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璐[1]2007年在《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网络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存在,在日益被渗透的教育领域中,网络教育已成为我们研究的重心。其中,网络课程作为网络教学重要的教学资源,国内外学者们对它的研究似乎一直很热衷。但是研究发现,现行的网络课程解决了时间和空间问题,却没有将不同生理、年龄和技术条件的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如何尽可能地方便这些信息弱势群体参与网络教学成为我们关心的问题,国外提出无障碍(Accessibility)概念,以此实现何人何时何地都能学习的网络教学模式。据此,网络课程的研究走向了更为广阔的视域——无障碍网络课程。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无障碍网络课程理论框架研究为主,从而指导无障碍网络课程的实现,最终以《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无障碍网络课程开发的实例来证实无障碍网络课程理论研究的可行性。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无障碍网络课程基础理论研究部分:本文界定了无障碍、无障碍网页、无障碍网络教育以及无障碍网络课程。并对国内外无障碍网络课程的政策、研发和应用叁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得出我国研究的不足及对我国网络教育的启示。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依据研究部分:本文将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依据分为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有一般的网络课程设计理论,如教学系统设计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的教学理论等,还有全纳教育、终身教育、通用界面设计和通用学习设计等理论;现实依据有无障碍网络课程使用者的需求分析及目标确定,以及我国部分网络课程无障碍性调查分析。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部分:本文根据设计依据总结了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模式、设计原则,将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分为无障碍教学设计、无障碍系统平台设计和无障碍媒体素材设计叁个部分,分别阐述每个部分的设计考虑因素和设计策略。无障碍网络课程的实现部分:本文归纳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的实现方法、开发流程、实现要求,并以《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和开发案例说明无障碍网络课程实现的可能,最后用人工的方法评价网络课程教学内容无障碍情况,用人工和自动工具评价网络教学支撑环境无障碍情况,并作小范围的应用。本文所做的工作和创新主要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1)理论层面的工作主要包括:●对无障碍网络课程及无障碍相关概念等进行了梳理;●分析了无障碍网络课程设计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初步阐述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型、设计原则和设计策略;●初步提出了无障碍网络课程的实现框架,包括实现方法、开发流程、实现条件等。(2)实践层面的工作主要包括:●提出了《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思路,并进行开发、检测和评价。●展开了网络课程研发人员对无障碍网络课程了解及应用情况问卷调查,并对网络课程使用者进行访谈。●翻译了网页无障碍规范指南(WCAG2.0)(草案),形成WCAG2.0中文版。●检测了我国200个网络课程的无障碍情况,得出调查结果。
陈明明[2]2018年在《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以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首先介绍了Moodle平台的定义和功能特点,阐述了Moodle平台的架构过程;分析了Moodle环境下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并在网络课程设计的一般流程步骤上进行改进设计,使得网络课程设计符合《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特点,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彭强[3]2002年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球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网络、数据库、压缩等核心技术的发展为远程网络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施展平台。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都已开办或正在开办自己的远程网络教学,各种网络教学课程日益增多。但是在这众多网络教学课程中,真正符合教学设计思想、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利用网络优势的比较少。基于此,本人以《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远程网络教学课程的制作作为自己的硕士论文选题,并在制作过程中,充分利用目前流行的流媒体技术,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摸索出一套适合制作电视艺术类网络课程的实用方法。 本文首先分析了有关远程网络教学的教学理论及教学设计的要求,尤其是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远程网络教学的特点、学习原则及其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强调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输者与灌输者。 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远程网络教学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1、大多数课程只是书本搬家,换上了网页的形式而已:2、大多数课程的问题答疑是通过e--mail的形式解决;3、大多数课程的反馈系统单一;4、大多数网络模拟实验的针对性不强;5、解说偏离其原有目的;6、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等等。这些问题也就是本课程在设计制作中应该加以注意和解决的。接下来具体分析了电视类远程教学课程固有的特点及其在制作中应该加以解决的问题,以期达到预期教学目的。 随后,结合《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开发与设计,着重探讨解决以下问题:1、视音频媒体的选择流程;2、利用流媒体技术制作集视频播放、图形发布浏览、实时公告讨论,在线评论于一体的多媒体在线教室;3、利用Netmeeting构建一个简易的具有电子白板的实时教室;4、实时答疑考试系统;以上工作就是要构建一个媒体丰富适合、交互良好,实时反馈,具有人性化的网络学习环境。 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计算机虚拟实验的意义、作用及其在本网络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其一,是应用Cutt3d等web3d技术制作相关的影视制dwe\硕士学位论文VKXIM M北n丑’STffe狐 作设备(计算机、摄修机、录像机等),供学生形象直观地了解这些设备的结 构及基本功能。铀助学主做好实际实验前的各项准旮,从而提高设备的利用宰 及实验效果;其二,利用流媒体和 Snlil技术制作基于 web页面的豪太奇镜头 组接实验,铺导学主在线研究各种蒙太奇的效果。因为视觉语言属于抽象的意 识范畴,如果我们把它们形象直观的表现出来,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深刻理解。
成红[4]2010年在《信息技术与《电视编导》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等院校承担着向社会输送高级人才的使命,其课程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同人才素质关系很大,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恰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提升教学效果与效率的最佳手段。《电视编导》课程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阶段的必修课程,能够保证学生顺利从事电视教材、电视节目制作等视频媒体开发工作。为了解决先前的课程教学内容不够精炼、系统,教学设计脱离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教学评价不够全面等问题,笔者基于高等院校教育信息化的大背景与课程教学发展的内在需求,进行了信息技术与《电视编导》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本文从《电视编导》课程自身的特点以及课程教学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出发,在相关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理论研究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信息技术与《电视编导》课程的整合教学设计方案,并在具体教学环节实施了此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及最后对课程的教学效果与教学设计方案自身进行了评估,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本研究旨在为《电视编导》课程的教学提供可借鉴的教学过程模式与教学评价方式,从而改善课程的教学效果,促进高等教学教育信息化。
付道明, 吴玮[5]2011年在《《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优质示范课程应用效果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课题是在华南师范大学"求实工程"项目设计、开发的《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优质示范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的教学应用研究.研究者通过观察与实地研究法,以完全观察者的身份深入课堂进行实地研究;通过内容分析、问卷调查、准实验研究、学习反应分析进一步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最后得出本研究的结论:与传统教学相比,以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和网络优质示范课程为教学材料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学习内容,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包丽丽[6]2014年在《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演变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教育技术在20世纪80年代前是以电化教育命名的。电化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从1936年开始,距今已有近80年的历史。当时开办的是专科层次,虽然在1948年也扩展为本科专业,但是未能延续下来。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四年制本科专业在华南师范大学正式建立。1986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建立“教育技术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993年,批准北京师范大学建立“教育技术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从而形成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随着社会对教育技术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国内高等院开设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急剧增加。截止到2010年,我国共有232所院校开设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但是不同院校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不统一,培养的学生能力水平也不尽相同,其中难免有定位不明确,设置不合理等问题。因此,从历史的角度分析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的变化,对照学科内涵的演变从中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是非常必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我国开设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比较研究,对照教育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和人才能力结构,分析不同历史时期课程体系的特点和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总结电化教育和教育技术对人才不同需求的特点,提出有效建议。本研究所得结论,对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收集到论述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设置、课程体系的研究文章30余篇,检索到72所院校144个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教学计划或课程设置方案。通过筛选取样,确定了14所师范院校和1所语言类院校的电化教育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16所师范院校、8所综合院校和两所语言类院校的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以及内蒙古师范大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从1990年到2012年的15个有代表性的课程设置方案。本研究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对所选样本的课程体系进行了分类比较。横向是指对不同类型、不同院校同一时期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纵向是指依据时间的顺序对同一所院校发展状况的比较研究,比如对内蒙古师范大学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专业从1990年到2012年的23年间课程体系的比较研究。本研究通过对上述样本进行课程分类、数据分析、探究规律、问题归因,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能够跟随学科内涵的演变而及时调整,使学生毕业后能够基本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是本专业得以快速发展的基本经验所在。从历史的发展过程来看,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以下问题:①有少数专业课程体系僵化,不能跟随学科的发展及时进行必要的调整;②有的专业热衷于对新技术的追捧,开设大量新技术课程,而没有关注本专业的特点和需求,混淆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和计算机专业的本质区别;③有的专业定位不够准确,课程设置随意化,受专业负责人的学科背景和对本学科认知的影响较大,随着领导班子的更替,课程体系就会有较大的、甚至是颠覆性的变化;④课程体系缺乏规范性,虽然有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规范,但是许多专业并没有参照执行。⑤许多专业的课程设置是从网上下载相近专业的课程设置,再根据自己的情况略作改动便成为自己专业的课程体系,并没有经过严格的设计与实践检验。针对上述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①教育技术学作为一个新兴学科,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各个专业应该充分关注本学科理论体系的演变,分析各个时期学科内涵的变化,适时调整课程设置,为学生安排适合专业发展和社会需要的知识和能力结构;②要根据专业规范和自己院校的定位,经过严格的教学设计和论证,确立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这里包括对本院系服务地区的社会需求、本专业自己的优势与不足,以及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充分了解和定位;③教育技术是一个庞大的领域,涉及到所有运用技术来解决教育教学的方面。因此,想在四年的本科阶段把学生培养成为“教育技术全能人才”是不现实的。因此,希望各个专业能够参照相应的规范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确定自己专业的培养方向,设置不同的课程体系,以培养适用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张学波[7]2005年在《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延伸,多媒体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等新媒体的迅速普及,媒体在公众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对媒体的研究成为多学科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对媒体的驾驭则越来越成为每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这样的社会文化背景,使媒体素养教育在世界发达国家中小学课程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鉴于国际上对于媒体素养界定的不同一性和国内近年来重视信息素养研究和信息素养教育,忽视媒体素养研究和媒体素养教育的现状,本文在历史的考察和学科视角的解析中,较深入地辨析了媒体素养和信息素养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并尝试对媒体素养内涵作出探索性的解析。近年来,大众传播学和教育技术学等领域的一些学者又开始关注媒体素养教育,但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迫切需要深化。本研究认为,媒体素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对各种复杂媒体文本的识读能力,教育人们明智理性地辨识媒体,尤其是辨别媒体所传播信息之真伪和美丑,反思媒体对公众,尤其是青少年所产生的正、反两方面影响,由此造就出具有较强的媒体评判能力和独立思考、自尊自律,能较好适应信息时代复杂环境的新一代公民。 本文在课程发展理论和媒体文化理论的跨学科研究中,提出了一个解读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发展取向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理论框架为指导,论文对世界发达国家的媒体素养研究和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发展取向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案例分析和比较研究,认为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发展的各种不同价值取向可以归结:保护主义和赋权主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实际,设计出一个理想的的媒体素养教育课程发展框架,并建议在中小学加强媒体素养教育,充分运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赋予地方和校本课程的自由创造空间,开展媒体素养教育的实践探索,本研究已经开始在珠海叁中进行媒体素养校本课程发展方案的实践研究,并探索推进我国媒体素养教育深化发展的一系列策略。 本研究还提出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当承担媒体素养教育的新使命,拓展研究领域,在更广阔的学科背景和实践舞台上创新发展的建议。 在本文中涉及到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内容分析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归纳法、个案研究、问卷调查、访谈、比较研究等。
张利桃[8]2013年在《TPACK整合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国外研究者针对21世纪社会发展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TPACK的新概念。TPACK对教师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必要条件。国内学者也越来越注重TPACK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但应用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职前教师培养和中小学教学领域,对高校教学中的应用关注较少。"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是教育技术专业本科核心课程之一,以培养学生的教育电视节目编制能力为主要目标,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较强,对教师的整合能力要求也较高。作者在梳理TPACK整合模式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为例,具体阐述TPACK整合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分析。
郭峰, 傅飙[9]2009年在《学习交往和网络课程的交互》文中研究表明从网络课程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谈起,分析学习交往设计,认为学习交往对于增强网络课程的交互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以"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为例,从学习交往设计的角度讨论网络课程的交互。
张艳丽[10]2010年在《《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99年,教育部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形成开放式教育网络,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开发高质量教育软件,重点建设全国远程教育资源库和若干个教育软件开发生产基地。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核心是教学资源建设,网络课程是教学资源建设的重点和核心。电视教材编制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主干课,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很强的综合性课程。笔者结合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需要,秉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以教学设计系统理论为指导,以课程教学大纲为基础,以满足学生学习需要和实现最佳学习效果为基准,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将《电视教材编制》课程的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为目标,设计与开发基于Internet平台集教学内容、学习栏目和交互功能为一体,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本文以笔者自行设计与开发的《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为研究对象,系统阐述本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全过程,以期为热衷于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朋友们提供一点点的帮助。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课题的研究背景,论述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系统介绍《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以及开发流程。第叁部分:详细阐述《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包括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学内容的设计、学习环境的设计、学习活动的设计以及学习评价等诸多方面。第四部分:主要从《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所运用的相关技术、所包含的功能模块以及功能模块的开发等叁个方面阐述本网络课程的系统开发。
参考文献:
[1]. 无障碍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D]. 黄璐. 浙江师范大学. 2007
[2]. 基于Moodle平台的网络课程设计——以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J]. 陈明明.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8
[3].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网络课程设计与研究[D]. 彭强. 华中师范大学. 2002
[4]. 信息技术与《电视编导》课程整合的教学设计研究[D]. 成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5]. 《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优质示范课程应用效果的研究[J]. 付道明, 吴玮.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
[6]. 我国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演变的研究[D]. 包丽丽.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4
[7]. 媒体素养教育的课程发展取向研究[D]. 张学波. 华南师范大学. 2005
[8]. TPACK整合模式在高校教学中的实施——以“教育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课程为例[J]. 张利桃. 电化教育研究. 2013
[9]. 学习交往和网络课程的交互[J]. 郭峰, 傅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10]. 《电视教材编制》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D]. 张艳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标签: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论文; 网络课程论文; 教育技术论文; 网络教学论文; 学习障碍论文; 课程设计论文; 教学理论论文; 课程开发论文; 课程论文; 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课程设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