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会社会工作干预研究_小组工作论文

高校工会社会工作干预研究_小组工作论文

高校工会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工作论文,工会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0398(2013)06-0035-05

一、当下我国高校工会的组织生态解读

组织生态学是在组织种群生态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1],它以达尔文自然选择观为起点,将生态学理论运用于组织分析。在这里,将组织生态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析视角和研究框架引入高校工会的组织研究。

高校工会是教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言人,是高校民主管理的推进器,是和谐高校建设的化解池,其作用不言而喻。但随着社会转型的加快和高校改革的推进,当前我国高校工会赖以生存的组织生态并不乐观,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法律保障的弱化

虽然工会的性质、地位和任务得到了《工会法》和《劳动法》的双重保障,但这种保障在工会组织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处于相对虚化状态,缺乏现实的保障能力。如《工会法》第6条明确规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职工维权成了工会法定的首要职责;然而在实际生活中,高校工会往往因为“不能为”和“不敢为”而缺位或错位,使自己的合法性基础随民意流失而受到质疑。

2.资源体系相对匮乏

根据Pfeffer和Salancik的资源依赖理论,任何组织都需要通过获取环境中的资源来维持生存和发展,工会组织也不例外,需要必要的经费保障。高校工会的实际收入主要由学校划拨经费、工会成员会费和工会自营收入三部分构成,其中行政拨付经费是其最主要的经费来源。然而,高校划拨经费的有限性,加之工会“福利性”和“娱乐性”功能明显,使得支出增加与资金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

3.组织架构的非独立性

高校工会的组织管理体制和贫乏的资源体系决定了其在组织架构上的非独立性。当前,我国高校工会实行学校领导为主、上级工会为辅的双重领导体制,这种组织体制使工会更多地受制于本校领导者,也为学校直接干预工会工作提供了合理化解释。在资源获取上,工会组织对行政经费的高度依赖是它依附于高校行政体系的内在驱动力,加之工会组织对高校发展的强大功效,学校党政自然乐意将其收入麾下,成为一个辅助性的工作部门。

4.工会职能的行政化

当前,在实践中被定位于“事业单位”的高等院校行政化倾向日益严重,因依附而内嵌于党政系统中的高校工会也逐渐“行政化”。作为高校党政的一个得力助手,工会组织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执行学校党政的指令并开始习惯于用行政化的手段履行工会组织的法定职责,在组织定位上逐渐迷失自我,逐渐丧失自由意志和独立人格。

5.组织运作较为薄弱

工会的依附性和行政化并没有改变其在高校党政体系中的弱势地位,也不能在资源供给上享有与其他行政部门“同等的待遇”。虽然校级工会在人员配置和办公条件上能得到基本保障,但年龄老化、素质偏差是常态;而二级工会人员多为兼职且无固定办公场所,日常工作多半处于消极应付状态。如果二级工会的重要性得不到充分认识,积极性得不到充分调动,即便是选齐配强校级工会,其执行力也难以保证。

法律虚化、资源贫乏以及由此引发的依附性、行政化,导致高校工会忙于行政事务而疏于分内职责;而现实中层出不穷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使高校工会难以应对并因此陷入生存危机,亟待寻找一条提升能力的新路径来摆脱现实困境。

二、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工作的可行性分析

可行性分析,亦称可行性研究,自从20世纪30年代美国为开发田纳西流域第一次使用该术语以来,可行性分析得到了广泛的运用[2]。它具体可分为政治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技术可行性三部分。

(一)政治可行性

政治可行性是指从政治和社会的角度考察方法实施的可能性。对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而言,政治可行性主要是考察高校工会对社会工作介入是否有需求以及需求的强烈程度,它是可行性分析的第一步。高校工会在福利维权、民主参与、教育引导等方面独有的人性化和亲民性,是高校党政部门所不具有的;但资源短缺和人才匮乏使工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严重“失能”,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因此,高校管理层非常希望能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工会组织的执行力,成为党政部门的得力助手。与此同时,一线教职员工也希望以推动工会创新来激活工会的活力,提升工会的服务能力。随着高校岗位聘任制的普遍实施,教职员工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明显增大,身心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教职员工的薪酬待遇普遍不高,相对剥夺感强烈,精神文化生活贫乏,职业倦怠十分明显。“业精于勤,荒于嬉。”本应大显身手的高校工会却因长期“荒废主业”而无所适从,这使得广大教职员工对工会改革的呼声与日俱增。

(二)经济可行性

经济可行性是指从经济的角度考虑方法实施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对于高校工会社会工作介入而言,经济可行性分析主要是考察实施社会工作介入所付出的成本与其收益间的经济性问题。在这里,我们将使用成本—收益的分析框架。

大致来说,社会工作导入高校工会,其成本与未介入前基本持平。在高校工会中,社会工作者的岗位应设置于校级工会中,通常以内部流动的形式保持岗位编制不变;而二级工会不设置社会工作岗位,组织成员仍为兼职。我国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已达200多所,每年社会工作毕业生近10000人[3]。所以,从人才的市场供给看,社会工作者的薪酬待遇可与普通教职员工持平,职称晋升亦可纳入高校现有的职位分类制度。在人力成本一定的前提下,社会工作者将社会工作的价值理念运用于高校工会工作的实践,工作效果会大幅提升。在这里,以社会工作的五大专业手法为例:运用同理、接纳、尊重等个案工作原则进行的职工维权和纠纷调解,成功率和满意度更高;运用小组工作方法介入教职工的闲暇活动,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运用社区工作方法介入教职工的政治参与,民主性和参与率更高;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方法介入二级工会的管理,执行力和耦合性更强;运用社会工作研究的方法进行工会工作的实证分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更好。除此以外,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还能改变帮扶慰问教职员工的传统方式,从单一的物质帮助过渡到包括行动照料、物质支援、心理支持等在内的全面关注;也能整合高校的心理卫生系统,将工会的工作范围扩展到职业健康、心理调适等新领域。

可见,社会工作介入工会组织不仅能增强工作效果,还能扩大工会的职能范畴,提高工会的组织影响力。

(三)技术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是指方法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成熟性,对高校工会社会工作介入而言,技术可行性主要指社会工作干预的成熟性及其方法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在20世纪初的西方国家,企业工会的功能仅限劳资关系处理;而当企业员工因个人或家庭问题影响工作甚至因此丢掉工作时,却无能为力。为改变“失能”的尴尬局面,企业工会开始引入社会工作的方法为员工提供相关的社会服务。在实践探索中,企业工会将社会工作的通用过程模式融入工会的工作流程,将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内化为工会工作的行动指南,使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进而拉近了工会与企业员工的关系,改变了工会与雇主长期对立的局面,形成企业、工会、职工三方互惠共赢的机制。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工作实践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企业工会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

在借鉴国外工会社会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2007年开始,我国在部分基层工会组织进行了工会社会工作的试点,以探索在工会系统中引入专业社会工作的方法和途径[4]。经过5年的试点探索,积累了不少工会社会工作的经验和方法,“北京模式”值得借鉴。当然,对未打算专设社会工作岗位的高校工会,可考虑以下2种路径:(1)对已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可聘用社会工作专业教师担任工会顾问;(2)对未开设社会工作专业的高校,可举办工会社会工作的系统培训。

总之,无论在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技术上,都已证明高校工会引入社会工作是切实可行的。

三、社会工作视域下的高校工会工作

当可行性研究一经完成,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的逻辑框架基本可以确定了。社会工作是一门秉持“以人为本、助人自助”的理念,运用各种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去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高校工会引入社会工作时,必须坚持社会工作的伦理价值,使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手法,进而拓展工会组织的服务范围。

(一)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在高校工会工作中的运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求工会工作者以教职员工的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广泛深入到教职员工中,感受当前他们的切身需要,倾听他们的真实声音,尊重他们的权利和尊严,切实关心和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相信案主的能力”这一理念要求工会工作者相信教职员工的潜能,在接纳和信任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并激发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助人自助”的原则要求工会工作者在服务于教职员工的过程中,始终坚信“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并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到教职员工的认知转变、信心恢复和能力提升上,而不是一时的物质帮助或心理援助,努力将工会的“助人”活动转变为教职员工的“自助”行为。“人在情境中”的理念要求工会工作者要考虑到教职员工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性,并结合所处学科和学院情境的特殊性,努力实现他们与学校、学院、科系等环境的良性互动和个体的全面发展[5]。

尊重、接纳、真诚和不批判是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对高校工会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尊重和接纳”的指导原则要求工会工作者能充分理解教职员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自觉接受他们在心理、生理和社会上的多元性和独特性。“真诚”要求工会工作者不戴面具、表里如一,始终以一种真挚诚实的态度服务于广大教职员工,达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的目的。而“不批判”则要求工会工作者用优势视角去看待每个教职员工,充分肯定他们的主体性,大胆鼓励他们的自信心,在增强个体抗逆力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在不断的自我探索中实现知、情、意三者的整合。

(二)社会工作专业手法在高校工会工作中的运用

作为一门应用科学,社会工作的方法体系由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和社会工作研究五大手法构成。

个案工作主要是依靠社会工作者个人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处理面向个体或家庭的问题,目的在于协助个人或家庭增强应对问题的能力。个案工作中的相关理论为工会成员正确理解教职员工所处境遇的成因提供科学依据,个案工作的实务模式为工会成员提供多维度的技术支持,而个案工作的通用过程则为工会成员提供规范的操作流程。

小组工作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带领下,运用小组动力解决组员问题的一种专业手法。小组工作的理论基础为工会成员正确认识高校中的群体现象提供合理化解释,小组工作的过程模式为工会成员妥善处理群体问题提供清晰的工作思路,而小组工作的实务技巧则为工会成员的服务行为提供具体的工作技术。

社区工作是以整个社区为案主,通过社区成员的共同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工作手法。这一专业方法要求工会成员将整个校区和全体教职员工作为服务对象,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和互助合作,深入挖掘和整合大学校园内的各种有用资源,通过教职员工的集体努力妥善解决校园公共性问题,实现工会工作的社会性和开放性[6]。

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间接的工作手法,它将抽象的社会政策转化为具体的行动,以福利服务为轴心,以公平、优质、高效为目标。社会工作行政的基本原则为工会成员提供了思想导引,社会工作行政的价值伦理为工会成员提供了行动准则,而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过程为工会内部的日常工作提供了技术指南。

社会工作研究是以促进实务、提升理论为宗旨的一种间接手法。社会工作研究有助于将成功经验上升为工会成员的工作守则,将失败教训总结为日常工作的注意事项,也有助于提高工会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开拓工会工作的新思路和新局面。

(三)社会工作在高校工会工作中的服务领域

实践中,社会工作强调方法之间的协同与融合,并灵活运用于高校工会的各个服务领域。社会工作者可以在权益保障、帮扶慰问、休闲娱乐3个传统领域和职业健康、心理疏导、职业发展3个新领域发挥专业特长。

权益维护和福利保障是高校工会的首要职能。由于高校教职员工的工作关系不受《劳动法》和《公务员法》的调整[7],加上教代会制度的虚化,大大弱化了高校工会的维权职能。在此情境下,社会工作介入的重点应集中于下列3点:(1)利用社会工作行政的手法使教代会发挥应有的维权功能;(2)通过社会工作研究完善高校岗位聘任制下的权益救济制度;(3)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改善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

困难教职工的帮扶和离退休教师的慰问是高校工会的传统职能之一,“送温暖”和“节日慰问”是其主要表现形式,但存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的弊病。社会工作者介入后,可以利用社区工作的方法组织广大教师和学生参加帮扶慰问活动,并增加行动照料、心理支援、环境关注等新内容;利用小组的形式开展帮扶慰问对象间的互帮互助,协助其建立互助体系和社会支持网络;也可以利用个案的形式开展一对一的直接服务。

休闲娱乐具有放松身心、开阔视野、扩大交际、提升能力等功效,所以像集体出游、节日聚餐、体育竞技等形式的闲暇活动很受欢迎。社会工作者要运用社区工作的方法推动校园休闲场所和娱乐设施建设,运用社会工作行政的知识和方法制定科学的闲暇活动方案,运用小组工作的形式开展教职员工的闲暇教育、传授各种休闲技能并组织各种形式的闲暇活动。

职业健康主要分为职业病预防与治疗、健康生活方式养成两部分。由于职业特点,咽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在高校教师中十分普遍,熬夜工作、用眼过度、抽烟酗酒在高校教师中也屡见不鲜。社会工作者要整合工会系统和医疗部门的资源,以社区工作的方法在校园内积极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小组工作的形式开展针对性较强的健康和养生教育,以个案工作的方式完成对不良生活方式的治疗和矫正。

社会转型的加快和工作负荷的加重使高校教职员工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失眠、拖延症、职业倦怠等问题随之产生,自杀等极端现象也越来越多。高校工会应密切关注广大教职员工的心理健康,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为此,社会工作者可以个案或小组工作的形式开展面对面的直接服务,用尊重、接纳和真诚的原则营造温暖安全的氛围,以“人在情境中”的视角将服务对象置于特定环境中进行考察,准确把握服务对象的真实心理和行为,进而找到适合的介入方法。

职业生涯设计对每个教职员工意义重大,关注广大教职员工的职业发展,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将是高校工会积极拓展的一个新领域。在这一领域内,社会工作者可以个案的形式提高教职员工对生涯规划重要性的认识,通过SWOT分析实现正确的自我定位;组建以院系领导、专业负责人、教研室同事和教职工本人为组员的小组,以小组工作的形式协助教职员工个体完成职业发展规划的设计,并以社会工作行政的方法确保职业发展所需的资源供给。

四、高校工会社会工作介入的关系调适

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是现行体制下的一种实践探索,在这一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实践创新与传统惯习之间的矛盾。

(一)行政化与社会性

近年来,高校行政化倾向十分明显,“教授治校”的呼声日益高涨。长期依附于高校行政体系中的工会组织行政色彩浓厚并习惯于指令式的工作方式,已然成为高校党政系统内的一个工作部门。从法定属性上看,高校工会是党领导下的以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为宗旨的群众性组织,因此,高校工会在本质上是一个由广大教职员工构成的自治性组织。换言之,高校工会是一个以自愿性为基础、以权益维护为使命的“第三部门”[8],带有明显的社会属性。随着社会工作者对高校工会工作的介入,社会工作专业所崇尚的自由和独立将逐渐弱化高校工会的行政性,并慢慢还原其应有的社会性。

(二)边缘化与主体性

虽然高校工会内嵌于高校党政体系并作为一个行政部门长期存在,但它在整个高校行政序列中地位并不高,缺乏应有的话语权。作为一个弱势部门,高校工会在行使职工维权、健康福利等职能时,往往因能力不足而习惯性缺位。这样一来,教职员工只得以权益自救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使高校工会日渐丧失组织威信,引发民意背离。公信力的缺失和弱势部门的事实,使工会组织被高校党政和教职员工双重“边缘化”。但社会工作者介入高校工会工作后,资源链接的角色能逐渐改变工会组织资源贫乏的现状,降低其对高校党政的依附性并提高主体地位;与此同时,被社会工作者激活的工会组织将以更积极的姿态、更务实的作风证明自己的价值,重建高校工会在教职员工中的公信力。

(三)本土化与专业性

社会工作是西方的舶来品,将适合西方情境的工会社会工作的经验和做法移植到有中国特色的工会组织上,其成活率值得怀疑。面对可能存在的“排异”现象,在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时,既要践行专业精神,秉持专业方法以保证专业性和科学性,又要敢于创新、善于总结以保证本土化和适用性。为了消除本土化和专业性之间的张力,就必须加强工会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走高校工会成员职业化道路。

当下高校工会的现实功能日益萎缩,组织影响力也日渐式微。为扭转这一局面,高校工会必须开阔视野、寻求创新,方能激发内在活力,实现组织新生。在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尝试将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运用于高校工会的改革实践,从而改变高校工会的工作作风,夯实工会的合法性基础;同时,也能拓宽高校工会的发展空间,消除工会的生存危机。这样,既能大大弱化工会组织的行政性,恢复工会作为社会组织的本质属性;又能有效改变工会的“边缘化”地位,增强工会的主体性和公信力;还能不断积累本土化的实践经验,提高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的专业适用性。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社会工作介入高校工会是一条值得探索的新路径。

标签:;  ;  ;  ;  ;  

高校工会社会工作干预研究_小组工作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