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分别采用预见性护理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心绞痛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稳定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发作状况评分与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2.5%,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其心绞痛病情,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感到更加满意。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主要包括静息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初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后心绞痛,此病发展快,若治疗不及时或护理不当,将有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使患者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1]。针对不稳定性心绞痛,临床需要在病症未出现前便评估症状可能出现的时间并进行针对性护理,以确保患者有良好的预后。本文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试探究预见性护理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入研究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具体包括:研究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8岁~72岁,平均(55.42±11.43)岁;病程1年~7年,平均(4.01±1.12)年。对照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7岁~73岁,平均(55.56±11.28)岁;病程2年~6年,平均(4.09±1.15)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病程、年龄与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组之间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与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相符;②肝肾功能正常;③患者对研究内容完全知晓,医院伦理委员会予以批准[2]。
排除标准:①因智力障碍、语言障碍或患有精神类疾病等原因而无法交流者,依从性较差的患者;②患有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基础性疾病的患者[3]。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医护人员为其提供生命体征检测、用药指导,合理安排饮食,生冷辛辣油腻食物禁食,高脂肪、高钠盐、高胆固醇食物禁食,多安排富含维生素与纤维素的清淡易消化食物,每顿不可过度饱食,尽量少食多餐、细嚼慢咽。
研究组行预见性护理,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针对患者对病情反复发作及不了解心绞痛病情及治疗措施等问题,应为其采取心理问题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疏导,通过安慰、鼓励等措施稳定患者的情绪,避免其因误解而产生负性心理,进而影响到对治疗的配合。②健康教育:通过发放手册、播放视频、语言交流等方式为患者宣讲心绞痛的病因、症状表现及治疗措施,提高患者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认识,使患者对治疗护理更加配合;同时,还应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为其进行用药指导,使其做到遵医嘱用药,避免患者随机改变药量导致治疗效果大打折扣。③防诱发护理:情绪、饮食、睡眠质量、天气气候变化、排泄方式、体位等都是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诱发原因,护理人员应针对这些诱发因素进行针对性护理,确保患者健康饮食、充分休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选择良体位、指导排便方式、控制情绪,以预防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心绞痛量表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取决于患者填写的满意度调查问卷,由专人统计选择“满意”、“尚可”、“不满意”的患者例数,计算总满意度:满意率+尚可率[4]。心绞痛(SAQ)量表共涉及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状况及活动受限程度,稳定状态评分越高、发作状况评分与活动受限程度评分越低,患者的病情改善效果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研究所收录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数据均以21.0版统计学检验软件SPSS进行计算。本研究中计数资料表示形式为(n,%),检验卡方值。本研究中计量资料表示形式为(),检验t值。P<0.05视为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绞痛量表评分
研究组稳定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发作状况评分与活动受限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介于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及猝死之间,其会随着患者病程的增加而呈现出病情不断加重的发展趋势,其早期仍以心肌缺血性胸痛为主,及时中后期会放射至左肩及肩内侧,给予心电图检查可发现ST-T段降低,若不及时治疗,及时发展至心肌梗死,患者将会面临较大的生命危险[6]。对于此病,临床治疗宗旨在于早发现早治疗,而为了提高患者预后,科学的临床护理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为对照组采取了常规护理,为研究组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前者重点在于生命体征监测、饮食安排及用药指导,护理措施较为单一。而后者从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方面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间接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与配合度,同时通过防诱发护理有效减少了饮食、情绪等诱发因素的不良影响,使得患者的心绞痛诱发可能被降至最低,因此其心绞痛量表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高达97.5%,远远优于对照组82.5%的护理满意度。
结语:
预见性护理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有着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其可以改善患者病情,促进患者更好地康复,因此临床应积极推行这种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杨会荣.基于循证理论的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2):41-43.
[2]曾柏华.预见性护理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06):644-645.
[3]李华,陈英,蔡晓星,等.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预见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37(35):4471-4472.
[4]孙党红,戴莉,朱玲,等.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外医疗,2015,34(28):173-175.
[5]商悦.预见性护理干预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03):213-214.
[6]焦红玉.预见性护理在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4,36(05):111-113.
论文作者:李艳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3
标签:心绞痛论文; 患者论文; 不稳论文; 预见性论文; 对照组论文; 评分论文; 满意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