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医院 新疆 塔城 834601
摘要:目的:分析延伸护理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4月,我院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80例,按照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分别采用常规出院管理和延伸护理,持续6个月。结果:6个月后,观察组HR、BNP低于出院前,两组EF、6-MWD高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BN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F、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延伸护理,可以提升康复质量,获得患者的好评。
关键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延伸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4月我院出院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患者入组。纳入标准:(1)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度过急性期;(2)病情相对稳定,心功能恢复到Ⅱ-Ⅲ级;(3)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不符合纳入标准;(2)高血压未获得控制、急性期;(3)其他严重的器官衰竭,如慢性呼吸衰竭;(4)有严重不良生活行为习惯,如熬夜。退出标准:(1)出现心血管事件;(2)主动退出;(3)病情不稳定。共纳入患者80例,按照出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9.5±11.4)岁;确诊慢性心力衰竭平均时间(2.7±1.2)年。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60.4±12.6)岁;确诊慢性心力衰竭平均时间(2.6±1.1)年。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慢性心力衰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参照指南用药,控制心律,给予二级预防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药物、β受体阻抗剂、他汀类药物等。出院前医嘱规范用药的重要性,进行出院前健康教育,让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基本的疾病管理策略,包括规范用药、定期复查、适量运动,我院在第2周采用电话随访,第3个月后复查。
1.2.2观察组
(1)档案管理、跟进式服务
①每位患者每次随访都需要有记录,采用档案式管理,内容包括时间、地点、是否取得联系、联系内容,可供医师、患者及其家属自行阅读,护士本身也可以回顾这些记录,调整随访计划;②建立微信群,让患者及其主要照料者加入微信群,每月至少1次家庭访视或者来院复查。
(2)运动康复
①普通患者常规康复训练,包括腹式呼吸、慢走训练,1次/d,20~30min/次,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②心律失常得到控制,病情稳定超过8周,可以进行一定的抗阻训练,目标心率为(最大心率-静息心率)×60%+静息心率,训练包括慢跑、踏车功率等。
(3)分阶段性的健康教育
①出院前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心血管疾病的认识、重视程度、疾病管理行为落实情况,经济状态、居住情况选择合适的疾病管理内容,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进行阶段性的健康教育;②建立指导访视登记本,通过调查问卷的方法进行全面的评估,了解家属及看护者对压疮防治知识的了解程度,针对评估结果对家庭护理者进行个体化培训,制订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4)护理干预
①依从性干预,采用自我记录的方式进行干预,2名进行组队,相互比拼,下载用药APP,智能机可以提醒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用药;②心理护理,可以开展病友团体活动、病友讨论,让患者认识到“自己并不是特殊的”、“自己并不是不幸的人”,从疾病管理质量较高的患者那里获得更多的支持。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出院前、6个月后,两组患者的静息心率(HR)、浆脑钠肽、左室射血分数(EF)、6min步行距离(6-MWD)。两组患者对延伸护理的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心功能指标、实验室指标、量表指标服从正态分布,采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患者对延伸护理的满意度采用n(%)表示,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整体护理满意度为100.0%,高于对照组的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疗效指标
6个月后,观察组HR、BNP低于出院前,两组EF、6-MWD高于出院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R、BNP低于对照组,观察组EF、6-MWD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过去常规的的慢性心力衰竭的院外护理内容较少,只是简单的电话随访,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患者出院后常出现依从性不足、缺少运动等问题,导致心脏功能减退。为此我院尝试制订了延伸护理策略,研究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延伸护理的疗效指标明显改善,HR明显下降,提示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明显下降,大量研究显示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而言,HR与预后关系密切。BNP是心肌损伤标志物,BNP下降提示心肌损伤得到控制。EF是心功能的重要指标,6-MWD反映体能状态。延伸护理有以下优势:(1)档案管理,坚持个体化的管理对策,符合现代护理理念;(2)强化运动康复,以更好地帮助心脏功能康复,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即使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高强度的抗阻、有氧训练,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不会出现心血管事件。(3)家庭跟进式健康教育更有针对性,通过指导访视登记本评估知信行情况,制订符合照料者特点的个体化健康教育策略,可以提高健康教育的针对性,节约护理资源,同时还可加深患者的学习记忆,提升照料者的能动性,护士自身能更好地感知家庭中疾病管理质量,从而指导质量改进。
结束语: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并不少见,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疾病的患者,中国现存患者超过200万例。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许多患者运动量明显下降,对自我管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我院尝试针对此类患者,制订落实了延伸护理干预策略,取得较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冬琴,姜河,顾晓燕,等.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综合护理干预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8):95-96.
[2]龚山,王龙飞,余国龙.心血管疾病患者使用抗抑郁焦虑药物效益与风险评估[J].医药导报,2018,37(10):1194-1198.
[3]车素娟,朱珊珊.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8,43(7):887-888.
[4]唐光军,唐光美,付云,等.抗焦虑抑郁治疗对合并心理障碍的老年心力衰竭病人治疗依从性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8,33(7):646-648.
论文作者:赵晓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0
标签:患者论文; 心力衰竭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两组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