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战区总医院肿瘤科 四川成都 610083
摘要:目的:研究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肿瘤体积在化疗前后的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50例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观察其化疗后肿瘤体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各种影响因素。结果:根据对一段时间的数据进行调查,可以明显观察到患者在化疗一周期后肿瘤体积有明显缩小,并且相对于其它化疗周期也变化明显,P<0.05。但是在患者接受化疗后的第三、五周期,患者的肿瘤体积有明显回升的趋势。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T分期的影响较大。结论: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具体分析,可以发现对其进行化疗后在T1-2期的化疗效果比较明显,肿瘤体积可以有效实现缩减。
关键词:细胞肺癌;化疗;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影响因素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空气污染的程度越来越严重,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肺癌发病率的提高,在肺癌患者中,小细胞肺癌的占比较大。在现阶段,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手段主要为化疗,其中对正常肺部组织剂量参数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肿瘤体积的大小。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对化疗前后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体积大小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对比分析,从中得出一系列结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在2016年6月到2017年5月的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中选取50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在这些患者共有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在52.93岁至55.35岁之间,有27例中央型患者和23例周围型患者,此外有26例患者的肿瘤在肺的上部,有24例患者的肿瘤在肺的下部[1]。对这些患者采用治疗方案时均选择EP和DC,同时应该对患者的基因进行检测,行靶向药物治疗。
1.2方法
对小细胞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化疗的不同周期进行观察,测量、计算和对比患者的肿瘤绝对体积和相对体积,然后将测量出来的结果放在表格中进行统一的分析和对比,研究患者肿瘤体积在不同化疗时期的变化情况以及影响因素。其中在对患者的肿瘤体积进行测量时,应该选择Phikips ADAC Pinnacle3 9.0m三维治疗计划系统来完成。将患者化疗之前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0,将第一周期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1;将第二周期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2;将第三周期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3;将第四周期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4;将第五周期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5;将第六周期化疗后患者的肿瘤体积大小记为VT6。
1.3观察指标
观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的患者在肿瘤体积大小方面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
2.结果
2.1 具体数据如下表:
表1.患者肿瘤绝对体积、相对体积比较
3.讨论
近些年来,在肿瘤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放疗的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对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很多医疗人员也会采用放疗和化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于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并非让患者尽早接触到放疗治愈的效果就会越好,而是应该对患者进行观察,选择患者肿瘤体积最小的时候进行放疗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2]。同样的对患者进行化疗时也不能等到肿瘤体积不再变化或者起不到任何作用时再引入其他治疗手段,所以需要为诱导化疗后放疗、靶向治疗甚至手术治疗的介入时机提供有参考意义的数据。
本文主要通过对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不同周期进行研究,观察患者的肿瘤体积在不同周期的变化情况。通过上述研究可以发现,患者在化疗一周期后肿瘤体积发生了明显的缩小,但是在第三周期到第五周期之后又出现了肿瘤体积增大的现象。所以在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的第一周期到第二周期内建议采取诱导化疗,不建议在三个周期以上再进行放疗,因为前两个周期介入放疗能够起到相对较好的效果。同时,研究还发现T分析是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一周期后肿瘤体积发生明显缩小的主要影响因素。
综上所述,小细胞肺癌患者在化疗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内肿瘤体积要明显比之前缩小,此时适合引入放疗;同时还发现T分期是影响肿瘤体积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春珍.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肿瘤医学,2016,(19):3073-3076.
[2]郑广,韩婷婷,徐忠玲.诱导化疗后非小细胞肺癌肿块体积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18):74-77.
[3]张纬建,邹喜,洪金省,陈群,石琴,郭飞宝.非小细胞肺癌诱导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医学,2013,(11):1741-1744
论文作者:何曼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2
标签:患者论文; 肿瘤论文; 体积论文; 肺癌论文; 周期论文; 细胞论文; 因素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