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市产品检验检测研究院 德州 253000
摘要: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材料的好坏,可以说建材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建筑行业不断发展,建筑材料的市场也随之广泛发展和应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是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重要基础。通过对误差原因的准确分析与有效处理,以及对数据处理技术方法的合理选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建材检测的规范性与准确性,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因此本文主要就建材检测中的误差与数据处理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一些个人观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材检测误差;数据处理;建筑材料质量;
前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尤其是建材市场的发展,建筑材料对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对建筑材料检测试验的误差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在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中,国家相关的质量试验标准提供了全面而科学的建筑材料依据,通过数据处理后获得代表建筑工程质量特征的数据,客观全面的反映建筑工程的真实质量水平,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工程质量、确保工程安全。
1 建材检测中的误差分析
1.1 试验者粗心失误所导致的过失误差
在进行试验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试验操作人员失误产生的检测误差。质检人员带有较大的主观因素,容易凭经验来断症,使数据试验值与实际数据相差大,造成过失误差,如数据记录错误、仪表刻度读错等。这类误差的普遍特点是检测得到的数据结果同实际数据相比其差值较大,明显不属于正常试验数据,在后期进行数据分析时无法采用。一般采用一个鉴别值作为基准,将试验得到结果进行差值计算,根据误差的正态分布范围,将绝对值过大且超过误差范围的数据删除并重新测量该数据。为防止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过失误差,采用正态分布理论,按照正态分布规律比较鉴别值和测定值的偏差,使数据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1.2 系统误差分析
系统误差具有一定的规律,在建筑材料检测中可根据其规律找出误差原因及改善试验方法,并引入正值修正测量数据,消减建筑材料检测中的系统误差。因此在发现系统误差时,需要找出其原因和规律,判断测量数据,改进试验条件和方法等,加强仪器仪表的检定,修正测量数据,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固定系统误差是指在检测中始终有一个固定的数字偏差,即得到的试验值和实际数据差距不变,如试验机械设备的零点不准和漂移引起的固定系统误差;变化系统误差是外界的环境变化导致的系统偏差变化,如在水泥试验中,一般都会明确规定其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其试验工具也要与室内温度和湿度一致,而不同的温度和湿度会导致系统误差的变化。系统误差往往不易发现,因此测量对象需要使用几种不同的试验方法和检测仪器,从而将得到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数据变化和偏差规律,减小因环境改变等因素造成的系统误差。有时候试验条件无法达到或消除、试验方法不正确等都会造成系统误差。
1.3 不可预测误差分析
例如试验机械的零点不准,就会造成系统的固定误差。变化系统误差是指由于外界环境的改变而引起的检测系统变化,从而造成系统测量的数据与实际数据的差距。如测量某仪器时,因线路损耗而电源电压不稳,影响了测量结果,造成的偶然误差,还有周围环境的干扰,偶然因素是试验人员无法度量的。为有效防止建筑材料检测中的偶然误差,也需要遵循正态分布规律,删除数据误差过大的因素,减少人为误差,减小额外实验工作量。
2 建筑施工前材料检测与试验
2.1检测试验项目确定
(1)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材料的检测和试验项目要服从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规定,并服从相关的规章条例。
(2)例如配制混凝土用的水泥,需按批检验其安定性和强度,有要求时,尚应检验凝结时间和细度等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混凝土用粗骨料按常规进行颗粒级配、密度、含泥量及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等检验项目。
(4)材料检测试验项目的确定应以确保工程质量为前提,只检验其原始合格证明而不按规定抽样试验,或虽抽样试验但检测项目不全,都是不符合要求的。
2.2取样的数量和方法
(1)取样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不同材料每批数量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即不仅取样数量要正确,而且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
(2)样的数量、取样部位及方法关系到样品的代表性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
(3)在实际检测中经常会出现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的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问题。例如袋装水泥要从该批不少于 20 袋水泥中任取等量样品,总质量至少12kg。
3 建材检测中的数据处理
3.1 数据处理方法选择
对于建材的使用具有不确定性,其在施工使用前经过加工处理后的几何尺寸和物力特性都有可能发生改变,这样就会对检测的检验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误差对于建材检测结果的影响,对于检测数据就要选择适当的处理方法。以混凝土立方的抗压强度检测为例:检测后获得三个数据,如果有一个最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过中间值的15%,则需要将最值舍去;如果两个最值与中间值的差都超过中间值的15%,则此组数据无效,需要重新测量。
3.2 处理建筑材料检测数据
(1)算术平均误差:通常误差存在正负之分,如果进行平均值处理后,可以将误差进行有效地消减,得到与真值更为相近的数据。因此算术平均值就是适当消减误差,找出试验数据的集中位置,特别对于局部波动有着较为明显的消除作用。
(2)标准误差:标准误差越大,就说明试验获得的数据越分散;而标准误差越小,就说明试验获得的数据越集中。因为样本均值只能反映数据集中的位置,而标准误差就可以反映数据间相对的距离。一般来说,只有标准误差较小的一组试验数据,其样本均值与真值相比较也更为接近。
(3)变异系数:如果两组试验数据的标准误差相同,说明两组试验数据分布相同,且与围绕中心位置点的距离相同,这同两组数据的均值无关。而为了表示试验数据的偏差程度,一般都采用标准误差和算术平均值比值的形式,即变异系数来表示。
3.3 数据处理系统的结果评定
(1)砂石颗粒结果评定:根据国家标准要求,取样本进行两次试验,再取样本算数平均值作为数据检测值,然后进行筛选试验,若筛选值与试验检测值之差高于1%,就需要对其进行重新检测。
(2)混凝土立方体强度结果评定:根据国家规定的试验标准,取三个混凝土立方体试件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件抗压强度的数据值,其最大值和最小值与中间值之差不能超过15%,即是说若测试中有两测试值与中间值的差值超15%,则试验无效。
(3)烧结普通砖强度结果评定:采用相应的试验标准,取10个烧结普通砖样本,若变异系数低于0.21,则依据算数平均数和标准差来评定,但若变异系数比0.21高时,就要按照算数平均值和其最小的强度值进行评定。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材料的检测需要依据国家规定的标准和科学的技术手段,减少试验各个环节的误差,对数据进行科学处理,取得代表建筑材料质量特征的真值,才能客观公正地开展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工作。
参考文献:
[1]建材质量检测技术与质量控制[J]. 时晓艳.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4(08)
[2]建材检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 王桂珍,田强,于瑞峰. 四川建材. 2014(03)
[3]陈书泓.常见建材检测中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福建建材,2008(5).
[4]纪伟宁. 浅谈建材检测中的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J].门窗,2012(6).
论文作者:陈曙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4
标签:误差论文; 数据论文; 建筑材料论文; 数据处理论文; 建材论文; 系统论文; 测量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