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衡阳 421001)
摘要:目的 研究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衰患者危重期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衰患者,采用奇偶法分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对比两组应用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心衰患者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比对照组短,干预后,研究组心衰患者血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衰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34±3.11)分,对照组心衰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4.89±3.54)分,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 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衰患者危重期的应用价值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采用。
关键词:标准化护理程序;心衰;危重期;满意度
心衰即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病症,发病主要原因为心脏病变导致心排出量在短时间内骤降,造成机体脏器、组织灌注不足、淤血等症状,该疾病病情危急,病情发展速度较快,必须及时给予救治,否则可能引起心源性休克,导致患者死亡,因此,了解心衰症状及特点,运用科学的护理程度,配合主治医师治疗,对提升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1]。本文旨在研究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衰患者危重期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心衰患者,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经心电图、心脏彩色多普勒检查等确诊。采用奇偶法分组,研究组男患23例,女患17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1.5±1.6)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4例,Ⅲ级15例,Ⅳ级11例;对照组男患22例,女患18例,最小年龄46岁,最大年龄79岁,平均年龄(61.7±1.8)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13例,Ⅲ级13例,Ⅳ级14例。两组心衰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标准化护理程序干预,(1)病情评估,询问患者疾病史、药物过敏史等,配合医师对病情进行评估,制定最佳护理方案,同时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充分做好护理准备工作[2];(2)整理评估资料,提出护理问题,如患者心排出量下降,则可能是心肌结构变化所致,如患者活动耐力下降,则可能是机体水电失衡所致;(3)护理实施,①抢救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实施心电监护等,熟练掌握常用抢救药物品种、适用症及使用方法等,积极准备药物及抢救设备,并熟练使用抢救设备;②药物护理,由于心衰患者病情的特殊性,护理人员应高度重视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严格控制药物使用量,避免药物错用、漏用等情况的发生,及时将药物过敏史反馈给临床主治医师;③健康教育,治疗过程中需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心衰护理方面的教育,以便突发情况出现时能够正确处理,叮嘱患者对患者做好保暖护理,以免受凉,为患者准备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饮食尽量清淡、易消化,合理控制盐分的摄入,同时谨遵医嘱应用利尿剂,加强血钾水平监测;④对于存在不良情绪的患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稳定患者及家属情绪,待患者病情后进一步解释发病的原因及治疗方法,以提升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治疗过程与家属多沟通交流,以取得家属理解和信任[3]。
1.3 观察指标
(1)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4];(2)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水平;(3)满意度评分。
1.4 数据统计分析
对观察指标数据行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18.0,三项观察指标均为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意义。
2.实验结果
2.1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对比
研究组心衰患者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比对照组短,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
表1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对比
2.2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对比
干预前,两组心衰患者血压、心率水平对比无统计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衰患者血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
表2护理前后血压、心率水平对比
2.3满意度评分对比
研究组心衰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34±3.11)分,对照组心衰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4.89±3.54)分,有统计意义,P<0.05,t=10.00。
3.讨论
心衰患者救治过程中开展标准化护理有助于提升救治成功率,对于患者疾病的预后及生存质量具有重要影响,标准化护理程序的实施使护理内容更加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可保证治疗的顺利开展,提升救治效果及护理效果[5]。为保证护理程序的良好开展,需强化护理人员专业素养,提高护理人员技能,因此护理人员需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水平,以便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序不乱的进行各项操作。我院实施的标准化护理程序主要从病情评估、心理护理、药物护理、健康宣教等方面开展,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及时消除患者不良心理,稳定患者情绪,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6]。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心衰患者急救反应时间、院内反应时间比对照组短,干预后,研究组心衰患者血压、心率水平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心衰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2.34±3.11)分,对照组心衰患者满意度评分为(84.89±3.54)分,有统计意义,P<0.05。综上所述,对危重期心衰患者实施标准化护理程序,可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心率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借鉴采用。
参考文献
[1]苏婕.标准化护理程序在心衰患者危重期的应用及患者满意度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5):446-448.
[2]杨元焱.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10(12):8-10.
[3]司霞,高玉,王海燕.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11):241-242.
[4]迪丽努尔?夏克热,阿米那古丽?阿布拉.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病情观察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8(25):241-242.
[5]谢云,者玉琴,冯园园,等.标准化护理程序应用于重症监护室心衰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10-111.
[6]康改新.标准化护理程序在重症监护室心力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5):925-926.
论文作者:王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衰论文; 满意度论文; 程序论文; 心率论文; 对照组论文; 病情论文; 《航空军医》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