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 00016;2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6
摘要:城镇化公路设计中最复杂的安全问题是如何处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文章首先通过在设计阶段合理选取城镇化公路横断面形式,突破市政道路和公路局限,寻找合适的结合点,提高城镇化公路安全系数;其次完善城镇化路段标线、标志、信号控制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最后通过调整城镇化公路线位,避开城镇化中心路段,改善交通条件,提高过境交通通行效率。
关键词:城镇化公路;安全;设计
在公路设计过程中最复杂的安全问题是如何处理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而行人、非机动车和机动车混行最复杂的路段在于公路的城镇化路段,因此如何在设计阶段处理好城镇化路段安全设计问题是现阶段公路改扩建的重要课题之一。由于长期的历史发展原因,我国大量村镇等发展过度依赖过境公路,大量商业、民宅建筑沿公路两侧布局,村镇居民的出行和过境交通的冲突对经济的发展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基于《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对城镇化公路设计进行研究,在设计阶段处理好城镇化路段交通组织,可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安全。
一、城镇化公路交通特点概述
城镇化公路显著交通特征是既具有明显公路的特征,同时又由于穿越村镇,结合了穿村段居民内部交通需求的特点。由于村镇,尤其市郊乡镇作为城市中心区向乡村过渡的体空间,交通出行与城市中心区相比存在较大差别。村镇用地较集中,出行需求较弱,距离短,居民出行方式主要依靠步行、自行车、摩托车,跨镇域的出行主要依靠公共交通、摩托车和机动车。短距离出行和长距离出行的交通流都拥挤在穿越村镇的城镇化公路中,缺少集散道路进行分流,严重阻碍了过境交通安全顺畅通过,复杂的交通流也给村镇内部出行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
二、城镇化公路交通安全分析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在城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公路和城市道路二元结构特征明显,公路局管公路,市政管城市道路,两者之间没有交集。但是随着经济与城镇化的进程,城市不断向外拓展,越来越多公路承担城镇内部交通功能,而部分城市道路也承担过境交通功能。承担多元职能道路的交通组成比较复杂,不仅包括了常规的步行、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等交通形式,农用车、畜力车等交通形式也是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交通形式之间的影响和干扰,如行人横穿公路行为,机动车辆转向,当地居民车辆路侧停靠,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混行等,对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率也居高不下,恶性交通事故频发。交通事故不仅影响到城镇化的发展进程,降低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也引起的社会的广泛关注。
如何解决好城镇化公路的交通安全问题,首先在设计阶段通过寻求市政道路和公路横断面设计的结合点,以提高城镇化公路安全为基本理念,改善城镇化公路安全设计水平;其次要从交通安全设施设计上完善,如合理设置视觉减速标线、增设警告和限速标志、重要交叉口增加信号管理措施等,全方位改善城镇化路段交通安全;最后可以通过调整城镇化公路走向,避开城镇化中心路段,降低对村镇生活环境的影响,减少对村民生产出行的干扰,提高过境交通通行效率。
三、城镇化公路交通安全对策建议
1、城镇化公路横断面设计建议
城镇化公路既有公路功能,也与公路两侧镇域规划、居民生活息息相关。为保证过境公路功能和居民的正常生活,城镇化公路应合理设置机动车通行系统、慢行系统、公交系统、人行系统、雨水排除和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管线系统,照明和绿化系统等。
(1)机动车通行系统
城镇化公路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保证过境交通安全、通畅通过。为实现该主要功能,在条件良好的一级路、二级路中,城镇化公路机动车通行系统建议与慢行系统、人行系统分离,单向机动车道数应不少于2条,双向机动车道之间采用隔离设施分离。在条件受限制的二级路、三级路中,城镇化公路机动车通行系统应能保持独立,减少因过境交通与慢行交通混行造成安全隐患。
(2)慢行系统
为减少城镇化公路机动车和慢行交通之间的冲突,城镇化公路应完善慢行系统设计。在条件良好的一级路、二级路中,城镇化公路可通过增设辅道的方式独立设置慢行车道,主线与辅道之间通过侧分带分隔,保证慢行交通的安全。在条件受限制的二级路、三级路中,城镇化公路可以通过加宽硬路肩的方式增设慢行车道,保证慢行交通与机动车合理分流,各行其道,减少因慢行交通与过境交通混行造成安全隐患。
(3)公交系统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公共交通服务范围越来越广,大量村镇居民在求学就医购物时会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出行方式。由于城镇化公路断面较窄,车道数有限,在公交车进站等候乘客上下车时,后方机动车易造成排队等候现象,也容易发生因后方司机不愿等待,采用跨越道路中线进入对向车道进行超车行为。为减少因公交车进站造成交通阻塞或安全隐患,建议城镇化公路段公交停靠站通过调整道路断面形式,增设港湾式停靠站,既可以保证后方交通流通畅,也可以保障上下车乘客的安全。
(4)人行系统
人行系统包括人行道、人行过街设施等。
城镇化公路人行过街设施的设置应根据行人横穿道路的实际需要确定。宜在主要交叉口处根据交叉口形式合理布设人行过街设施,再考虑沿线路段上的人行需求合理增设路段人行过街设施的设置。其中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公交停靠站等附近应设置人行过街设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雨水排除和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管线系统
城镇化公路雨水排除系统应依据排水规划,执行与公路等级相对应的市政道路性质,参考市政道路进行设计,宜采用管道排水。城镇化公路范围内应预留布置所需各种管线,同时考虑市政管线预留检查井、过街涵进出口等相关构筑物的设置以及路肩外的各种管线。
(6)照明、绿化系统
城镇化公路宜设置照明系统,道路照明质量应达到辨认可靠和视觉舒适的基本要求。
城镇化公路绿化和景观设计应符合交通安全、环境保护、城市美化等要求,并应与沿线村镇风貌协调一致。
城镇化公路照明、绿化和景观设施应避免进入道路建筑限界,交叉口视距三角形,避免干扰标志标线、遮挡信号灯,保证交通安全和畅通。
为在城镇化公路实现机动车通行系统、慢行系统、公交系统、人行系统、雨水排除和生产、生活所必需的各种管线系统,照明和绿化系统等功能。建议横断面技术指标可参照城市道路设计规范选取。
2、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建议
合理设置视觉减速标线、增设警告和限速标志、重要交叉口增加信号管理措施等
(1)标线
道路交通标线是通过施划在道路上的各类线条、指示箭头、说明文字、图案等构成的交通设施,是作为向道路使用者传递交通规则、警告、指引信息的交通设施。
城镇化公路交通成分复杂,应通过合理设置道路边缘线分离机动车和非机动车、行人等。
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公交停靠站等附近的城镇化公路设置有行人过街设施的,应根据《公路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17和《公路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17完善人行横道线,指示标志、纵向/横向减速标线或突起型视觉减速标线等。并在无信号灯控制的路段中完善停止线和人行横道线预告标识,人行横道警告标志。
城镇化公路路段中需要车辆减速或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行车处,可根据需要设置纵向/横向减速标线或突起型视觉减速标线。
(2)标志
道路交通标志是通过标志的颜色、形状、字符、图案等向道路使用者传递警告、禁令或者指示信息。在设计中道路交通标志是结合道路及交通情况设置,其中对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路段通过主动引导和警告、禁令提示,告知司机、行人前方有危险,警告需谨慎行动或者禁止某种行为。指路信息通过交通标志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和引导,使道路使用者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
城镇化公路路侧商业、民宅建筑林立,大量建筑直接与公路相连,应谨慎设置警告标志。
在城镇化公路进入城镇前,建议预先设置村镇警告标志提示驾驶员前方是村镇,并配合设置限制速度标志。限制速度应小于两端衔接公路的速度,速度差不宜大于20km/h,经主管部门认可后实施使用。驶出城镇后,设置解除限制速度标志,保证过境车流快速通过。
城镇内接入道路与主路的衔接,建议完善让行系统,其中当交叉口中主要道路无中央分隔设施,次要道路车辆驾驶人可左转上主路或者直行通过时,在交叉口次要道路路口处设置停车让行标志;当交叉口中主要道路有中央分隔设施,次要道路车辆驾驶人只能右转上主路时,在交叉口次要道路路口处设置减速让行标志。停车让行标志和减速让行标志应与停车让行标线和减速让行标线配合使用。
指路标志地点信息的选取,应考虑公路的主要服务功能并兼顾过境交通流及本地交通流的需要,设计方案应满足交通安全的要求、道路使用者对信息的需求和各管理部门的营运和管理需求。指路标志地点信息从出现至到达目的地,应保证信息的连续,避免跳跃及中断。
(3)信号控制措施
城镇化公路在城镇中心区与其他主要道路相交时,往往交通量较大且交通组成复杂。根据《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相关规定,在镇区城镇化公路段的重要交叉口,应优先考虑信号交叉管理方式。信号控制交叉在实践上使相互冲突的交通流分离,保证交叉口内道路车辆有序通行,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减少交通延误。
3、路线调整建议
伴随公路沿线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公路在改扩建时面对征拆难题,难以实现道路拓宽工作,为缓解因城镇化公路交通流混乱,道路阻塞,通行能力严重衰减,以及噪音、灯光、尾气污染等问题,部分城镇在交通规划中,考虑村镇域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降低对村镇生活环境的影响,减少对村民生产出行的干扰,采取通过外迁城镇化公路的方式,使过境交通与城镇内部交通分离。
在路线调整设计时,应充分做到公路近村镇而不进村镇;同时公路经过村镇时,与现有严重城镇化道路顺接,给沿线居民出行带来便利条件,集散地方交通出行。外迁设计将形成较为理想的交通集散体系,高速发展的村镇内部形成的交通不会影响主路交通,而且公路网密度增大、可达性增强,提高了沿线居民出行的便利性和安全性。
四、结语
城镇化公路不同交通形式之间的影响和干扰,对交通安全造成较大影响。为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减少因交通安全事故对社会的负面影响,首先通过在设计阶段合理选取城镇化公路横断面形式,突破市政道路和公路局限,寻找合适的结合点,提高城镇化公路安全系数;其次完善城镇化路段标线、标志、信号控制等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最后通过调整城镇化公路线位,避开城镇化中心路段,改善交通条件和过境交通通行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20-2017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17.
[2]郝春英.城镇化地区公路交通工程特征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0).
[3]余昊.城镇化公路交通事故特征分析及安全措施研究[J].科教导刊,2015,05:143-144.
[4]张铁军.公路穿村镇路段交通安全特征及事故预测方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1,12.
[5]陈富坚.弯坡组合路段可靠性设计方法研究[J]. 公路工程. 2016. 42(3)98-105
论文作者:程丽敏1,但慧娟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公路论文; 城镇化论文; 交通论文; 村镇论文; 道路论文; 路段论文; 标线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