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彩色多普勒诊断脾动静脉瘘并肝硬化1例(论文文献综述)
蔡媛媛,吴仲文,鹿娟[1](2021)在《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脾动静脉瘘1例报告》文中研究说明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腹痛、间断血便1个月,腹胀腹泻1周"于2018年1月30日收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患者1个月前无诱因下出现左侧下腹部疼痛,后出现大便发黑伴血凝块,遂前往当地医院消化科诊治。2018年1月11日查胃镜示: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病理慢性中度浅表性胃炎活动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S1期),食管静脉曲张(轻度),胃底静脉曲张。
罗遵伟[2](2020)在《脾动静脉瘘并发严重腹泻1例》文中研究说明脾动静脉瘘是临床上较少见的疾病,常以消化道症状就诊,因常规检查难以确诊,相关研究报道少,极易出现误诊。世界医学文献报道了大约100例,首次报道是通过尸检发现[1-2],而目前可以通过侵入性较小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确诊[3]。大多数病人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及血管内治疗两种方案。目前,越来越多的报道证实血管内治疗获得了良好的效果[4]。我院经DSA下超选择性脾动脉栓塞术成功治愈脾动静脉瘘(splenic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1例,以认识病因,主要症状,诊疗手段和治疗方案进行总结。
庞相军[3](2019)在《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回顾性分析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便更好指导临床医师诊疗,降低误诊率、漏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8年12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情况。将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患者和同期随机50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分别作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将217例患者按照是否为胰腺疾病导致分为胰源性组和非胰源性组,比较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并发症。结果:(1)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 217例原发疾病分布:140例胰源性门脉高压症(64.52%),19例原发性门静脉血栓(8.76%),17例门静脉海绵样变性(7.83%),1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化(5.53%),10例非肝硬化性特发性门脉高压(4.61%),9例肝窦阻塞综合征(4.15%),6例先天性肝纤维化(2.76%),其他类型4例(1.84%)(包括3例戈谢病,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胰源性门脉高压患者病因分布中,胰腺肿瘤92例(65.71%),胰腺假性囊肿26例(18.57%),胰腺炎19例(13.57%),自身免疫性胰腺炎3例(2.15%)。腹痛、腹胀、脾大、腹水、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临床表现。胰源性门脉高压腹痛101例(72.14%),脾大48例(34.29%);原发性门静脉血栓腹痛14例(73.68%),脾大14例(73.68%);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脾大16例(94.12%),消化道出血12例(70.59%);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脾大12例(100%);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脾大8例(80%),消化道出血6例(60%),脾功能亢进6例(60%);肝窦阻塞综合征腹胀8例(88.89%),腹水9例(100%),6例有土三七服用史;先天性肝纤维化脾大6例(100%),脾功能亢进6例(100%);3例戈谢病患者均存在脾大,2例有腹水;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患者为青年女性,以腹痛、黄疸、脾大、脾功能亢进为主要表现,Child分级为A级。所有患者未发生肝性脑病。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先天性肝纤维化血红蛋白中位数分别为79g/L、75.5g/L、77.5g/L。特发性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血小板中位数分别为67×109/L、66×109/L。肝窦阻塞综合征患者AST为98(40.4,659)U/L,ALT为116.2(25.5,577.7)U/L,其余各疾病患者转氨酶正常或仅轻度升高。先天性肝纤维化患者胆碱酯酶中位数为2570U/L。3例戈谢病患者,1例患者出现中度贫血(79g/L),其余2例为轻度贫血。3例患者转氨酶均轻度升高。3例患者胆碱酯酶均明显下降,其中1例患者胆碱酯酶及白蛋白下降明显。1例海蓝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白细胞下降明显。肝功、凝血常规改变轻微。(2)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组与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组比较:非肝硬化组患者年龄较肝硬化组年轻(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乏力、腹胀、水肿、脾大、脾功能亢进、腹水更少见,腹痛更常见(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血常规、凝血常规、肝功异常程度较小(P<0.05)。非肝硬化组Child-Pugh分级C级更少见(P<0.05)。非肝硬化组的自发性腹膜炎、尿路感染、肝性脑病等并发症更少见(P<0.05)。(3)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组与非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组比较:胰源性组年龄更大,糖尿病、高血压病相对多见(P<0.05)。非胰源性组乏力、水肿、消化道出血、脾大、脾功能亢进更多见,胰源性组腹痛更多见(P<0.05)。非胰源性组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更明显,凝血功能更差,肝功改变更大(P<0.05)。结论:(1)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中,胰源性门脉高压症相对多见,先天性肝纤维化、戈谢病等少见。(2)非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肝脏损伤较轻,并发症少见。但肝窦阻塞综合征肝功损伤相对较重。(3)胰源性门脉高压症常见病因是胰腺肿瘤、胰腺假性囊肿、胰腺炎。
王菲,徐泽全,徐光旭,刘静,吴浩[4](2018)在《肝硬化脾切除术后伴脾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血栓1例》文中研究指明1临床资料患者,男,61岁。"肝硬化6年余,反复意识不清1年,加重1个月"入院。患者6年前于外院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3年前因脾大、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明显减少行脾切除术。近1年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神志不清,偶有黑便,于外院诊断为肝性脑病,予以输注门冬氨酸鸟氨酸、支链氨基酸等药物后病情缓解,但上述症状频繁发作。据患者家属描述,其意识清醒状态时间通常不超过1周,需长期住院治疗,近
柳健,谭诗云,李明[5](2017)在《左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及超声内镜特征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左侧门脉高压症(LSPH)的临床表现及超声内镜(EUS)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LSPH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分析病因及EUS特点。结果本组患者多以上腹不适、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胰源性疾病(10/13)为主要病因,其中慢性胰腺炎2例,慢性胰腺炎并假性囊肿2例,胰腺肿瘤6例,腹膜后肿瘤1例,病因不明2例;EUS下表现以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11/13)为主。结论 LSPH病因复杂多样,但以胰源性疾病最常见,孤立性胃底静脉曲张是其特征性表现之一。EUS不仅能明确病灶及毗邻结构,还能运用EUS-FNA技术进行定性诊断,在LSPH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刘敏,许小伟,杜文军[6](2016)在《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动静脉瘘1例》文中研究指明脾动静脉瘘属于临床罕见病,研究报道相对较少,在临床工作中常因认识不足,极易出现误诊。随着影像检查及介入治疗的不断发展,对其诊断、治疗也取得了进步。现将2015年4月山东大学附属千佛山医院收治的脾动静脉瘘致消化道出血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58岁,因"反复呕血、黑便2月余"于2015年4月8日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上腹
徐琦,高静涛,秦建伟,龚振斌,王建国,王珂,宋媛[7](2015)在《脾动脉瘤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一例诊治体会》文中提出门静脉高压常出现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由肝炎肝硬化所致的肝内型门静脉高压症是临床常见疾病,而因脾静脉回流受阻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regional portal hypertension,RPH)则十分少见。RPH是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一种,约占肝外型门静脉高压症的5%,是唯一可以治愈的门静脉高压[1]。胰腺疾病是其常见病因,脾动脉瘤、脾动静脉瘘、后腹膜肿瘤、脾门淋巴结核等引起区域性门静脉高
李艳梅[8](2012)在《左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认识》文中研究指明左侧门脉高压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少见而重要的原因,也是门脉高压惟一可能治愈的一种类型。本病临床少见,常导致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明确具体病因非常重要。
张铠[9](2012)在《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对比TIPS与TIPS+GCVE术前与术后门静脉血流动力学、脾脏血流动力学、脾脏形态学、肝功能、血常规、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的变化,并将两种手术方法的急诊止血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发生率、支架原发性通畅率、再介入通畅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两种介入方法联合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TIPS)与B组(TIPS+GCVE),多普勒超声检测术前、术后7d、1月、3月、6月、12月门脉内径、主干压、流速、脾静脉淤血指数及脾脏长径、厚度;胃镜检查术前术后消化道静脉曲张程度的变化;化验术前、术后12-48h、1月、3月、6月、12月时ALT、AST、ALB、 TBIL、PLT;使用Child-Pugh分级评价术前后肝功能变化;分析支架远端位置与肝性脑病率之间的关系;随访各组术后急诊止血率、再出血率、肝性脑病率、分流道原发通畅率、再介入通畅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门脉内径减小、主干压降低、流速加快、脾静脉淤血指数较术前明显降低(P均<0.05),B组较A组更明显(P均<0.05)。组内术前与术后各时间点比较,组间术后同期比较,ALT、AST、ALB、TBIL、PLT均无明显差异(P>0.05),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角度,结果一致。术后两组食管静脉曲张均明显好转(P<0.05),好转率A组vs B组(66.6%vs94.7%),入院时有消化道活动性出血病例的急诊止血率A组vs B组(75%vs100.0%),食管静脉曲张好转率、急诊止血率B组均明显优于A组(P<0.05)。再出血率A组vs B组(4.3%vs28.5%),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肝性脑病发生率A组vs B组(21.4%vs21.7%),支架原发通畅率A组vs B组(92.8%vs86.9%),组间对比均无显着差异(P>0.05)。再介入通畅率均为100%。支架远端位于门静脉左支的肝性脑病发生率显着低于位于右支者(P<0.05)。5例TIPS+GCVE患者术后又行PSE,在明显纠正脾功能亢进的同时,其肝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肝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1) TIPS能确实降低门静脉压力,是治疗PHT严重并发症UGH的有效方法。覆膜支架的应用明显提高分流道通畅率;2) TIPS+GCVE对PHT并UGH的急诊止血率及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的好转率、再出血率明显优于单纯TIPS;3) TIPS是否同时行GCVE对术后肝性脑病率、支架原发通畅率、肝功能无明显影响;4) TIPS能显着降低门静脉压力,减小门静脉内径,增加门静脉流速。而同时进行GCVE对此无明显影响;5)在使用8-10mm覆膜支架的情况下,选择门脉左支进行TIPS,能明显降低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6) TIPS同时行GCVE并不显着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7)虽然TIPS能明显降低脾静脉淤血指数,但PHT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术后脾脏长径、厚度、PLT并无明显变化;8) TIPS联合PSE能否对肝功能有明显改善,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儒焱,陈勇,赵剑波,曾庆乐,张彤,李彦豪[10](2010)在《脾动脉栓塞治疗动静脉瘘一例》文中研究指明脾动静脉瘘(splenic 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临床罕见,且容易误诊。笔者依据增强CT的提示,脾动脉造影确诊1例,且成功行动脉栓塞治疗,具体如下。患者男,30岁,纳差、腹痛不适7个月,呕血3个月。于2008年6月19日在外院彩超检查显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少量腹水;脾脏增大。2008年10月9日经胃镜直视下行食管胃底曲张静脉套扎术,效果欠佳。2008年11月14日行脾切除术及门体静脉断流术。术后患者食欲降低、腹胀
二、彩色多普勒诊断脾动静脉瘘并肝硬化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彩色多普勒诊断脾动静脉瘘并肝硬化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脾动静脉瘘1例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2)脾动静脉瘘并发严重腹泻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
2 讨论 |
(3)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综述 |
2.1 区域性门脉高压 |
2.1.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2 临床表现 |
2.1.3 诊断 |
2.1.4 治疗 |
2.2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 |
2.2.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2.2 临床表现 |
2.2.3 诊断 |
2.2.4 治疗 |
2.3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 |
2.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3.2 临床表现 |
2.3.3 诊断 |
2.3.4 治疗 |
2.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 |
2.4.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4.2 临床表现 |
2.4.3 诊断 |
2.4.4 治疗 |
2.5 先天性肝纤维化 |
2.5.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5.2 临床表现 |
2.5.3 诊断 |
2.5.4 治疗 |
2.6 肝窦阻塞综合征 |
2.6.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6.2 临床表现 |
2.6.3 诊断 |
2.6.4 治疗 |
2.7 戈谢病 |
2.7.1 病因及发病机制 |
2.7.2 临床表现 |
2.7.3 诊断 |
2.7.4 治疗 |
2.8 门静脉血栓 |
2.8.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8.2 临床表现 |
2.8.3 诊断 |
2.8.4 治疗 |
2.9 海蓝细胞增多症 |
2.9.1 病因和发病机制 |
2.9.2 临床表现 |
2.9.3 诊断 |
2.9.4 治疗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纳入标准 |
3.2.1 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
3.2.2 胰源性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
3.2.3 原发性门静脉海绵样变性诊断标准 |
3.2.4 原发性骨髓纤维化诊断标准 |
3.2.5 特发性非肝硬化门脉高压诊断标准 |
3.2.6 先天性肝纤维化诊断标准 |
3.2.7 肝窦阻塞综合征诊断标准 |
3.2.8 戈谢病诊断标准: |
3.2.9 原发性门静脉血栓诊断标准: |
3.2.10 原发性海蓝细胞增多症诊断标准 |
3.3 分组 |
3.4 资料收集与整理 |
3.5 统计学处理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及并发症情况 |
4.2 临床表现情况 |
4.3 实验室检查情况 |
4.4 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与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比较 |
4.4.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
4.4.2 两组临床表现比较 |
4.4.3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4.4.4 Child-Pugh评分 |
4.4.5 并发症 |
4.5 胰源性门脉高压症与非胰源性门脉高压症比较 |
4.5.1 一般资料 |
4.5.2 临床表现 |
4.5.3 两组实验室检查比较 |
4.5.4 两组Child-Pugh分级比较 |
4.5.5 两组并发症比较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左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及超声内镜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EUS检查仪器及方法 |
1.3 研究方法 |
2 结果 |
2.1 临床表现 |
2.2 病因构成 |
2.3 EUS特点 |
3 讨论 |
(6)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动静脉瘘1例(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
2讨论 |
(7)脾动脉瘤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一例诊治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治疗方法: |
二、结果 |
三、讨论 |
(8)左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定义 |
2 解剖 |
3 病因 |
4 病理生理 |
5 临床表现 |
6 辅助检查 |
6.1 钡餐检查 |
6.2 内镜检查 |
6.3 超声胃镜 |
6.4 彩色多普勒 |
6.5 CT及门脉CTA |
6.6 门静脉造影 |
6.7 术中诊断 |
7 诊断 |
8 治疗 |
8.1 内科治疗 |
8.2 手术治疗 |
8.3 介入治疗 |
(9)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病例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四、彩色多普勒诊断脾动静脉瘘并肝硬化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以腹痛及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脾动静脉瘘1例报告[J]. 蔡媛媛,吴仲文,鹿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1(05)
- [2]脾动静脉瘘并发严重腹泻1例[J]. 罗遵伟.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0(04)
- [3]217例非肝硬化性门脉高压症临床特征分析[D]. 庞相军. 吉林大学, 2019(11)
- [4]肝硬化脾切除术后伴脾动脉门静脉瘘、门静脉血栓1例[J]. 王菲,徐泽全,徐光旭,刘静,吴浩.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07)
- [5]左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及超声内镜特征分析[J]. 柳健,谭诗云,李明. 广西医学, 2017(01)
- [6]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脾动静脉瘘1例[J]. 刘敏,许小伟,杜文军.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7)
- [7]脾动脉瘤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一例诊治体会[J]. 徐琦,高静涛,秦建伟,龚振斌,王建国,王珂,宋媛.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5(12)
- [8]左侧门脉高压症的临床认识[J]. 李艳梅. 中国临床医生, 2012(06)
- [9]TIPS联合GCV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研究[D]. 张铠. 昆明医科大学, 2012(11)
- [10]脾动脉栓塞治疗动静脉瘘一例[J]. 张儒焱,陈勇,赵剑波,曾庆乐,张彤,李彦豪. 中华放射学杂志,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