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式电流保护在矿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论文_单杰

淮南矿业集团谢桥煤矿

摘要:继电保护是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负荷发生故障时,它的任务就是第一时间切除故障支路,减小影响范围,保护系统其他支路的安全稳定运行。继电保护具有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等特点。三段式电流保护的每一段各自有优点,但存在着保护范围和上下级配合等诸多问题,所以需要将它们组合在一起,总体构成一套电流保护,以满足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的要求。对于煤矿而言,因瓦斯的存在,对供电的要求更高,且煤矿供电系统本身由于距离短且多为电缆供电,上下级之间区分不开,容易发生越级跳闸事故,扩大停电范围,严重威胁矿井的安全生产。本文主要结合煤矿的特殊性,在三段式电流保护的应用中进行了改进与优化,有效杜绝和减少了越级跳闸事故的发生,对矿井安全生产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煤矿;继电保护;越级跳闸;上下级配合

一、三段式电流保护整定方案

1、无时限速断

为保证选择性,动作电流应躲过下一线路首端(或本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时流过的最大短路电流,称为无时限速断保护。

式中 ——可靠系数,一般取1.2-1.3

——最大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三相短路时,流过保护装置的最大短路电流

2、限时电流速断

为获得动作选择性,第二套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带时限,以便和相邻线路I段电流速断保护相配合,通常所带时限只比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大一个或两个时限级差 ,称为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则有

(式2-1)

式中 ——可靠系数,一般取1.1-1.2

——相邻下级保护装置的I段动作电流

如相邻母线上有多条出线,甚至还有变压器,同时还应与变压器的瞬时保护相配合,在整定时,可认为其保护范围延伸至变压器的低压母线。因此限时电流速断还应按下式整定

(式2-2)

其中, 为在最大运行方式下变压器低压侧发生三相短路故障时,流过保护装置的短路电流。应按式2-1、2-2所得到数值中的较大者作为保护1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值。

为了保护线路全长,限时电流速断保护必须在最小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具有足够的灵敏度。通常用灵敏系数系数 来表示,即

式中 ——在最小运行方式下被保护线路末端发生两相短路时流经保护的电流。

为保证线路末端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一定能够动作,规定灵敏度系数 ≥1.5。

3、定时限过电流

限时电流速断虽能保护线路全长,但不能作为下一线路保护的后备,而定时限过电流保护还能起到相邻线路后备保护的作用。

为保证选择性,定时限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应按阶梯原则选择,满足 ,一般情况下,上一级保护n的时限与下一级保护(n+1)的时限,应按下式选择,即

从网络的最末一级开始,保护的动作时限向电源方向逐级增加至少一个

4、阶段式电流保护

三段式电流保护不一定三段全部投入,当系统运行方式变化很大,无时限电流速断实际保护范围太短或无保护范围时,可不投入;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中,无时限电流速断已能保护线路全长,则Ⅱ段也可以不投入;处在电网末端的输电线路,可能出现限时电流速断与过电流保护的动作时限相等的情况,此时,Ⅱ段亦不必投入。最终根据实际网络构成情况选择性投入保护。

二、煤矿供电概况和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

煤矿一般设有一座110kV或35kV工广变电所,电源来自不同的区域变电所,所内安装2台以上主变压器,能够满足负荷率的要求,采用单母线分段的供电方式,重要负荷采用双回路供电,矿井自上而下采用分列运行方式,井下中央变电所设在井底车场,变电所之间采用电缆供电。

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如下:

(1)上级区域变电所的限额和延时已给定,而通往井下的线路一直到采区,级数较多,因整定空间有限,级差拉不开,无法配合。

(2)上下级之间供电距离较短,普遍在1~2km,甚至更短,线路的首端和末端发生故障时的短路电流变化不大,导致过流Ⅰ段无法整定,过流Ⅱ段也不好取值。

(3)保护装置本身只具备两段式过流保护;设备新旧不一,机构老化,动作时间长,甚至不动作。

(4)教材、书籍上的整定方法比较理想化,实际现场供电方式、结构、装置有出入,没有针对性,尤其对应煤矿特殊的要求和环境。

三、整定示例及优化应用

1、以某矿举例,上级供电公司给定限额,要求煤矿工广变电所110kV母线上所有出线开关保护定值满足:

过流Ⅰ段:I≤1200安(一次值),t=0秒;

过流Ⅱ段:I≤500 安(一次值),t=2.5秒;

存在问题:过流Ⅰ段给定的限额为0秒,无法整定。

解决方案:通过与供电局协调沟通,了解到上级开关设定为三段式电流保护,过流Ⅰ段以煤矿进线侧整定(即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能够保护线路部分,不能保护全长;过流Ⅱ段伸入到煤矿110kV变电所主变,但不出变压器二次侧,保护线路全长及变压器部分,故要求煤矿110kV变电所过流Ⅰ段:I≤1200安,0秒,要求与之0.3秒的延时相配合;过流Ⅲ段2.5秒时间,配合上无问题。

鉴于目前微机保护的快速性,通过试验确定整组动作时间(含机构)均在70ms左右,个别老化开关在90ms,可以把延迟级差缩短到0.1s。故煤矿110kV进线开关过流Ⅰ段设定为:1441A,0.2s,同时要求上级供电公司调整定值为1.1倍。顾北矿110kV变电所110kV母线增设母差保护,主变通过本体非电量及高低后备保护,均实现快速动作,110kV进线保护仅作为后备,用于防止因矿内故障,造成跳上级变电所开关的越级情况发生。

2、中央变电所供往某采区变电所,电缆YJV22-3×185-1230m,线路末端最大三相短路电流8165A,按照过流Ⅰ段整定,无时限速断 ,实际超过中央变电所10kV母线最大三相短路电流9966A,线路较短,1230m,线路首端和末端的短路电流区分不开,因无保护距离,故不整定,本线路保护通过过流Ⅱ段和过流Ⅲ段实现。

3、保护装置只具备两段式过流保护,作线路保护时,根据保护范围,可选择过流Ⅰ段和过流Ⅱ段组成保护,也可选择过流Ⅱ段和过流Ⅲ段组成保护,在保护对象(变压器、电动机)时,直接选择速断和过载组成保护。

例:以某一采区变电所带掘进工作面配电点这一支路为例,线路长度500m,带有2台630KVA移变,根据变压器的一次额定电流36.4A,计算出移变整定为短路300A/0秒,过载40A/反时限。下一步就是确定线路保护高防开关的整定值如何设定。根据负荷情况,过流Ⅰ段计算时,同时考虑相邻元件变压器,以移变二次侧最大三相短路电流作为计算值, ,能够保护线路全长,伸入到下级变压器,但未出变压器二次侧,时限为0秒,保证变压器二次侧及相邻低压短路不会越级跳闸,保证选择性。过流Ⅱ段计算时,按变压器二次侧最小两相短路时满足灵敏度系数整定, ,取0.2秒。能够与下级移变的短路保护相配合,正常情况下不动作,在下级移变短路保护拒动时,作为后备,与过流Ⅰ段一同组成了本级线路保护。如果两台移变容量不同,即短路电流不同,则计算过流Ⅰ段时,以最大一台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计算过流Ⅱ段时,以最小一台的两相短路电流计算,但移变容量差距较大时,则考虑以最小一台的三相短路电流计算,以保障整体配合性。

四、结束语

由于煤矿的特殊性,通过结合实际,对整定过程中的阶段式电流保护进行优化,合理调整上下级配合,有效杜绝了越级跳闸事故的发生,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 煤矿安全规程. 煤矿工业出版社. 2016

【2】谷水清.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5

【3】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第四版)贺家李 等编 /2010-08-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论文作者:单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阶段式电流保护在矿井供电系统中的应用与优化论文_单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