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的思考_教学反思论文

对生物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的思考_教学反思论文

生物学教师如何写好教学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物学论文,写好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不少生物学教师经常遇到可以反思的教学条件,由于缺少反思的习惯或者找不到有效的切入点,没能写出来,确实让人遗憾。那么生物学教师应该怎样才能写好教学反思呢?

1 多读书,不断提升个人教学理念

一个好的反思往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深入分析,传递给人们一种价值选择,以引起自己和他人的思考,背后都有着较强的教学理念支撑。之所以写不好反思,关键就是因为缺少深层的教学理念。就教师而言,提升个人教学理念的途径有很多,其中有两点是可行的,一是坚持读书,一是经常地思考。教师本身就应该是一个阅读者,但不少教师对一些教育名著、教育家的重要观点几乎一无所知,所以一位教师日常如果能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思想会更深刻,语言表达也会显得更加顺畅。有专家建议教师每天写千字的教学随笔,坚持写教学随笔的教师三年内就能小有成就。

从理论上讲,教师通过大量阅读能够快速提升教学理念。但对生物学教师来说,抽出大量时间去广泛涉猎各种理论是不现实的,况且没有明确目的的阅读也难以形成个人的教学理念。教师的读书需要一定的目的性,应围绕个人承担的课题或需要撰写的教学反思选择要读的书。在读书的方式上,应习惯于做卡片,这种做法有利于加深对所读重点内容的理解。对于一些重点的观点和句子,还可以利用书边的空白记录自己的思考,这些记录既可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也可以作为专家观点而成为个人教学反思的重要论据。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新一轮课改以来,广大教师以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勇气与创新精神投入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我写下几点反思:①在生物学教学中应注意生活实际,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教学,使内容更具实用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核心知识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将这些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②在生物学教学中融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将课本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充分利用学生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和好奇心,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生物学,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生物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向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方式的转变。③在生物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引入与生物学相关职业的介绍,有利于学生对生物学科价值的正确认识,对增强学生的生存能力、促进其终身学习与未来发展都有重大价值,从而为学生的学业和职业方向的选择提供帮助。

2 多思考,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

长期的教学影响使得很多教师习惯于专家怎么说自己就怎么想,领导怎样安排自己就怎么做。其实这样做虽然出不了什么大问题,所写的反思也容易被人接受,但我认为,如果只是习惯于这种思考方式,缺乏了批判性的思考,就不利于教师写出比较深刻的反思。当然批判性的思考不是钻牛角尖,不是跟领导和专家唱对台戏。仔细想一想,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教学方式、任何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行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性思考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中的不足,以促进这种教育方式的完善和合理;对人们反对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内容,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教学反思的写作过程中,教师应该逐步建立起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思我们看似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写出能引起人们心灵触动,改变自己行为的深层次的反思。

以前听过我上课的教师和学生认为:课堂教学严谨有序,教学的各个环节、各种方法、步骤安排巧妙合理,教学大纲、教材、学生等诸多因素及教师自己在教学上所具备的条件做到知己知彼,教学达到巧、新、精三者统一,课堂上能贯彻启发式教学方式,合理有效使用多媒体等优点,但有时学生的行为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是不理想,对此我很困惑。问题出在哪里?需要反思些什么?后来我听到这样一句话;“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我就想,对学生过分严格、课堂教学过分严谨有序会影响到课堂气氛,直接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从新课程教学理念看,这在某种程度上属于无效教学。对于有效教学我写下以下反思:①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②有效教学应关注教学效益,教师应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③有效教学也应该关注量化。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和学生的学习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④有效教学应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严的要求使学生失去了发展创造力的空间,不利于创新教育的开展。创新意识的培养需要为学生提供一个“完全”和“自由”的心理空间,学生在提出问题时,不必担心自己提的问题正确与否,好与不好会受到老师批评。同样学生的思考问题时也不必有太多的约束,能够比较自由地思维和表达。

3 多观察,发现需要反思的教育教学事件

教育教学是我们教师的职业和工作,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大量的教育教学事件,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对这些事件进行反思的敏锐眼光,具有基于“教师个人素质”的独特思考角度,而这恰恰成为教师写教学反思的内容。通过写反思,不仅能够分析我们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能使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的思维,提高个人的理论和认识水平。当前新课程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重点,但如何去落实需要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不断地思考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课程理念的要求,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些什么,这样的反思会使得新课程的理念逐步在课堂上得到体现和落实。

前几天,我听了“生物的变异”一节,如果按照现行的教学评价要求,这节课算不上好课,一些环节的处理也不是很到位,但这节课教师提问的方式让我为之一振。平时在大多数课堂上,我们的教师习惯于这样提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而在这节课上,张老师始终这样问学生:“谁想回答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的一个字的变化,却让我思考了很多,后来写下如下反思体会:①从“能”到“想”反映了评价标准的变化。“能”的标准是有底线的,学生只有具备了这种能力才有资格举手回答;而“想”的底线不再是会不会,而是学生有没有这个愿望,有没有主动参与的意识。②从“能”到“想”反映了教师观念的变化。以“能”作为标准,教师眼中所看到的是好学生,教师期望的是正确答案,希望的是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进行的教学秩序,是教师设计好了情境,让学生去体验,而以“想”作为标准,教师关注的是全体学生,所期望的是学生主动参与,关心的是学生问题的生成和内在的体验,从“能”到“想”给了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体验,尽管很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想回答问题,但一个“能”字浇灭了学生的勇气,经常的失败会使学生这样想“我能回答好吗?”这些学生真的举手了,我们的教师会给他们机会吗?让“想”回答的学生有机会回答,并给予学生以充分的关注,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认可我们的教师、我们的教学课堂。

4 多琢磨,善于选择恰当的切入点

在我们周围尽管有许多教师不断地写教学反思,有的是因为理念深度不够,有的没有找到好的切入点,往往写的不深不透,很难被杂志采用,因此也造成不少教师感觉到写反思没有多大的收获。尽管我们写反思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发表,但反过来如果能发表,或者周围的人读后受到启发,那至少也能激发教师的写作热情和兴趣,毕竟写反思是很枯燥的事情。我认为写教学反思要有一个好的“由头”,要想写出一篇高质量的反思文章,就应尽量选择好的切入点,以此引出我们所要表达的观点,让人读起来感觉有新意。我的体会是找到一个好的切入点,所写的反思就成功了一半。但是找到好的切入点说起来容易,但要想真正做好还需要教师能坚持多读书,多提问题,多琢磨。

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特别强调:使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热爱共产党,自觉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弘扬民族精神,有为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作贡献的志向与愿望,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制和社会公德……。如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这些思想教育,对此给学生也做了大量的教育工作,也开展了一些活动,但效果总不像我们期望的那样,与其他老师交流,发现彼此教育的方式和效果都差不多,那问题出在哪里呢?很长一段时间,我始终在想学生思想教育怎样渗透?到底用什么样的题目或切入点才能把这个问题带出来呢?在多年的教学、与学生的交谈和接触中,对学生思想教育的理念、目标和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反思,我认为:①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与传授知识紧密结合,找到最佳的结合点,有针对性地加以积极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接受知识过程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②“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高中生物学课本中诸如《本草纲目》、“杂交水稻之父”、“我国是裸子植物故乡”、“我国是世界上鸟类最多的国家”、“我国有不少特产的珍稀动物”等等内容,这些都是很好的爱国主义教材,讲课时就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寓爱国主义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又如在讲述《环境保护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法》和吸烟、吸毒有害身体健康,严重危害社会等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了解国家法律的威严,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争当一名“四有”新人。讲到“人口与环境”、“禁止近亲结婚”等内容,就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人口政策;同时要让学生通过生物学的学习,把对我国人口政策的理解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懂得:晚婚、晚育、少生不仅利于控制人口的增长,更利于个人的健康成长;认识到少生优生是保证人口素质的重大措施,这关系到家庭幸福和国家民族的兴旺,利国利民,每个人都应自觉执行和宣传;也应使我们认识到一些人类遗传病发生的基本原因和预防措施,提高对“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规定的认识。还可以结合“青春期的发育和心理特点”内容,教育学生珍惜“黄金时代”,树立正确的思想、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当然,根据生物学的诸多特点还可以强化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卫生健康素质、美育、劳动技能、学习目的等素质教育。可见,生物学教学在进行思想教育、提高思想素质方面有着比其他学科优越的条件。教学中要牢牢地把握好这一优势。

标签:;  ;  

对生物教师如何搞好教学的思考_教学反思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