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建忠

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建忠

榆中县中医院 甘肃 兰州市 榆中县 730100

摘要 目的:观察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 74 例诊断为寒饮内停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38 例,对照组 36 例。 治疗组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橘红痰咳颗粒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疗程 2周。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52.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寒饮内停型慢性咳嗽疗效确切。

关键词:苓甘五味姜辛汤;止嗽散;慢性咳嗽;中药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74 例患者来自 2010 年 1~12 月甘肃某中医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8 例,男 18例,女 20 例;年龄22~68 岁;病程 2 个月~7 年。 对照组 36 例,男 18 例,女 18例.年龄 24~70 岁,病程 2 个月~6 年余。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咳嗽为其主要或唯一症状,不伴有肺部其他症状或体征,不伴有慢性基础疾病,胸部 X 线检查无明显异常,常规抗感染止咳治疗无明显效果,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中医辨证:寒饮内停型,症见咳嗽,或夜间咳甚,咳痰量多或不多,痰清稀色白,胸膈不快,舌苔白滑,脉弦滑。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方以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方药组成:干姜 10 g,茯苓 15 g,细辛 3 g,五味子 10 g,甘草 10 g,白前20 g,桔梗 10 g,紫苑 10 g, 陈皮 15 g, 法半夏 10 g; 咳甚似喘,加炙麻黄,杏仁;咽痒甚,加蝉蜕,牛蒡子;恶风怕冷,加黄芪,防风;水煎服,每日 1 剂,分 2 次口服;疗程 2 周。对照组:橘红痰咳颗粒 10 g,口服,日 3 次;盐酸氨溴索30 mg,口服,每日 3 次。 疗程 2 周。

1.4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 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2 周以上未发作者为临床治愈。 有效:咳嗽减轻,痰量减少。 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变[1]。

1.5 统计方法

用 SPSS 12.0 统计软件进行 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治疗组治愈 23 例,有效 13 例,未愈 2 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 7 例,有效 12 例,未愈 17 例,总有效率为52.8%。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典型病例

患者,女,45 岁,于 2010 年 11 月 2 日因“咳嗽半年,加重2 周”来诊。 患者平素恶风怕冷,半年前感受风寒后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咳嗽,经服用西药后热退,鼻塞流涕症状消失,但一直有咳嗽症状,未予重视,间断口服各种抗生素及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中成药,效欠佳。 2 周前开始患者咳嗽逐渐加重,夜间咳甚难以入睡,遂来诊。 症见:咳嗽,咳白稀痰,夜咳甚,怕冷,舌苔白滑,脉弦。 查体:双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胸片未见明显异常。 辨此患者为素体阳虚,外感风寒之邪后风邪久稽,加之服用清热解毒中成药,伤及肺脾之阳气,寒饮内生犯肺,发为本病;治宜温肺化饮;方药:干姜 10 g,茯苓 15 g,细辛 3 g,五味子 10 g,甘草 10 g,白前 20 g桔梗 10 g,陈皮 15 g,法半夏 10 g,紫苑 10 g;上方服用 7 剂后复诊,咳嗽明显减轻,咳少量白稀痰,怕冷减轻,舌苔薄白,脉稍弦,予以上方减紫苑,加党参 10 g,健脾益气,再服 7 剂,痊愈。

4讨论

慢性咳嗽病因复杂,如咳嗽变异型哮喘、鼻后滴流综合征、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和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以及支气管内膜结核、心理性咳嗽等[2]。 西医治疗往往因病因难以明确而疗效欠佳。 很多患者长期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炎”[3],大量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而无效。中医在治疗咳嗽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寒饮蕴肺证是咳嗽的证型之一,是由于外感或内伤等原因导致肺阳亏虚,肺津不化,复形寒饮冷,外内合邪,肺阳更伤,宣肃不行,以致出现与呼吸功能相关的行水功能严重失调,水饮内停伏肺,阳虚寒盛的一种证候[4]。 现代人因过度疲劳、恣食生冷、未正确服用清热解毒药等原因,往往阳气易伤,其中,以脾阳、肺阳为易伤之地。 本证一因风寒之邪犯肺,肺失宣降,化生寒饮;二因脾阳不足,寒从中生,聚湿成饮,寒饮犯肺所致。 寒饮蕴肺型咳嗽患者往往外寒相加与自身虚寒兼而有之[5],肺脾二脏常相因为病, 患者所致之咳嗽未经正确治疗往往经久难愈,故临床所见之慢性咳嗽以寒饮蕴肺型为常见。 而治疗久咳属风寒留连,饮聚于肺,非用辛温宣散、化痰蠲饮之剂不可[6]。苓甘五味姜辛汤出自《金匮要略》,治以寒饮犯肺之咳嗽。方以干姜为君,既温肺散寒化饮,又温运脾阳化湿;臣以细辛,温肺散寒,助干姜温肺散寒化饮;又以茯苓健脾渗湿,化饮利水。 佐以五味子敛肺止咳,与干姜、细辛相伍,使散不伤正,敛不留邪。使以甘草和中调药。再配以《医学心悟》之止嗽散,以止咳化痰。 共奏温肺化饮止咳之功。本研究显示,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寒饮内停型慢性咳嗽疗效确切。

参考文献

【1】黄婕.慢性咳嗽患者 80 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1):3391-339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 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2009版)(一)[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9,7(5):453-456.

【3】于少泓.肺阳与哮喘病寒饮蕴肺证的关系 [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5):373-375.

【4】高雪,曲敬来.论 “肺阳 ”与慢性咳喘病的关系[J].中医药学报,1998,26(4):3-4.

【5】陈潮,余蓉,叶秀琳,等.苓甘五味姜辛汤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 125 例[J].四川中医,2008,26(1):58-59.

论文作者:王建忠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苓甘五味姜辛汤合止嗽散加减治疗慢性咳嗽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建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