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丝书“春秋事变语言”_春秋论文

读帛书本《春秋事语》,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帛书论文,春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闵子即闵子骞的补证

《春秋事语》共有十六章,其中有三章都有闵子辛的议论。张政先生以为:“闵子辛此人它书不见,疑即闵子骞。《说文》三篇上:‘,罪也,从干二,读若愆。’辛形近,愆骞音同。闵子骞名损,、愆和损义亦相应。”〔1 〕张先生以为愆音同,而愆又同于骞,故见于《春秋事语》的闵子辛即闵子骞。这样的推断,极为合理。现在还可找出其他的旁证来证实其说。

在东汉的画像石刻的榜题中有“敏子愆”,不过这一材料现在已很难见到。在罗振玉的《石交录》卷一中有记载〔2〕, 罗氏云:“河南省城之白沙镇,廿余年前出汉画像石题字凡十六榜,雕刻甚浅,然颇工致完好。”题记有下列几条:

1.偃师刑渠至孝 其父

2.此上人马皆食大仓 急如律令

3.減谷关东门

4.□□父身 墅王丁兰 木人为像

5.伯臾母 后母身 伯臾身

6.原谷亲父 孝孙原谷 原谷太父

7.敏子愆父 敏子愆 后母子御 子愆车马

榜题所记人物,有刑渠、丁兰、伯臾、原谷和敏子愆。这些人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孝子,在东汉的石刻或壁画上常能见到。罗氏说榜题中“文多别字,刑渠即邢渠,減谷关即函谷关,墅王即野王,敏子愆即闵子骞。”他断言榜记用敏代替闵,用愆代替骞,显然是正确的。

有关闵子骞孝行的故事见于师觉授的《孝子传》〔3〕:

闵损字子骞,鲁人,孔子弟子也,以德行称。早失母,后母遇

之甚酷,损事之弥谨。损衣皆蒿枲为絮,其子则绵纩重厚。

父使损御,冬寒失辔,后母子御则不然,父怒诘之,损默然而已。

后视二子衣乃知其故……。

山东嘉祥汉武梁祠石刻题记中也有闵子骞故事。其文字榜题是:

子骞后母弟 子骞父 闵子骞与假母居 爱有偏移,子骞衣寒

,御车失捶〔4〕

题记简略,但和《孝子传》对照,看出两者所记为同一内容的故事,说的是闵子骞受后母虐待,冬天衣衫单薄,御车时连辔绳或马鞭也掌握不住。现通过《孝子传》和武梁祠画像题记,知道白沙石刻题记中的敏子愆确为闵子骞。

张政烺先生以为和愆、骞同音,今从白沙汉画像石题记中看到,汉人确有把骞写成愆者,证明了张先生所作推测的精确性。

在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题记中,有好几位孔门弟子的名字,其中就有闵子骞,三个字的写法和武梁祠榜题一样。武梁祠年代在东汉桓帝时,和林格尔汉墓的年代和其相近,则东汉晚期,闵子骞三字的写法较规范化,已不像以前可以用不同的同音字来书写了。

二 战国时的《春秋》学

《汉书·艺文志》说:“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意,故论本事而作传,明夫子不以空言说经也。”这是说左氏为《春秋》作传的目的是,凭借具体的历史来阐明儒家的思想与观点,以避免空泛说经之弊。由于儒家对《春秋》的重视,战国时儒门弟子及其后学致力于《春秋》者不乏其人。最有名者当为孔子门人的子夏。汉人谈到《公羊》一书的传授时,常和子夏联系在一起,如闵因《公羊序》云:“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5 〕又戴宏《春秋解疑论》:“子夏传与公羊高,高传与其子平。”〔6〕以上所说,未必可信, 但反映出在汉人心目中子夏和《春秋》的关系十分密切。在古书中可找到子夏的有关言论,《国语·鲁语下》记“季康子问于公父文伯之母”一节,最后是:“子夏闻之曰:善哉!商闻之曰……。”子夏评说历史的言论不仅于此,在《韩非子》一书中也时常提到,如《外储说右上》:“子夏曰:春秋之记臣杀君、子杀父者以十数矣。”后面韩非论齐田常、晏婴时又引子夏所说“善持势者早绝奸之萌”一类的话。战国时子夏论史的作品不少,所以韩非才能屡屡引用,当时或许有一部子夏的《春秋传》传世。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一再提到子夏,并说:“子夏言《春秋》重人”、“有国家者不可不学《春秋》。”可见子夏在治《春秋》这方面建树不小,不仅对战国时有影响,而且还延续到西汉,所以董氏对其大为称颂。

孔门弟子曾子,是治《春秋》的一大家。据刘向的《别录》,《左传》最初由左丘明传授给曾申,申又授吴起。这一说法可靠与否,现在还很难说。但董仲舒已将曾子对《春秋》的贡献有了肯定,《俞序》云:“春秋之道大得之则以王,小得之则以霸,故曾子、子石盛美齐侯,安诸侯,尊天子。”在《公羊》中提到鲁子其人,元郝经以为“鲁”可能是“曾”之讹〔7〕。郝说如属实, 则曾子有关《春秋》的言论被保存于《公羊》之中。

闵子骞是七十子之徒中的佼佼者,《孟子·公孙丑章上》说:“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即以为这三人在某些方面可和孔子相比,这是对闵子骞很高的评价。《孟子》又说他“善言德行”。由于《春秋事语》的发现,我们知道他还专长于《春秋》。董仲舒《春秋繁露·俞序》说:“孔子曰:吾因其行事而加乎王心焉,以为见之空言,不如行事博深切明。故子贡、闵子、公肩子言其切而为国家资也。”这三人都是孔子弟子。公肩子即公坚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公坚定。《说苑》中有公扈子。苏舆以为“扈”与“肩”形近,或许公扈子即公肩子〔8〕。从《说苑》所记来看,公肩子也是善言《春秋》者。 董仲舒把闵子骞和子贡、公坚子并列在一起,以为都是长于《春秋》者。但有关闵子骞的记载不见于传世的古籍,而董仲舒或许见过《春秋事语》或和其相似的古文献。

战国时儒家研治或评说《春秋》已成为一种风气。流传到后世的作品,以《左传》、《公羊》、《谷梁》为最著。还有铎椒、虞卿以及西汉人提到的邹氏和夹氏的《春秋》。《公》、《谷》二书中引用公羊子、沈子、鲁子、司马子、北宫子、女子、谷梁子、尸子,也都是诸子百家中擅长于《春秋》之学者。《汉书·古今人表》中有邹子、夹子、沈子、北宫子、尸子、公扈子等人,钱大昕以为这些人都是传《春秋》者。现在由于帛书的出土,知道战国时治《春秋》的各家,还应加上一个闵子骞。

重视《春秋》本是儒家的一个重要传统,到战国时尤为盛行。于是《春秋》之学形成起来并获得了发展,其特点是诸子学和史学的合流。《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云:“及如荀卿、孟子、公孙固、韩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书,不可胜纪。”司马迁指明,战国诸子援史入子成为风气。诸子中以韩非为突出,他对《春秋》很熟悉,时加引用。如《备内》引《桃左春秋》,《外储说右上》、《奸劫弑臣》等都提到“春秋之记”。清沈钦韩指出:“然战国诸子又尝睹《春秋传》而成书,如韩非《奸劫弑臣篇》:“《春秋》之记曰:‘楚王子围将聘于郑,未出境,闻王病而反’,云云。此全依《左氏传》也。 ”〔9〕确实,韩非为了宣扬法家的专制王权,经常引用春秋时君权下替之例,以作为值得吸取的历史教训。这说明史学和子学的相互渗透,当时《春秋》之学的盛行,其原因也在于此。这种状况也为汉代所继承下去,故《公羊》、《谷梁》一直是两汉时的显学。

三 《春秋事语》的结构特点

此书的性质和《左传》比较相似,以纪事为主。记事内容都属春秋到战国初的“正史”。但每章又都要引一段当时人或和当事人有关的人的议论。如《齐桓公与蔡夫人乘舟》一章引用士说的话,《吴伐越》一章引纪的话,《鲁桓公与文姜会齐侯》一章引医宁的话。或者是引用后人的话,如有三章都引用闵子骞所发表的议论。《左传》中这两种情况都有,如襄公十四年师旷对晋侯,昭公三十二年史墨对赵简子。不过师旷、史墨等人未必真有其人,很可能出于作者假讬,目的是借他们之口来阐明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春秋事语》或许也这样,如吴伐越记吴子余祭被杀一事,《左传》中并无人事先批评余祭缺乏警惕。《谷梁》传有一段作者的议论,其用意和《春秋事语》纪所说相似。则纪很像是作者所假讬,其余如士匽、医宁等人不见于他书,恐怕也有出于假讬的可能。

《春秋事语》和三传一样,不少章中都引用他人之议论。但在如何引用方面,各书并不一致,例如:

1.《左传》所引后人的议论,除孔子外,一概不署名,而用“君子曰”以表示之。《公》、《谷》则正相反,全书中“君子曰”仅一见,而多数是标明其姓氏,如称子沈子、子司马子。为了以示尊重,前面还加一个子。《春秋事语》作“闵子骞问之曰”,称姓名而不称子,和《公》、《谷》也不同。

2.三传引用他人之议论字数都不多,而《春秋事语》引闵子骞的议论长达100字左右。

3.《左传》引用别人的议论,内容有言“书法”者,也有论史者。。《公》、《谷》以论“书法”为主,《春秋事语》则以论史为主。

4.三传引用他人之议论大多置于一节之最后,起到对一件事作出结论性的作用。《国语》也如此。《春秋事语》可谓别具一格。每章先叙事情的发生及其发展,接着来一段议论,可以是当时人,如士说、医宁;也可以是后来的闵子骞。而最后则叙述事情的结果,如《齐桓公与蔡夫人乘舟》说蔡夫人因触怒桓公而“蔡嫁之”。接着“士说曰:蔡其亡乎”。下面是他对事态发展的分析。最后作者云:“桓公率师以侵蔡,蔡人遂溃。”又如《宋荆战泓水之上章》,先说宋君不愿趁楚军未济而击之。下面是士匽为鲁君犒师,并发表“宋必败”的议论。最后,作者说:“战而宋人果大败。”引用闵子骞议论的三章,最后也都有事情结局的简述。

从以上的比较中,看出《春秋事语》一书结构、性质方面的特点。《公》、《谷》两书都致力于对“微言大义”的探讨和辩证,故宋人称其为经学,《左传》才是史学。《春秋事语》论史多从政治利害得失为着眼点,对一字之褒贬一类问题毫不涉及,所以它和《左传》相近,和《公》、《谷》则相差较远。

战国时《春秋》之学获得了很大发展,有关的作品想必不少,但流传下来的并不多,主要有所谓的《春秋》三传和《国语》。从这几种著作也能看出当时存在着不同的流派。《荀子·劝学》云:“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看来侧重于讲《春秋》微言大义的风气很盛,《公》、《谷》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这两书引用很多人的作品,表示当时属于这一学派的名家其阵容颇为强大。两书在西汉时成为今文经,并取得了官学的地位。司马迁站在维护史学的立场上而对今文经的《春秋》之学展开了批评,他在《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序》中说:“儒者断其义,驰说者骋其辞,不务综其终始。”他指出今文经只知推求《春秋》之义,对于探究历史的终始、盛衰则置之不顾,因而他倾向于“古文”和《春秋》、《国语》。《春秋事语》不属于“儒者断其义”一类的作品,而且对讲述历史很注重前后因果关系,即所谓能“综其终始”者。在西汉时此书不会归入今文经《春秋》示范畴似乎是不成问题的。此书的发现,使我们对战国史学的发展状况增添了更多的了解。

注释:

〔1〕张政烺《春秋事语解题》,《文物》1977年第1期。

〔2〕罗振玉《贞松老人遗稿甲集》。

〔3〕《太平御览》卷413引。

〔4〕《汉武梁祠画像题榜字》,有正书局石印本。

〔5〕徐彦《春秋公羊注疏》卷一注引。

〔6〕徐彦《春秋公羊注疏》序注引。

〔7〕〔8〕苏舆《春秋繁露义证》《俞序》注。

〔9〕沈钦韩《汉书疏证》。

标签:;  ;  ;  ;  

读丝书“春秋事变语言”_春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