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鹏艳

呼兰区第一人民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500

摘要:目的:探索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征、诊断方法、护理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间住院患儿8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模式,给予观察组患儿全面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成效。结果:在经过医护人员的全面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住院时间均要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进行精心的用药护理、呼吸道护理和身心护理,有助于减短患儿的住院时间和治愈效果,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小儿 支原体肺炎 护理体会

Nursing experience of 80 cases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diagnosis, nursing and treatment of mycoplasma pneumonia in children.Methods: 80 cases of hospitalized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7 to May 2018 were selected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 mod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prehensive nursing, an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and analyzed.Results: after the comprehensive care of medical staff, the total nursing efficien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adverse reaction rat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 careful medication nursing, respiratory tract nursing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nursing for children with mycoplasma pneumonia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and cure effect, and has clinical promotion value.

Key words: children mycoplasma pneumonia nursing experience

支原体肺炎是获得性肺炎的一种常见疾病也称作原发性非典型肺炎。小儿支原体肺炎是一种小儿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小儿支原体肺炎也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的支原体受到感染而引起小儿支原体肺炎在临床表现中常常以刺激性咳嗽及发热为主,肺炎支原体本身是一种介于病毒与细菌之间的微生物,在肺炎病症中所占比例大约为20%,然而在过于密集的人群环境里面,其肺炎支原体可多达50%。近年来,小儿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趋势也在不断上升。为了研究护理支原体肺炎患儿的病例,分析治疗支原体肺炎的最佳途径我院于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抽取了8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调查样本其中给予全面护理的观察组患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住院患儿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所有患儿中男女比例为43:37.年龄1-12岁,平均(6.4±1.3)岁,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儿科学》的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体温在39℃以上的患儿共有28例,38℃到39℃的患儿有32例,38℃以下的患儿有20例。对比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儿临床反应均包括呼吸急促、咳嗽等症状,均与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调查研究。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提前做好消毒工作,保持室内清洁,拖地时可选用1:200消毒液对房间的地面和各个角落进行消毒,防止细菌感染。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2℃至23℃,相对湿度控制在50%至60%。给予观察组患儿全面护理,具体内容如下:身心护理,及时疏导患儿的不良情绪,耐心与患儿交流沟通,避免患儿产生消极心理。在患儿配合的情况下治疗疾病,保持患儿的积极、乐观的心理。向患儿家属解释病情状况的方法缓解其心理压力,使患儿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对于心理压力过大的患儿可以借助其家属有效降低患儿的不良情绪,通过父母安慰劝导减轻患儿的心理恐惧,克服患儿心理问题。多数患儿有较严重的咳嗽症状,呼吸道易受到感染发生病变,严重的甚至会损伤病变部位,使患儿不能轻易咳出痰液。医学上此类病症多使用超声雾化护理,可以随时按照患儿的病情调节雾化的用量以及雾滴大小。当患儿出现咳嗽时护理人员应开导患儿多咳嗽,同时拍打患儿背部,利于医生把患儿吐出的分泌物清理出来。适当的体育锻炼对患儿病情的恢复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引导患儿多参加一些室外运动,可以提高患儿身体抗病的免疫力,加快病情的康复,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对回家治疗的患儿要向其父母传授药物服用的知识和药物的用法用量,指导家长注意观察子女的身体状况,若患儿出现不良反应,应第一时间送到医院检查治疗。

2.结果

经分组护理结果得知,观察组治愈例数为25例,有效例数为8例,无效例数7例,总有效率为82.5%;对照组患儿的治愈例数为22例,有效例数为8例,无效例数为10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患儿在护理总有效率上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980;p<0.05)。

此外,观察组患儿的平均治疗时间为(7.2±1.3)d,无不良反应发生(0.0%),而对照组平均治疗时间为(10.3±2.4)d,3例患儿发生不良反应(7.5%)。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8.33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小儿支原体肺炎在近年来的发病趋势有所上升,该病高发人群为学龄儿童,据调查,每3~5年就会发生一次地方性的小儿支原体肺炎感染,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为经飞沫进入人体呼吸道传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致病方式主要是感染体逃避气管黏膜纤毛的清除作用和吞噬细胞作用,释放出过氧化氢等有害体使得人体上的纤毛及黏膜上皮被损害。根据有关研究表明,细胞因子及细胞免疫反应在患儿病症发展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小儿支原体肺炎发病率的提高,肺外合并症状也随之增加,容易累及患儿脏器及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抗原体和平滑肌、肾、脑、肝等组织有着较多部分的共同抗原体,一旦受到感染,就会使得患者的体内产生出抗体,最终形成免疫复合物,导致支原体肺外表现。支原体肺炎本身是一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微生物,无细胞壁,因此对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等抗生素不敏感,但对细菌蛋白质合成所产生影响的抗生素有大环内酯类等。6~14岁的患儿其支原体肺炎的发展时间过长,且高热症状及咳嗽症状持续较久,其中以干咳为主要临床表现,咳嗽症状强烈、顽固,肺部体征无明显的变化,X线胸片检查中为一侧的较多,这些可能和患儿的免疫系统功能日渐完善等有关治疗支原体肺炎应多注意患儿的身体以及发热现象。在患儿体温高温高于39℃时,及时服用合适的退烧药治疗。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儿护理总有效率8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且住院时间(7.2±1.3)d和并发症发生率0.0%要少于对照组(10.3±2.4)d和8.0%。说明给予支原体肺炎患儿全面护理模式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何兆坤,张云,张晓.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诊治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3):46-47.

[2]代如民,张滟,刘向丽.小儿支原体肺炎并发神经系统损伤140例诊治体会[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5):546-548.

[3]刘璇,陈建玲.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肺外并发症43例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3):115.

论文作者:王鹏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学术版)》2019年第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0

标签:;  ;  ;  ;  ;  ;  ;  ;  

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护理体会论文_王鹏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