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肖芳玲
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
摘要:党的十八大、十九大报告中均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前上海地区河道整治技术理念已由传统的功能性转向以生态性为主兼顾功能性。由于历史原因,上海市各地区河道中仍保留有大量硬质型护岸结构,现今河道整治项目中难免会涉及到对现状硬质型护岸的拆除与保留的取舍,但由于资金、工期、景观、生态等原因导致不能完全拆除或保留,因此本文提出介于拆除与保留外的第三种方案,即半拆半保留方案,为今后现状硬质型护岸的处理方式抛砖引玉。
关键词:河道护岸;拆除;保留
1 工程背景
我国目前的护岸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出发点和目的,可分为工程型护岸、景观型护岸和生态型护岸等护岸类型[1]。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环境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于河道护岸方面主要体现为护岸逐渐由传统硬质型护岸向生态型护岸转变。上海市水务局于2018年4月发布了《关于开展河道护岸生态性评估调研的通知》 [2],该通知明确了对今后河道整治中新建护岸的生态性的要求,与此同时也强调各区开展对本地区现存硬质型护岸的调查,新建的生态型护岸与传统的硬质型护岸如何共存问题已迫在眉睫。
2 传统硬质型护岸的拆留分析
(1)传统硬质型护岸定义
传统硬质型护岸指的是由钢筋混凝土、浆砌石等不透水建筑材料砌筑而成的硬质性工程护岸,例如浆砌块石挡墙、钢筋混凝土挡墙等。这种护坡结构隔断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联系通道,阻碍了向地下水的补水过程,使大量水陆交错带的植物失去生存条件,同时也影响岸坡土壤中微生物的生存。
(2)传统硬质型护岸的拆除与保留利弊分析
在新建护岸项目中会涉及到对传统硬质型护岸的拆除与保留问题,由于各工程的投资、工期、景观性、生态性、整体性等要求不同,其对现状硬质型护岸的处理方式也有所不同,一般处理方式有两种:拆除和保留。以下针对传统硬质型护岸的拆除与保留进行详细对比阐述。
3 河道现状硬质型护岸利用方式—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例
对待传统硬质型护岸,例如浆砌块石直立式护岸,能否找出介于以上两种处理方式之外的第三种方式,尤其面对既要求工程造价低、工期短,且要求生态美观的情况,采取以上两种方式无法行之有效。笔者在进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就遇诸如此类问题。
2017年5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宣布2018年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2017年6月26日深改组通过《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总体方案》,首届中国国际博览会于2018年11月在上海市国家会展中心举办。为了更好地提高会展周边区域防洪除涝能力,塑造会展周边水环境,为世界一流水准商务区提供匹配的基础设施环境。徐泾镇镇政府通过排摸调查,罗列了一批河道周边河道防洪除涝能力不足、水环境较差的河道作为整治对象,以此提升河道周边防洪除涝能力以及提高河道周边水体环境,美化居民居住环境,提升城市整体形象,以更好地配合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召开。
根据《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周边市容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工作大纲》及《关于推进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有关配套保障工作虹桥商务区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提升总体方案的情况汇报》要求,本次河道整治应紧紧围绕三条基本原则和目标:一、水美河清;二、整洁美观;三、工期保证。
其中,第一条原则主要是针对河道内水质情况提出的要求,具体可分解为两项指标:一是消除河道劣Ⅴ类水体,二是河道水体透明度要求达到不小于1.0m。第二条原则既是对河道驳岸等构筑物提出了整体性、协调性、统一性、生态性等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对河道周边景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条原则是本工程的前提条件,由于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召开时间确定于2018年11月,因此本工程工期相当紧张。这就要求本次设计方案要充分考虑到施工期间各种不利因素,按照时间节点倒推各个施工环节安排。设计方案既要注重最终效果,也要注重时间紧迫性,设计方案应优选施工便利、效果显著的实施方案。
基于以上三条原则,结合工程范围内河道特点,本次设计确定以下几点设计思路:
(1)根据工程范围内河道水质检测数据,设计切实有效的水体净化方案,满足在最短的时间内成效最快的水体净化方案,达到消除工程范围内河道劣Ⅴ类水体、水体透明度不小于1.0m的水质要求。水体净化方案尤其要注重对工程范围内河道水体透明度的提高,才能达到“水美河清”的效果;
(2)河道景观设计应结合各个河道具体情况进行逐条逐段设计,注重点面结合的原则,既要保障区域范围内河道景观整体效果,同时亦要打造景观亮点。同时,应充分考虑到季节性特点,选用博览会召开期间成效显著的植物品种,营造“整洁美观”的河景;
(3)本次工程工期紧张,任务量大,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呈显最佳的效果,必须对工程范围内的河道进行梳理,针对每条河道特点进行分析,在重点区和延展区的基础再次进行详细划分,针对不同类别河道制定不同设计和施工方案。同时,对于新建护岸结构除应满足整体协调性需求外,更要考虑施工便捷的结构型式。对于大部分岸段已建挡墙的河道应遵循整体协调性原则,剩余新建挡墙按照已建挡墙型式进行设计,以便于与两侧挡墙相衔接。对于整段大量新建护岸的河道,应选用既生态美观又便于实施的护岸结构,最好选用预制成品进行拼装式施工,节约时间,缩短工期。
针对现状硬质型护岸的处理,笔者结合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一种新型思路,即半拆半留式。例如将直立式挡墙拆至常水位以下几十公分,岸后种植绿化并放坡至设计堤顶高程,或是拆除直立式挡墙至常水位以下几十公分,挡墙上方堆放景观石或拆除下来的块石,岸后种植绿化并放坡至设计堤顶高程。对于岸后场地条件受限的情况推荐后者。相应结构断面图以及景观效果图参见图一、图二。
图二 半拆半留式景观效果图
半拆半留式的优点是既节省了工程投资又缩短了工期,还生态美观,一举多得,巧妙的结合了前述两种方式的优点,极大的避开了前述两种方式的缺点。为今后传统硬质型护岸的处理方式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4 结语
1、对于传统硬质型护岸,可进行半拆半留的处理方式,有节省工程投资、缩短工期、生态美观等优点。
2、对于传统硬质型护岸,除了拆除和保留外,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工程改造,可思考更多种切实有效的方案。
参考文献:
[1]何旭升等、净水护岸技术与应用、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6.
[2]《关于开展河道护岸生态性评估调研的通知》(上海水务局,2018).
论文作者:肖芳玲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9
标签:护岸论文; 河道论文; 挡墙论文; 工程论文; 水体论文; 中国国际论文; 工期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