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现实意义来看,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对于社会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新时期建设水平的发展,水利水电工程也得到了进步,其建设的方向完全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部署,在日常应用中,水利水电项目不仅可以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利用,还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情况,进一步改善自然灾害带给人民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加强乡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乡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重要意义
1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现状
伴随当前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水利水电项目的相关部门也在不断的对自己的施工管理技术进行强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有其他的促进作用,然而也一定要承认,我国乡镇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水平还不高,还出现很多不足之处,对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比如说在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进度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1.1成本管理问题
我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主要通过二分式的管理模式或者是单位估价法的管理模式,这两种成本管理模式不单单会造成项目工程造价产生很大的差异,还有可能产生估价不准的情况,对成本管理的准确性产生很大影响。
1.2质量管理问题
从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分析,现在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由于资质方面产生一定的欠缺,而这些欠缺之处最终都会在建设出来的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反映出来,另外,某些采购部门在进行原料采购的过程中,也会产生错误的情况而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监督部门在对自己监督职责进行履行的过程中,也会产生轻质量重工期等情况。
1.3进度管理问题
很多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为了赶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将任务完成,会产生催进度等情况,很容易造成建设者在进行具体建设的时候,往往为了对时间进行控制而对工程质量产生忽视的情况。
2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中的问题
2.1工程建设的判断失准
水利水电工程与建筑项目不同,其具有的专业性与施工环境都具有较高标准,所以施工管理必须要做到进一步完善,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和设计标准才能完成项目任务。在施工中除了项目单位,水利水电相关部门也应该做到恪尽职守,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充分参考相关的案例,在施工前树立明确的建设目标。然而,在实际的施工中却往往出现规划不完善,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符等问题。将建设的目标和重点过多的放在项目建设的经济效益上,忽略了其中的规章制度,严重破坏市场环境,对当前土质资源、水资源等都造成浪费,不仅浪费资金成本,还造成群众生活的不利影响。
2.2管理体制不能落实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忽略了对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视,为了达到水利水电建设目标的实现,必须要不断提高管理体制的完善。然而,在具体的施工中,一些施工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完善,在应用中存在很多问题,达不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比如: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不能按照规范进行管理施工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严重阻碍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发展,甚至威胁到项目建设的整体质量和安全。
2.3施工安全不达标
如果要实现水利水电工程的健康发展,施工安全管理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一些施工单位,对安全管理没有足够的重视,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及时掌握所存在的施工隐患,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给企业及项目都带来严重影响。安全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事故,还会对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甚至无法完成水利水电建设应有的社会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工程监理不到位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其不仅是对施工各环节控制管理的主要监督者,也是水利水电得以顺利施工的基础保障。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对施工质量的要求极为严格,必须要做好各个工序的规范、顺序,这样才能确保施工质量的顺利完成,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但是,目前我国很多水利水电工程监理工作流于形式,甚至没有监理一方,管理人员很难清楚的了解施工建设的安全隐患和各种问题。另外,由于监理审核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其专业能力与素质水平的提高还存在很大空间。
3完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制度
(1)组建制度制定小组,针对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点,将制度细化为施工前质量管理制度,施工期间质量管理制度和施工后期质量管理制度,保证每个环节的质量管理都有切实的依据可查;(2)以岗位责任制度的健全实现岗位职权划分,保证每个环节每个步骤都有切实的人员去负责和执行,一旦发现问题及时找到相关负责人进行返修,并进行一定的惩罚,以促使水利水电建筑质量管理制度的权威性;(3)不断健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质量管理监督机制,设置相应的内在监督部门,保证其独立性的基础上实现其监督效果的不断提高。
3.2增强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协调性
为增加企业收益,施工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协调是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在运用时,相关从事人员应该主动接受上级部门的管理,配合好管理人员,并积极与管理人员进行沟通。就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技术与管理的协调性是不能令人满意的,主要因为人员之间配合不到位。另一方面原因是人际交往的复杂性。因此,企业如果想做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明确施工技术各个环节的管理要求,并明确责任人,从上向下的协调好各个方面。因此增强施工技术与管理之间的协调性是十分必要的,也是解决当前问题很有用的措施。
3.3强化对施工技术的管控
3.3.1预应力锚固技术的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应力锚固技术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施工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加大对预应力锚固技术管理力度,可以有效的控制预应力延伸方面问题的发生,不仅能够提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的质量,而且对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效益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3.2施工导流技术的管理
施工导流技术是确保施工顺利实施的重要防护性技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合理对施工导流施工进行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而且能够保证整体工程的进度和施工安全,对实现施工项目利益最大化目标非常有益。
3.4加强全过程质量监督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在施工开始之前,加强对原料、设备和方案的管理,监管人员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考核,并对具体建设与施工标准进行对比,以此来强化对施工前的质量监管工作。在具体施工阶段,监管人员要对施工流程进行了解,以相关管理制度作为依据来强化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有效监管,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在施工完成后,还要利用先进技术来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测,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结语:
乡镇水利水电工程,是发展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的重要设施;是农村社会健康、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抵御灾害、除害兴利的牢固根基;是缓解水资源紧张、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是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有效途径。加强乡镇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对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保证农田灌溉、保证供电安全、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保护民生安全及人民群众生民财产安全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魏秀霞.探究水利水电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5.
[2]娄仁贵.试论经济新常态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管理之完善[J].工程施工,2017.
[3]钟玉秀,刘宝勤,李伟.加快乡镇水利站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水利发展研究,2010.
论文作者:张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水利水电论文; 水利水电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乡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