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之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之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明灯论文,中华民族论文,伟大复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位哲学家说过,人应当尊敬他自己,并且相信他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对当代中国人来说,最高尚的东西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光辉学说。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激起亿万人民很高的热情,引起全世界广泛的关注,就是因为他讲述了我们时代最高尚的东西。这篇讲话,以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新精神,系统地论述了“三个代表”的光辉学说,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21世纪第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路明灯。

高扬理论创新的旗帜

中华民族要在21世纪实现伟大的复兴,靠什么打开通天之路,最根本的是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在世界面前高扬起中国共产党人理论创新的旗帜。

江泽民同志说,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史给人们的一个重要启示。他还强调指出,思想创新,理论创新,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把理论创新放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就可以为振兴中华的伟业,为“三个代表”的学说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史表明,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要登上文明的高峰,一刻都不能离开创新的理论思维。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诸子讲学,他们的理论创新,推动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大变革,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思想基础。但是,长期的封建统治造成一个很大的惯性,“祖宗之法变不得”的教条一次又一次地扑灭了创新思维的火花,摧残了民族进步的生机与活力,中华民族终于由盛转衰,逐步落入苦难的深渊。

1919年五四运动,像惊雷,如闪电,激发了中华民族创新思维的活力,重现了两千年前诸子百家崇尚创新的风采。五四运动的重大成果,一是中国人民找到了具有创新品质的马克思主义,一是中华大地上产生了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国共产党,表明中国现代社会大变革时代已经开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太阳必将在东方地平线上冉冉升起。

中国共产党80年的奋斗史也证明,一个政党要保持先进性,必须具备理论创新的勇气和能力。

20世纪前半期,如果毛泽东同志及其战友们固守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才能胜利的论断,并且仿效俄国十月革命中心城市起义的模式,不进行理论创新,不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不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就不会有毛泽东思想,不会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同样,如果邓小平同志固守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未来的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市场、不需要商品货币关系的设想,不进行理论创新,就不会有改革开放,不会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会有邓小平理论,社会主义中国的前途和命运就不堪设想。

当今中国和世界的巨大变化更加突现了理论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放眼天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化、社会信息化的浪潮席卷全球,一浪高过一浪。反观域内,文明与落后、现代和传统相互交织;富裕与贫困、廉洁和腐败同时存在。实现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富强、人民的幸福,从来没有这样的好条件、好机遇,但也从来没有碰到过这么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老办法已失去时效,新答案尚待寻找。面对巨大的希望和严峻的挑战,中华民族唯有理论创新才能走出伟大的复兴之路。

尊崇理论创新就是尊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因为没有正确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而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创新就是发展,是继承基础上的发展;创新就是超越,是坚持基础上的超越。我们要坚持、要继承的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说到底,就是唯物辩证法。这是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是人类迄今所创造的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0世纪以来的科学技术革命产生了相对论、量子论、基因论、信息论、系统论等重大成果,社会生活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这些科学成果和社会变化没有推翻唯物辩证法,只是证明了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性。马克思位居千年思想家之首,是因为他发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毛泽东、邓小平都是唯物辩证法大师,他们都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盘石上实现理论创新的。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学说,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讲活了,使唯物辩证法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尊崇理论创新,就是尊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其实际运用,是一个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的过程。这个结合过程是很复杂、很精妙的,结合得好,就会实现理论创新,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事业发展。中国共产党人把这个结合过程,亦即理论创新过程概括为八个大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八个大字,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它要求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同上)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一个普遍的要求,也是起码的常识,随时随地都必须这样去做。例如,社会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社会,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和阶级斗争理论,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到社会主义社会中,而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行理论创新,用新的实践经验来丰富和发展这些理论。

尊崇理论创新,就是尊崇人民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人民总是在社会矛盾的运动中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人民也总是从历史活动的实践和比较中,不断寻找揭示和发展自己前进的真理。创新的过程本质上是实践的过程。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理论创新的主体。在社会主义中国,具有理论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也就是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人。在占世界1/5的人口中,在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伟大民族中,高扬理论创新的旗帜,其意义是无比深远的。

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

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最大的任务是揭示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江泽民同志多年来经常思考的,“七一”讲话集中论述的就是这个问题,这是有深刻原因的。

首先是苏联东欧剧变的教训。苏东十国都是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国家,经互会组织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曾经相当强大,足以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庭抗礼,有时还处于进攻态势。但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它们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纷纷倒下,十国共产党突然全部丧失了执政地位。西方反共势力的围压、渗透、策反是这些国家共产党倒台的重要原因,但这只是外部条件,根本问题出在共产党内部。同一时期,世界上还有一些很有影响的大党衰落了,被社会和人民抛弃了。发生在眼前的这些悲剧给中国共产党人敲响了警钟,是我们最好的镜鉴。

其次是1989年政治风波的教训。当时的情况人们记忆犹新,由于国际大气候和国内小气候的交互作用,这场风波来势很猛。得到西方反华反共势力公开支持的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矛头直指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值得深思的是一部分群众也跟着呐喊和示威,因为他们对腐败现象不满。而腐败现象在我们社会中是确实存在的,随时都可能激起群众的愤怒。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腐败问题是一个很大的隐患。近几年,李洪志的“法轮功”邪教组织得以滋生蔓延,表明反动势力正在利用一切机会和共产党争夺阵地、争夺群众。江泽民同志经常讲要有忧患意识,要居安思危,真是语重心长啊!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进入了21世纪,中华民族、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面对着一个急剧变化的、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界。适应变化,理论创新,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中华民族就有希望登上人类文明的中心舞台;墨守成规,固步自封,无所作为,随波逐流,共产党必然丧失执政能力,无情地被历史发展潮流所淘汰。

苏联东欧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1989年动乱分子挑战共产党执政地位的教训,当代世界变化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考验,把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重新摆到人们面前,即什么是共产党,怎样建设共产党,怎样把握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谁能从理论和实践上回答这个问题,他就会实现伟大的理论创新,就会对社会主义的胜利和中华民族的振兴作出伟大的贡献。

江泽民同志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敏锐地把握着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意愿。为了探寻共产党执政的规律,他走访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工厂、农村、部队、学校和研究机关,与工人、农民、干部、军人、知识分子促膝交谈;他召开包括民主党派、党外人士在内的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他重新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我们党重要的历史文献;他指示中央有关部门组织力量对党的建设问题进行深入的专题调查;他深入研究了党和国家工作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经过党中央集体讨论研究,发表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重要讲话,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光辉学说。

“三个代表”的学说是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的,同时,由于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更深刻地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因而实现了伟大的理论创新。

——“三个代表”确定了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关于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为人民服务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分别作过许多论述,我们党和国家的文件也对如何发展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维护人民利益问题作过许多规定,但是明确提出共产党要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三者联为一个有机整体,确定为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这是历史上的第一次。“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80年经验的结晶,50年执政的根本,理论创新的典范。

——“三个代表”解决了共产党保持先进性的问题。共产党只有保持先进性,才有生命力,才有资格领导全国人民和巩固执政地位。怎样才能保持先进性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始终坚持“三个代表”。但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随着时代不同而不断变化的,执政的共产党必须与时俱进、与时俱变,才能保持执政的地位不变。共产党怎样与时俱变?围绕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变,沿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变,按照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原则变。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正确把握这个变与不变的辩证法,我们党就能始终保持先进性,不管是80岁还是100岁、200岁,都能葆有强大的生命力。

——“三个代表”巩固了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之后,中华大地上形成一个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热潮,形成一种人心向党、人心思进的气氛。三资企业的许多职工,对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祖国有了亲切感,增强了归属感。甚至台湾民意都发生了变化。据报道,台湾新党今年6月民意测验,支持“一国两制”的比例是36%,7月份就上升到48%,8月份上升到51%。政策和策略是共产党的生命,革命时期是这样,执政时期更是这样。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伟大国家的执政党,对世界1/5人口的生存和发展负有直接的责任。只有坚持“三个代表”,以极宽广的胸怀把一切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把一切爱国者都吸引过来,团结起来,才能获得最坚实的阶级基础,最广大的群众基础。

——“三个代表”规定了共产党建设的科学标准。“三个代表”把党的性质、宗旨、任务用三句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好懂、好记、好实践,是检验党的建设工程的科学标准。每个共产党员都知道怎样当好“三个代表”,广大群众可以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共产党员、党的干部和党的组织。党的建设不只是少数党务工作者的事,而是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共同参与的伟大事业。

——“三个代表”贯通了党的基本纲领和最高纲领。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它能指明方向,凝聚人心,鼓舞斗志,推动革命和建设事业从胜利走向胜利。共产党的纲领包括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两部分,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长远的目标;最低纲领是根据不同历史时期的任务而确定的。共产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是相互统一、彼此贯通的,靠什么去统一、去贯通呢?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把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真正贯通起来、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三个代表”,才能实现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才能一步一步地走向共产主义。

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

共产党的全部奋斗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把共产党建设好,就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事情办好。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满怀豪情地指出,中国共产党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使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这是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巨大飞跃,也极大地支持和推进了世界社会主义事业”。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把中国社会主义放到中国社会变革和历史进步的大趋势中,放到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视野中来看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

社会主义是作为资本主义的对立者、否定者和继承者登上人类历史舞台的。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在150多年间,世界五大洲千百万社会主义者为他们崇高的理想献出了青春和生命。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最有意义、最激动人心的大事就是社会主义的兴起和壮大。共产党在180多个国家从事革命活动,社会主义旗帜在全球1/4的土地上飘扬,全世界有1/3的人口在15个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生活。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较量中,一度形成毛泽东同志所颂扬的“东风压倒西风”的形势。

历史的发展从来是曲折的,社会主义潮流也只能在波涛起伏中前进。20世纪末期,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的共产党都陷入困境,有十个社会主义国家红旗落地,许多共产党员脱离了革命队伍,世界社会主义陷入低潮之中,中国共产党承受着巨大的压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国际风云变幻,许多人在为社会主义前途担忧的时候,邓小平同志坚定地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变不了的。中国肯定要沿着自己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谁也压不垮我们。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在坚持社会主义。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321页)邓小平同志和他的战友们不仅具有中流砥柱、力挽狂澜的冲天豪气,而且具有思想解放、改天换地的非凡智慧。他们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闯出了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使社会主义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

历史在发展,社会在前进,时代在变化,社会主义也必然会碰到新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问题。

有人说,经济全球化就是资本主义的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如果世界社会主义没有前途,中国的社会主义红旗还能打多久呢?

江泽民同志回答说:“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真正的历史大趋势,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一个决定性阶段。……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立足中国,放眼世界,对社会主义事业充满信心,对人类的共产主义前途充满信心”。(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这个信心是建立在人类历史的大趋势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改变,而恰恰是推动着这个历史大趋势。

世间一切事物都具有两重性,经济全球化也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准备了世界社会主义胜利的历史条件。

经济全球化不是现在才开始的。早在19世纪前半期,由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欧洲一些国家发生了产业革命,资本主义开始向全球扩张,其情景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描述的:“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第276页)经济全球化的起步阶段暴露了资本主义的深刻矛盾,催生了社会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

20世纪前半期,由于电动机的广泛应用,发生了新的产业革命,追逐超额利润的资产者到处掠夺市场和资源,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的矛盾以极其尖锐的形式表现出来,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和许多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出现了一大批社会主义国家,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高潮。

20世纪后半期以来,由于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现代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大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难进。第三波的经济全球化,推动资本主义向全世界扩张,也就推动资本主义的对立者——社会主义走向新的高潮。

——经济全球化使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优化配置,便于现代科技革命成果迅速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增长起来,从而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创造了物质基础。

——经济全球化使植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经济危机、贫困危机、生态危机和战争危机在全世界范围扩展开来,积聚起来,形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化的社会爆发点。

——经济全球化迫使资产阶级国家进行改革。他们实行广泛的股份制、普遍的选举制、高额的遗产税和多种福利政策等等,准备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社会条件。

——经济全球化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存在决定意识,社会化的观念自然地渗透进人们的心灵深处,形成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精神条件。

——经济全球化使工人阶级力量无比强大。从《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全世界的工人阶级已经从1000多万人增长到10亿多人。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工人阶级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控制社会生产条件的能力空前增强,这就为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阶级基础和革命力量。

经济全球化必然导向社会主义,但社会主义不会自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表现出创造历史的主动性,需要共产党坚强的领导。历史和现实告诉人们,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强大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发展。江泽民同志由于创造了“三个代表”的光辉学说,不仅揭示了共产党执政的规律,而且揭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一种崭新的人类文明,这种人类文明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融为一体的发展过程。当三者协调一致的时候,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共产党也享有崇高的威望;当三者协调不好的时候,社会主义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弊病,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受到挑战,甚至出现亡党亡国的危险。

共产党按“三个代表”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建设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恰如江泽民同志所说,我们要在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使人民大众从自然和社会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明了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使亿万中国人从贫困走向小康,从温饱走向富裕,享受现代物质文明成果,从物质贫困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使亿万中国人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充分享受现代精神文明成果,从精神贫困的重压下解放出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使亿万中国人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享受人民民主权利,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着眼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是暖人心、鼓斗志、振精神的理论,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规律,坚持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是不可战胜的。

探索中华民族振兴的规律

通过理论创新而揭示中华民族振兴的规律,是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两个八十年的比较,两个一百年的伟业,“三个代表”的论述,奏响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主旋律,唱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强音。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共产党坚持不分民族的无产阶级整体利益,但共产党首先要为本国各族人民的利益而奋斗。

1921年诞生的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但在党的幼年时期,马克思主义还不能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错误和挫折是经常发生的。直到1935年遵义会议之后,中国共产党才真正成为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那时以来,在中国共产党为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的过程中,经过了三个大的历史阶段,形成了三代坚强的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三次伟大的理论创新。

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党和红军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历史选择毛泽东同志为我们党的领袖,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谱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篇章。当时的主题词是:革命。

20世纪70年代末,因“文化大革命”的灾难而使党和国家面临重大危机的历史关头,历史选择邓小平同志为我们党的领袖,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打开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当时的主题词是: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社会主义中国面临内外压力的危难之际,历史选择江泽民同志为我们党的领袖,形成了以他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三个代表”的学说,开创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局面。现时代的主题词是:创新。

历史的必然性总是通过偶然事件展现出来的。恰好是遵义会议选择毛泽东同志为党的领袖,以及后来选择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党的领袖,似乎都有某种偶然性。但在这个偶然性背后,展现着中华民族一定要解放、一定要发展、一定要复兴的必然性潮流。毛泽东时代的革命、邓小平时代的改革江泽民时代的创新,像后浪推前浪一样推动这个必然性潮流涌向无限美好的明天。

毛泽东同志写过“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诗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江泽民同志论述了“三个代表”的学说。三代历史伟人,喊出了一个伟大民族的共同心声,这就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振兴中华。这是时代的呼唤,民族的呐喊;这是最大的道理,最硬的道理;这是最崇高的事业,最伟大的事业。

中华民族振兴的历史机遇是客观存在的。

世纪之交的年代,往往潜藏着巨大的历史机遇。19世纪和20世纪交替的时候,美国人抓住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用40年左右的时间成为世界头号强国。20世纪和21世纪交替的年代,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关键时期。从1980年到2020年,也是40年左右的时间,中国面临着民族振兴的极好机遇。

从国际上看,总体形势趋向缓和,周边环境较为有利,可以赢得相当长的和平建设时期;世界政治经济重心正从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转移,位于太平洋西岸中枢地位的中国可得“水涨船高”之利;经济全球化方兴未艾,中国广大的市场,安定的社会,数量很大、素质较高的劳动队伍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从国内看,近13亿人民振兴中华的共同心愿具有排山倒海的伟大力量;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强大的人民民主专政保障着国家长治久安;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向前发展;长期积累起来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可资利用的现代科技革命成果,创造了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条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学说为主心骨,吸纳、融汇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成果,日益展现出社会主义中华文明无以伦比的精神文化魅力。

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就在眼前,我们能抓住吗?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邓小平同志是无所畏惧的,但他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多次讲到“害怕”。他害怕什么呢?害怕丧失机遇。1992年,他在视察南方时曾语重心长地说:“从现在起到下世纪中叶,将是很要紧的时期,我们要埋头苦干。我们肩膀上的担子重,责任大啊!”(《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83页)江泽民同志是邓小平同志最好的学生,他把邓小平同志的政治嘱托牢记在心,废寝忘食,殚精竭虑,探索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振兴中华的真理,终于创立了“三个代表”的光辉学说。这是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三个代表”揭示的既是共产党执政的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规律。只要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就能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能实现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大团结、大联合、大统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太阳就一定会高高升起。

标签:;  ;  ;  ;  ;  ;  ;  ;  ;  ;  ;  ;  ;  ;  ;  ;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导之光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