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菲混血儿认同观的形成:历史与文化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混血儿论文,文化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中菲混血儿(Chinese Mestizo),是菲律宾华人与当地民族通婚繁衍的后代,他们人数众多,历史悠久,在菲律宾历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菲律宾历史学家陈守国曾经说过:“中菲混血儿是19世纪菲律宾社会的重要成份。他们在菲律宾中产阶级形成过程中,在改革运动、1896年革命以及在创建菲律宾民族国家方面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注:陈守国:《中菲混血儿与菲律宾民族国家的形成》,《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8期,第33页。)如菲律宾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何塞·黎刹、罗曼王彬等都是中菲混血儿中的佼佼者。关于中菲混血儿的认同观,陈守国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菲律宾认同”或“土著化”的观点(注:陈守国,上揭文。),这一点在学术界没有异议,本人也表示同意,但我觉得应对中菲混血儿“菲律宾认同”的形成原因做进一步的探讨。
关于海外华人(也包括混血儿)的认同问题,二战以来一直是华侨华人问题研究的热点,国内外学者也写过不少文章论述海外华侨的认同。所谓“认同”,是英文“identity”一词的中译。“identity”的意思是“身份”、“个性”,翻译为中文“认同”一词,则有“归属感”的涵义。所谓“认同”或“归属感”,是指个人(即行为的主体)和个人以外的对象(即客体,包括个人、团体、观念、理想及事物等)之间,产生心理上、感情上的结合关系,亦即通过心理的内摄作用(interjection),将外界的对象包摄在自我之中,成为自我的一部分。结果在潜意识中,将自己视为对象的一部分,并作为该对象的一部分而行动(注:崔贵强:《新马华人国家认同的转向:1945-1959》,厦门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1页。)。华侨华人的认同问题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学者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许多探讨华侨认同的文章主要都是从近现代开始,重点探讨华侨的民族主义的产生以及战后东南亚民族国家独立后华侨的认同的变化。对华侨民族主义意识产生以前华侨的认同倾向探讨得较少,较与此相关的文章多论及华侨的地缘组织、血缘组织以及地缘认同和血缘认同,而对早期华侨的认同皆以同化或融合统而称之。不可否认同化(或融合)与认同有一定的联系,但二者又有区别。同化一般是指文化同化和民族同化。文化同化是指不同文化特质的个体,群体相互接触融合为同质文化的过程;民族同化,则是一个民族(或其一部分)失去原有民族的特点而成为另一个民族,同化包括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而认同则是指个人在心理、感情上对个人以外的事物的归属感。而且认同是多重的,即个人可以有多样的认同。著名学者王庚武先生曾对二战结束以来学术界有关东南亚华人认同的主要论点加以评述,他把东南亚华侨的认同归纳为以下六种:历史认同;华人民族主义认同;民族(当地)认同;文化认同;人种认同;阶级认同等六种认同,并划分出一系列的规范(注:参看《南洋资料译丛》,厦门大学南洋所,1986年第4期,92-108页。)。较之华人认同的多重性,历史上的中菲混血儿的认同似乎是比较单一,“他们在文化上和社会上已愈认同于土著社会,这两个群体(指菲律宾土著与中菲混血儿)的共同遭遇也使他们的政治态度日趋一致。”(注:陈守国,上揭文,第35页。)“中菲混血儿却和菲律宾土著居民一样认同于菲律宾而做菲律宾人。”(注:同上注。)为什么中菲混血儿认同于菲律宾而不认同于华人的祖籍国呢?笔者觉得应从文化变迁以及中菲混血儿形成历史的角度来探讨此问题。
二
从文化变迁的角度来看,菲律宾华侨同菲律宾土著及西班牙的接触碰撞是一个文化涵化(acculturation)的过程;文化涵化是指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接触而导致手工制品、习俗和信仰的改变过程或改变的结果。根据变化发生的条件,涵化可分为两个主要类型。第一个类型是文化因素的自由“借入”和改变,这是文化不同的民族在不以军事或政治统治对方的情况下,持续相互交流所产生的现象。这些新的文化因素可能在所混合过程中与现存文化结合起来。第二类型是强制变化。这是一民族以军事征服或政治控制等手段对另一民族建立统治时所产生的现象(注:《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622页。)。涵化有许多可变的因素,包括文化差别程度、接触的环境、强度、频率、友好程度、接触的代理人的相对地位(即何者处于支配地位,何者处于服从地位)、流动的性质等。据人类学家的看法,涵化过程可能出现如下现象:取代(substitution);综摄(syncretism);增添(addition);萎缩(deculration);起源(origination);排拒(reaction)(注:王铭铭:《想象中的异邦》,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第197-198页。)。在菲律宾,华侨与当地民族的文化融合是文化涵化的第一种类型,而西班牙人对菲律宾人及华侨的文化同化则是文化涵化的第二种类型。华侨和菲律宾民族文化涵化过程与华侨和西班牙人的文化涵化过程在本质上是不相同的。华侨与菲律宾民族的文化涵化过程又可以说是一个文化互化的过程。文化互化是文化涵化概念的扩展,此概念最先由美国学者奥尔蒂斯于1940年提出。他认为,文化互化更能表达从一种文化转变为另一种文化过程中的不同状态。因为这不仅包括获得另一种文化(这是文化涵化的真正意义),而且还包括原先一个文化的丧失或根绝(这可称为文化萎缩),另外,它还含有创造新的文化现象的意思(即文化更新的观念)。奥尔蒂斯的这一观念,得到了马林诺夫斯基的赞同。他认为“文化互化”一词,并不含有用一种标准来支配文化变迁中各种情况的意思,相反地,它所表示的一种转变是:两种文化双方都是主动者,每一方都献出自己的一份,而且每一方都变成了一个新的文明实体。早期的华人移民海外,或求生存,或求发展。为在当地生存和发展,必然要学习当地语言,皈依当地的宗教信仰,接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思想文化,进而与当地人通婚,取得当地社会的认同。这种自然而然的文化认同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它的直接作用就是促使了中菲混血儿文化认同的转向。华侨在与菲律宾当地民族文化涵化的过程中最显著的结果是华菲混血儿的出现,即“密斯蒂佐”(Chinese Mestizo)。“密斯蒂佐”的出现,不仅是华侨与菲律宾人血统融合的结果,更是中华文化与菲律宾民族文化互化的结果。菲律宾的“密斯蒂佐”人数众多,在外貌上与众不同,而且在性格与智力上吸收了两个民族的优点,在风俗习惯上融合了两个民族的某些部分。“他们大大改善了纯马来人和土著居民的人种素质,……是菲律宾人口中最勤奋、聪慧和节俭的成分”(注:陈守国,上揭文,第34页。),以至于“为鼓励这个勤劳奋发的中菲混血人阶级人口的增长,西班牙准予他们在16岁时未经父母同意即可结婚。这是土著所没有享受的权力。”(注:同上注。)而西班牙文化在菲岛的传播是以官方文化的形式传播的,即由政府、法律推动和认可,作为标准文化由政治中心向外传播。西班牙官方文化在菲岛的传播的结果是西班牙语言、宗教等最主要的文化形式在菲岛的泛化。许多华人、菲人包括华菲混血儿在在宗教上也渐渐改信天主教,并在西班牙人开办的学校接受西班牙文化的教化。
三
从历史上来看,中菲混血儿的产生是多方面的因素促成的。首先,自然同化的结果。华侨最先移居菲律宾是以商贩的身份,后来渐渐定居下来。早期华人移民中,由于受中国传统观念的影响,女性极少。华侨在菲律宾定居后绝大多数只得与当地居民通婚。即使在国内已经成婚的,因商旅在外,数年不归,所以又与当地女子结婚的也不乏大有人在。明代就有记载“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至数万人,往往久居不返,至长子孙”(注:《明史》卷323,《吕宋传》。)。由此可见,明代菲律宾华侨已有数万人,并在此与菲女结婚,繁衍生息。其二,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西班牙殖民者的强迫同化政策,迫使许多华人改变宗教并与菲女通婚。西班牙是一个极端保守、对宗教极端狂热的封建国家,这些特点的形成是与西班牙历史文化密不可分的。西班牙的诞生是基督教十字军从北非穆斯林占领者手中夺回其领土的结果(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第1卷,《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与欧洲世界经济体的起源》,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第410页。)。历史上,西班牙曾经处于回教的长期势力统治,一直到公元11世纪,基督教的势力才开始在西班牙将回教势力逐出。但基督教与回教徒在伊比里亚半岛上的战争一直继续到15世纪(注:陈台民:《中菲关系与菲律宾华侨》(第1册)菲律宾以同出版社,岷尼拉,1961年,第61页。)。15世纪末,西班牙成为一个的统一基督教国家,对异教徒实行非常极端的宗教迫害政策,强迫他们皈依基督教,对拒绝皈依者则疯狂地加以驱逐、迫害。“西班牙在欧洲是反新教的首领,在地中海是反伊斯兰教的首领……1492年驱逐犹太人,1502年和1525年驱逐摩尔人,整个16世纪都在迫害被迫改信基督教的犹太人和‘伊拉斯漠派’,1609年西班牙驱逐了最后一个假的宗教少数派即所谓的皈依西班牙的摩尔人”(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上揭书,第232页。)。中世纪时,在西班牙境内的异教徒主要是回教徒和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回教徒大都是佃农,在经济上无大作为。而犹太人则相反,他们大都从事工商业,有的甚至是大商家和大金融家,不仅是在西班牙,甚至在全欧洲都拥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力量。更让西班牙人感到恐慌的是,犹太人的宗教观念十分强烈,常常坚持他们的犹太教,即使在被迫皈依基督教后,有的仍然在内心坚持犹太教的信仰。两种文明的冲突不可避免,中世纪的西班牙成为一个战斗的基督教国家(注:参看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甫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下卷,第二部分:一种同所有其他文明对抗的文明:犹太人的命运。商务印书馆1998年。)。天主教成为西班牙的国教,大力传播天主教成为历代西班牙国王孜孜以求的目标之一。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曾经说:“朕是上帝的工具;重要问题是吕宋王国皈依天主教,而上帝已预定朕来实现这个目的,为此目的而挑选朕做他的国王;由于上帝已把这个光荣的工作交给朕和王国政府,朕将占领吕宋群岛,虽然这样做会耗尽朕的资产。”(注:周南京、吴文焕编:《菲律宾的华人》,马尼拉,菲律宾华裔青年联合会,1993年,第1页。)以后,西班牙人在经营殖民地时所使用的手段,也是把传教事业视为优先考虑的事。“后者(西班牙人)比葡萄牙把基督教传教事业视为更优先考虑的事,……西班牙人曾投入很大的力量以停止穆斯林对菲律宾的渗透。他们在某种程度上取得了成功,但是他们付出了经济代价”(注:伊曼纽尔·沃勒斯坦,上揭书,第428页。)。西班牙人占领菲律宾后,为了减少华人对其统治的威胁,同时又带有征服中国的野心(注:西班牙曾制度中国的计划,参看陈台民,上揭书,第163-189页。)。定下了使菲律宾华人西班牙化的政策。所谓的西班牙化,往往就是天主教化。在他们看来,华侨似乎就是“亚洲的犹太人”。(注:英国的约翰.克罗富特在其1820年出版的《印度群岛的历史》中论述到:“华侨作为亚洲的中国商人的地位,正如犹太人处于中世纪欧洲的未开化人群当中的地位一样,垄断着商业,为自己创造了最良好的环境。”此外,日本的华侨问题学者须山卓也说过,过去泰国的国王作过这样的评价:“华侨是亚洲的犹太人。”——笔者。)南洋华侨与欧洲的犹太人似乎有某些相似之处,其一,是华侨所承载的文化、所信仰的宗教、独特的风俗习惯与西班牙人迥然相异,这一点他们类似犹太人;其二,是与菲岛未开化的土著相比,华侨拥有卓越的经商才能和显赫的经济地位。西班牙人占领菲岛后,发现华侨是开发菲律宾不可缺少的劳动力,而且在商业贸易层面上,华商对于西方殖民者来说还有着特殊的作用(注:杨国桢等,上揭书,第31页。)。菲岛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华侨,甚至西班牙殖民军队远征也要招募华侨,如1593年西人远征马鲁古群岛,招募了大量华侨,华侨因不堪西人虐待,因而起义反抗,这就是潘和五事件(注:刘芝田:《中菲关系史》,正中书局印行,1979年,第428-439页。)。但是菲岛华人远远超过西班牙人,又使西班牙人猜忌和害怕。这不仅是因为文化的差异,经济上的差距,更主要的
原因是华侨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虽然当初西班牙殖民当局并不知道中国封建政府对华侨的态度和政策。他们害怕华侨与其同胞勾结,威胁他们在菲岛的利益,1574年林凤事件更加重了西人的猜忌,认为过多的华侨是潜在的隐患。对华侨的数次屠杀足以证明西班牙人对华侨的猜忌和恐惧。所以,把菲岛华侨控制在一定的数量之内方才放心。为此,西班牙国王曾数次下令,限制菲岛华侨的数量,并限制华侨从事职业的范围(注:吴凤斌等编《东南亚华侨通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9页。)。但随着菲岛开发的不断加深,需要的华侨越来越多,西班牙政府限制华侨人数的政策必然会影响菲岛的发展。而且,限制华侨将会大幅度地影响西班牙殖民政府的财政收入,因为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菲岛殖民政府的年财政收入有20—30%是来自华侨,而且绝大部分是从“巴利安”华侨聚集区征收的关税和入境税已及居留许可税(注:箭内健次:《论马尼拉的所谓“巴利安”》转引自李国卿《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郭梁、金永勋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196页。)。所以对华侨实行社会控制及周期性的大屠杀成为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侨政策的主要内容。所谓“社会控制”又称“社会制约”,指社会以及团体、社区对个人施加的影响。其方法和途径可以是正式的或制度化的,如政权、法律、宗教、教育等,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或非制度的,如礼节、声望、闲谈、谣言、新闻、时尚、时髦、习俗、道德、理想、艺术、迷信、舆论等。所有这些都是为了达到保持社会的安定、和谐以及内部的一致性(注:《文化学辞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第433页。)。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侨的“社会控制”措施是通过一系列制度来达到的。开始时对华侨采取严厉的强迫限制政策,如建立华人居住区,并严加管制,“巴利安”华侨居住区就在西班牙殖民者大炮射程范围之内。为了使华侨彻底地成为顺民,西班牙殖民当局对华侨实施强迫同化的政策。首先是对华侨实行教化政策,强迫其学习西班牙语,改变风俗习惯,如强迫华侨削发入教,并运用经济调控手段和暴力屠杀强迫华侨改变宗教信仰,如规定只有改变宗教信仰并通婚菲化者才能得到土地,并享有免税权;给和华人混血儿结婚的菲律宾妇女发奖金(注:1842年西班牙殖民政府殖民报告书。引自李国卿《华侨资本的形成和发展》,郭梁、金永勋译,福建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203页。)。1755年,西班牙殖民当局规定本年六月三十日为改信天主教日,至是日不肯改宗教者,一律予以驱逐。结果
,被放逐出境的华人多至多2070人,为研究教义而获准留住者达108人,改宗为教徒而获准居留者515人(注:陈荆和:《十六世纪之菲律宾华侨》,新亚研究所东南亚室刊,香港,1963年,第149页。)。1759年用暴力驱逐拒绝改教的华侨。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华侨被迫被同化。随着中菲混血儿的不断增加,他们在17世纪时便已形成一社会阶层,西班牙殖民政府遂于1741年把原来菲律宾居民的三个等级(西班牙人、土著居民、华侨)分为四个等级:西班牙人(包括西菲混血儿)、土著居民、中菲混血儿、华侨。除第一等免税外,其他三个等级分别按不同标准纳税:土著居民纳税最少,中菲混血儿次之,华侨则纳税最重。19世纪中叶的纳税情况是:土著民1.5比索,中菲混血儿3比索,华侨6比。(注:巴素:《东南亚的中国人》第52章,转引自《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第186页。)这种等级划分的结果是从法律上确立了中菲混血儿的地位。西班牙殖民当局通过经济调控和立法手段加快了混血儿集团的壮大。1741年混血儿和华侨分裂,另组混血儿公会(注:Wickbery:The Chinese in Philippine Life,1850-1898,New Haven and Londo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5,p19.)。到19世纪中叶,混血儿被允许每25到30人组成自己的村社(注:巴素,上揭书,第52章。转引自《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第187页。)。到19世纪末,全菲律宾华菲混血儿约有50万人,其中马尼拉有46000人(注:陈守国:《中菲混血儿与菲律宾民族国家的形成》,《世界史研究动态》,1988年第8期,第33页。)。而在西班牙统治时期华侨最多时才达到93,567。(注:西统时期唯一的一次人口调查数据(1886年)。转引自巴素,上揭书,第49章,载《南洋问题资料译丛》1958年第2-3期,第169页。)混血儿接受当地教育,倾向当地社会,在18世纪中期后混血儿经济逐渐发展,并作为独立的菲律宾民族资产阶级而兴起,形成社会上的一大势力。
在华侨移民菲律宾数百年的历史中,华菲混血儿的大量产生,一方面是华侨与菲律宾民族自然同化的结果,另一方面是西班牙人强迫同化的结果。在西班牙人未来之前,华侨与菲律宾民族的各阶级进行广泛的接触,华侨是和平的移民,没有国家作为后盾,而且双方的经济是互补的。华侨与当地人之间不存在敌意。从文化学的角度来讲,这种文化移入会促使两种文化产生融合,包括通婚。华菲混血儿的产生是两种文化接触的必然结果。而在殖民者东来以后,华人与西班牙人也有接触,但为什么没能产生较有规模的西班牙人和华人的混血儿呢?而相反的是,却有一定数量的西菲混血儿。我认为原因如下:首先是西班牙人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菲律宾土著的政治地位高于华侨,西班牙人利用与菲律宾土著上层通婚的手段来拉拢当地地主贵族;其二是菲律宾人容易教化,很快就成为天主教徒,这一点使西班牙人比较容易接受菲律宾人。而华侨则不然,华侨作为群岛的开发者,是西班牙殖民当局所迫切需要的,但华侨的经济成就又常常遭到西人的嫉恨,华侨有独特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华侨与西班牙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社会距离”。文化学上的“社会距离”是指不同文化之间由于特性不同而存在的文化差异。这个距离非空间测量法,而是指个人或集团之间的隔离感,它产生于文化的不相容性。更重要的是,在菲岛的西班牙人并不能全面地代表西班牙文化。在菲岛的西班牙人主要是殖民地官员、士兵、传教士和商人,基本上没有下层的劳动者。他们是以征服者的身份来到菲岛,所以华侨与西班牙人的接触层面是有限的,双方基本上是处于相互不信任、隔离、对立的关系。在这种状况下,要进行通婚融合几乎是不可能的。而菲人与西班牙人的通婚在开始时也仅仅局限于很有限的范围内。
华侨认同于菲律宾民族的原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来自华侨母国的因素。从明代开始,中国封建政府就开始实行海禁政策,禁止人民通贩外洋,移居国外。把海外华侨看着是“贱民”、“无赖”,视海外华侨为“弃民”,听任西方殖民者屠杀;甚至不惜与西方殖民者勾结,共同对付海外华侨,削弱华侨的势力。至清代,海禁政策趋严。清前、中期的海禁、迁界政策,在严禁人民出国的同时,也严禁私自下海者的潜归(注:庄国土:上揭书,第93-95页。)。其直接后果是使海外华侨滞留当地,繁衍后代,“加速了海外华侨社会的发展和与当地人民进一步同化融合的过程”(注:庄国土:上揭书,第121页),“深层影响则是使他们望乡兴叹,视归国为畏途,久而久之,便是故乡情结的淡化以及离心力的产生和地缘认同的弱化。”(注:杨国桢等:上揭书,第127页。)
华菲混血儿的产生实际上是华人文化、菲律宾文化及西班牙文化互相涵化的结果。在华菲混血儿产生的过程中,各种文化的因素进行了重新的组合。混血儿保持了华人和菲人的某些体貌特征,风俗习惯,继承了华人祖先经商的才能,在18世纪即成为与华人对抗的商场劲敌。但他们认同菲律宾社会,在文化上又吸取了许多西班牙文化的因素,如信奉天主教,讲西班牙语等等。从华人文化这个角度来看,混血儿已经丧失了中华文化的实质部分。他们不认同西班牙,但又带有西班牙文化的烙印,从某种角度来讲,华菲混血儿是一种“新菲律宾人”。
以上只是笔者的浅见拙识,敬请大方之家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