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三种不同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论文_刘有娅,李红军(通讯作者)

探讨三种不同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论文_刘有娅,李红军(通讯作者)

刘有娅 李红军(通讯作者)

(重庆开县人民医院眼科 重庆 405400)

【摘 要】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切口下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2月—2013年11月就诊白内障患者150例,根据手术选择切口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患者采用1.8mm切口植入博士伦MI60折叠人工晶体,B组患者采用3.2mm切口植入博士伦AkreosAO折叠晶体,C组患者采用5.5mm切口植入爱尔康TYPE05硬性人工晶体。对比三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d、7d、30d、90d、裸眼视力。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平均裸眼视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30d、90d三组患者平均裸眼视力存在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1.8mm切口对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手术相较于3.2mm与5.5mm切口能够加快患者视力恢复速度,使患者尽快获得稳定的散光,进而减少患者眼角膜受到的损伤程度。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1.8mm切口;3.2mm切口;5.5mm切口;裸眼视力

【中图分类号】R77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5028(2015)5-0206-01

随着近年来眼科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眼部微创手术治疗白内障已经成为目前的主流术式[1-2]。白内障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该病病情较为复杂,治疗难度颇大,如果患者未能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会对患者视力造成极大的影响[3]。传统治疗白内障多采用5.5mm切口或是3.2mm切口行超声乳化手术,疗效较为可观,治疗后30d患者视力基本上达到最佳恢复状态。近年来,随着1.8mm切口超声乳化手术的普及应用,明显的缩短了患者的视力恢复时间与效果[4],得到了患者的一致好评,现根据我院临床研究结果进行如下汇报: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我院眼科2011年2月—2013年11月就诊白内障患者150例,根据手术选择切口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50例。A组50例患者中,男性32例,女性18例,患者年龄在12-34岁,平均年龄为19.58±2.71岁。B组50例患者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患者年龄在12-33岁,平均年龄为19.88±1.78岁。C组5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患者年龄在15-4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0.58±2.63岁。三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分布等各方面均不存在较大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临床治疗研究[3]。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单眼发病,晶状体浑浊、视力≤0.5,不存在其他眼科疾病干扰。

1.3方法

1.3.1A组术前对患者眼廓周边进行常规消毒,然后使用2%利多卡因对患者术眼进行麻醉,待麻醉药物生效之后使用开睑器打开术眼眼睑,接着使用1.8mm隧道刀取患者角巩膜边缘10点处进行穿刺直至前房,使用侧切刀在角巩膜边缘2点位置穿刺直至前房,向前房中注射0.2ml左右的粘弹剂,超声乳化粉碎后将晶体吸出,平衡盐灌注液注入后对晶状体皮质进行全面清洗,清晰完成后注入粘弹剂0.2ml,植入博士伦MI60人工晶体。

1.3.2B组基础流程与A组无异,仅需将切口扩大至3.2mm后植入博士伦AkreosAO人工晶体。

1.3.3C组基础流程与A组无异,仅需将切口扩大至5.5mm后植入爱尔康TYPE05人工晶体。

1.4观察指标

三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3d、7d、30d、90d、裸眼视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5统计学方法

对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取()表示,组间数据对比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术前A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12±0.08,B组人均裸眼视力0.12±0.11,C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09±0.08,术后3dA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75±0.22,B组人均裸眼视力0.58±0.19,C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43±0.24,术后7dA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85±0.24,B组人均裸眼视力0.73±0.21,C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59±0.22,术后30dA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87±0.21,B组人均裸眼视力0.77±0.19,C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60±0.20,术后90dA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87±0.25,B组人均裸眼视力0.74±0.22,C组人均裸眼视力为0.60±0.28。治疗前三组患者平均裸眼视力不存在显著差异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30d、90d三组患者平均裸眼视力存在显著差异性,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三组白内障患者不同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裸眼视力对比表[n,()]

时间A组B组C组P

术前0.12±0.080.12±0.110.09±0.08>0.05

术后3d0.75±0.220.58±0.190.43±0.24<0.05

术后7d0.85±0.240.73±0.210.59±0.22<0.05

术后30d

术后90d0.87±0.21

0.87±0.250.77±0.19

0.74±0.220.60±0.20

0.60±0.28<0.05

<0.05

P<0.05<0.05<0.05

3 讨论

1.8mm切口超声乳化手术在治疗白内障方面疗效确切,相较于3.2mm与5.5mm切口明显缩小,这样可以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平衡液的大量渗出,保证患者术眼前房稳定性[5]。总的来说,1.8mm切口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优势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降低了手术源性散光,第二点是小切口下患者术眼密闭性得到了明显增强,进而从源头上保证了患者术后创口恢复,降低了创口感染的出现率,第三点是加快了患者术后恢复速率,进而使得患者视力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到最佳水平。

本次研究表明,三种切口下行超声乳化手术均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视力恢复,视力恢复效果以1.8mm切口为最佳,其次为3.2mm,5.5mm切口下患者视力恢复效果最差,从视力恢复时间来看,1.8mm切口下患者术后7d视力水平基本已恢复到最佳水平,3.2mm与5.5mm切口组则在术后30d左右达到最佳视力水平。

综上所述,1.8mm微小切口相较于3.2mm与5.5mm切口行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疗效更为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念.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

[2]李鑫.三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疗效比较[D].吉林大学,2013.

[3]乔建治.两种不同手术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患者角膜屈光状态的影响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1:71-72.

[4]谭念,叶剑.1.8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11:1111-1113.

[5]艾俊龙,赵祥举.两种不同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2,24:38-39+68.

论文作者:刘有娅,李红军(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中医》2015年5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3

标签:;  ;  ;  ;  ;  ;  ;  ;  

探讨三种不同切口下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论文_刘有娅,李红军(通讯作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