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了各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样的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应用了各种新技术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其中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广泛,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及电力企业的快速进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并分析了当前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同时还给出了未来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供广大电力行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
电力系统的特殊性对其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保证电力正常供给的必要措施。当前,我工农业技术正处于一个飞速发展的阶段,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的运行关系到国家更行业发展的命脉,而电力的运行调度则是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的基本前提,因此,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其进行研究十分必要。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其越来越多的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推动了各行业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样的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应用了各种新技术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其中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广泛,汽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及电力企业的快速进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企业对电网的控制与操作变得更加高效和便利,使得电力系统的调度效率和稳定性都得到大大提升。
1、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概述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主要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现代IT技术的应用,通过对调度系统的配套的软件及硬件进行不断的更新和完善,以不断提升电力调度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其不仅可以实时快捷的采集和监控电网运行数据,还可以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采集的电网运行数据进行挖掘分析,以提前获取电网运行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智能化的控制决策系统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实现对电网运行高效、快捷、安全、稳定的控制。通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技术的不断完善,调度系统就可以更加高效地对电网运行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和处理,以保证及时准确的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2、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
(1)集成式自动化技术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实时地对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监测和控制。通过传感器获取大量的运行数据,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起完善的电力系统运行信息数据库,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对数据库的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分析,通过智能化的专家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不断提升调度工作的安全可靠性。同时,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还可以利用故障诊断系统高效快速诊断出电力运行系统所出现的故障,进而使得电力系统的停电概率大大降低,保证了供电的稳定性。
(2)无人化全天候值守系统
无人值守的电力调度系统主要是基于互联网、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将这些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当前的自动化系统中,对原有的自动化系统进行改造升级,进而实现通过远监控的方式实现电力调度的无人值守模式。随着无人化全天候值守系统的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供电企业逐步开始引入无人化的电力调度系统值班室,通过综合值守系统对整个电力系统的进行远程的监控。同时,还引入了故障自诊断和自修复技术,通过诊断系统对对电力调度、负荷数据进行自动分析的前提下,实时监测电力系统出现的故障,同时对于基本的故障还可以通过经验数据库,对其进行自动修复,对于无法自动修复的故障则以报警信息的形式发送给相关运维人员进行维修。这种技术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故障检出率和维修效率,为广大企业降低了运维成本。
(3)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中抗干扰技术分析
配网自动化系统中使用了大量电气控制系统,这些电气系统在实际运行中必然会遭受各种电磁干扰,这些干扰不仅会给整个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带来伤害,严重的还会使得整个电力系统瘫痪,因此,配网自动化系统中的抗干扰技术也十分重要。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干扰主要是PLC 控制系统的电源受到外界电磁信号的干扰入侵,导致PLC系统出现紊乱而使得电力系统瘫痪,产生这种干扰的主要问题在于 PLC 控制系统中的电子元器件的供电电源和电气连接之间没有进行抗干扰防护措施,导致外界电磁信号通过电气连接线上窜入PLC系统;此外,电力系统中的变电器的电源在供电的过程中也会受到外界电磁信号干扰,防止出现上述干扰的主要措施就是对相关的电气连接进行电磁防护隔离,例如,可以使用电磁屏蔽技术、多次电磁隔离技术、电磁干扰抑制带技术以等来对PLC控制系统进行电磁抗干扰防护,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还要不断提升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应用软件的鲁棒性,提升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例如可以基于不同控制系统的固有属性进行分析,找到可以降低干扰的解决方案,比如,通过内部定时器只对处于正常运行条件下的光电开关或行程开关信号进行采样分析,进而有效的屏蔽其他非有效信号时间段中产生的干扰信号进入控制系统,导致系统紊乱。除此之外,还要构建完善的电磁防护环境,在进行系统安装时,要先将控制系统放在密闭性良好的原理干扰源的房间内,同时还要再房间内安装空气净化设备、静电消除设备,为良好安装环境的创建奠定良好的基础,以确保证控制软件安装过程中的室内环境符合标准的要求。
3、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
(1)分布式软件计算技术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对软件计算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分布式的软件计算技术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该技术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采集到的运行数据进行高效分析,还可以利用分布式的调度软件实现交换进而对电力系统中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测,以对合理分配电力系统的重要调度组件。由于分布式的软件计算技术的优越性能,其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在电力行业的各个自动化系统中区,应用效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电力调系统度自动化技术可以通过分布式软件设计思路来构建自动化程度更高的电力系统调度平台,促进电力调度工作更加高效、稳定地进行。
(2)个性化定制,满足客户需求
在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不仅可以对信息传输进行调配,还可以实时采集到电力调度中的运行数据信息,进而基于数据挖掘对于获取的运行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以更加全面的连接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方便电力运营企业制定更加合理的电力调度管理计划,进而使得电力企业可以在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前提下更加合理地对其电力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不断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升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和成本。此外,电力企业在面对用电客户时,还可以基于用电客户的电力运行数据进行针对性分析,给出客户合理用电的针对性建议,最终实现电力传输的智能化过程。
(3)智能化、稳定化的电力系统成为未来主流趋势
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技术正在向智能化的模式转变,当前发展较为成熟的要数状态分析、状态估计等智能化技术,这些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而目前仅仅是较为初级的智能化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也会随之不断提升,进而对电力调度的相关信息进行更加智能化的分析处理,不断提升电力系统运行的实时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不断简化的操作模式
电力操作的数据类型复杂、信息类型较多、电力系统的覆盖面广、离散度较高等特性使得电力系统在调配时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用电情况对电力系统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整理分析,进而通过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优化处理,而这些操作对普通电力运维人员来说都是相当复杂的,因此,电力系统操作的简化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使得广大电力调度运维人员能够更加简单高效地进行电力调度管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可以帮助电力调度管理者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及时排除异常情况,提前预警电力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高效性。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力系统也不断地应用了各种新技术来提升其自动化水平,其中配网自动化技术应用广泛,其对电力系统自动化程度及电力企业的快速进步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介绍我国电力系统配网自动化技术发展现状及其特点,分析当前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情况,给出了未来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以供广大电力行业工作者参考。
参考文献
[1]党晓强,刘俊勇.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基本内容[J].电气时代,2011(4):34.
[2]杨海.试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6(2):234.
[3]姜丽红,李少飞.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J].黑龙江科学,2015(6):71.
[4]滕建平.浅析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及其抗干扰控制措施[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3(03):123.
作者简介
姚毅滨,男,1985年9月生,研究生学历,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从事自动化主站、厂站运维工作。
孔令令,男,1987年4月生,大学本科学历,国网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供电公司,从事自动化主站、厂站运维工作。
论文作者:姚毅滨,孔令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2
标签:电力系统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高效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