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风险模拟分析_养老保险论文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的风险模拟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保险论文,企业职工论文,风险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背景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由于面临人口老龄化压力及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而进行制度转轨,变现收现付制为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相结合的混合制,建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三种保险形式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新制度。新制度强调了个人账户在养老保险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个人账户基金缴费率、替代率及基金的管理措施、发放方法,鼓励个人缴费,自己承担起养老的责任。在新制度下,企业职工提高退休收入水平只能通过提高个人账户缴费水平、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金三种途径。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企业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负担很重,再为职工提供企业补充养老金很困难,大部分职工养老主要依赖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由于养老保险缴费与养老金给付之间跨时期长,影响因素多,许多人对养老保险缴费与养老金给付之间的联动关系不甚明确,养老金的概念仍只停留在退休前工资的某一百分比模糊认识上,对未来养老风险防范意识较差。这不仅增加了职工个人未来老年贫困的风险,也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因此,在我国现行养老保险政策下,预测企业职工个人工作期间缴费和未来养老金给付之间的联动关系,为企业职工规避养老风险、科学规划和安排退休生活提供参考和指导,同时对国家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制度和减轻财政负担,都有积极的意义。

2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及模型的设计思路

我国养老保险改革政策规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组成,社会统筹账户由企业按职工工资比例的12%缴纳,个人账户由职工个人按工资比例的8%缴纳;社会统筹账户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开管理,个人账户基金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存入银行,全部购买国债,以实现保值增值,社会统筹基金则以省为单位进行调剂;个人账户养老金只用于职工养老,不得提前支取,职工调动时个人账户全部随同转移,职工或退休人员死亡时,个人账户中的个人缴费部分可以继承。职工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即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发放办法是: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后按月发给基本养老金,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并且在此基础上,每多缴1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养老金,直到当地平均工资的30%为止;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本人账户累计额除以120;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一次支付给本人。目前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划精算模型应用对风险及其损失预先进行综合评价、准确计算的方法,模拟风险发生规律条件下个人养老成本和养老金给付之间的联动关系。其核心是养老收益与养老成本的平衡关系,对职工来讲,这一平衡关系表现为参加养老金计划时未来得到的养老金给付现值等于养老金缴费现值。考虑到模型的目标是明确职工当前养老金缴费和未来养老金给付之间的数量关系,为职工科学安排养老计划提供指导,模型中职工领取养老金的期限建立在个人生命预期基础上,不涉及人口年龄结构和职工的提前死亡、调出等因素的影响。职工的退休金水平应与在职期间的工资相联系,并根据经济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等变量变化情况作相应调整。这样企业职工个人养老金计划精算模型由反映养老金给付与养老成本关系的社会统筹账户精算模型和个人账户精算模型组成。

3 企业职工养老金计划精算模型

3.1 模型的假设条件

(1)职工按法定年龄退休。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规定是男60岁,女干部55岁,女工人50岁,特殊工种职工可以提前5年退休。近几年各地为缓解下岗和失业压力,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的现象十分严重,这实际上是把就业的压力转移给养老社会保险制度。在本文建立的模型中,假定男女职工按国家法定年龄退休,不考虑特殊工种和提前退休现象。

(2)职工个人账户基金为实账,实现保值增值。由于我国很长一段时期内对养老保险基金实行“统账结合、混账管理”的方式,使得收不抵支的社会统筹账户大量挪用个人账户基金,造成企业职工的个人账户“空账运行”,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目标。“空账”实际上是国家的隐性债务,当个人账户为空账的职工退休后,国家最终要按实账支付养老金。因此,本模型在设计时假定个人账户为实账,并实现了保值增值。

(3)工资变动。企业职工工资一般随工龄、工作业绩、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增加,同时根据通货膨胀率作相应调整。因此,以某时期分年龄工资变动率反映工资随工龄、工作业绩的变动规律,在此基础上加入劳动生产率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以反映工资的变动规律。用表示职工加入养老金计划时的月工资,设货币工资平均增长率为λ,则λ岁时月工资

(4)利率变动。企业职工养老基金选择不同投资方式可获得不同的利率变动水平。设养老基金各种投资方式的投资比例为,相应的投资回报率为,则养老基金的综合投资回报率i为

是以利率i计算的1元n年现值。养老基金的综合投资回报率可以根据养老基金的投资风险和安全系数确定,也可以根据国家公布的养老基金保值率确定。

3.2 企业职工个人账户精算模型和社会统筹账户精算模型

设职工y岁参加工作并加入养老金计划,r岁退休,d岁死亡;养老金计划个人账户缴费率为c,养老金替代率为g(退休前1年社会平均工资的g倍)。

(1)企业职工个人账户精算模型

养老成本指职工在职期间养老保险缴费额累计在加入养老金计划时的精算现值。设缴费率为c,y岁加入养老金计划r岁退休时的缴费精算现值为,则

由于我国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发放月标准为本人账户储存额除以120,以表示职工r岁退休时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缴费累计额在y岁时的精算现值,则有

(2)企业职工的社会统筹账户精算模型

社会统筹账户精算平衡模型反映社会统筹账户中养老成本和退休金给付之间的平衡关系。由于社会统筹账户对个人来讲不存在基金平衡,只要个人缴费达一定年数就可每月领取20%~30%的上年度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表示职工Y岁时社会统筹账户的未来养老金给付精算现值,则有

其中是职工退休前1年所在省、直辖市、自治区或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综合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则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总收益水平

4 实证结果及分析

4.1 参数设定

(1)缴费年限。缴费年限越长个人账户基金积累越多,因此缴费年限对退休后的养老金收益有重要影响。本文设定缴费年限分别为20、25、30、35和40,分成退休第1年就领取养老金和在上述缴费年限内自加入养老金计划40年后才有资格领取养老金两种情况,然后分别测算养老金缴费与收益之间的关系。

(2)工资增长率。根据《中国统计年鉴》货币工资指数测算,我国历年的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超过10%,这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工资制度改革有很大关系。但考虑到我国未来经济将会逐步进入持续、稳定发展时期,本文选取7.5%的经济增长率为社会平均货币工资增长率,使其增长与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

(3)年利率。养老基金的特点决定了其投资必须要保证安全性和收益性,国家只允许投资于国债或全部存入银行,虽然现在已开始考虑把养老基金的保值增值任务委托给投资公司,但尚缺乏具体方案。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成熟和金融市场的进一步发展,未来养老基金将会投资于证券等领域。按照成熟经济的经验、我国国债投资收益结果及中国经济趋于成熟的考虑,本文选择5%的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

(4)社会统筹账户目标替代率为30%。按照现行规定,企业职工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退休时的基础养老金月标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并且在此基础上,每多缴1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养老金,直到当地平均工资的30%为止。本文假定大部分职工的替代率能够达到30%。

(5)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根据《统计年鉴2002》,我国企业职工平均货币工资水平约为800元/月。我国正在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同时经济稳步增长,企业职工的平均货币工资水平很快就会突破1000元,因此本文以1000元/月作为职工参加养老社会保险时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4.2 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风险分析

根据精算模型,我们预测了在不同工作年限、工资水平下,职工退休后第1年每月从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账户领取的养老金给付的精算现值和养老金替代率,详见表1。

表1 养者金给付和替代率水平预测

注: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养老金给付/社会平均工资×100%;个人工资替代率=养老金给付/个人工资×100%;“△”表示增加或减少。

根据表1结果可以看出,在我国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下,如果没有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年金或个人储蓄,企业职工退休后将面临巨大的老年生活风险:收入减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如果职工参加工作时的月收入水平为社会平均货币工资水平1000元,退休的第2年开始领取社会养老金,工作20年、25年、30年、35年和40年后养老金收益分别相当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养老金替代率)的42.9%、45.3%、47.4%、49.3%和51%,收入减少了一半多;如果职工由于提前退休或达不到退休年龄,从加入养老保险计算40年后才有资格领取社会养老金,那么在缴费年限分别为20年、25年、30年、35年和40年的情况下,养老金收益只分别相当于当时社会平均工资的26.8%、31.8%、37.5%、43.8%和51%,相对收入水平更低。假设企业职工每月收入变动100元个单位(增加或减少10%),上述两种情况下的养老金替代率分别增加或减少1.29%、1.53%、1.74%、1.93%、2.1%和0.08%、1%、1.2%、1.4%、1.6%。同时可以看出,缴费年限和工资水平是影响养老金替代率的两个重要变量,延长缴费年限或提高工资水平都能较大幅度的提高养老金水平或工资替代率。但是缴费年限和工资水平只对个人账户有影响,对于社会统筹账户没有作用。在缴费年限为20、25、30、35和40年的情况下,工资水平每变动100元个单位,养老金收益分别增加或减少20.2、26.9、34.5、43、52.5元,而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相应增加或减少1.29%、1.53%、1.74%、1.93%、2.1%。如果以职工参加养老保险40年后才有资格领取社会养老金计算,这个比例更低。当工资水平不变时,缴费年限越多,养老金收益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均增加,但增加速度逐渐变慢。如当缴费年限以5年为单位依次从20、25、30、35、40变动时,养老金社会平均工资替代率分别增加2.4%、2.1%、1.9%、1.7%。

5 结论分析

从以上实证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现行养老社会保险制度下,我国企业职工面临巨大的老年贫困风险,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企业职工的老年生活水平和质量,对于我国老年社会保障工作、国家财政及社会稳定等都具有重大影响。根据上述对我国企业职工养老社会保险的风险实证分析结果,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第一,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提高退休年龄对于完善养老社会保险制度有积极意义,许多学者对此作过详尽论述。我国规定退休年龄男60岁,女55岁,这一制度是在50年代制定的,当时我国男女平均寿命分别为40岁和42.3岁,到2000年时男女平均寿命已分别增长到69和72.4岁,而据世界银行测算[1],我国预期寿命将从1996年的70.3增加到2050年的76.9岁。 国际上普遍实行随着人口寿命增长不断提高退休年龄的政策,如美国67岁,英国、新西兰65岁,匈牙利62岁。目前我国就业年龄人口处于递增阶段,提高退休年龄的最大压力是就业问题,但从人口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在2015年后就会进入老龄化社会,那时就业年龄人口开始递减,就业压力就会降低。而据测算[2],在我国退休年龄每延长1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收40亿元,减支60亿元,缓解基金缺口100亿元。

同时,我国养老保险制度规定,企业职工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给付水平为退休前1年省、自治区、直辖市或地(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20%~30%。一般情况下,社会平均工资水平是逐年增长的,退休越晚,社会统筹账户的养老金给付的绝对水平越高。同时,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收入也会随着绝对值和投资期限增加而提高。因此,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对于增加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投资收益,增加退休金收入,减轻社会养老保险的给付压力都有重要意义。

第二,适当延长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期限。从上述实证结果可以发现,延长缴费年限可以显著提高退休金水平,但主要是个人账户上的养老金收益。因为社会统筹账户养老金替代率为退休前1年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20%~30%,所以职工退休后的基础养老金水平只与个人账户有较大关系。职工工资越高,个人工资替代率越低。同时,按国家现行养老金领取计算方法,个人账户只能提供10年的退休金给付,若职工退休寿命超过10年,只有依靠社会统筹养老金给付。据我国1990年生命表,男性60岁时预期生命余年为15.69,女性55岁时预期生命余年为22.90。按照现行个人账户10年给付期限规定,男性有6年,女性有13年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收益。同时,如果职工工资水平高,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数额很大,在10年给付期内退休金可能较多,但一旦生命余年超过10年,退休职工又没其它收入和积蓄,生活水平就会迅速下降,无助于老年职工的终生平稳消费,也不符合生命周期模型和持久收入假说理论。因此,适应我国人口预期寿命提高的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适当延长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期限是非常必要的。

第三,实行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经营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实行基金积累制,就必须对个人账户资金投资经营,否则就难以抵御通货膨胀风险和利率风险的冲击,无法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若能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投资有一个较高的收益率,不但提高了退休职工的养老金收入,而且可以减轻国家的支出负担。智利改革模式之所以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其私有化下的个人账户基金在投资中获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智利养老保险改革后的前10年,养老金的实际年均投资回报率达到14.4%,工人从中获得的净收益为9.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虽然经济增长放慢,养老金投资回报率也接近8%。通过实证分析我们知道,在假定养老基金5%的投资收益率条件下,养老金替代率还达不到50%,如果没有投资收益,测算结果显示替代率仅为40%左右。

第四,鼓励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企业提供补充年金。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我国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由职工自愿参加、自愿选择经办机构的一种补充保险形式。由社会保险机构经办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由社会保险主管部门制定具体办法,职工个人根据自己的工资收入情况,按规定缴纳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费,记入当地社会保险机构在有关银行开设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并应按不低于或高于同期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利率计息,以提倡和鼓励职工个人参加储蓄性养老保险,所得利息记入个人账户,本息一并归职工个人所有。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经批准退休后,凭个人账户将储蓄性养老保险金一次总付或分次支付给本人。如果职工参加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每月向社会养老保险经办机构缴纳个人工资的15%,基本就能保证退休后获得的养老金给付总额达退休前工资收入的90%左右。同时,鼓励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以为职工提供补充性年金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把职工养老、企业长远发展及减少国家负担三个目标结合起来,也是一种多赢策略。

第五,实现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和商业保险的人寿年金对接[1]。从理论上讲,10年的个人账户给付期是根据人口平均生命余年测算出来的。根据大数定律,实际中会有近一半的人因超过平均预期寿命而面临养老金不足的长寿风险。对于这一点,智利政府承诺以政府财政收入承担个人账户制度下个人长寿的风险,许多成熟经济国家则以购买人寿年金形式支付职业养老金计划(第二支柱)的养老金。目前让我国政府来承担个人长寿风险是不现实的,从长远看也不合理,因此,邓大松等[1]提出在职工退休时,以其个人账户养老金积累购买商业保险人寿年金的方式来规避个人的长寿风险。但是目前我国商业保险市场还不太规范,相关的法律和制度也不健全,退休人员组成的高风险人群对人寿保险公司有没有吸引力,再加上缺乏此方面的操作经验,如何实现个人账户和商业保险的人寿年金对接尚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我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风险模拟分析_养老保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