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大中型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和技术创新的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技术创新论文,增长方式论文,大中型企业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广东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
1.1 以市场价值、经济效益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武器,开发新工艺、新产品,扩大市场占有率。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企业市场经济观念的强烈体现,符合世界科技——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的先后崛起,使国际经济、科技界逐步认识到:“过去,新产品的发明者是经济上的赢家”。但是,现在,“持续的竞争优势将更多地来自新工艺技术,更少地来自新产品技术。逆向技术已成为一种艺术,新产品易于被复制。事情很明白,谁能使价格低廉,谁就能从发明者手中夺走该产品”。[①]成功的企业不一定就是最新技术革新的发现者和研制者,而是能够将有关产品迅速投入市场的强者”。[②]凭借改革开放第一线得世界风气之先的优势,广东工业企业是深悟这一技术创新的含意。最突出的例子就是顺德科龙集团的容声冰箱和惠州王牌视听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王牌彩电。1984年科龙集团的前身广东珠江冰箱厂成立时,国内冰箱厂已多如牛毛,国家冰箱定点厂基本上已确定,一个仅有170多人且根本没有生产冰箱技术的乡镇企业要想在强手如林的激烈市场竞争中取胜,靠的就是新观念、新思路、新路子。珠江厂从建厂伊始走的就是一条“创市场饱和后仍然畅销的名牌产品”为目标,在技术上博采众长为我所用的方针:内在质量吸收欧美的可靠性设计,外观形象吸取日本有魅力的营养,不买现成的产品设计,而是采用“借船出海”与德国利勃海尔、日本夏普共同设计自己的新一代产品。加上严格的质量管理,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引进最先进的加工设备、精密检测装置和先进工艺,使容声冰箱终于在众多的冰箱品牌中脱颖而出,1995年冰箱产量120万台(出口7.5万台),在全国同行业中,名列前茅。王牌彩电起步更晚,1992年9月公司才正式建立,一方面中国彩电市场进入90年代后已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一方面又有洋货的抢滩登陆。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彩电行业,王牌彩电却异军突起,1995年生产彩电85.98万台,工业总产值达18.35亿元。1996年预计王牌彩电产量将达到130万台,又同香港陆氏实业有限公司签约,兼并了陆氏集团的彩电项目,王牌彩电的年生产规模将达200万台。这样,王牌彩电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彩电生产基地之一。王牌彩电成功的最主要经验是:准确的产品市场定位。企业凭借对市场的科学分析、预见到国内彩电市场正在酝酿新的结构变化:大屏幕彩电正在成为国内彩电市场的热销产品。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以技术创新为手段,充分利用合作港方的资金、技术和海外市场优势,结合国内消费者的心理变化,开发生产技术含量高、性能优越、价廉质优的25"以上的大屏幕机型,并不断根据市场变化,形成系列产品,并调动市场推广、品牌广告、销售网络建设和售后服务等营销手段,使王牌彩电的品牌形象很快得到消费者青睐,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
1.2 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广东地缘人缘优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引进国外先进实用技术、设备、管理方法,并结合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同跨国公司建立技术合作关系。这是广东能迅速缩短同国内先进省、市和国外发达国家、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技术差距,推动广东经济蓬勃发展的一条行之有效的科技进步道路。据有关部门统计,从改革开放到1994年底,广东利用外资127亿美元,先后从4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7000项技术项目,130多万台(套)设备。“八五”时期,广东工业基本建设、更新改造投资达1700多亿元,比“七五”时期增长2.38倍。这样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和技术设备引进,使广东工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显著的提高,使广东工业面貌发生巨大变化。
90年代以后,广东的技术引进除继续利用香港这个国际市场的通道外,逐步从亚洲“四小龙”转向跨国公司,这在珠三角经济区各市大为突出。因为,广东产业在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智力密集型的高新产业转型后,同亚洲“四小龙”一些产业结构逐步接近,特别是广东主要的技术引进渠道香港,同广东相比,技术水平最多在一个层次上,很难适应产业转型时期广东对技术的需求;而遍布全球的约4万家跨国公司及其25万家子公司是投资的重要来源。
1.3 深化改革营造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制度创新推动增长方式转变。在以放权让利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初级阶段,广东是先行一步的;但“八五”以来,改革进入制度创新的深层次以后,广东先行一步的优势并不突出。一些市(县)进行了转变政府职能、重组企业产权,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创新改革,以营造增长方式转变的环境;有些企业在宏观体制改革滞后的不利形势下,根据自身的条件引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胜劣汰机制,效益和分配挂钩的激励机制,竞争、开放、注重实绩的人才使用机制等,营造企业微观的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环境。顺德市从1993年7月到1995年初,用一年半的时间进行了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分开,盘活企业资产存量、重组企业产权结构和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尽管这些改革只在一个县级市内进行,不很彻底,比较粗糙,但为增长方式转变营造了环境的效应是显著的。扩大再生产的外延扩大转向内涵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93年同1992年相比,顺德市的增幅达96%,是珠三角“四小虎”中(东莞、中山、南海、顺德)增幅最高的,国有部分增幅达325%,其中基建投资增幅745%,但更新改造投资却下降77%。1994年是企业产权改革后的第一年,在珠三角“四小虎”其他三市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继续以15—38%的幅度增长,更新改造大幅下降的情况下,顺德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下降28%,更新改造投资增长100.4%。以发展重化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国民经济信息化为主要内容的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规模经济,以扩大市场占有率为目的创品牌活动都卓有成效。调整产业结构,顺德的主要做法是:集中力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995年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已占顺德工业总产值的15%;量力而行发展重化工业;对竞争性、风险性大的家电、轻工产业,通过产权重组、引进外资进行技术改造,强化产品竞争力;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发展新一代食品、饮料工业等。有计划地推广电子信息技术,渗进各个行业,是顺德进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主要做法,并取得突出成效,到目前为止,全市工业企业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已投入资金3.5亿元,拥有工作站57台,大型机3台,中型机7台,小型机85台,微机3380台,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880人,接受计算机培训的8200人。45家企业应用了CAD,23家企业应用了CAM,29家企业应用了CAT,42家企业建立了MIS,6家建立了MRP—Ⅱ(制造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华宝空调厂投资2000万元在全国家电行业中率先应用CIMS工程,并于1995年10月建成运行,年产柜机15万台,新增产值30亿元。万家乐、康宝等47家企业建立计算机局域网,40家企业应用自动化制造系统技术,其中,震德注塑机厂投入260万美元建成FMS(柔性制造系统)和立体仓库。产业结构的高档化,相应地推动了规模经济的发展,名牌产品的涌现,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1995年,顺德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57家,超10亿元的5家,最近省公布的第一批重点发展的50户大型工业企业集团名单中,顺德新力、科龙、美的、万家乐四个集团都名列其中。1995年,广东公布的首批56项名牌产品中容声、爱德电饭煲,容声冰箱,万家乐热水器,德力柴油机,冠华饲料榜上有名。1995年,顺德生产的微波炉占全国总产量的44%,电饭煲占52.4%,电子消毒柜占42%,干式变压器占30%,电风扇占37%,空调器占22%,电冰箱占15%,抽油烟机占10%。
一些企业以制度创新为内容的改革,也可以为企业的增长方式的转变营造微观环境,有48年历史的国营老企业广重集团就是一个例子。像很多国营大厂一样,广重有659人(1990年)的技术队伍,其中高、中级技术人员319人;企业内设置不只一个技术开发机构。但是,在旧的体制、机制下,企业的效益却很难提高,1993年前,广重年销售额从未超过2亿元;研究与开发机构尽管设在企业内部,也未能改变科技—经济两张皮状态,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而且1990年后技术人员陆续流失了200多人。离心机研究所是广重一个技术力量强、设备齐全的技术开发机构,但他们开发的XJK—1320离心机足足花了8年时间。1994年,广重集团成立时,根据中央“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对科技队伍进行重组和分流:集团保留少量的技术骨干,负责集团总体规划、项目分析、新产品和新技术推广、质量归口管理,将大部分科技人员和科技开发机构归并到相关门类的分公司,使R&D活动同分公司的生产、经营、销售乃至售后服务结合起来;并从分流技术人员中抽调一部分组建成套工程公司,走技术开发经营一体化的道路,直接面向用户,面向市场。初步形成了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与生产、经营一体化的格局和以开发新产品为中心市场调研——信息收集——决策出方案——制出样机——生产推销——售后服务的市场快速反应体系。在分配上则实行效益和报酬挂钩的激励机制。这样,企业技术创新的微观环境就形成了。1995年,同是开发XJK—1320机的那些科技人员,在研制新一代XZ——1300G离心机时,从市场调研到出样机仅用了8个月时间,由于科技人员自己作产品宣传推广,样机尚未产出就订购4台,1996年订单已达30多台,产值800多万元。广重近两年还先后开发出环保项目垃圾焚烧炉和污水处理设备、航天工业关键设备Φ5M热压罐、医用高压氧舱、海上采油平台、油气水分离设备、汽车横梁、虎门索缆大桥主索鞍等技术附加值高的新产品,1994—1995年,新产品产值4000—6000万元,产值率达10—15%。
1.4 大中型工业企业建立了不同形式的技术开发机构,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以至同外企业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队伍、投入都有加强,并探索出多种形式的技术创新路子。到1994年底,在全省1586个大中型工业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568个(1995年815个),占企业总数的35.8%。在被调查的9个大型工业企业中,普遍建立了技术开发机构,佛陶、科龙、特种变压器厂、丽珠4个企业建立了省级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形成一定的技术开发队伍,技术开发投入也有加强,每年几十万到2000万元不等。这些企业普遍同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产—学—研的技术合作关系,丽珠集团同中科院上海生物所、四川大学、四川抗生素研究所、天津医药研究所、北京医药研究中心等单位都建立了紧密的技术合作关系,每年拨付四川抗生素所400万元,资助他们的R&D活动,广辟新产品、新技术来源,单是1995年丽珠集团投产的新药产品13个,大半来自横向联合的成果和技术转让。新力集团投资几百万元,支持华南理工大学瞿金平“塑料电磁动态塑化挤出机”的科研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并初步获得成功。科龙集团同日本夏普公司合作开发无霜冰箱和空调机,新力集团同香港震雄集团合作开发生产注塑机系列产品,创造了名牌产品。惠州王牌视听电子公司同香港长城集团合作,利用港方的技术、设备,采用“借巢下蛋”、“借鸡下蛋”的做法,走出一条技术创新的捷径。这些企业推进技术创新的做法不同,形式各异,但异曲同工,都取得显著成效。
1.5 重视信息、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建设,把第三产业的一些功能渗进制造业中,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更能适应市场的要求。企业的多元化经营,特别是把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市场研究、信息收集、市场推广、仓储运输、融资信贷、售后服务等引进制造业中,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是一个国际趋势,也是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必然发展。王牌视听、丽珠、科龙几个集团,效益特别显著。
1.6 网罗人才,善于使用人才。90年后期到下个世纪初,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最大的一个趋势是:以高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智力产业将成主导产业,“知识迅速成为经济的基础和真正的资本”。“现在社会的重心正向一个新的集团转变,即为“知识工人。他们拥有新的价值和期望。”[④]“谁能网罗人才,谁就可以在地球上任何角落发展智力产业”。[⑤]处于产业转型时期的广东,从轻型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和智力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人才问题同样是决定性的。凡是成功的企业,没有一个不是善于网罗人才,善于使用人才的。同一些智力密集的省、市相比,广东科技人才相对缺乏是事实,但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凭借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优势和商品经济发达的环境,数以百万计的外来人才(即所谓“南来雁”)来到广东,为广东的现代化事业贡献聪明才智,据珠三角经济区9市统计(缺肇庆)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到1995年底,共计98.86万人,平均每万人拥有专业技术人员416人[⑥],这一比例,可与上海相媲美。其中相当一部分属高层次人才,深圳市13.98万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人才近2万人,具有硕士学位和中级技术职称以上的3万多人,留学国外的各类专业技术人才3500多人。问题不仅在于吸引人才,更重要的是善于使用人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作用,丽珠集团就创造了一套有效的做法。
2 广东大中型企业转变增长方式和技术创新的一些深层次矛盾
对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对近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积累的经验应给以充分的肯定,也不能按照柯布—道格拉斯(Cobb-Douglas)生产函数和索路(R·M·Solow)中性模式那种在国内外都很有争议的“残差”计算方法计算出广东工业增长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39%,而自我陶醉。广东工业企业原有基础薄弱,又受广东整体科技综合实力的制约,对广东大中型企业的科技进步水平不能作过高的估计;加上体制、机制、增长方式、政策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仍存在不少问题。
2.1 广东工业企业的科技研究开发工作,总的仍是一种跟进战略。主要做法是:利用地缘人缘优势和国际产业结构转移的机遇,被动地接受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地区)的产业、技术转移,引进技术设备,这就决定转移的技术,引进的设备不可能是国际上最先进的,甚至是别人淘汰的。即使是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也是属于进口替代型的,在国际市场上不可能有很强的竞争力。这就决定一些工业企业的产品出不了国门,只能在国内市场推销。以珠海丽珠集团生产的年产值1—1.2亿的产品丽珠得乐为例,由于基本原材料是从国外引进,根本不可能进入国际市场。
2.2 广东现有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的综合实力要成为企业强有力的支撑力量,使企业成为科技开发应用主体,还有很大距离。1994年,全省1586家大中型企业中,有技术开发机构的企业568家,占企业总数的35.8%,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的15个百分点。共有技术开发机构752个(1995年增加到815个),机构中人员16万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7719人,平均每个机构21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10人。到1995年底,共建立了53个国家级和省级的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对增强企业的技术开发支撑力量,无疑是一项重大措施。这次调查的9个大型工业企业中,佛陶、科龙、特种变压器厂、丽珠都建立了省级企业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从近几年丽珠集团投产的技术含量高的新产品看,如微生物制剂、多肽类药品、γ—干扰素等类生物工程商品、生物活性材料等产品,大都是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转让的成果。丽珠最畅销的产品丽珠得乐使用的基本原材料也不是自己的知识产权。这个中心认为,按现有条件,用传统方法从成千上万化学实体中去筛新药,不论从财力、人力上难度都很大,难于同外商抗衡。TCL集团副总经理讲的更坦率:按照企业现在技术队伍、技术设备、资金投入水平,根本无法从事高档次的研究开发,对移动电话、从模拟技术到数据技术的过渡,没条件问津。现在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不管它们叫什么名称,就其综合实力和所从事的技术开发活动来看,严格地讲只是企业技术应急机构,还不可能进行高层次的、高技术领域的研究开发。
2.3 粗放式增长方式的负面效应,影响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设备的更新改造,升级换代。广东工业企业在“八五”时期的更新改造投入,不论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的比重,或者投入的绝对值,都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据统计材料,广东更新改造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六五”时期占17.9%,“七五”时期占18.3%,“八五”时期下降到11.09%,而房地产投资却占18%。“八五”时期,广东更新改造投资比重逐年下降,1991年占15.7%,1994年占10.8%,1995年占9.2%,同1994年相比,下降4.1%,1996年1、2两月再下降5.4%。这不能不严重影响广东工业大中型企业的设备更新,据省统计局1994年对1804个国有工业企业的调查统计,主要工业生产设备已使用16年以上的占29%,超过折旧年限继续使用的设备达10%,70年代末以来,广东先后引进数以百万计台(套)的技术设备,对提高广东工业企业整体技术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引进的技术设备的技术水平、使用年限都是有周期的,这些引进的技术设备在引进时就同当时国际上先进技术水平有最少五年以上的差距,使用五年、十年后,不但先进性丧失,设备也老化、磨损。
2.4 地区分割,部门协调困难,难于形成合力,不利于集中力量解决全省性、共性的重大科技难题,也不利于建立起支撑企业的强大的技术辐射源(基地)。从经济发展来看,地区之间产业结构趋同,企业规模不大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从解决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共性的科技难题来看,必须集中人力、财力、物力,组织实施重大的科技攻关和建立技术辐射力强大的研究开发基地,这类工作既不是科技部门,也不是一个经济职能部门所能解决。但在事实上存在的诸侯经济,部门分割,利害各异,难以协调的格局下,要做到这一步,必然阻力重重。
2.5 制约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上新台阶最根本的问题是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和劳动力素质低,在使用人才、留住人才、保护知识产权、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等方面,还有不少问题要解决。省统计局仅统计国有企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为90多万,这只是广东专业技术队伍的一部分。十几年来,广东凭借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优势和宽松的经济环境,从国内外吸收了大量人才,如新力集团,成立后短短两年多时间,就先后引进专业技术人员230人,其中高、中级工程技术人员110人。
3 解决广东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深层次矛盾的途径
3.1 改变实践必先改变观念,技术创新必先思路创新。世界新技术革命引发的变化迅速的产业、产品结构和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对一个现代企业来讲,远不只是管好企业现有的人和机器,研究开发与技术突破,首先是思路创新,竞争观念、攻关意识、管理模式同实践的成功结合。这些新思路、新观念、新意识、新模式都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既可以是广东和数以万计的“三资”企业、“三来一补”企业,十几年来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探索的科学总结,也应该广泛借鉴兄弟省市的成功经验,还可以凭借广东地缘人缘优势。得世界风气之先,博采众长吸取国际上近年出现的新思潮、新理论、新学说的合理内核为我所用。而不能囿于高度集中统一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一些陈旧观念,自我束缚。从这次调查的9个大型工业企业来看,几乎每个企业都有自己技术创新的独特思路。
3.2 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前提,也是营造企业技术创新宽松环境的条件。中央提出的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就其内涵来讲包括: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利用经济规模增加产出,降低成本;最优化地进行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以保护环境和摆脱资源的约束,达到可持续发展和使产出的总量扩大快于资源投入的目的;推进技术变革,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使生产扩大,改变在传统技术基础上的扩大生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重心不断后移,加工层次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参加国际市场的交换和竞争,提高产业、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获取国际比较效益。所有这些的核心问题,是科技进步,是技术创新。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有一个环境和条件,就是市场体制和机制。不改变部门分割、诸侯经济,就解决不了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规模经济不可能真正实现;不改变政企分开,投资体制就很难改变,资源配置不可能按市场规律办事;不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科技—经济一体化就不易实现,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体制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增长方式转变也不可能实现。体制改革就是为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开辟道路,营造环境。改革或体制转变,制度创新,对增长方式的转变,对以技术创新求得经济发展是有决定意义的。
3.3 探索有利于发挥广东优势的技术创新的路子,在实施跟进战略的同时,坚持引进与创新结合。广东在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形态: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基础性资源方面,都没有什么显著优势,广东最大的优势是毗邻香港、粤籍华人华侨2000多万的地缘人缘优势,这是任何兄弟省、市都没法比的。依靠这一优势,在80年代,广东曾探索出一条以引进国内外先进实用技术为主,结合自己研究开发的技术进步路子,也就是人们通常讲的技术上的跟进战略。这个技术进步的路子曾经对广东经济的发展和缩小广东同国内先进省市的技术差距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后,广东这个优势仍然不能丢,但技术合作的对象,引进技术设备的水平应该同80年代有所不同,应当适应广东产业从轻型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智力密集型的需要,技术合作对象,应从主要香港等地的二传手技术转向领导国际技术发展的跨国公司;引进的技术设备水平必须有选择,是高档的,真正是国际先进水平。
3.4 下决心花本钱强化广东在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撑力量。强化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使企业成为科技应用、开发的主体,必须有物质基础,有技术支撑,有几件工作是必须抓紧的:
①强化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建立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不在形式,而在实际效果,企业的研究开发机构不管叫什么名堂,技术开发部、研究所、工程技术开发中心,也不管是国家级、省级、厂级,关键必须名实相符,有一定的科研力量、设备和科技投入,具备研究开发条件。体制、机制也应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否则,这些机构虽然建立在企业,也不一定解决科技——经济脱节问题。
②加强产—学—研的技术合作,实践证明这是强化企业技术支撑的有效途径。但这种合作必须是互利互惠的,知识产权必须依法得到保护,否则合作就搞不下去。
③计划、经济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遏制企业更新改造投资的下降趋势,并大力增加投入;停止对外资企业引进技术设备的优惠政策也不能搞“一刀切”。只有这样才能使广东大中型企业的技术设备逐步得到更新。
④省府应下决心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建设广东技术辐射基地。
3.5 摸清广东人力资源,采取有力措施调整广东人才结构。为适应广东产业转型的需要,解决广东缺少的企业家队伍,有多方面才能的复合型的管理人才、金融人才、外贸人才,应学习国内外的成功做法,有计划地选拔、培养。如上海同欧盟合作建立的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培养国际型管理人才(MBA,工商管理硕士),佛山选拔大中型企业年青的文化素质高的管理骨干到新加坡培训、实习的做法,都值得推广、借鉴。对企业的学科、技术带头人,也应由经济、科技部门共同规划、培养。对人才的选拔、培养,继续多方引进人才,对广东这个经济大省来讲是必然的,也是可能的。但应立足于现有人才队伍,这些人不但熟悉广东,有一定实践经验,更重要的他们热爱广东,是“永久牌”的。
3.6 政策问题,用好现有政策。1991年,广东省委提出依靠科技推动广东经济发展的战略决策后,省委、省府年年都有关于科技的政策出台,包括:《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1991年)、《关于加快我省科技队伍建设步伐问题的决定》(1992年)、《关于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1993年)、《关于加速科技进步若干问题的决定》(1995年)以及省人大通过的《广东省促进科技进步条例》(1995年)等,应当说这些政策条例把发展科学技术,推进科技——经济一体化需要解决的问题,都涉及到了。现在的问题是解决省里决定的一些政策规定能以兑现;协调好部门之间的关系,而不是重新制订政策。
注释:
① (美)莱斯特·瑟罗《21世纪的角逐》
② (美国)《国家关键技术委员会的报告》1991年3月
④ (美)彼得·杜鲁克《新现实——走向21世纪》
⑤ (美)莱斯特·瑟罗《21世纪的角逐——正在到来的日本、欧洲、美国经济战》
⑥ 资料来源,珠三角经济区各市1995年统计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