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与应对:网络文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工作,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网络文化论文,德育工作论文,高校论文,背景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正在步入网络时代。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特别是网络经济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化对时代的精神状况发生着日益深刻的影响。在高校,以因特网为核心的网络生活已成为学生整体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正在改变着他们的精神生活和内心世界,这对高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高校作为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要切实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关注新的文化背景下德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迎接新挑战。
一、网络文化塑造着大学生新的精神生活
文化是人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信息网络技术一经渗入经济和社会生活,其价值就不限于技术层面,而是具有了文化意义。在以网络为核心的社会实践中,人的创造性活动与信息网络的影响双向互动,生发出影响人的生存和发展的网络文化。广义的网络文化包括一切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的物质、制度、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内涵人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文化的基本功能是对人的塑造。在这点上,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宗旨和功能是一致的。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网络文化实现其塑造功能是通过各种活动和载体,作用于人的知识结构、想象力、情感、意志等思维要素,从而影响人知、情、意相统一的思维过程,最终改变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整体素质。
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文化形态,还远未成熟。但它对大学生精神生活所产生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却不容忽视。首先,网络文化依托的前提和基础是信息网络技术和网络经济。伴随着两者对社会生活的全方位渗透,各领域所营造的强烈现代化气息使网络生活成为新的文化时尚。计算机和网络不仅深入到学生课堂,而且占据关他们的业余生活。高度浓缩的数字化信息,改变着学生传统的知识结构和兴趣导向。据西北工业大学2001年2月对在校学生的抽象调查,全校学生平均上网率已达92%,其中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的学生占1/3。随着高校多媒体网络系统的普及和校内外“网吧”雨后春笋般的诞生,网络文化将越来越深入地走进大学生的生活世界。其次,由于网络本身蕴涵着无限丰富、不断更新和延伸的文化空间,人们凭借电脑和互联网,足不出户即可进行电子商务,及时浏览信息,方便、快捷地查阅资料,自由地表达思想、沟涌友情,甚至网上求职、购物。丰富的功能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追求真知、增强技能、了解世界、渴望沟通与交流的精神需求。据华中科技大学1999年对武汉地区高校学生上网情况调查,63.9%的上网大学生认为上网增加了学习资料的来源,36.5%的上网学生认为网络改变了自己的学习方式。随着上网人数的激增和远程网络教育的勃兴,网络生活与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学习生活联系更加紧密。再次,由于网络活动是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简单的技术操作即会带动人机更深层次的交流,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可能性空间的探求与尝试心理被激发出来。长期的网络生活必然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最后,由于人的精神生活的统一性要求,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必然超越单一的网络生活而全方位地走进学生生活世界,深入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些深层次精神领域。
二、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德育工作呈现出新的特点
人创造了文化,文化又反过来塑造着人本身。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全方位影响,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网络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之间的辩证关系,以使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特点。一方面,网络文化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新背景、新空间、新手段,提出了新课题和新挑战;另一方面,高校德育工作要实现其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政治和理论优势,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网络文化进行认真、科学、细致的分析,深刻把握时代的文化背景,吸收、利用其精华,摒弃其糟粕,为德育工作创新和人才培养服务。
1.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必须面对新的文化背景,运用新途径、新手段,应对新问题,开拓新空间
不同时代的文化塑造具有不同时代精神的人。高校德育工作要培养出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特别是代表先进文化的人才,就必须积极应对新的文化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由于信息网络技术对人的影响具有双向性,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精神生活的影响也是曲折而复杂的,这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网络空间一方面可以使大学生方便、快捷地了解各种信息,开拓它们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另一方面,急剧上涨的信息资源和飞速提高的信息传播速度却很容易使大学生对信息“消化不良”,从而消蚀他们的判断力和辨别力。其次,网络创造的“虚拟现实”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角色实践场所,满足了人们体会和尝试各种角色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生动逼真并带有刺激性的游戏却容易使大学生心理失衡,混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再次,网络生活一方面有助于大学生冲破僵化、机械的线性思维的束缚,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与主体精神;另一方面,由于网络文化具有全球化色彩和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倾向,无节制地依恋电脑又易使学生形成工具理性,导致学生民族文化的缺失,甚至受到反动、色情和迷信信息的毒害。据报载,上海某高校退学试读和转学的200余名学生中,至少有30%是因为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导致成绩下降造成的。另外,发生在去年春节前夕的大学生陈果等人自焚事件,与李洪志网上散布的所谓经文有直接关系。总之,伴随网络文化的渗透,各种问题交织在一起,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江泽民同志指出:“世界各国争相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加强和改进对外传播手段。我们必须适应这一趋势,加强对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和创造,积极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传播手段。”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充分掌握和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一方面积极开展网上德育工作,另一方面,创造和引导“人民的、科学的、大众的、先进的”网络文化,为人才培养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服务。
2.高校德育工作队伍素质必须适应更高的要求
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同时为高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要不断推进高校德育工作,关键是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德育工作队伍。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面对网络文化的渗透,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具备更高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维水平,特别是要具备相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必须具备更强的文化意识,特别是网络文化意识,善于对网络文化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和引导;必须对学生心理特别是网络心理有精深的研究。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不仅要善于做网上德育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的精华,把它们科学地贯穿到德育工作的各个领域和各环节中去。德育工作的对象是社会中的人,对人的教育和培养是一门无比高深的学问。随着时代的变革,必须及时充实和丰富其内涵。网络文化背景下,各种问题和矛盾更直接地呈现出来,要求德育工作者及时、科学地予以解答。作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德育工作者如果不紧跟时代、不断学习、提高素质,就无法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
3.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
德育是涵盖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法纪教育和心理素质教育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其根本宗旨是使学生学会“做人”。传统的德育工作相对而言更强调普遍性要求和单向灌输,更强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及其内在精神需求。这种教育模式在形式上易走向单一、枯燥和僵化,在教育过程中易使教育内容与学生的精神需求相脱节,在效果上不容易使学生理解德育工作的真正内涵和意义,从而无法充分实现德育的功能和目标。
网络活动所确立的是一种新型的主客体关系。网上主体在人机互动中与网络空间实现动态的统一,这种人机交互性交往方式与网络空间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可欣赏性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探求欲和创造欲,使网上主体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这对于德育工作甚至整个教育工作都具有重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从教师角度看,学生是德育工作中的客体,而且是具有多层次、多方面精神需求的特殊客体。他们各种精神需求的满足和引导,既是德育工作的任务和过程,又是检验其是否成功的标准。德育工作必须顺应和建构起平等交流的新型的主客体关系,必须更加注重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是德育工作的题中应有之义。我们强调德育工作应更注重学生的内在精神需求,显然不拘泥于此。它实质上蕴涵着一种教育哲学理念或文化精神,即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确立和贯彻这种理念,意味着在德育工作中真正贯彻“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意味着德育工作从内容、形式到具体的交流方式向实现其宗旨的目标综合趋近。
三、网络文化背景下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必须处理好几个关系
1.继承和创新的关系
当前,学术界在探讨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做好德育工作时,多强调其特殊性的一面,往往忽视德育工作作为事物整体的统一性要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这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德育工作中的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新的文化背景下,德育工作的宗旨和党对德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没有改变,我们必须肯定下来,加以继承。长期积累下来的、实践证明仍然有益的经验必须加以保留,使之溶汇到新的实践中加以利用和发扬。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的精神生活相应地改变,德育工作培养人的目标也充实进新的内涵。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理念、工作内容、具体的形式方式手段和途径上必须相应地变化,大胆创新,使德育工作的主体和客体、目标和方法、内容和形式、内容和手段等在网络文化背景下达到新的具体的统一。
2.德育工作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德育工作对于学生成材的重要性和必须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如何在教育实践中把两者辩证统一起来,是我们必须始终研究的问题。从某种角度看,这两者之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素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德育是贯穿于这个整体的灵魂。传统的德育观从知识传授到人员职责分工都更注重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整体综合的色彩不浓。但素质教育本质上关注的是对人的整体素质的培养,各种素质之间彼此渗透,相互影响和贯通。显然,在德育工作和素质教育问题上,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已难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学生在上网时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面对整个网络空间,整个活动是知识、情感、意志和技能相统一的过程。网上活动的水平、目的和效果取决于已有的整体素质与网络空间的相互作用。这昭示我们必须树立“大德育”观,不仅要在德育课上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也不仅要积极开展网络德育工作,更不能把德育工作仅仅归为某几位专门教师的本职活动。必须把德育的目标和宗旨全方位地贯穿到素质教育中去,使知识、技能、道德修养、审美境界的提高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
3.尊重学生主体意识与文化环境建设的关系
网络生活对于学生之所以具有强烈吸引力的原因之一是它极大地调动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德育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就必须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调动起学生自我探求、自我创造、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的积极性。同时,又必须十分注重文化环境建设。这既包括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评价和引导,又包括纪律、制度和法律的规范、管理和治理;既包括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又包括思想品质、伦理道德、思维方式的引导、变革和积淀;既包括校内文化环境建设,又包括整个社会(包括网络空间)的文化建设。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有利于学生的主体意识沿着正确、合理的方向发挥和发展。仅仅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而不与文化环境建设相结合,就会丧失德育工作的统一性要求及其外部条件;反之,就失去了德育工作的差异性要求及其落脚点。在这里,改变德育主客体的交往方式尤为重要,单向灌输的机械作法必须向双向或多向平等交流的方向转变。变革德育工作者的思维方式又是其中的关键环节,简单、粗暴、机械分割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必须让位于建立在科学民主精神之上的辩证法的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