城市网络的形成均有显着影响。第六章是对全球化背景下政府推动城市一区域发展中作用的深入研究和评价。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政府在上海的城市战略提升、城市经济发展及区域一体化建设中的政策和实践,证实了存在一个从战略规划到实践引导、从城市发展到区域治理,政府多层次、全方位参与的”国家项目”在推动城市-区域发展的实践,并从其作用效果(尤其是在四个中心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证明了国家项目在推动城市一区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随后,论文对“国家项目”的作用进行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思考,并从外资企业根植性和长叁角区域治理模式的深入分析表明:政府作用推动下的“国家项目”在引导全球-地方化方面具有有限作用,尤其是在全球-地方化过程越来越依靠市场机制的背景下,政府作用在许多方面显得无能为力或作用有限。最后,基于上述客观分析,对中央政府和长叁角区域地方政府未来推进城市一区域融合发展和提高城市-区域竞争力方面提出了积极的建议。第七章为研究总结和展望。首先,在总结上述各章研究的基础上,回答了研究初期提出的叁个问题:(1)经济全球化显然对城市-区域空间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一方面导致了上海外资经济空间的演变并显现出空间集聚效应,另一方面导致了长叁角城市网络体系的变动;(2)经济全球化力量对城市-区域空间发生影响的过程受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在对城市经济空间的影响方面,市场机制越来越重要;(3)显然,上海-长叁角城市区域迈向世界城市的过程既非“全球主义者”强调的全球化主导的过程,也非“区域主义者”所强调的完全内生的过程,而是“全球-地方”融合的折衷过程,从而回答了世界城市研究中的“路径之争”,丰富和发展了世界城市理论体系。

参考文献:

[1]. 上海郊区城镇新建居住小区绿化设计研究[D]. 曹洪虎. 浙江大学. 2006

[2]. 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D]. 王晓娟. 上海师范大学. 2003

[3]. 空间扩张视角的大中城市新区生长机理研究[D]. 李建伟. 西北大学. 2012

[4]. 上海大都市居住郊区化研究[D]. 张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10

[5]. 上海郊区新城发展研究[D]. 张敏翀. 复旦大学. 2010

[6]. 上海开发区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研究[D]. 陶英胜.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7]. 上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的研究[D]. 王竞梅. 吉林大学. 2015

[8]. 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新城区发展研究[D]. 崔永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

[9]. 全球化背景下的地域分工与城市化空间格局研究[D]. 李少星. 南京大学. 2009

[10]. 经济全球化与城市—区域空间结构研究[D]. 赵新正.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上海的边缘城市研究——以松江新城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