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论文_张信贵,孙存玮, 杨波

试述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论文_张信贵,孙存玮, 杨波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摘要:电力工业作为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它的安全稳定关乎国计民生,并且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电能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所以电网的建设规模也在逐年扩大。对于庞大的电网,维护工作成为重中之重。而输电线路既是我国电力传输的主要通道,同时也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它的运行维护关系到电网整体的安全畅通和经济社会稳定。本文阐述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关键词: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

在我国,输电线路的运行环境十分恶劣,沿线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差异大,保证其安全稳定运行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此外,电力设备本身存在一定的自然老化现象,这对整个系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想保证输电线路的可靠运行,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保障体系,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不断推进智能化管理,本文即是对此展开论述。

一、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智能化需求

对输电线路的运行维护智能化需求进行分析,首先,在安全性方面,由于输电线路的敷设路径中会遇上很多的恶劣地理及自然条件,其安全性会受到各种威胁;此外,电力设备会随着运行年限的增长逐渐发生老化现象,很容易导致线路的故障,其稳定性受到威胁。建立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后,可以智能化的进行事故诊断和故障定位,在发现故障后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有效的解决措施;可见,建立健全智能化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系统是其安全运行的需要。其次,在实用性方面,在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系统中,采用了计算机技术等科学处理方法,可以进行大量信息的整理分析,对线路运行效率的有效方法进行结语,并借此对运行进行有效改善,从而降低电能损耗,提高其实用性。再次,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在未来的电网发展中,输电线路的信息化是必然趋势,也是电网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输电线路的智能化与该要求相吻合;最后,在周边环境的保护上,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能够保证其安全可靠的运行能力,提高输电线路的输电效率,减少线损,从而减少征地面积,保护周边环境。

二、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关键

2.1卫星网络通信技术

在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转保护中运用卫星网络通信技能,对传统的电力体系数据交换进行了改善,进一步优化了电网数据搜集体系,便于故障信号信息的及时、迅速传递。一起,根据卫星网路通信技能能够树立长途体系,实现远距离的数据传递和保护技能供给,便于长途遥控运维作业,即便运维人员不在故障现场,也能够进行线路运转保护作业。跟着中国卫星技能的发展和网络信息工程技能的前进,应当思考树立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转保护体系,将会推进中国电网运转保护作业形式的改造。

2.2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是依据领先的状况监测技能和确诊技能供给的设备状况信息,判别输电线路的异常情况,可预知设备可能发生的故障,是完成状况检查、状况维修的主要手段。在实践运用中,输电线路在线监测体系可分为5个有些,分别是网省公司监测基地、地市局监测基地、线路监测分机、通讯网路、监测信息。其间,线路监测分机能够实时、守时对输电线路导线、杆塔、绝缘子等设备状况信息,以及外部环境的湿度、温度、风速等信息进行收集,然后经过卫星网络通讯体系、通用分组无线事务等把收集到的信息传递给地市局监测基地。地市局监测基地人员根据信息内容,使用各种批改理论模型、经过实验剖析等来判别输电线路的运转状况,若存在安全隐患或故障,当即宣布预报警信息,从而避免运转故障发生或避免故障影响扩大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智能化故障处理功能

随着我国电网规模的不断加大,我国输电线路的架构变得越来越庞大和复杂,线路自动化电气元件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很好的适应新的变化,其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与计算机技术及智能化理念相结合,逐步提升输电线路的故障处理功能。长久以来,我国电网中出现输电线路故障时通常的解决方法是:首先将故障元件从电网中切除,通过线路的交换来实现电能的输送和供应。随着电网的不断复杂化,通过电气信号的变化进行线路的故障判断逐渐凸显出弊端。采用输电线路的智能化故障处理功能后,可以全面收集故障线路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信号并加以分析,及时将故障线路切除并恢复,保证线路的稳定。

2.4智能化线路维护机制

在输电线路的智能化运行维护机制中,构建了智能化巡检系统;与传统的人工线路巡检相比,这种巡检系统具有较大优势:首先,它能够大大降低人力物力的投入,大幅度改善检修期间,提高数据的及时性和可靠性。在智能化线路的巡检系统中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巡检工作,摒弃了过去的人工记录方式,通过网络通信方式提高了数据的传输性能。

三、输电线路智能化发展的实例

3.1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应用基础为:GPS、遥感(Rs)和激光雷达扫描(LS)。在综合运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可以实现目标模型的建立,包括二维模型和三维模型。在三维可视化上主要侧重于线路勘测,在目前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三维可视化在线路设备的巡检上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当前经过处理的图像分辨率较低;尽管采用用机载雷达后,可以提高图像的分辨率,但是其成本较高,无法推广应用。

3.2巡线机器人

在传统巡线中,是通过人力进行的,不仅效率低下,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开发并研究出巡线机器人无疑是一大福音。当前已经使用的巡线机器人主要是采用带有检测仪器的机器人,如:红外检测仪、可见光摄像机等,沿着特定的路线进行巡视,机器人检测到的信息可以同步传送到地面装置。

3.3直升飞机智能巡检系统

我国国土面积大,地理环境复杂多变输电网覆盖的面积大,无人区和少人区的线路越来越多,人工巡线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发展需求。直升机巡线开始成为一大发展趋势,但其运行成本高,对天气的要求严苛;此外,其自动化程度较低,机载系统不够专业,需要采用手工操作完成巡检。如果所巡视的线路存在农作物损害,这种巡检方式较难发现;因此,它不能完全取代人工巡视。

3.4无人机巡视

作为一种无线电遥控设备,无人机采用的是自身的程序控制装置对飞行器进行控制。在输电线路的巡视中,采用无人机需要对多个高技术专业进行研究,并且对研究的深度和水平有较高的要求。作为一项新技术,无人机巡视已经成为南方电网一些地域的试点项目。相比于常规的人工巡视方式,无人机巡视在保障线路的安全可靠运行上更加经济环保,其操作过程十分简单,运行十分稳定;此外,它不受天气情况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续航能力,与人力相比其速度可以提高十倍。

结语

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的应用与建设,是出于线路运行安全性和电力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是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发展下的一种结果。在输电线路运行维护中应加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故障精确定位及诊断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与研究,实现智能化的运行维护,提高运行维护工作质量和效率,最大程度的保障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赵彬.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探析[J].机电信息,2013(12).

[2]白文礼,曹甫弘.输电线路运行维护问题探讨[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6).

张信贵,1989.01.06,男,汉族,籍贯:宁夏海原县,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专业,

孙存玮,1985.12.30,男,汉族,籍贯:甘肃,现有职称: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输电专业,

杨波,1981、11、14,男,汉族,籍贯:陕西省,现有职称:高级工,研究方向:输电专业,

论文作者:张信贵,孙存玮, 杨波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试述输电线路智能化运行维护技术论文_张信贵,孙存玮, 杨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