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体育与现代社会的对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社会论文,社会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体育,过去也称群众体育,国外叫做大众体育,可以理解为除学校体育、竞技体育、部队体育以外的,以健身、康复、娱乐、休闲为目标的各种社会体育形态。社会体育是当今世界普及面极广的体育现象。当前,在我国,伴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一个声势浩大的社会体育热潮正在我国蓬勃兴起。其主要标志是:国家明显加大了社会体育的宣传力度;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入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之中;各种体育健身、健美娱乐设施相继开业,其势方兴未艾;各体育院系纷纷开设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社会体育的专门指导人材;体育器材设备和运动服装行情看好,购销两旺;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如何看待社会体育在我国的兴起?社会体育与现代社会是何种关系?社会体育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一句话,现代社会是否为接纳社会体育准备了必要的条件?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既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一定的实践意义。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社会体育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分析国际社会体育的发展轨迹,为我国社会体育的理论定位和战略决择提供依据。
一、现代社会需要体育,社会体育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生存环境,既为人类的健康生活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重的挑战,社会体育以其自身价值为个人和社会造福。
1.现代生产方式对社会体育的接纳
当今社会生产方式的明显特点是:随着科学技术大规模地向生产领域渗透,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使生产朝着机械化、自动化、电气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从而造成了劳动方式的改变和对体育需求的增加。
在现代生产中,体力劳动已大为减少,代之而起的是以电子技术、自动技术为先导的工业化生产过程。这种劳动性质,要求人们能灵活、准确、协调地控制生产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神经细胞长时间高度紧张的工作。这类劳动所导致的,主要的不是生理性疲劳,而是神经性、心理性疲劳。根据身心平衡原则,要消除这种疲劳,必须伴以放松性质的体力活动,以便从生理和心理两方面加以调节。
同时,现代分工的脑力化趋向和生产的智能化,使脑力劳动者的数量明显增多。脑力劳动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长时间伏案工作,肢体、胸廓、腹腔均处于对健康不利的位置;二是中枢神经系统长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大脑对氧气和能量物质的消耗明显增多;三是机体维持相对的静止状态,新陈代谢处于较低的水平,氧和能量物质的供应难以满足全身特别是大脑的需要。因此,脑力劳动者易患“不活动性萎缩”、“神经衰弱”、“新陈代谢低下”等病,这就需要体育活动来加以调节。
另一方面,现代社会生产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生产的高效率、快节奏。工厂、企业、金融、市场的成败赢亏,各类职业行当中的功利得失,往往取决于当事者在关键时刻能否抓住机遇,敏锐地作出明智的决择。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人口基数的庞大,也使得许多人遭受裁员、降级和失业的困扰。人们出于生存、发展和享受的需要,也有必要在技术的获取、知识的更新和新领域的开拓上不断地完善自己,从而形成了现代社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竞争的环境既是维持社会发展的需要,但也容易造成机体内环境的失调,人体对外环境的不适,造成精神的高度紧张。这都要以健康身体和经常的锻炼作为后盾。
此外,现代生产的专业分工极其精细,人们时常有“隔行如隔山”之感,从而造成人际关系淡薄,这是与人的社会性特征不相容的。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形式、一种活动,每个人不分高低贵贱,均以平等的资格参与,这就是雅俗共享的社会体育活动。
由此可见,现代生产是造成社会体育勃兴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说,几千年人类文明所创造出来的体育主要是指向运动竞技和抗御疾病的话,那么,真正挖掘体育的健身及其它多种功能,只有在现代社会才有可能。了解了这一点。也就不难理解“推动群众体育是一种最为经济的生产投资”的道理。
2.现代生活方式对社会体育的接纳
现代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也使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一方面使人们的生活条件更加优越、舒适,另一方面也对人体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当今世界许多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人们的食物结构趋向高营养化。各种肉类食品和高能食品的增多,人们从食物中摄取的热量明显增多,这就造成了肥胖症的蔓延。在国外,肥胖症有向少年儿童扩展的趋势。在中国,肥胖症也在困扰着许许多多的城镇居民。尽管许多人寄希望于各种减肥食品、药品等,然而绝大多数肥胖者却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减肥性的身体锻炼,以减肥为直接目的的社会体育有了一席之地。
人们居住条件的改善,交通工具的便利,家务劳动的社会化,使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体力支出大为减少,也不同程度地造成了人们的“运动饥饿”。人们的心理惰性和活动条件的限制,进一步加剧了这种“运动饥饿”。学者们认为,营养过剩和运动不足,是造成现代社会“文明病”的两个根本原因。要消除这种文明病,必须同时克服这两种弊端。现代社会体育的兴起,正是对“运动饥饿”和现代文明症的反应。
现代社会里,许多工业化国家实行了极为灵活的工作制:如弹性工作制、计时工作制、计件工作制、五日工作制和定期轮休制等。这就使得现代社会的余暇时间大为增多。诚如马克思所说,余暇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和社会的财富。余暇时间的增多,为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现代社会的各种娱乐、休闲体育活动应运而生。许多高档体育消费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多元化,使人们对自身完善更加注意,形体和健美锻炼已成为现代社会体育的时髦领域。
人口的老龄化是现代社会的一大特点,我国在20世纪末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如果没有较高的整体健康水平和与之配套的文化娱乐体育措施,那将会给社会、家庭和自身带来诸多的问题,故社会对老年人体育极为关注,一个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改善生活质量的银色浪潮正在兴起。
同时,由于现代生产生活所带来的环境恶化,也给人们的生存空间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为了消除正在缓慢而持续发展的生存环境危机,也迫使人们投身于自然界的怀抱,接受自然力的洗炼,各种体育旅游应运而生。
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为接纳社会体育准备了良好的条件,是社会体育赖以产生的肥沃土壤和温床。社会体育作为一种促进个人自我完善的手段,也正在成为促进社会和谐与发展的积极因素。可以认为,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出台和实施,作为一种推动社会体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并不是一种孤立的现象,也不取决领导人的个人意志。它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符合现代人需要的合理决择,是应乎潮流、合乎民心、功在当代,造福后世的重大措施。
二、社会体育的地位变迁与定位
社会体育的勃兴,是与现代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生活的逐步改善相伴随的。当然,人的自身对体育功能和作用认识的深化,也是社会体育广泛普及的重要原因。时至今日,稍有体育常识的人,对社会体育在整个社会中的地位是不会怀疑的。然而,社会体育作为整个体育事业中的子系统,在整个国家的体育事业中应该处于何种地位呢?了解了社会体育的发展轨迹,有利于明确社会体育的理论和实际地位,有利于制定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方针,卓有成效地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
社会体育同竞技体育一样,只是到了近代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关于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国际上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社会体育和竞技体育是两个互相独立的系统,它们各有不同的目的、任务、形式和方法,都沿着各自的方向发展。另一种意见,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同是广义体育大系统所属的两个子系统,它们与学校体育一起构成了现代体育运动的三根支柱。我国多数学者持后一种意见。
长期以来,国际体育界有一种“扬竞抑社”现象,即片面强化竞技体育,忽视社会体育的发展。这种“扬竞抑社”,以原苏联和东欧最为典型。在这些国家里,竞技运动倍受青睐,群众体育措施不力。
我们知道,二战后,世界进入冷战时期,苏联和东欧国家,充分利用体育比赛这一大众传播媒介,加紧训练运动员,力争在竞技场上战胜美国及其西方盟国。
苏联建国后经过35年的努力,于1952年首次涉足赫尔辛基奥运会,一举与美国平分秋色。在以后的第16、17届奥运会上,苏联运动员的成绩在总体上超过了美国。
当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的运动员在国际比赛场上摘取愈来愈多的金牌时,美国和西欧国家终于认识到政治对体育的影响,于是针锋相对,如法炮制。这样一来,两个阵营的体育“战争”愈演愈烈,比赛场上的金牌,不仅成为运动员争夺的对象,也成了政治家所企求的“宠物”。
苏联及其东欧盟国由于财力所限,只得把发展体育事业的大部分国家投资用在竞技体育中,社会体育(即群众体育)受到冷落,这就是“扬竞抑社”。
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苏美丧失了两次在奥运会上正面交锋的机会(即第22届、第23届)。这时,双方都憋足了劲,力求在1988年汉城奥运会上一决雌雄。比赛结果是符合逻辑的,苏联和民主德国一路领先,坐上了竞技体育强国的第一、二把交椅,美国则俯首称臣。
“扬竞抑社”使原苏联成了奥运会金牌大户,然而却引起了苏联民众的思索:这种作法符合社会和体育发展的规律吗?
24届奥运会硝烟未尽,苏联的权威体育杂志《体育理论与实践》就率先展开了“体育向何处去”的讨论。学者们认为:“我们把过多的经费用于高水平竞技运动,而忽视了群众体育。”“竞技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我国是否需要在奥运会上取得团体优胜,奥运会金牌的价值是不是太高了?如果我们将来只准备拿到现有金牌数的一半,而把节省下来的钱用于群众体育,那时情况将会如何?国家是胜利了还是失败了呢?”这一讨论的结果,导致了原国家体委主要负责人的下台,也导致了群众体育的兴起。时隔一年,苏联就正式颁布了《居民体育教育大纲》。今天,我国学者已经注意到,许多体育发达国家,已不再把夺取奖牌作为体育运动唯一追求的目标,而是注意强化社会体育,谋求竞技体育与社会体育的平衡协调发展,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对发展体育事业的新超越。
三、我国社会体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发展群众体育是十分重视的。1952年6月10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指明了新中国体育的发展方向。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逐步颁布了《劳卫制》和生产操制度等,群众体育比赛也很活跃。文革以前的17年,群众体育也同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一样,在曲折回旋中发展。
文革以后,我国全面走向世界体育舞台。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中国的体育是在充满了屈辱与痛苦的形势下与世界潮流汇合的,这就给中国体育将近100年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历史,来自民族的忧患意识,而反作用于民族的自强意识。中国有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表达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愿望,也有表达自尊心、自信心的社会心理愿望。”为适应国际体育比赛的需要,国家体委采取倾斜政策,侧重抓竞技体育。随后,体育理论界提出了“竞技体育超前发展”的理论。
在这种方针指导下,我国的竞技体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统计,改革开放后的15年中,我国体育健儿共在28个项目中夺得745个世界冠军,是改革前的24.8倍,并创超548次世界纪录。
然而,社会体育却未得到相应的发展,这种相对滞后的局面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80年代后期,国家体委着力克服这一偏向,提出了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战略,但由于社会体育运行的内在机制尚未形成,协调战略也无法真正落实。
近年来的国家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呈上升趋势,而国民体质建设与群众体育则呈相对滞后的状态,我国的社会体育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体育发达国家。这种局面不仅不利于发挥体育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的本质功能,从长远来看,也会从根本上削弱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因此,为了加大推进社会体育的力度,促进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进一步协调,国家体委推进了全民健身计划及其配套工程。
实践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在对待社会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关系上,决不能“扬竞抑社”,而应该“协调发展,比翼齐飞”。社会体育尽管形式可能有千变万化,但其发展趋势是不可逆的。对社会体育的这种定位是体育运动本身符合逻辑的发展,是体育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所作出的必然选择。现代社会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着社会体育的加入,社会体育也为与现代社会的对接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广大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我国的社会体育之花亦会竞相开放,春色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