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_企业家论文

重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_企业家论文

重构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家论文,重构论文,约束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有人说中国也许有经济学家,但没有企业家。这话说得太刻薄了,然而在当今中国,高素质并具有创新眼光与胆识的企业家十分缺乏,却是不争的事实,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一套有效的激励与约 束机制。

企业激励机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激励机制实质上就是如何对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在企业经营权与所有权"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由于委托人(所有者)与代理人(经营者)的利益和信息不对称,如果想让企业经营者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工作,就必须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按经营者达到的业绩水平给予恰当的奖励,人们采取某种行为方式是因为人们相信这种方式将产生他们期望的回报。激励机制的作用就在于当行为者的行为有助于实现企业目标时,向他们提供他们期望得到的奖励。激励机制有助于协调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的矛盾,减少代理问题。企业家激励机制必须能够体现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短期与长期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体现企业家个人成就感;体现和谐统一的原则,即应该使物质与精神收益与风险达到和谐的统一。企业家约束机制主要是防范企业家"法人专制"和管理腐败,国有企业产权不明晰,内部所有者空缺,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尚未真正分离。国有企业的实际控制权掌握在政府或由政府部门任命的厂长、经理手上,一些专家学者把这种现象称为"法人专制"。企业家法人专制往往缺乏自上而下的约束,也缺乏自下而上的监督,所以极易滥用权力而导致管理腐败。

西方国家对经营者的激励与约束

发达的股票市场与"用脚投资"制度当股份公司的股东对其披露的财务状况不满意时,就会毫不犹豫地卖掉该公司的股票,以避免公司财务进一步恶 化。如果股东们都采取这种行为,则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就会直泻而下,面临被接管的危机。而公司被接管之后,原公司经营者往往会被接管者逐出,这样就会在其履历表上留下不光彩的一笔。所以,发达股票市场和"用脚投资"的机制对经营 者构成了强有力的制约。

"高薪养廉"与企业家年薪制度

高薪不仅能对企业家产生激励,同时也对抑制"管理腐败"行为起了积极的预防作用,高薪使企业家对自己的收入产生较大的满足感,使其从腐败中捞取更多好处的行为已无十分必要,同时,高薪本身也构成了"管理腐败"的机会成 本,因为,一旦腐败行为败露,企业家本人定要受到应有的制裁和惩罚,高薪也就付之东流了。所以,通过实行企业家年薪制可以使企业家取得较满意的收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其通过"管理腐败"来损害企业利益的念头。

企业家持股与"期股"制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企业家参股和股票期权来协调企业家和股东的利益,使企业家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大量事实证明,企业家参股对抑制"管理腐败"有积极的作用。企业家参股使得企业家利益的增长只能与企业效益的长期联系,避免企业家大捞一把走人的理象,防止了企业家的短期行为。

人力资本与"企业家市场"

企业家市场对腐败的企业家构成了严格的制约,原因就在于发达的企业家市场可以随时根据企业家的经营业绩来判断其人力资本价值的高低。如果企业家因为管理腐败而造成企业损失,那么他本人的人力资本价值就会贬值,"管理腐败"行为败露,企业家将面临严厉的处罚,并且"前功尽弃"。这不但会失去现有的工作而且将面临人格上的打击、"颜面尽失",而且,其人力资本贬值的结果还会影响其今后的职业生涯,来自企业家市场的压力迫使企业家努力工作。

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

市场经济时代是需要企业家的时代,也要能够产生大批高素质新型企业家的时代,很多企业不适应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一批懂得市场经济,能够驾驭企业走向市场的人才,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企业经营者的作用,全方位地为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借鉴西方国家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首先需要解决好以下六个问题。

1、企业家定价问题。对特大型国企的经营者不应采取强经济刺激办法,而 应采取准公务员制。就是说,既给企业家较高地位,又提供企业家终身保障,完成一定的目标后还可给予一定奖励。对实行公司改造的一般国企的经营者可采用较强的经济刺激政策,不论是实行年薪制还是股票期权制度,都要等公司赚到钱后再给经营者。对实行"放小"政策的企业的经营者可采用强经济刺激制度,经营者可直接拥有股份,企业赚的钱多则经营者得钱也多。对企业家定价,可以先对企业家的身价进行评估,也可以通过企业家人才报价系统实行"明码标价"。

2、企业家年薪制问题。年薪制在西方实行了几十年,其效果是有目共睹的,但在我国推行却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因为在国有企业产权模糊和虚置的情况下,企业家的收入是很难得到合理确定的,企业家的工薪是企业家这种特殊劳动力价值的物化体现,如果企业家的收入与其贡献两者不对称达到严重程度,他们就可能通过其他方式来寻求平衡,一是转换环境,到体制外"另谋高就";二是以"灰色收入"来弥补合法收入之不足;三是"采取"在其位不尽其责的办法,少释放自身的潜能,少操一些闲心。所以,实行企业家年薪制的改革方向应该说是正确的。

3、股票期权问题。股票期权已成为西方各大公司企业家的主要激励因素,创造了成百上千的富翁,我国应当根据自己的国情来实施这一制度。在企业财务收支情况经过严格审计,经营者业绩经过认真确定之后,国有企业的"当家人"将可以有条件地获得一定比例的企业股份,或是获得年薪以外逢期兑现的特别奖励。企业家将以契约形式来明确各自承担的职责,绝不能只享受期股股权而不承担责任。实施"期股制"可以避免企业家的短期行为,防止出现企业家在退休前大捞一把的"五九"现象,在我国国企中实股票期权制度,可以有效突破传统观念上的平均主义,促进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效益的稳定提高。

4、企业家市场问题。国有企业要形成一个有效激励与约束机制,就要形成一个企业家竞争的市场,承认企业家个 人的财产权,尊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价值,并由市场决定企业家的身价,要实现企业家的市场化,就要打破传统观念,承认企业家是一个"经济人",承认企业家个人利益与个人财产权,并要使之制度化。企业家市场可以通过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使企业家保持危机感,而资本市场的信息和产品市场的竞争情况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家的才能和努力程度。

5、企业家监督问题。对企业家进行监督和约束,内部监督的效果是十分有限的,必须依靠外部的监督。但是,外部监督具有滞后性,这容易给企业的健康发展带来意外的伤害。因此,我国的国有企业应该设计一套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家监督与约束机制。目前,对经营者普遍存在只奖不惩的现象,对此必须首先设立有权弹劾和制约企业家的中立监事机构。其次,为企业家单独立法。第三,增加针对企业家的市场约束,而不仅仅是道德约束。

6、企业家制度问题。我国职业企业家的短缺,根本原因在于企业家制度的缺失,大部分所谓的"企业家"都肩负着一定的行政级别,他们不但承担着经营企业的职责,而且承担着稳定社会、解决 就业等诸多的社会义务。以上级委任为主的选拔制度,造成厂长们的眼睛盯着市长、局长,而不看市场,一切服从行政的安排,从而扼杀了企业的活力,并使许多有条件成为企业家的人才,难以通过公平竞争的方式进入经营者岗位。企业家的就位方式应该是契约化的,而不能是行政委任式的。因此,需要改革传统的委任制度,并尝试建立企业家选择机制,改革现有的企业干部管理体制,逐步取消国企沿用几十年的行政级别,把企业家从行政化管理中分离出来。彻底变革企业经营者的行政化配置方式,建立起以竞争上岗为主,企业家市场化的成长机制。总之,要建立权责对称的企业家激励与约束机制,就要对我国企业家制度进行根本性的创新。

标签:;  ;  ;  

重构企业家激励约束机制_企业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