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措施
1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缺乏约束性
就现阶段而言,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其最为显著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需进一步健全、完善。在进行实际的建筑工程管理时,相关人员应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人员及设备等,从而有效满足工程管理每一环节的要求。但就目前来说,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时,我国很多建筑企业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有些企业为了减少人员开支,没有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就大量的消减工程管理部门的人员,从而导致工程管理部门人员严重缺乏,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大多数人员都要身兼多职,从而无法确保每一环节的工作质量,无法在如期完成预期目标。
1.2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素质较低
目前,我国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缺乏素质过关和高精端的管理型人才,这一情况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建筑行业自身并没有形成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的管理机构,在组织人才专门教育阶段仍然没有十分对口的专业,相关的建筑工程管理组织找到大量的专业人才是很困难的。另外,从事建筑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的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大多的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较低,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的需求,对于建筑工程的规程和方法不够了解,不能够有效促进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的稳定提高。
1.3违规招标、投标
为合理规避建筑业恶意竞争问题,维护市场秩序与社会公义,政府部门颁布相关系列法律法规,用于对建筑业招标、投标环节的把控。然而,事实却与之相反,违规招标投标现象已成为普遍,甚至在部分建筑项目中,企业为获取中标资格,选用“串通”的方式和其它企业实施围标,并依据私下签署的投标款项,形成投标价差,用以对招标单位产生误导;少数企业由自身资历尚浅,以挂靠其它企业的形式完成项目投标工作,以此从中获利;仅个别企业还存在招标单位内部“攻击”的形式,如拉拢招标单位项目责任人,获取相应的最低标价,以便为自身中标奠定基础。
1.4现场管理不到位
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问题进行施工进度,例如,材料问题、施工人员的安全问题及施工质量问题等,个别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管理流于形式,没有严格筛选原材料,没有事先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导致施工现场管理较为混乱,无法确保工程质量。
2改善建筑工程管理问题的有效措施
2.1健全建筑工程管理体系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制度应进一步规范,要求每项施工技术在应用之前必须上报管理部门,与施工进度、施工安全、施工成本进行综合讨论,以此确定施工技术的应用工序,满足施工技术的应用要求,保证施工技术的应用能更进一步的提升工程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应不断引进行业内的先进技术、先进工艺,不断提高自身施工技术应用水平,增强单位竞争力的同时落实各项施工管理程序,对施工现场的技术材料进行归档管理,对施工技术的应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为后续施工技术管理提供更加透明、更加丰富的借鉴。
2.2实行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管理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工程管理中使用信息化技术,既能够提高工程管理的效率,又能够对工程进行动态管理。实行信息化管理,还需要各个部门的配合,对工程的设计图纸、施工中使用的材料和机械、人员的安排、监理签字等都应该纳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中,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工程的施工进度、每个进度消耗的材料、人员的安排以及监理情况进行实时监测,确保工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够按照预期的计划执行。信息化系统有利于对工程进行动态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和调整,可有效提高工程管理水平。
2.3加强施工管理
施工阶段是整个工程的重要阶段,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成本、进度和质量,但是施工过程也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所以要加强施工管理。确保施工队伍的施工资质,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操作,严禁擅自更改施工工序和施工工艺。每个工序完工后,需要监理检验合格签字后,才可以进入下一道工序。在施工的过程中,协调好成本、进度和质量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出现问题及时调整。在施工的过程中,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重要场地做好安全标识,加强对安全防护措施的检验,消除安全隐患。
2.4加强建筑材料和机械的管理
施工材料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在选购材料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标准中的型号、规格、质量、数量购买,在材料进场时,做好材料的质量检验工作。材料进场后,要按照不同的种类堆放,并且做好防护措施。材料的领用和归还要做好记录,确保合理的库存以及材料的消耗。对于机械设备而言,要根据工程的使用频率以及费用的消耗做好规划,对于成本费用高,使用周期短的机械,可以采用租赁的方式降低成本。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维修工作,合理安排机械的进场时间。
2.5提升人员素质
有效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能够有效提升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同时还可以更为科学的指导和管理施工队伍。企业内部人员需要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定期交流好的管理经验,为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基于此,建筑企业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养,确保能够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更高程度的保障建筑工程。与此同时,还需要进行激励竞争机制的合理构建,确保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进行具体作业时具有更高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建筑企业还需要进行先进人才的合理引进,有效落实竞争上岗,及时兑现奖惩制度,确保员工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工作,实现工程质量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建筑工程项目庞大、施工周期长、涉及面较广,在施工过程中,人员素质、施工机具设备、原材料以及施工方法都是不可或缺的,如果疏忽大意极容易引起或大或小的质量事故、安全事故。因此,需要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对施工管理人员培养、对施工班组的储备、提升自己的队伍,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把好质量关、安全关,从而为建筑企业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玉峰,张艳伟.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性与创新方法阐述[J].工程技术研究,2017(04):168-169.
[2]陈武.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17(02):147+151.
[3]李永华.分析建筑工程管理的现状及控制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5):75-76.
[4]杨靖涛.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4):158-160.
[5]魏文萍.建筑工程管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财经问题研究,2015(S1):67-70.
论文作者:康智勇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工程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论文; 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材料论文; 企业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