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_导学案论文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_导学案论文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高中生物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翻转课堂自2007年起在美国的一些学校流行,现已成为影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大技术变革。它将传统课堂中知识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以原先课后做作业为主要方式调整成通过课堂中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在翻转课堂模型中,教师将学习内容录制成教学视频,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视频来完成知识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主要是在教师的帮助和同伴的协作下完成知识的内化,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顺序形成翻转课堂。翻转课堂能更充分地让数字化的资源服务于学生,最大化地利用课堂上的宝贵时间,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实现个性化学习。

      近期,笔者围绕如何将翻转课堂这一舶来品融入高中生物教学,观摩了多个翻转课堂在国内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在边观察边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其主要可分为课前4个环节和课后4个环节。

      一、课前的流程

      翻转课堂将本来需要在课上进行的知识学习放在了课前,学习的手段主要是通过观看微视频,结合教师提供的讲义,完成相应任务,提出疑难问题,其教学流程一般包括如下4个环节。

      1.构建知识图谱

      依据生物课程标准和生物科学逻辑构建章节的知识图谱。在图中需要说清楚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网状或者树状结构,教师制作出来的微视频和电子导学案落在这个图中的一个个节点上。例如,有的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微视频是一棵完整的知识技能树,每个视频和对应的导学案打包,落在不同的节点上,从而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状况,选择去反复观看或者跳过某个知识节点。绘制出章节知识结构图,应是进入课堂翻转的第一步基础性工作。

      2.录制微视频

      微视频的本质就是一次知识的高效传输,所以制作微视频是为了高质量地传递图谱上的知识节点。它应该具有的特点是:时长为5 min~10 min,围绕一个明确的知识点,用简洁直白的方式呈现知识的核心内容,同时具有故事感、设计感。微视频不是一段课堂录像,但要具有一节课的主要骨干,如要有导入、展开、总结并辅以评价等。例如,关于遗传,有教师制作的微视频以遗传病的新闻为情景导入,然后,依次展开知识点,总结遗传的几个特征,再以如何解决遗传病问题为习题,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吃透一个概念。

      3.编制一份导学案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是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翻转课堂的导学案还要具有微视频使用手册和征集学生疑难问题的功能,用导学案进行助学、导学和收集问题,可以说是翻转课堂中国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我们的课堂知识容量大,10 min以内的视频无法囊括所有的内容,同时,高中生已经具有了较强的自学能力和文本阅读理解力,两相结合,辅以导学案上的练习作业,这都让导学案成为了翻转课堂的“黄金搭档”。有的教师制作的导学案不但是课前学生自学的助手,而且其中的习题是课上学生讨论的对象,导学案成了链接课前和课上的工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4.搜集评价信息

      课前学生自主学习,自然有很多通过自学解决不了的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汇集成一个问题集合,教师进行合并同类项、筛选、提炼之后,即可生成课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集。课前学生问题的收集可以请课代表代为完成。教师在课前依据这些问题,形成课堂上的初步教学方案。有了这样一个信息收集环节,教师上课就会目标更加清晰、明确,更有针对性。例如,在某节翻转课堂上学生提出了“DNA复制如此精确,为什么生物体会有变异,或是子代形状不同于亲代呢”?“子代DNA与亲代完全相同,那基因变异又是怎么回事呢”等问题,教师总结成“DNA复制是否一定准确无误”这样更加聚焦的问题供课堂教学使用。

      二、课上的流程

      按照国外的翻转课堂流程设计习惯,课堂是答疑和完成作业的时间。但是,在国内高中的生物课堂上,因学生在校时间长,学习任务重,应该做些适当的调整,在具体的实践中,一般包括如下4个流程。

      1.解决共性问题

      这是一个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环节。有了前面的“收集评价信息”环节,教师掌握了班级学生的主要问题,这些作为共性问题,需要教师在全班统一讲授来加以解决。在翻转课堂上常常出现以下情形:某节生物课上,与以往翻开书本直接讲解不同,教师手里捏着学生给的作业——一张张小字条,上面是各种关于细胞分裂的提问。就在前一天晚上,学生已琢磨过教师录制的9 min视频,对分裂的精华部分大致有了了解。教师实物投影梳理后的纸条,并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分裂要再组合?细胞都会携带些什么信息?共性问题有些是教师来回答,更多的是讨论后让学生自己来回答。适当的全班统一的学习,可以大大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共性问题解决之后,还需要建立知识框架。翻转课堂的课堂上不仅仅是用来完成作业,从务实的角度看,高中生物的逻辑性是很强的,需要教师帮助甚至通过讲授来建立一个知识框架,这样,就能够真正地把知识内化。我们注意到,一些比较成功的生物翻转课堂教师都会用知识地图、思维导图等形式帮助学生梳理知识。

      2.开展自主学习

      前面的学习环节应该说还是要解决基础性、共性的问题,翻转课堂其中一个优势就是可以有效地实现个性化学习。因为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反复观看视频,解决学习上的困难,同样,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利用自主时间去拓展更多的内容,这样就进入了自主学习环节。这是一种学习内容的拓展加深,让学生在讨论中和在答疑中掌握更多知识。

      在这个环节,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达到相近的学业水平,每一个组员都不掉队;组间异质、组内同质,更有利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深度学习。而教师的作用,有个形象的比喻,像个“挡车工”,哪里有问题就去与学生一起解决问题。针对目前高中普遍存在的大班额现状,有的学校尝试两位生物教师一起进入课堂,解答学生提出的个性化的问题,一位教师是主讲,一位教师是辅教,这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3.组织研究性学习

      中国基础教育慕课联盟的发起人陈玉琨教授认为,翻转课堂节约了学习时间,可以在课堂上开展研究性学习。中国化的翻转课堂,目标是能够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更有意义的学习中去,如果课堂的45 min依然是全都用于作业解答,那么学生的时间并没有得到解放,因此,在课堂后期,引入研究性学习环节显得必不可少。例如,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分析问题,最后在课堂上发现教材上的错误。还有的教师把翻转课堂搬到了实验室,在课堂后期,学生完成了基础作业和个性化学习之后,自主进行设计实验,开展探究。

      4.“100%=1”的作业过程

      这句话也是源自于陈玉琨教授的观点。100%的学生掌握100%的学习内容才算是完成了一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这就是所说的“100%=1”。课堂上的作业宜采用游戏的通关形式,它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作业完成的时候如果遇到困难,就可以求助于微视频、同学或者教师,必须保证每个人都是满分才前进。这和传统的课堂上85%的学生掌握85%的学习内容不同。很多学困生都是由于学习问题积累而成的,而翻转课堂的视频至少可以保证在知识上夯实基础。

      三、课堂的观察

      在观察多节翻转课堂之后,教师尝试对学生访谈,不出所料,绝大多数受访学生都表达对翻转课堂特别感兴趣。有位学生首次尝试了翻转课堂之后说:“虽然是第一次上课,但是我已经喜欢上了这样的课堂。”有的学生说:“我们同学之间聊得更多了,能够有很多表达的机会,相对于以往的教师讲和学生听,还是更加喜欢这样的课堂。”还有的学生认为:“翻转课堂之后,一下子觉得书本简单了,那些问题其实是可以自己学,然后和同学交流解决的。”另外,教师曾问过学生,如果教师能够在课堂上讲得很生动,你更喜欢哪种课,学生说:“翻转后有了更多自学的过程,但我还是更喜欢听老师生动地讲课。”

      教师也了解了部分授课教师的观点,他们多数还是愿意尝试这种全新的课程形式的。先行试水者在实践中发现了问题,有两大硬伤需要解决:国内高中生在校时间较长,所以自主学习时间远不如美国高中生宽裕,平时没时间看微视频;国内高中的班额大,动则四五十人,看完视频后提问,问题又多又分散,再好的教师也招架不住。

      面对势不可挡、扑面而来的翻转课堂,高中生物课堂或将经历一次技术革命的洗礼。翻转课堂和传统课堂各有利弊。无论以教师为主导,还是以学生为中心,抑或微视频的网络共享,我们能否找到一个翻转与传统结合的原点,使两者巧妙融合,取长补短,扬长避短,在两者的共同体中超越升华,打造“带有中国特色的生物翻转课堂”呢?

标签:;  ;  ;  ;  

翻转课堂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_导学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