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常情况下,电力检修可分为大修、小修,涉及两三个以上检修人员的大修即可成立指挥机构,由专人负责设计方案和实施计划,指挥机构应安排相应人员并分配工作,同时做好各方面的布置。部署完成之后,指挥机构还要做好必要的安全宣传教育工作,并对检修人员和临时工等的上岗资格进行考察,合格后方可使用。对于实际操作人员,还必须做好防范措施、安全措施以及电力方面相关规定和法律法规的普及工作。再有就是必须对现场、机具尤其是起重机具进行检查,重要的项目要在获得检修认可之后方可动工。
关键词:电力检修;安全管理
引言
电力施工与电力检修的目的是对于电力设备运行中超负荷运行,且造成电力设备超工作量运行而引起工作电流的传输,导致电力设备突然停止运行,损毁电器与设备进行检修,找出引起电气设备异常运行的故障位置与原因,并通过相应的数据分析来解决出现的电力故障问题,同时更换新的零件,或者是修复异常运输线路,从而确保电器与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状态。因此加强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的力度,对提高整个电力设备运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先进的机械设备
电力设备经过长期的使用后,各项功能会出现退化或磨损等现象,尤其是大型的电力机械设备,如果不能合理使用,会大大降低施工的安全系数,整体的施工效果得不到保障。通常情况下,机械设备落后或没有对其及时养护,会影响到电力设备的正常运作,增加施工的安全隐患,降低施工工作效率。
1.2工作人员的安全观念不足
在电力施工安全与电力检修工作中,由于部分相关工作人员缺乏正确的安全观念,没有掌握系统的安全知识,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标准进行,没有严格遵循各项规章制度,有的员工为了完成工作任务甚至偷工减料或投机取巧,进而引发一些安全事故。在电力施工与电力检修期间,如果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会大大增加施工的危险系数,阻碍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1]。
2.电力检修的安全管理举措
2.1电力维修
在电力维修期间,电力企业应当派遣人员主要对故障部位以及其相关的电力电网进行全面排查,并通过这种方式方式将故障范围逐渐缩小,准确找出故障点并进行维修,从而达到提升电网使用效率、降低电网再次发生故障次数的目的。而同时,企业内的电力检修人员不仅需要对电线、电路等进行维修检查,同时也应当对开关等重要电气设备进行排查,以减少对电力企业资产的损害。以10kv配电网为例,我国10kv配电网架空线路柱上的开关主要可以分为SF6以及空气等种类,其中空气开关本身具有十分明显的断开点,所以并不需要另外安装隔离闸刀。但是SF6以及真空柱上真空开关断口开距本身仅有10mm左右,所以导致其绝缘水平较低,最终会使检修的过程中出现带电的问题,因此,必须要加装相应的隔离开关,从根本上保障检修的安全,SF6开关端口开距本身具有40mm左右,所以其本身的绝缘水平较高,并不需要加装其他设施和装置。
图1.SF6开关:
(1壳体;2密闭罩;3操作轴;4静触头;5动触头;6密封装置)
2.2维修期间的安全管理措施
第一,全面提升人员专业水平。首先,要求所有电力检修人员上岗前必须具有相关电力资格证书,并优先选取具有较多检修经验的人员,充分提升整体检修人员水平;其次,对所有检修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辅导,要求所有人员必须在培训中充分掌握检修工作内容,力争做到万无一失,提升检修效果的同时也降低人员安全隐患;第三,定期组织考核活动,对所有检修人员进行全面考核,对于成绩较为优异的人员予以奖励,对于成绩较差的人员应当再次培训,直至达标。第二,加强现场安全管理。应由电力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组成管理小组,加强对现场检修施工人员的管理。首先,应当加强对现场人员的监督管理,一旦发现人员在检修过程中出现失误或错误动作,应立即勒令其停止,并进行调整后再继续工作,以免因操作错误而发生危险事故;其次,对现场所有施工环节进行监督管理,要求人员做好衔接工作,在检测出故障后立即对其做出判断并进行维修,提升电力系统水平,降低隐患存在程度。在管理过程中,要求现场检修人员做好相关记录,管理人员需要对现场记录内容进行检查,若发现漏项缺项要求其进行如实补充,若发现虚假记录应立即进行惩处[2],而后管理人员应当对此次记录进行妥善保管,并为下次同类检修工作提供可供借鉴的资料。第三,建立管理制度,做好预防工作。应当在内部建立人员管理制度。通过对电力企业内部实际情况以及电力管理相关内容等建立具有实质性与科学性的管理制度,并要求检修部门人员严格遵守管理制度,并由相关管理人员监督,若发现有人违反制度,或在检修过程中未按照制度执行,应对相关人员做出处罚,并对严格遵守制度的人员予以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奖励。其次,应当做好预防措施。一方面,在检修过程中,检修人员应当对故障类型、故障产生因素等进行全面分析,对今后同类故障可起到预防作用,并在日后工作中对此类设备做好预防工作,将故障出现的几率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应当对未出现故障的设备进行充分了解,并结合自然灾害、电力等方面对该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预判,通过分析做好预防工作。第四,“三不开工”原则。第一,没有安全措施不开工。安全措施是保证电力检修工作顺利开展以及电力人员人身安全的根本,因此必须保证在现场中具有合理完善的安全保护措施,才能开展检修工作;第二,检修工具不齐全不开工。在电力检修工作中,检修人员需要登上高处进行检修,因此必须确保现场检修工具齐全,否则极容易出现危险事故,因此必须在设备工具全都齐全的情况下才能开展工作;第三,工作任务不明确、注意事项未交代清楚不开工。检修人员在未知的情况下不得对电力系统擅自检测,一旦发生动作错误,则极易使人员发生危险,同时也使电力系统遭到破坏。因此,检修前必须将工作以及安全注意事项全部交代清楚[3]。
结论
简而言之,电力作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不仅能够促使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时也有效提升我国经济运行的整体水平,为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及国际地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当电力电器出现故障时需要人员运用自身专业能力做好妥善检修,通过加强对人员和电力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在提高电力检修水平的同时提升电力使用效率,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整体水平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申九龙.论电力检修与安全管理的防护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8,20(20):231.
[2]刘洋.略论电力施工和检修的安全控制策略[J].河南科技,2015,(22):193.
[3]赵健.论电力施工及电力检修的安全防护策略[J].电子测试,2018,(15):117-118.
论文作者:周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6
标签:电力论文; 人员论文; 工作论文; 故障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水平论文; 现场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