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看反腐倡廉_反腐倡廉论文

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看反腐倡廉_反腐倡廉论文

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角度来认识理解反腐倡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反腐倡廉论文,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论文,角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关于反腐败问题,中央最近刚刚出台了一个文件,也就是我们大家正在学习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央在这个文件中从教育、制度、监督三个方面,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阐述了党中央关于反腐倡廉理论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特别是根据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剖析了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社会历史原因,指出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制定了我党下一步反对腐败与加强党的建设各项工作的关系,以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工作格局等具体安排。这是我们下一步反腐败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学习领会,扎扎实实贯彻执行。结合此《纲要》和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题目,联系实际,我谈几点学习体会。

通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党面临着许多复杂多变的新情况、新考验。面对瞬息万变的国内外形势和日益繁重的时代使命,我党必须解决好“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历史性课题。为此,党中央连续作出了《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和《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两个决定。并根据一些党员干部放松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革命意志衰退,经受不住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一、如何看待腐败问题(腐败的现状、成因、长期性、持久性)

此次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其中老百姓反映最强烈、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恐怕就是党风廉政建设问题了。一般百姓街谈巷议、报刊媒体轮番炒作、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都与此密切相关。那么,我们现在的党风廉政建设的现状到底是什么样,是我们必须涉及的问题。

对于党风廉政建设问题,特别是廉政建设问题,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看不到主流,悲观失望,是错误的:看不到问题的严重性,丧失警惕,不下大气力加紧解决,是危险的。如何看待现实生活中的腐败问题和现象,我个人认为,可以用“四个最”来概括:

规定要求最严:四大纪律,八项注意,八十七个不准,凡是可以想到的基本包括,其中包括一包烟、一盒茶等;内涵外延最广:从上到下,不管官大官小,有权没权,均属于管理对象,甚至扩展到领导干部的老婆孩子、秘书司机等周边人员;惩处措施最狠:从一旦发现问题,就地撤职,然后再调查核实;到开除党籍公职,撤职查办。对发现重大问题的,不论官职大小,直至判刑、杀头;解决难度最大:涉及问题的领域越来越多、出现问题的时间愈来愈短、发生问题的人员级别越来越高,等等。

问题在哪,值得深思。对于反腐败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制定了多少严厉的惩处规定,抓了多少处级以上,甚至是部级以上的腐败分子,而更为重要的是看社会风气是否有所好转,在现实生活中是否还存在着腐败现象。对此,我个人的认识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在人类发展的原始阶段,因为自然条件和生存条件的限制,人们被迫在一起打猎捕鱼,以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那个时候因为没有剩余物品,也就没有剥削和压迫,实行的是原始共产主义,一切都是公平的平等的;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科学技术(工具)的发展,人们生产条件和生存条件得到了改善,生产的物品开始过剩,开始有了职业的分工和物品的交换,也随之出现了阶级(等级)分化。而随着阶级的产生,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剥削和压迫,出现了不公平不平等,也就开始出现腐败。特别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得到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越拉越大,在一切都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情况下,物质利益诱惑越来越大,腐败也就随之越来越严重。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腐败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

李瑞环同志曾经说过:对普遍发生的情况,要从制度上找原因;对反复发生的情况,要从规律上找原因。既然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的产物。那么,只要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还存在,腐败就不可能根除,目前,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在这个开放的各种社会要素重新分化组合的演变进程中,各种非无产阶级的落后的东西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我们党内。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这次党中央出台《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就是要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根本措施,我们必须好好学习领会。

二、国内外反腐败的经验(反腐败的历史经验、做法及现行政策措施)

既然贪污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在没有消灭剥削制度之前是否就由其自由泛滥呢?回答当然是否定的。纵观国内外历史,我们会发现:只要措施得力,工作到位,控制腐败是可以实现的。

从各国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来看,目前各国控制腐败的主要经验和措施是:

1.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是控制腐败的基础。要形成对腐败现象“老鼠过街,人人喊打”的社会氛围,才能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当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意识。要想有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除了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之外,一定不能忘记发展。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道德品质才能全面的提高。所以,我们必须在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

2.透明的社会运作体系:行政公开是现代国家的基本制度之一。腐败是一种见不得人的现象,当一切都公开透明之后,腐败也就无处藏身了。我们知道,公众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将一部分权力授权给国家是有条件的,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开规则和接受监督。特别是针对市场经济只解决效率而不解决公平的问题。这一点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公开再加上不公正,肯定是要出问题的。因此,公开、公正、透明的社会运作体系是防止腐败发生的必然条件。

3.有效的监管监督机制:“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这是每次涉及到腐败问题时必然重复的一句话。公开程序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公共权力的监督。国际上常用的监督手段有三个:一个是权力(上级)监督、一个是舆论监督、再一个就是公众(人民)监督,其中最有效的就是公众监督,因为她具有最广泛的特性。毛泽东在回答黄炎培关于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时所提及的法宝就是——人民监督。问题是如何使用好这个法宝。

4.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和健全的执法守法体制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全社会必须按照“公共财产和合法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高度来认识反腐败问题,严防腐败分子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倾吞“别人的财产”,并在此基础上严格依法查处,使全社会形成维护《宪法》神圣性、庄严性的氛围。

国内外的反腐实践和历史经验都已经证明,腐败现象与其所处的历史环境、社会状态、公民意识和民主进程有很大的关联,尽管反腐败的斗争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但是,只要坚持正确的指导方针,充分依靠群众,相信群众,控制腐败不是做不到的。

三、反腐败与党员先进性(理想、信仰、道德修养及共产党员先进性)

世界上维护和稳定社会秩序的机制有两种,一种是道德(习惯),另外一种就是法治。小平同志在解释中国革命能在过去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取得革命胜利原因时也总结了两条:一靠理想二靠纪律。这就说明,人们不管做什么、想什么,都有一个主动(自觉)或被动(强迫)的问题,关键在认识在修养。

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产生剥削之后,为了消除不平等,维持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人们开始制定一些游戏规则,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和道德机制。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变得异常复杂多样,特别是商品经济出现之后,在一切都被当作商品买卖和交换范围日益扩大的情况下,传统的习惯和道德机制已经不能保障相互间诚信,人们必须通过相互约定的方式,将一些共同的游戏规则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加以体现,并以强制力的手段保证其实现。这种历史发展进程,就是恩格斯说过的那样“当社会发展到某个阶段,人们产生了这样一种需求: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的规则概括起来,以便使每个人都服从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后来便成了法律。随着法律的产生,就必然产生出以维护法律为职责的机关——公共权力,也就是国家”。这就是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是人与人交往中相互制约的两种不同形式。

进一步分析,我们还可以知道:道德是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起着主动性的作用,其外在表现形式是自律;而由国家统一大多数人的意愿之后所产生的法律是一种基本的规范,是外在的、公告性的东西,起着被动的作用,其外在表现形式是他律。这两种机制虽然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但是他们绝不是一个层次上的东西,道德是劝人从善的机制,讲究的是“你应该怎么怎么”,引导人努力向上。其有效范围是社会是公众;而法治则是限人作恶的机制,讲究的是“你不能怎么怎么”,限制人向下。其约束力是国家是政府。向上是永无止境的,做得越高越好;向下是有所底线的,一旦越轨,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角度来认识腐败问题,我认为:虽然社会上存在腐败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将长期存在。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党内、每个党员就可以腐败。腐败现象是与我们党的目标宗旨背道而驰的,共产党内绝不允许存在腐败。退一步而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应该体现在向上的范围内,而决不能表现在向下的行为中。如果那样,你的先进性不光没有,而且连一个老百姓也不如。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是重点,因为人们常说:官位是一个放大镜,它会根据这个人官位的大小,将其优点或缺点成倍的放大。所以,共产党员要想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必须抓好自己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党员,除了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协助组织“把建立健全惩处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任务落实在实处”以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反腐倡廉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这是作人的根本,也是作为党员的最起码的要求。此外,我们也必须承认劝善只能解决个别问题,而限恶才是解决众多问题的办法。特别是在“每一个毛孔都淌着鲜血”的阶级社会,劝善不如限恶,从“人人寻求私利”的观点出发,制定限制人做坏事承受底线——法律,还是必要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具体到我们党内,强化党内监督,严格党的纪律还是十分必要的。

下一步我们将进入党性分析阶段,我们也必须从党性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党章第一句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已经十分明确地指出了我党的性质:阶级性和先进性。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党性。我们同时还知道,无产阶级作为现代工业革命的产物,在社会化大生产中除了一双会劳动的手,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由此造就它革命的彻底性和严密的组织纪律性。无产阶级的壮大与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成熟与发展的客观要求相一致的。因此,它是社会先进生产力的产物和体现者,是最具有远见、最有前途的先进阶级。共产党员作为人类最进步阶级——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就必须具备无产阶级天生的属性——大公无私。因此,我们每个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做到思想上最先进、政治上最进步、道德品质最规范、精神境界最高尚的阶级战士。因此,要求党员带头履行共产主义道德,是党员先进性要求的应有之义。

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的途径很多,其中最主要的一条就是加强共产主义道德修养。常言道: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坚定的基础,思想道德的好坏是行为规范良好的根基。要想保持思想上的先进,关键在于用与时俱进的理论武装头脑,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按照书面的说法,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宗教、理论观点或原则的信服与崇拜,并以此为行为准则。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有信仰信念,它不仅是一种思想寄托,更是一种精神来源。例如西方人信基督耶稣,东方人信释迦摩尼,阿拉伯人信默罕摩德,等等。即使象中国这样十分世俗的社会,人们也有各种信念想法,如有人信仰道家的“无为”,有人信仰资产阶级的“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钱就有一切”,而更多的人在长年的政治熏陶下,信仰的是马列主义。

这些信仰信念不仅时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感受,也处处主宰着我们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个人都是以它为基础来看待活生生的世界——现实社会,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它包括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影响着我们看待人生、看待价值、看待生活等等。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它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主宰着我们日常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想保持先进,要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就必须具备共产主义的世界观。

四、对反腐败的一点思考(多管齐下,从教育、制度、监督、惩处四方面入手)

反腐败的任务是长期的,不能指望靠一两次学习或教育就解决所有问题。道德修养更是深层次的,讲究的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必须自小得到熏陶。按照某些学者的话说,如果从小没有受过“正统文化”的熏陶,长大后想再补课都难了。与其让他重新补课还不如让他直接接受理性教育,也就是法治教育。

鉴于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我们除了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之外,必须按照《纲要》要求,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当作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并切实抓出成效。对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扎扎实实地开展一些工作:

(一)发挥道德制约的作用,强化全体党员“不愿腐败”的自律意识

要像《纲要》要求的那样,加强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开展反腐倡廉的自我廉洁教育,使全体党员从思想上筑牢反腐倡廉,拒腐防变的堤防,增强其“不愿腐败”的自律意识。

(二)发挥权力制约的作用,在全社会营造起“不能腐败”的外部环境

要像《纲要》要求的那样,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确保权力正确行使。要制定制度,公开程序,强化国家、舆论和公众的监督和管理,在全党和全社会建立起“不能腐败”的外部环境和氛围。

(三)发挥权力制约的威力,在全体国家公务人员中保持“不敢腐败”的高压态势

要像《纲要》要求的那样,要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中充分发挥惩治的重要作用。要坚决查处违纪违法的大案要案,特别要以滥用职权、谋取私利的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在全体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形成“不敢腐败”的格局和态势。

(四)发挥机制制约的作用,逐步建立起“不必腐败”的各项保障机制

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完善利益分配和社会保障机制,形成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同时要像《纲要》要求的那样,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行政审批制度、财政、金融和投资体制、司法体制等改革,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减少“逼良为娼”现象,逐步建立起“不必腐败”的各项保障机制。

二十一世纪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世纪。我们必须抓紧抓好党风廉政建设,不断取得反腐败斗争的新实效,为全面实现党在新世纪的宏伟战略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标签:;  ;  ;  ;  ;  

从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看反腐倡廉_反腐倡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