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分析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研究组采用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静脉滴注,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钠静脉滴注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VAS评分两组较治疗前下降,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2周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止疱时间和开始结痂时间研究组均快于对照组,且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明显。
【关键词】前列地尔;更昔洛韦;带状疱疹;疗效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病,主要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致使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1】。近年来研究表明带状疱疹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不断上升,从而使得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2】。带状疱疹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且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因此,本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患者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本研究病例来源于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受诊治的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5例。研究组中,男13例、女22例,患者年龄位于42~70岁、平均为(58.32±6.13)岁,疱疹部位:胸背部17例、头面部12例、四肢6例。对照组中,男14例、女21例,患者年龄位于41~68岁、平均为(57.61±5.82)岁,疱疹部位:胸背部16例、头面部12例、四肢7例。基线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入组标准
(1)诊断参照《中国临床皮肤科学》【3】标准;(2)患者年龄位于40~70岁之间;(3)与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3 排除标准
(1)肝肾功能不足;(2)感染,如结核等;(3)对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存在过敏者;(4)合并糖尿病、消化道溃疡等疾病。
1.4 方法
研究组:给予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静脉注射治疗,具体方法如下:静滴前列地尔(由长春天诚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0 μg+100 mL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同时静滴更昔洛韦注射液(由吉林海外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00 mL+100 mL生理盐水中,每日1次;对照组:仅采用更昔洛韦静脉注射治疗,方法同研究组。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2周。
1.5 疗效标准
疗效评价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其中以疼痛消失,并且患者疱疹全部消退为治疗治愈;以疼痛明显改善,并且患者疱疹基本结痂为治疗显效;以疼痛改善,并且患者疱疹明显消退为治疗有效;以疼痛无改善,并且患者疱疹较治疗前无变化为治疗无效。以治疗显效率与治疗有效率之和为治疗总有效率。
1.6 指标分析
(1)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2周疼痛改善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价,疼痛严重程度与VAS评分呈正相关;(2)分析两组患者止疱时间、开始结痂时间。
1.7 统计学分析
将本研究数据统一录入Excel软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进行相关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两者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两者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由表1结果可见,研究组治疗治愈例数19例、治疗显效例数10例、治疗有效例数5例、治疗无效例数1例,对照组治疗治愈例数10例、治疗显效例数8例、治疗有效例数8例、治疗无效例数9例。治疗总有效率对比两组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带状疱疹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疾病,带状疱疹病毒不仅侵害神经纤维,同时还能够损伤神经被膜上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损伤神经纤维周围毛细血管,从而导致神经纤维的微循环障碍,进一步加重神经纤维的破坏【4】。此外,带状疱疹具有自限性,但部分患者会发生后遗神经痛。故而,临床上如何提高疗效以及缓解神经痛为带状疱疹的关键所在。
前列地尔是将前列地尔包裹在脂微球中的一种载体制剂,具有直接舒张血管平滑肌作用以及很强的抑制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作用,还能够促进病损神经和组织的修复【5】。此外,前列地尔止痛效果可能与其抑制致痛物质的释放和抑制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断交感神经异常兴奋,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相关。更昔洛韦是广谱抗病毒药物,能够经多个环节抑制病毒DNA复制,并且对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破癌症病毒等均有显著的抑制病毒增殖作用,同时该药物抗病毒作用为阿昔洛韦的50~60倍,在治疗带状疱疹中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6】。本研究表明,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2周VAS评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止疱时间和开始结痂时间研究组均快于对照组。由上述可知,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钠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明显,且可减轻患者疼痛,以及加快止疱时间和开始结痂时间。
参考文献:
[1] 李娟,索罗丹,赵丹,等. 带状疱疹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 现代预防医学,2014,41(5):781-784.
[2] 孔宇虹,李元文,杨碧莲,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相关因素流行病学分析[J]. 环球中医药,2014,6(12):909-914.
[3] 赵辨. 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96.
[4] 杨梅,章绍清,吴艳霞,等.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病相关因素及干预方法分析[J].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153-155.
[5] 王英夫,游俊. 前列地尔联合更昔洛韦常规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J].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5,25(10):582-584.
[6] 宋志刚,秦建文. 更昔洛韦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中重度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4,13(1):73-74.
论文作者:王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2
标签:带状疱疹论文; 患者论文; 前列论文; 例数论文; 疗效论文; 疱疹论文; 对照组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