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对企业的评价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价论文,社会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企业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创造社会物资财富、繁荣市场的同时,企业的生产水平和运行效率代表了人类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企业的运行状况也部分地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态。
经济效益对企业发展的意义重大,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环境资源产生一定的消耗;作为公共利益维护者的政府,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监督上,不仅要重视企业给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同时对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负有责任。因此,社会对于企业的评价不仅仅是在缴税等经济方面的指标,也应该考虑到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影响的评价。
本文把企业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从社会分工和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的角度,提出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实施社会评价的设想,并为此建立了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从鼓励创办企业和保护公共资源的双重角度,借鉴投入产出的思想,参考数据包络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开展社会评价企业的尝试。
企业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
由于历史的原因,社会上往往用经济效益衡量企业的运行效果,企业内部更是如此。因此,无论是企业自己还是政府,评价企业的主要指导思想,都是以经济效益为主。
由于产值和利润对企业的巨大影响,人们特别重视依此标准产生的500强企业。而按照任何标准,500强企业总是存在的。国内外还有许多评价企业的方式,但这些评价基本上都是在“大一统”思想指导下,采用同一尺度,没有考虑企业的特色;核心竞争优势的概念本来可以引导人们从突出企业个性的角度来考虑企业的活动,但最后仍然没有摆脱同一衡量标准和尺度的藩篱。目前企业评价的方法基本上没有脱离采用某种意义上的“指标赋权”综合评价。
社会评价企业的提出
1、企业与社会资源
企业确实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文化提供了许多需要的产品,对提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企业在从事这些活动的同时,具有获得超值回报的可能,尤其是成功的企业,绝对如此。实际上,按照目前的标准,所谓成功的企业,几乎都是将其积聚的资源进行“加工”,使其获得了社会的附加值,附加值越大,企业的利润越高,则企业就越成功。
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要从其环境中摄取能量,或者获取其运行所需要的资源。由于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人力资源在进入某家企业之前,要经过反复的衡量和比较,然后做出就业选择,选择的标准往往是其价值的最大实现。物资资源就没有这种能力。事实上,企业所积聚的物资资源是公共财富,不应该无偿使用。每个人对社会的物资资源都拥有一份理论上的所有权,自然地,人们把这个权力委托给政府代管,行使好这种委托事务是政府的一份职责。但首先必须明确物资资源的种类和数量。除兴办企业在生产中使用的诸如土地、矿藏、河水、景观之外,也包括对空间、公众健康、公共知识、社会文化等等。当然,并不是每家企业都要占用上述各种资源,也不是每家企业的生产都会损伤民众的健康,但政府和民众应该对此有所了解。
现实中,所有的产品定价问题都是比较复杂的,既与生产该产品的成本和技术有关,也受产品功能的有效性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而兴办企业和企业运营所使用的许多公共资源常常没有成本核算的依据,其定价问题更加复杂。从人类的历史上看,创办企业对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因此,公众欢迎并支持创业者兴办有益由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企业。但对于所用的公共资源的定价问题,一直没有系统的方法。
2、社会评价企业的概念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可以从企业使用公共资源对社会的回馈来衡量公共资源的实际价值。由此便产生了社会对企业的评价。所谓社会评价企业就是从社会的角度审视企业活动对社会的影响。社会评价企业与企业评价具有显著的差异,它并不强调企业自身的经济效益,而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上,考察企业在占用公共资源过程中对社会的贡献状况。
社会评价企业的意义
1、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企业是经济组织,社会评价企业必然要衡量企业对社会经济的作用,鼓励对社会经济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企业,并限制甚至惩罚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的企业,因而从社会角度评价企业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2、有利于社会的合理分工
企业关心其经营利润,而政府则更应该关心社会公共事业。社会评价企业必然要在政府的规范下进行,因此,从社会的角度评价企业必将促进政府注重考虑企业经营对公共环境的作用,从而注重在公共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营造公平、公开和经济有效的政策和法律环境。
3、有利于环境保护
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并不仅仅是经济方面,还有许多其他方面,特别是对环境的影响。但由于历史和指导思想上的原因,许多企业的规划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社会对企业活动的监督与评价,因此,社会评价企业有利于环境的保护。
4、促进企业科技进步
社会评价企业的总体思想必然是关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其中包括社会的经济、科技、文化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具体实施中必然要考虑社会公共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也可以说,社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高的企业必将受到社会的欢迎,而提高公共资源综合利用效益的手段就是科技和管理的不断进步。
社会评价企业的指标体系设计
社会评价企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重点是企业在使用社会公共资源的过程中对社会的回馈数量及其效果。因此,我们可以按照投入产出的观点,从民众的角度来评价企业的创办效益和运行效果。具体而言,首先建立公共资源投入和产出指标体系,其次对具体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然后运用相关方法进行分析评价。
1、公共资源投入指标体系
公共资源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参见表1),有形资源主要有土地资源、海洋与河流资源、渔业资源、地下水资源、矿藏资源、空间资源、公共景观资源和文物资源,无形资源主要有文化艺术资源、国家或地区信誉资源、技术情报资源、军事情报资源和商业情报资源。其中:土地资源的投入既包括土地面积也包括土地质量,但不包括土地上下所含有的文物,土地使用者必须保护这些文物;海洋与河流资源也类似土地资源,但由于海洋与河流的特点,必须注意对资源使用前的质量和使用后的实时质量。
表1 一般常见的企业运行所需公共资源的投入产出指标汇总表
投入指标 产出指标
土地资源X[,1] 文化艺术资源X[,9]
所得税 Y[,1] 人员素质的提高 Y[,6]
海洋与河流资源 X[,2] 国家或地区信誉资源 X[,10] 增值税 Y[,2] 公众健康的增强 Y[,7]
渔业资源X[,3] 技术情报资源X[,11] 营业税 Y[,3] 社会生产力的提高Y[,8]
地下水资源 X[,4] 军事情报资源X[,12] 社会捐献Y[,4] 社会物资环境的改善 Y[,9]
矿藏资源X[,5] 商业情报资源X[,13] 工薪与福利 Y[,5] 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 Y[,10]
空间资源X[,6]
对其他组织的影响Y[,11]
公共景观资源 X[,7]
文物资源 X[,8]
注:公共资源投入体系中的指标值均非负;公共收益指标值可正可负,取正值时表示收益,取负值时表示损失。
在上述公共资源投入中,还包括由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从某种角度而言,虽然投入是主动性的,而污染是被动性的,常常被称为被污染。但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必须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批准,因此,把企业经营活动中对环境的污染作为社会的投入,可以督促政府在审批企业经营活动时必须主动和超前考虑企业对环境的影响,因而具有积极的作用。
2、公共收益指标体系
公共收益指标即企业运行的社会产出指标,主要有经济贡献指标,主要包括缴纳国家税、缴纳地方税、缴纳工商管理费、捐献社会总额、员工薪酬,此外还包括公众健康、社会生产力、社会物资环境的改善、社会精神文明的提高、对其他社会组织的影响等。
一般常见的企业运行所需公共资源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社会评价企业的实例分析
1、指标的获取与处理
本文选取全国20家电力企业,从4个方面的社会投入指标和6个方面的社会产出指标进行考核。
社会投入指标X=(x[,],x[,2],x[.3],x[,4])=(土地资源,水资源,煤矿资源,技术情报资源),其中土地资源x[,1]、水资源x[,2]和煤矿资源x[,3]分别采用评价期间各电厂所占的土地面积、消耗的水资源和煤矿资源,而技术情报资源x[,4]采用的该企业在评价期间利用的专利技术以及国家在该企业R&D方面的投入。
社会产出指标Y=(y[,1],y[,2],y[,3],y[,4],y[,5],y[,6])=(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社会捐献,工薪与福利,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其中所得税y[,1],、增值税y[,2],、营业税y[,3],、社会捐献y[,4]和工薪与福利y[,5]直接从其评价期间的财务报表获得,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y[,6]采用的在评价期间该企业的工艺技术水平。
为增强数据的可比性,表2给出了这20家企业标准化的社会投入与产出情况。某一指标标准化的方法是以样本企业中的最佳值为基准,即:对于追求越大越好的指标,以最佳值作为分母,分别除各企业的该项指标值;对于越小越好的指标,以最佳值作分子,除以各企业的该项指标值。
表2 20家企业标准化的社会投入与产出情况
社会投入 社会产出
i
土地资源 水资源煤矿资源 技术情报
所得税y[,1] 增值税y[,2] 营业税y[,3] 社会捐 工薪与
社会生产力
x[,1]x[,2]x[,3]资源x[,4]
献Y[,4]
福利y[,5]
的提高y[,6]
1
0.43980.137 0.29740.1939
0.7165
0.3603 0.7327
0.67 0.8121 0.1879
2
0.34 0.81880.04820.9048
0.5113
0.5485 0.4222
0.20090.6101 0.4806
3
0.31420.43020.69320.5692
0.7764
0.2618 0.9614
0.27310.7015 0.4093
4
0.36510.89030.65010.6318
0.4893
0.5973 0.0721
0.62620.0922 0.4635
5
0.39320.73480.983 0.2344
0.1859
0.0483 0.5534
0.53690.4248 0.6109
6
0.59150.68730.55270.5488
0.7006
0.5711 0.2920.05950.3756 0.0712
7
0.11970.34610.40010.9316
0.9827
0.7009 0.8580.089 0.1662 0.3143
8
0.03810.166 0.19880.3352
0.8066
0.9623 0.3358
0.27130.8332 0.6084
9
0.45860.15560.62520.6555
0.7036
0.7505 0.6802
0.40910.8386 0.175
10
0.86990.19110.73340.3919
0.4850.74
0.0534
0.474 0.4516 0.621
11
0.93420.42250.37590.6273
0.1146
0.4319 0.3567
0.909 0.9566 0.246
12
0.26440.856 0.00990.6991
0.6648
0.6343 0.4883
0.59620.1472 0.5874
13
0.16030.48020.41990.3972
0.3654
0.803 0.4344
0.329 0.8699 0.5061
14
0.87290.81590.75370.4136
0.14 0.0839 0.5625
0.47820.7694 0.4648
15
0.23790.46080.79390.6552
0.5668
0.9455 0.6166
0.59720.4442 0.5414
16
0.64580.45740.92 0.8376
0.8230.9159 0.1133
0.16140.6206 0.9423
17
0.96690.45070.84470.3716
0.6739
0.602 0.8983
0.82950.9517 0.3418
18
0.66480.41220.36780.4253
0.9994
0.2536 0.7546
0.95610.64
0.4018
19
0.87040.90160.62080.5947
0.9616
0.8735 0.7911
0.59550.2473 0.3077
20
0.00990.00560.73130.5657
0.0589
0.5134 0.8150.02870.3527 0.4116
2、社会评价企业的方法选择
无论从社会民众还是政府的角度看,都欢迎并支持企业的发展。因此,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既要体现对公共利益的保护,又要体现对创办企业的支持。
目前评价方法有多种,作为人类的一种群体,企业也具有人的属性,在考核企业的过程中,每家企业都希望能够获得好的考核结果,难免要彰显自己的长处。从鼓励人们创办企业的角度,在考核企业的时候也应该尽可能地挖掘企业的特色或者鼓励企业按照社会需要彰显企业的个性。鉴于对企业的社会评价主要考虑的是社会的投入,为此,我们借鉴投入产出的思想,参考数据包络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进行评价。
附图
其中约束条件中的c限定了总体的水平,不失一般性,可c=1。因此,式(1)表述的含义是在总体发展水平的限制下,从企业现实的角度,最有利于企业j的结果为式(1)的最优值Z(j),体现了对创办企业的鼓励。同时,式(1)中对变量的非负限制体现了社会的取向或引导,而对其总和为1的限制主要是为了整体的平衡,使得该方法既体现了对创办企业的鼓励,同时也兼顾了社会的公共价值取向。如果z(j)<C,则说明按照最有利于企业j的角度进行考核,还有比企业j更好的企业,表明企业j运营的社会效果相对较差,或者说是非有效的。
由于社会投入属于公共资源,其价值应该由社会统一核算。考虑到公共投入中含有一部分非数量因素,因此,核算的方式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通过专家意见法获得社会投入指标的权重v=(0.9501,0.2311,0.6068,0.486)。
评价结果的规定:通过式计算结果的升序排列,如果被考核对象处于前5%,则认定被考核对象J为资源利用效果突出;若处于前20%,则认定其为资源利用效果较好;其它为资源利用效果不好。
3、社会评价企业的结果的处理
通过求解式(1),获得从各家企业的角度对20家企业评价的排序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见,有3家企业社会资源利用效果很好(企业1、8和20),3家企业社会资源利用效果较好(企业7、12和18),另外14家企业则相对社会资源利用效果不好。必须强调的是,社会评价企业本身就是相对的结果,所说社会资源利用效果好坏是相对考核整体的,如果改变考核的总体,则结果应随之改变。而且由于各家企业运营的指导思想不同,实现效果差异很大,其评价结果也不同。尽管如此,由于指标体系和对各指标追求方向的一致性要求,使得各家企业能够找到在自己推崇的模式下的学习对象。
由于本文采用的评价方法既体现了对创办企业的鼓励也兼顾了社会的公共价值取向,因此对于社会资源利用效果很好的企业1、8和20,应予以相应宣扬褒奖,作为行业企业的学习样本。对于社会资源利用效果较好的企业7、12和18,表明即便站在该企业的角度进行总体评价,也存在胜于自己的企业,只是胜于自己企业的数量的不同。比如,尽管是按照最有利于企业18的评价模式进行评价,但企业18排名第三,因而如果企业18今后还要遵循这种模式发展的话,则企业8和企业1应是其学习的楷模。对于其余14家社会资源利用效果较差的企业,一方面可以指引其找到该企业所遵循模式下的样板企业,另一方面,根据具体情况要求其整改、停产或对其兼并重组,尤其是企业6和企业16。
结束语
本文提出借鉴投入产出的思想,参考数据包络评价方法和综合评价方法,对企业进行评价。既体现了对创办企业的鼓励,还可以实现保护公共资源和鼓励创办企业的作用,适用于对事业单位乃至个体的评价。
表3 从各自企业的角度考核20家企业的投入产出比值排序汇总表
排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 ★,8 203 7 1813129 15 17 5 19 2 11 14 6 4 10 16
2 1,8,20 7 3 1813129 15 17 19 5 ★ 14 11 6 4 16 10
3 1,8,20 7 ★1812139 15 17 19 5 2 14 11 6 4 16 10
41 188 121115★17135 19 9 10 14 3 2 7 16 6 20
5 8,20 1 7 3 121813159 17 ★ 19 2 14 11 6 16 4 10
6 1,8,20 7 3 1812139 15 17 19 5 2 14 11 ★ 4 16 10
7 1,8,20 ★3 1812139 15 17 19 5 2 14 11 6 4 1 10
8★1 12181511134 179 5 19 10 14 2 3 7 16 20 6
9 1,8,20 7 3 181312★15 17 19 5 2 14 11 6 4 16 10
10
8 1 12181315114 5 17 ★ 19 9 14 3 9 16 20 7 6
11
8 1 1812★1315174 5 9 19 10 14 3 2 16 7 20 6
12
8 1 18★15114 13179 19 5 3 10 7 2 14 16 6 20
13
20191817161514★1211 10 9 8 7 6 5 4 3 2 1
141,8,20 7 3 1813129 15 17 19 5 2 ★ 11 6 4 16 10
15
8 1 1218★11134 179 5 19 10 14 2 3 7 16 20 6
16
8 1 12181315114 5 17 10 19 9 14 3 2 ★ 20 7 6
171,8,20 7 3 1813129 15 ★ 19 5 2 14 11 6 4 16 10
18
8 1 ★1215114 13179 19 5 3 10 7 2 14 16 6 20
191,8,20 7 3 1812139 15 17 ★ 5 2 14 11 6 4 16 10
201,8,★ 7 3 1812139 15 17 19 5 2 14 11 6 4 16 10
注1:“★”表示从最有利于被考核对象的角度出发得到的该企业的考核排名。
注2:在同一单元格内的,表示排名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