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传导效应_金融风暴论文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传导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外贸易论文,金融危机论文,效应论文,我国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美国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系由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抵押贷款而引发的金融危机。表现为相关金融机构出现巨额亏损甚至破产倒闭,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全球经济衰退。危机虽然发生在美国,但这场危机迅速波及到世界其他国家,引起世界经济增长放缓,我国经济也未能幸免。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直接影响有限,但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却十分明显。我国外贸增速自2008年11月以来连续出现负增长,为“入世”7年来首次。这意味着金融危机已传导到我国对外贸易,并主要通过对外贸易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

一、文献综述

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通过跨国经济纽带紧密联系在一起。任何国家的经济波动都会通过这种纽带向全球范围扩散,国际贸易是其中主要的传导渠道之一。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传导的。Cantor和Mark(1998)、Baxter和Crucini(1995)等人的早期研究确认了国际经济波动中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传导渠道的存在性和合理性;Baxter和Kouparitas(2004)证实了贸易发展与经济周期的协动性具有正向关系的结论;刘冬凌(2009)总结了金融危机的4种传导途径,并用实证的方法验证了经济关联程度越高的国家越容易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并且冲击的程度越大;刘鹤(2009)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冲击的传导方式和冲击的性质以及我国政府的政策应对做出了客观描述;裴平、张倩和胡志锋(2009)选取2007-2008年的月度数据,实证研究了在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前10大出口对象国(地区)的人均GDP下降和失业率增加对我国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吴敬琏(2008)、巴曙松(2009)、华民(2009)等许多经济学家都分别基于国内的经济情况深入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贸易和国际货币体系等的影响及我国应采取的对策。笔者从国际金融危机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传导到我国对外贸易的视角出发,分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效应。

二、国际金融危机的国际贸易传导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的经济运行越来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大国的经济波动都会影响其他国家的经济进而向全球范围扩散。经济波动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以及资讯等渠道传导的。而国际金融危机则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渠道传导到我国经济的。

面对外部冲击,国际贸易传导效应在世界经济波动的生成过程中会向不同的方向传递,世界经济中联系紧密的国家波动的协动性增强,而联系松散的国家协动性则较弱。比如美国2000年网络泡沫的破灭,使其经济增长率显著下滑,引起了信息产业发达的新加坡、爱尔兰、芬兰等国的经济增长率同步下滑,但对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的国家则影响甚微。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各国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明显增强。贸易流量变化能使冲击带来的经济波动扩散到所有的部门和产业,从而使世界经济波动的协动性增强。

1.国际贸易传导效应主要是通过贸易量的变化影响其他国家

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或出现经济增长放缓时,会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商品、中间产品和服务等的需求,导致发展中国家贸易量下降。这种贸易量的波动又会传导到经济的其他方面,如贸易保护主义泛滥,引起许多国家出口企业破产倒闭,导致经济风险等等。当然,这种贸易量的波动也会给一些国家带来发展的机遇,如“土豆现象”。① 一般来讲,与发达国家贸易量较大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较大,而贸易量较小的国家受到的影响较小。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对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出口明显减少。

2.国际贸易传导效应还通过贸易条件影响其他国家

贸易量的不利波动在净贸易条件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会引起收入贸易条件的恶化。对净贸易条件的影响则由于外部市场环境恶化,出口商品价格趋于下降,相应的也会导致净贸易条件恶化。如果该国的贸易量主要是“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出口商品价格指数趋于下降,进口价格指数也会下降,则净贸易条件取决于哪个下降的幅度大。然而,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加深,迫使出口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这样则会改善单因素贸易条件。许多发展中国家生产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初级产品,这类产品往往市场竞争激烈,容易受发达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出口收入往往随商品的贸易量和价格波动发生变化。Mendoza(1995)收集了23个发展中国家1961-1990年的数据,表明贸易条件的冲击波动在发展中国家产出波动中所占的比例高达50%。但这也促使发展中国家改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升级。国际金融危机中我国的净贸易条件具有不确定性。我国2009年1月份的净贸易条件为114.4,说明我国的净贸易条件有所好转,但2月份则有所恶化。单因素贸易条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会逐步改善。

3.国际贸易传导效应也与一国的外贸依存度有关

由于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育良好,市场需求大。导致许多发展中国家出口产品的目标市场主要依赖发达国家,从而使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外贸依存度较高。新兴市场国家中的东亚和拉美许多国家尤其明显。我国的外贸依存度近年来逐步提高,2007年已高达60%以上。国际金融危机已开始改变美国公民以前“寅吃卯粮”的消费习惯,这就使得对美国外贸依存度高的我国对外贸易受到的损失较大。

国际贸易传导渠道扩散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影响,使经济长期赖以增长的高储蓄——高投资——高出口——高顺差到收益分配和国内就业及消费之间形成的循环受阻,对外贸易大幅下降,经济增长下滑,国内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下降,失业率上升。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是在2008年9月份之后显现的。当年8月份几个沿海省份的大批出口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失业人数增多。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传导效应

1.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对外贸易额明显下降

美国及其他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增长,进而影响整个经济增长。由于我国外贸依存度2008年在60%以上,对美国的出口依存度更高,1998年只有18%,到2007年上升到38%左右。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显著的下滑。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迅速蔓延,欧洲、日本及许多新兴市场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对我国的出口也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我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做过一个分析认为,历史数据表明,欧美GDP增长率每放缓1个百分点,我国的出口增长率就要下降7个百分点。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我国出口产生了较大的不利影响,宏观上还导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回落,微观上使得一些出口企业陷入困境。

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据美国商务部2009年8月27日公布,2009第二季度,美国GDP年率修正为下降1%,至此,美国经济已连续4个季度萎缩,为自1947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长萎缩期。一季度,美国经济萎缩6.4%,为1982年以来最大的季度降幅。美国经济陷入衰退对我国出口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

2008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为2.5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7.8%。但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明显放慢。从2008年5月开始,我国不论出口还是进口,均呈现出下滑态势。从2008年11月份开始至今,进、出口则双双逆转为下降态势,其中,2008年11月出口同比下降2.2%,大大低于10月份19.2%的增速;进口同比下降17.9%,也大大低于9月份15.6%的增速,这是自2000年以来进出口各项指标首次同时出现负增长:2009年连续6个月呈现负增长态势,如图1所示。受出口下降的影响,2008年10月末我国外汇储备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当月减少逾150亿美元,为5年以来首次减少。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1月份我国进出口商品价格指数继续双双走低,其中,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为89.4(费氏指数),较2008年12月份减少0.6个百分点,连续5个月走低;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为102.3,较2008年12月份回落2.8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回落。我国1月份的净贸易条件为114.4,说明我国的净贸易条件有所好转。因此我国1月份的贸易顺差高达391亿美元,同比增长102%。但到了2月份我国的贸易顺差仅为48.4亿美元,同比下降40.9%,2月份贸易顺差的大幅下跌主要由于出口大幅下滑、企业库存减少、进口增加造成的。说明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近期收入贸易条件和净贸易条件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图1 2008年8月以来我国月度对外贸易同比增长情况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数据。

图2 2008年8月以来我国主要出口目的地月度出口值变化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数据。

2.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的出口市场环境进一步恶化,但近期有所好转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衰退,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等国经济衰退较严重。受此影响,我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甚至新兴市场国家的月出口额持续下降。2008年11月份,我国对欧盟出口240亿美元,分别比9、10月份减少33.7亿美元和22.2亿美元;对美国出口203.6亿美元,分别比9、10月份减少43.3亿美元和32.9亿美元②。2009年3月份,中欧双边贸易总值2645亿美元,同比下降19.3%,环比增长21.2%,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6.3%。中美双边贸易总值为22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6%,环比增长25.8%,占同期我国进出口总值的14.5%。中日双边贸易总值175.2亿美元,同比下降20.5%,环比增长19.1%。可见,我国出口形势还不容乐观,由于我国出口退税率提高等对外贸易政策的刺激,2009年3月我国对许多国家的环比出口增长率明显好转,如图2所示。这说明我国鼓励外贸发展的政策开始显现效果,外部环境正在好转。

3.国际金融危机导致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抬头

随着国际金融危机愈演愈烈,许多国家经济陷入困境,反对自由贸易和全球化的浪潮开始升温,贸易保护主义也在全球范围内呈现抬头趋势。这使诸如我国等出口较多的国家受创较大。世界贸易组织2009年3月23日发布报告说,由于经济危机导致全球需求大幅减少,2009年世界贸易额预计将下降9%,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大降幅。世贸组织的报告还指出截至2009年2月初,全球反倾销案件总数同比增加了40%。

G20(20国集团)首脑的华盛顿峰会,在商讨如何应付全球金融危机之时,同声表示要排除保护主义,维护自由市场机制。然而,不出数周,印度尼西亚宣布对至少五百项产品实施进口管制,要求进口产品必须申请特别许可,并加税。俄罗斯也调高汽车、家禽和猪肉的关税。法国则拟设立一项国家基金,防止本国企业被外国企业并购。巴西和阿根廷亦计划提高餐酒、纺织品以及皮革制品的进口税。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尽管G20在2008年11月一致承诺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但其中17个国家已经设立了新的贸易限制。

美国的贸易保护措施中,明确规定了“只买美国货”(Buy America)到“雇佣美国人”等有关条款。根据第1640“购买国货”条款,使用“新政”③ 在“不违背美国的国际承诺④”前提下,必须使用“国产”钢铁和其他制成品。由于我国等许多成员都尚未在WTO“政府采购规定”中签约,因此,美国就对“中国制造”的钢铁关上了大门。欧盟在其反倾销的大旗之下,保护主义色彩更鲜明,而我国则成为欧盟针对的重点。欧盟2008年10月通过决议,对我国的紧固件产品征收为期5年平均80%的反倾销税,成为欧盟迄今为止最大的反倾销案之一。2008年前10个月,欧盟新发起14项反倾销调查,其中有6项是针对我国的。而欧盟同期采取的3项临时反倾销措施,均针对我国,在6项正式反倾销措施中,也有一半是针对我国的。除欧美国家之外,其他国家也争相效尤。巴西外贸委员会已决定对从我国进口的巴士和货车轮胎征收每公斤超过一美元的临时反倾销税。2008年10月以来,印度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17起贸易救济调查,并对我国钢铁、化工、纺织等产品实施进口限制措施。⑤

这些贸易保护主义措施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对外贸易环境。自1995年以来,我国一直是世界上遭受反倾销最多的目标国。2008年下半年以来,我国更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重点目标。自2008年8月开始,我国对美国、日本、韩国、德国、英国、印度等的出口额都呈现逐月减少的态势。2009年2月份,我国对美国的出口下滑24%,对日本下滑27.5%,对新兴经济体韩国下滑27.4%,对发展中国家印度下滑11.9%。可见国际金融危机导致的贸易保护主义不仅影响到我国对美国的出口,还间接影响到我国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出口。

4.国际金融危机造成世界经济下滑、需求下降,我国出口订单减少,停产、倒闭企业增多

金融危机使出口企业销售困难,盈利水平降低,甚至亏损。随着企业开工率的下降,停产或倒闭,大量工人失业。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本质上是对我国过度外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面冲击,最严重的问题是失业,特别是近2000万在劳动密集型出口产业就业的农民工的失业。广东省外经贸厅一位人士提到,2008年12月前后,该厅曾做了大规模的摸底调研,调研结果表明,国外需求减少,直接导致客户订单减少,客户不愿接受出口企业大幅加价,订单的时间周期缩短,有的客户甚至想方设法取消原有的订单。第四季度订单减少幅度达20%-25%,而2009年的订单数减少更高达30%-35%,企业被迫延长放假时间,推迟开工。2008年秋季广交会在会期加长、场地与摊位增加的情况下,多数出口市场和产品成交额已经明显下降。其中,欧盟、美国、日本传统市场的成交额分别比上届下降16.6%、31.5%和23.9%。订单减少导致珠三角、长三角许多出口企业2008年以来纷纷倒闭。以纺织行业为例,规模以上企业利润额10年来首次出现了负增长,行业亏损面扩大到20.44%,倒闭企业的产能短期内难以恢复。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停产或倒闭,造成了许多农民工2008年春节前提前返乡,农民工失业问题严重。据统计,到2009年春节之前,失业的农民工总数达到两千万人,占全球失业人数的一半⑥。虽然最近沿海出现了用工荒,但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出口形势难言稳定。

5.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企业货款回收困难,进出口贸易风险进一步增大

由于美国等许多国家经济衰退,一些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收购,部分国家和地区信用恶化。经济不景气使国外不少进口商和经销商融资困难,企业和个人支付能力下降,信用降低,出现支付困难。这势必增加我国外贸企业收汇结算的风险。

来自国内唯一一家受理出口信用保险的公司——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国出口信用险实际赔付率约为77%,比2007年大幅飙升近30个百分点。按可能损失计算,2008年全国出口信用险可能损失率高达200%(报损可能损失金额相当于所收保费的200%),但由于未结赔案众多以及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渗透的滞后效应,2009年或许会是情况更糟糕的一年。中国进出口银行广东分行一位官员表示,国际金融危机使全球信用风险环境不断恶化,企业被拖欠货款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外国进口商在本国银行贷款难,往往提出赊账,要求采取放账交易方式。“中国企业变成了海外客户的融资工具,这对我们影响很大,一些企业发货后很长时间收不回钱,有些进口商甚至拿了大量货物后就宣布破产。我国企业还不是优先债权人,想拿回货款更加困难”。这些都可能引发风险。

另外,国际金融危机可能引发汇兑风险,金融危机引发不同国家经济衰退的程度不同,各国会采取差异化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这会使不同国家经济复苏的程度和速度不同。从而各国的汇率变化也会不同。汇率的频繁波动会影响对外贸易的平稳运行。2008年10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汇率比较平稳,欧元汇率跌幅较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化不大。我国外贸结算主要采用美元计价,这对我国的外贸比较有利。但2009年3月18日,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09年的第二次例会后发布声明,将在未来6个月内买入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此举引发美元贬值担忧,而我国大量以美元计价的资产面临汇兑损失,尤其是持有的美国国债。

四、国际金融危机给我国对外贸易提供的机遇

1.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投资和出口减少,我国可以采取刺激内需的办法来解决

过去我国长期高投入、低消费、出口主导的增长模式,以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既牺牲了我国的长期利益,也牺牲了人民的福利。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投资增速回落,企业投资效益不断降低。2008年1至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实现利润18685亿元,增幅仅为19.4%,较2007年同期的37%大幅回落。出口更是受到欧美经济衰退的影响,已先行陷入困境。2009年以来,我国CPI和PPI一直处于负增长区间,显示我国经济增长已经明显放缓。为此,国家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外贸企业应借此机会开拓国内市场求生存,充分发挥出口企业产品设计新、质量好的优势,加强与国内渠道商、品牌商的合作,抓住国家“促内需”的机遇,开拓国内市场,形成兼顾两个市场的新格局,拓展回旋空间。

2.加快改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实行科学发展的产业政策,实现市场多元化战略

开始于发达国家的这场金融风暴,会极大地削弱他们的经济、政治、军事与外交实力,在这场国际格局大变动中,我国一方面可利用发达国家制造业面临危机的现实,积极为我国引进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应抓住时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长期以来是数量扩张型的增长方式,企业缺乏追求质量和提高效益的主动意识以及提高生产率和经营管理水平的内在动力,同时政府的软约束预算容忍外贸企业的低效率增长。出口产品多为需求弹性低、加工程度浅、技术含量低和附加值少的制成品,为了实现总体收入的提高只能依靠出口额的增加,出口数量指数的上升幅度快于出口价格指数的上升幅度。

发达国家制造业面临的危机为我国引进先进的制造业技术、装备和人才提供了空前的好机会。仅仅在几年前,通用汽车的市值还高达560亿美元,但是到2008年11月,通用与福特两大汽车公司的市值之和还不到100亿美元,美国政府的救市资金有限。我国的外汇储备巨大,并且还拥有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的能力。过去是发达国家向我国借钱,然后再来买我国的生产企业和金融机构,玩了一场向债主借钱又买下债主的游戏,我国现在也可以购买他们的企业。虽然过去曾出现了我国购买美国企业受阻的情况,但今天的情况已经不同,如果美国政府和议会再阻止我国购买美国企业,我国政府完全可以用手中的美元作筹码,迫使美国同意我国的收购,这样的举措也会受到美国企业界的支持。如果能够利用好这个机会,在危机过去后,我国的重化工制造业就会登上一个新台阶。⑦

从长期角度考虑,我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经济增长严重依附于别国是无法持续发展的,必须要靠国内的自主创新。鼓励新兴产业发展,对节能环保、自主创新的产业和企业进行财政补贴或税收减负。可喜的是近年来我国研发力量成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突破性的技术发明开始涌现。虽然中国制造里面的知识技术含量还较低,可是这方面进步的速度很快。这对进一步提升我国对外贸易产品结构,改善我国的单因素贸易条件很有益处。

3.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从而缓和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的出口也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2008年7月份开始,人民币升值幅度开始放慢,并长期窄幅波动。而2008年12月1日人民币兑美元创汇改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此后连续三天接近跌停,成为三年升值中的第一次贬值。与此同时,国务院在2008年12月3日常务会议确定的金融促进经济发展9项措施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汇率列为继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之后货币调控政策的三大手段之一。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人民币汇率对美元汇率变化比较平稳,这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平稳发展。尽管美联储公开市场委员会在2009年的第二次例会后发布声明,将在未来6个月内买入总额为3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引发美元贬值担忧。但美国各机构大量减持国外资产以补充其国内流动,美元头寸相对紧张,故美元汇率近期大幅贬值的可能性不大。金融危机以来,美元汇率还出现了小幅升值。当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在中长期,美元则倾向于贬值,对人民币币值会产生一定的压力。

4.国际金融危机为重建国际货币体系提供了历史机遇,我国可以借此机遇积极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革与重建

国际金融危机的出现反映了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严重背离以及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递增,根本原因是目前的国际货币体系有严重缺陷。第一是美元本位制完全没有约束;第二是浮动汇率体系。很多经济学大师研究的结果都说明浮动汇率体系是一个国际货币供应量无限制增加的内在机制,浮动汇率体系促使全世界的货币供应量无限制放大。从1971年到2008年,全球基础货币量是数百倍的增加,1971年只有381亿美元,2008年已超过了6.2万亿美元⑧。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已经运行60多年,国际货币体系60年走过的矛盾和问题充分暴露,已经让全球更多的人懂得了世界经济不太平的制度根源。G20华盛顿首脑峰会,标志着世界将进入重新完善和建立国际货币体系的新的历史时期。G20伦敦峰会达成了向IMF大量注资的承诺。我国提供400亿美元。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伦敦峰会前提出创造一种与主权国家脱钩、并能保持币值长期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这一主张已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鉴于我国前30年财富实力的积累和世界经济格局中我国地位的显著变化,现在世界需要我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的改善,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与原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冲突和矛盾,在冲突和矛盾中要求我国采取与目前世界上金融秩序不完全一样的改革策略。因此,同样需要增强我国参与国际货币体系重建的知情权和话语权。不失时机地抓住参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历史机遇,在我国迈向成熟经济体结构的转化中,将会大大减少国际间的摩擦和阻力。

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一方面为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和损失,另一方面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深深融入全球经济体系中,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2008年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上升为全球第三位。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只要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就能平稳健康地向前发展。

注释:

① 金融危机促使发达国家市场的消费方向由“向上购买”转为“向下购买”,即高性价比和相对廉价的产品会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

② 吴婷:“外贸进出口指标8年来首次同时负增长,”《上海证券报》2008年12月17日。

③ 美国“新政”:美国经济刺激计划获得通过的由奥巴马提出的7870亿美元资金的公共工程。

④ 美国的国际承诺,实际上指的就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政府采购规定”。根据前者,加拿大、墨西哥享有“豁免权”;根据后者,欧盟、日本、韩国等成员也不在拒绝之内,但其他100多个WTO成员不在其列,其中就包括中国。

⑤ 刘能华、鄂永健:“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形势展望,”《上海证券报》2009年02月27日。

⑥ 刘鹤:“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和中国的政策应对,”《中国发展观察》2009年第3期。

⑦ 王建:“明年调控要规避的四个误区,”《中国证券报》2009年1月4日。

⑧ 向松柞:“国际货币体系改革:问题、前景和可能方案”,草根网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17&articleId=11782(访问时间:2008-12-12).

标签:;  ;  ;  ;  ;  ;  ;  ;  ;  ;  ;  ;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对外贸易的传导效应_金融风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