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论文_卢彬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论文_卢彬

中石化中原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河南郑州 450001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建设项目也随之表现出复杂化、大型化以及系统化的特征,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也不断上升。在现有的工程造价管理模式下难以实现对于工程建设项目各个环节的有效管理。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建设项目的设计、决策、施工以及竣工等活动相对独立,不能实现有效的信息共享,这就加剧了工程造价管理的难度。因此,需要不断提升工程造价信息的共享水平。

关键词:全寿命周期;数据共享;工程造价;

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影响着工程项目的实施进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因此,这里根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流的特点,对工程造价信息原始数据以及相应的分析指标体系进行设计,确保建筑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实现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工程造价管理。

一、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管理和数据共享的意义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系统不只是由一台计算机软件就可以完成的,需要通过不同种类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共同参与下才能顺利完成。CCLMS理论知识为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提供了系统的、全面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把工程造价管理的全寿命周期的数据信息分成好几个不同的阶段,并通过CCLMS应用系统组织在一起,利用不同地区的分布式部署,可以有效的解决纯手工管理以及分离系统使企业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中共同运行的问题。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系统由原来的局部的、分散的、对立的系统变成了全局的、集成的、协同发展的系统,经历了一个复杂而漫长的改进过程。CCLMS系统改变了以前分散且孤立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了企业有一个正确的、指定的信息数据源。现在的信息数据功能改变了以前定性和工、机、料价格的固定性,让从事工程造价的相关工作人员从中得到最有时效性的造价管理信息。在以前,为了实现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的共享,不得不使用以前老旧的、过时的、不具时效性的信息数据资料,缺乏合理性和针对性。目前,通过CCLMS系统可以很方便的固定工作流程和工作经验,形成智力资源的优势,为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的数据共享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在实际的建筑工程和项目的投资过程中,决策是整个建设工程投资行动的关键环节。一个建设工程项目一旦经过了决策,就会把投资的规模大小和建设项目的方案确定下来,因此正确的决策会与整个项目的工程造价和投资收益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决策之前需要融合信息数据的管理和协同工作模式,并有效的运用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知识库的CCLMS系统,使工程造价管理信息体系的每个参与方在统一的信息集成平台上,共同合作,实现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共享,进而实现投资决策的科学化。

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三个生命周期和管理

工程造价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的项目周期,分别是对工程造价项目的选定、计划、实施等。近年来,随着工程造价不断的精细化,项目的监测体系和评价标准已经作为第四个项目周期来考虑。对工程造价进行全寿命周期分析时,要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具体的国情,不能脱离了实际,要把我国的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的实际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周期相结合,互相借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找出适合我国国情的工程造价方法。根据一个项目具有三个项目周期这一理论,可以把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的管理方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分别是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其中决策阶段就是投资估算的第一阶段;设计阶段则是初步设计概算和施工图预算阶段;实施阶段主要任务是进行招投标工作,最终签订合同;竣工验收阶段是对整个工程的竣工结算,包括工程的投入量,使用量,以及工资的结算等;运营维护阶段的主要工作是负责维护成本。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所以把工程造价划分得如此细,主要是因为初步设计的概算和整个施工图预算在管理的方法和编排的规律上有很多的相似之处。

三、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技术

实行顺序任务管理技术可以给工程造价信息数据的更新和共享提供全寿命周期的技术支持,进而实现了全自动化的工程造价信息。规范化的信息技术。规范化的信息技术是CCLM至关重要的技术之一,需要构建数据共享格式、交流信息数据的标准、数据互相对换的标准系统,进而实现不同计算机之间数据信息的互相传递、信息数据的资源共享,可以更好的协调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管理的工作。例如,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复杂结构设计与实现的技术;CCLMS系统的工作调整机制以及软件的维修与管理技术;CCLMS的基本元件构成供能的划分和接口对接技术;分布式不同组成结构的信息数据模型的映射方法和实现自动转换的技术。

四.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的指标体系

项目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主要原因在于,工程造价信息数据中含有大量的信息数据,并且其区域性和时效性相对较高,因此,为了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在对信息数据共享的过程中建立起相应的信息数据指标体系。相对来说,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是根据工程造价的数据特征进行设计的,在分析专业、项目积累数据的基础上进行。在分析专业、项目积累数据的过程中,需要对通用数据以及专用数据进行分析,或者是对其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进行相应的分析。文章结合建筑项目工程造价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的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作为指标体系构建基础数据。

1.根据单项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进行相应的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编码操作。在工程项目的基本信息分类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建筑工程的基本特征,其数据不仅是要涵盖工程项目的基本概况,还要包括工程造价的相关技术、经济因素。具体来说,在基本信息中应该含有项目名称、专业划分、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设规模、开工日期以及预计竣工时间等指标,还可以根据其中的专业不同划分成不同的二级指标,具体的划分情况需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操作。

2.对建筑工程各个阶段任务进行明确。在对建筑工程进行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指标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还需要明确建筑工程的各个阶段,对于投资决策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招投标阶段以及竣工验收等相关的阶段进行明确,需要确定出发包人、承包人提供信息的类型以及相应的数据状态。需要明确的一点是,发包人多数情况下只会在投资决策阶段提供投资估算的原始数据,其他阶段的原始数据和分析数据是由承包人提供。

3.对建筑工程各阶段费用进行清算。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对建筑工程的单位造价、社会平均成本、分部分项工程费用占专业工程费的比例以及社会平均利润进行清算,确保整个工程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能够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盈利能够实现。

总之,工程造价信息的数据共享对于工程项目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主要计算机技术和相应的数字模型的实现不仅解决了工程造价精度问题,而且实现了工程造价信息资源的复用与开发。因此,在项目的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过程中,需要通过相应的计算方法构建相应的指标体系对工程造价进行估算。

参考文献:

[1]于雯颖.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应用与展望.2016.

[2]刘欣.张东海,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2017.

[3]张玲欣.浅谈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2017.

论文作者:卢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  ;  ;  ;  ;  ;  ;  ;  

全寿命周期工程造价信息数据共享研究论文_卢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