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 研究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25例,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治疗方式,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紧急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给予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体征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60%,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患者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机械通气;重症心衰;临床疗效
心衰又称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的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发生障碍,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排出心脏,出现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1]。心力衰竭根据临床症状分成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及全心衰竭,其中左心衰竭在临床中最为常见,大部分充血性心力衰竭都是由于左心衰竭引起的,左心衰竭临床症状表现为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心源性休克及晕厥等,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2]。本次研究就机械通气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进行了分析。现我院针对重症心衰患者采用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取得了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25例,其中男患者13例,女患者12例,年龄45至80岁,平均年龄为(63.53±3.86)岁;实验组患者25例,其中男患者15例,女患者10例,年龄44至78岁,平均年龄为(62.19±2.74)岁。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给予强心剂、吗啡、利尿剂、血管扩张剂、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水、电解质代谢;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指标;
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通气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程度调整机械通气的通气模式、呼吸频率、呼吸比等参数。在采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实时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如出现生命体征指标变化的情况,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应对。
1.3 观察疗效
(1)疗效判定标准:观察两组重症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心功能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为显效;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临床症状部分改善为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未改善,心功能未恢复正常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2)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两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前后生命体征的变化。
1.4 数据处理
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两组重症心衰患者治疗后观察得出,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重症心衰患者临床表现为意识不清、休克、昏睡、大汗及皮肤惨白等,主要是由于心脏的舒张功能及收缩功能发生障碍,无法将静脉回心血量排出心脏,出现静脉系统血液淤积,动脉系统血液灌注不足的情况,从而引起心脏循环障碍[3]。
传统治疗重症心衰的方法较为单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是指在呼吸机的辅助下,维持患者气道顺畅、改善患者通气、防止机体缺氧、防止二氧化碳蓄积[4]。机械通气是通过机械装置控制自主呼吸的一种通气方式,机械通气有效改善患者通气气体交换、减少心脏负荷、改善左心室功能、改善患者缺氧状态,有利改善预后等。由于部分重症心衰患者伴有低氧血症,采用机械通气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保证患者生命安全[5]。观察得出,采用机械通气的实验组重症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各项生命体征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手段的对照组重症心衰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疗效显著,有效的改善了患者临床症状,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薇,滕东书,张宏伟等.机械通气治疗重症心衰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4,38(5):531-532.
[2]杨成彬.有创机械通气及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重症左心衰竭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6):3863-3865.
[3]张群慧,张震环,刘闻等.急性左心衰患者应用呼气末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95-97.
[4]李勇逵,杨彩虹,张建雯等.有创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的应用体会[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3):310-312.
[5]周斌,万少兵,王瑛等.机械通气抢救重症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0,33(13):62-64.
论文作者:刘划匀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6
标签:心衰论文; 患者论文; 重症论文; 实验组论文; 机械论文; 疗效论文; 体征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