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人文情怀的盛会&以粤西高州新年为例_高州论文

乡村社会的人情盛会——以粤西高州的“年例”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州论文,为例论文,盛会论文,人情论文,乡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粤西高州的自然人文环境

粤西高州市位于广东省的西南部,东近南海,南踞鉴江平原,西连广西,北靠云开大山,扼粤桂六县市(阳春、信宜、陆川、化州、茂南、电白)要冲,近代为广东下四府(高州、雷州、琼州、廉州)之首,面积3311平方公里。人口150多万人,辖23个镇和5个街道办事处,437个村民委员会,40个居民委员会,设5770个自然村,市政府驻潘州街道办,有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10多万人。高州人绝大部分是汉族,少数民族是近来工作、结婚从外地迁来的。汉族包含有广府民系、客家民系及福佬民系,方言有粤语、客家话(哎话)和闽南话(俚话),通用粤语。客家民系大约有30万人,主要分布在高州东部和东南部、东北部的泗水、谢鸡、根子、分界、新垌、云潭、大坡、马贵、古丁、深镇等镇,福佬民系零星分布在与电白交界的几个镇和西部一些镇,基本上已融入广府民系。

高州具有悠久的历史,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高州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辛勤劳作。历史上高州长期为粤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南朝梁大通中(530年)置电白郡,郡治今长坡镇旧城。隋开皇十八(598)另设茂名县,县治在今高州城,高州城成为历代郡、州、府、道、专署行政治地。1958年茂名县改为高州县,1993年6月8日撤县设市。漫长的历史岁月,给高州留下丰富的文化古迹和大量的文物遗存,为广东省的“历史文化名城”。它也有美丽怡人的自然风景。市区有三塔、观山、南宫庵群、南皋学舍等名胜古迹,北部有长坡旧城、冼太庙、高凉岭、长坡水库、深镇仙人垌,东、西部有万亩荔枝、龙眼生态果园。由于年代久远,高州的文物古迹历经兵燹和解放后破除四旧毁损甚多。高州作为文化古郡,人才辈出,文化遗产丰厚。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巾帼英雄第一人”的冼夫人、唐代名宦高力士、新中国首任中国农科院院长丁颖,以及著名画家丁衍镛等均为高州人。境内有文化遗址250多处,其中宝光塔为明代全国第二高塔,潘仙祠、观山寺、冼太庙、贡泉等古迹闻名遐迩。

高州境内河流均属鉴江流域,分属鉴江、袂花河两大水系,主要河道干流鉴江,支流有曹江、大井河,小河有凌江、黄塘河、南塘河、沙田河、云炉河、新垌河、云潭河、根子河、泗水河、谢鸡河等10条。高州地形复杂,地势大体是东北高,西南低。境内东北部是连绵的山地,中央腹地是起伏的丘陵,西部南部是广阔的台地、平川纠结。高州的河流虽然多,但都作东南向或南向独流入海,与西江流域并不相连,这就造成了粤西地区的相对独立性,一些古老独特的风俗也因此得以保存下来。

二、“年例”是什么?

(一)“做年例”/“祭社”——“年例”的起源

光绪《高州府志》卷六“风俗十二”篇记载:“自十二月到是月(农历二月)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或官绅礼服迎神,选壮者赤帻朱蓝其面,衣偏裻之衣,执戈扬盾,索厉鬼而大驱之,于古礼为近。”①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社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

据《茂名市志》记载:“从正月初二起到正月底止,茂名乡村陆续过‘年例节’,一般一个村为同一天,少数两天,以元宵前后的居多,个别村庄在农历二月或者三月。‘年例’期间家家张灯结彩,村镇街道布置彩楼、彩廊、画廊等,各种民间艺术表演力竭其能,尽献于众。‘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一村过‘年例’,周围村庄百姓都来看热闹助兴,家家户户大摆筵席招待亲朋,客人登门,不论是否相识,一律热情款待招呼茶饭。”②文中所说的“年例节”即指年例。又有记载:“‘年例节’唯粤西鉴江、罗江两江流域的村落所独有,清代已十分流行,游神游灯锣鼓喧天。”③“年例”就像是扩大的春节、元宵节、庙会,也包括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在内的综合节日。

古时候,茂名人受俚文化的影响,每年的初春至清明期间各村都会挑一个固定的日子,开展舞醒狮、燃社火、游神、演木偶戏,鸣铳炮④、送瘟神、烧纸船、插彩旗等多项活动,祛除凶灾恶毒,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身健康和国泰民安。由于当时农村基本没什么娱乐设施,辛苦了一年的各村农民只有利用春闲时节各择吉日释放一下,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祈盼好光景。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年例(个别地方年例是一年两次,但第二次的是小年例,不会大肆宴请宾客)。“年例”的存在还与高州自古以来就重视祭祀、热情好客的风俗密切相关。光绪《高州府志》卷六“风俗十”篇曾记载:“案:今时丧事奢侈无节,凡诔账多用绫缎,丧家酬答及筵宴备极丰靡,稍近节俭谓之‘慢客’,此风茂名为甚,各邑亦多有濡染者。”所描述情形虽然特指丧事,但也从侧面反应了高州人好客,喜欢以宴席招待客人的特点。又有记载“俗最重祭,搢绅之家多建祠堂。”⑤“年例”的形态正是集中了好客与重祭的双重特征。

明、清时年例已记入粤西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比较盛行,后来曾一度中断。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飞速发展,年例逐渐恢复。“合作化后曾一度停止‘年例节’活动。有些地方禁而不止,又采取‘一乡一日年例’或,‘几村同日过节’的做法。80年代,多数地方恢复‘年例节’传统习惯,供神、游神,越演越烈,除了民间艺术表演,还增加了放映电影和大型文艺演出的内容。”⑥经过不断的发展,现在茂名地区的年例成为了人们在春耕之前的一次大型喜庆活动,意在庆祝开年,迎春接福,并祈求菩萨保佑,希望到时能有一个好收成。其活动主要有宴请亲朋好友、游神、表演、烟花、电影等节目。

(二)“游神”活动——“年例”的重头戏

“游神”活动是“年例”的重头戏,因其仪式较为复杂烦琐,在此单独进行详细的说明。

按惯例,从每年正月初二到清明前,各个地区逐个开始做年例,一般是一个镇、村为同一天,少数为两天,有的为三天(头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从“起年例”到“年例尾”,贯穿始终的是“吃”和“睇”(粤语,意为“看”)。“起年例”那天,可以看到神庙前的空地上摆放着家家户户宰杀好的猪、鸡、鸭,以及各种水果,展眼望去,场面非常壮观。这种形式称为“摆醮”。光绪《高州府志》卷六“风俗十二”篇记载:“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于是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掷珓、悬朱符而去。”⑦“摆醮”是“年例”那天的第一个项目,人们一大早就在自家的“摆醮”位旁等候请来的“神像”。敬拜时,在浓浓的爆竹烟雾弥漫之中,可以看到敬拜的人群里不仅有老人、中年人,还有年轻人和小孩,热闹非凡。摆醮的方式不同地区有所不同,地方大的村,可以全村一起摆醮,一村人的桌子都摆在一起,奉上供品一起供奉。而地方不够的村,就一户人家一张桌子,一家一户地摆醮。也有的村是几户人一起摆醮的。有些地方摆醮前得吃素,摆醮完第二天才能开荦,按当地人的说法是不吃素代表不诚心,没有菩萨保佑,会被炮仗头弹到。不去拜神的客人则没有关系。

“游神”,简单来说就是把“神像”请出来,由强壮的青年人(一般是男性青年)抬着在各村和城镇的大街上游行,形式好比北方的庙会,场面十分热闹。对“游神”的习俗如果用一种迷信色彩来单纯解释是不科学的。“游神”是年例的一个最隆重、最典型的活动,是年例的代表。虽然也有一些地区没有游神活动,但为数极少。可以说,没有游神活动的年例是不够完整的。

“游神”活动一般是先将村子划分为几个大的厅堂,然后队伍从庙宇出发,按顺序在每个厅堂都搞一次摆醮(摆醮是村民把东西排出来等候神的到来,神到不同的屋厅享用供品,此过程又称为鉴醮),再转回庙里,完成一个圆圈式的流动。摆醮的顺序和游神的路线是轮流的,每年都会轮换。最后,在凌晨时将纸船烧掉,这个活动才算彻底完成。

游神队伍有彩旗、香炉、菩萨、道士、纸船、炮手、长喇叭、唢呐、锵、锣鼓等等。彩旗上面写有与保佑、赐福等有关的话语,有的还注有此旗是由谁捐赠等。彩旗队伍主要由小孩子组成,前面由一个成年人举着一面大旗带领,站在整个游神队伍的最前面。有的地方还举有“出巡”、“回避”等等的牌子。菩萨其实为各路神仙、菩萨,不同的地方,供奉的对象不同,有冼太夫人、关公、康王⑧等,统称为菩萨。其数目也因地方不同而不同。地域大、人口多的地方菩萨数目就多点,地域小、人口少的地方菩萨就少点,有的富裕的地方还供有两人高的大菩萨。炮手沿路隔一定的时间就燃放一个炮头,冲天一响。除彩旗队伍外,各个工作人员腰间都要圈上一捆红布。

游神队伍经过的地方,附近的户主都要燃放鞭炮,意为迎神。队伍进入厅堂后,摆醮开始。厅堂里各户主早就在上厅摆好了供品,有糖果、水果、糕点、饼干、瓜子、花等等,有的地方还有个大肥鸡,并且鸡头向东摆。菩萨被工作人员在供品后面一字排开,面向下厅。小喇叭手在上厅分两边坐下,道士在旁边等候,其它的道具及其工作人员在下厅站好位置,纸船和彩旗摆在厅堂的外面,工作人员暂且歇息。纸船旁摆有一个脸盆,里面用清水泡有新鲜的竹叶和一些驱邪植物的叶子,以望驱邪避害。

在上厅,烧完香纸后,负责人就在供品前面铺上草席,拜神正式开始。周围的人们,包括此厅堂的户人和亲戚朋友及工作人员都可以在菩萨前行三跪九叩之礼,祈求菩萨保佑。这时候小喇叭要连续吹响乐曲,直到拜神结束,而长喇叭、鼓、锵、锣等时有伴奏。拜神结束后,道士及其助手上前诵念经文(或念村人的名册,祈求菩萨保佑捐了钱做年例的人),并施法驱赶妖魔鬼怪,从而保佑人民平安。其道具有青蛇(由一根竹枝天然生成七分像,再稍加雕琢而成)、七星剑,还有一种道具(由一个长约一分米的竹节劈开两边而成,有阴阳天地之分:竹的外表面向上是阳,反之则为阴)。用这种道具俗称“打珓”⑨,是与珠三角的“掷圣杯”相类似的一种仪式。工作人员抬起菩萨,道士将竹节放在菩萨的手上,工作人员就抖动菩萨,将竹节抛在地上,意为菩萨抛的。道士从中观看卦象:两块竹片内表面都向下叫做“阴珓”两块竹片的外表面都向上叫做“阳珓”,两块竹片一块外表面向上一块内表面向下则叫“圣珓”。要连续打出这三种珓,顺序则不限,这样才算“打转珓”,表示菩萨满意了,妖魔鬼怪也已给制服,人们再次叩头后,菩萨就可以离开了。如果竹片竖了起来则是不好的预兆,叫做“立木珓”,道士要立刻把它们踢掉,表示消除不好的事情。“打珓”是要看运气的,一定要抛到出现“打转珓”时,菩萨才能离开。传说“打珓”时,户主的衣服不能晾起在各自的屋上,要收回去。此时,要锣鼓喧天,锵、喇叭等齐鸣,振奋人心,各人精神也高度紧张,各环节的队伍都已整装待发,准备离去。有些地方,游神队伍要走时,户主喜欢拿着燃着的鞭炮追赶他们,直到鞭炮燃尽,意为送神。有的地方“打珓”是在厅堂里,有的是在厅堂外面纸船前。“打珓”完后,将一些纸灰和脸盆里的水倒进纸船里,意为邪魔鬼怪都已经统统被收进纸船里面了,人们得到了菩萨的保佑,以后都过上了平安的日子。

在一个包括多个村庄的社,要到下一个村庄的“摆醮”上“打珓”的时候道士还要左手拿着一只公鸡,右手拿着七星剑,围纸船绕几个圈,大念经文,然后将公鸡的头活生生的扭下来,俗称“拧鸡头”,也是施法捉妖之意。

然后是燃放鞭炮送神,游神队伍离去,被送到下一个厅堂。

到晚上,进行烧船活动(不同的地方具体时间不同,大部分是在零点到三四点之间),意为将封在纸船中的妖魔鬼怪全部烧死,保佑人民平安。此时附近的电灯要全部熄掉,大戏、电影等也要暂停,总的来说,是与电有关的都要停止。由专门的工作人员拿着火把,扛着纸船到河边,并把它烧掉。烧船的地点一般都是在河边,意为烧掉的妖魔鬼怪都给大水冲到海洋里去了,再也不能为害人间。有些地方送船过桥时要在桥头站一个女孩,桥尾站一个男孩,一起送船,送船时,道士唱祈愿的歌谣,还要献长寿酒。到此,游神全部结束。

有的地方有醒狮队伍的,一般与游神分开,独自进行活动。

(三)高州市山美管理区云径村——“年例”仪式保存得较好的例子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例的仪式在很多地方慢慢地被淡化,尤其是城里的年例竟变成以吃为主,其他仪式被简化。位于高州市山美管理区的云径村的年例仪式还保存得比较好,下面以该村为例对年例的流程作进一步的说明。

云径村的年例是正月十五,正月十二是上灯的日子(上一年添了男孩的人家到村里的庙挂花灯),把神像接回总年例头(从村民中挑选出来总管年例事务的人)家,正月十四再把神请回庙。

第二天,摆醮是白天的主要活动。由一名道士带领,众人扛着两座主神——冼夫人和康王经过各家,各家各户则要摆上贡品拜祭。摆醮按“铺”为单位,可以是几个兄弟一起为一铺,或几户人家为一铺。各家各户则要摆上贡品拜祭,把“脏”东西——宰鸡的鸡毛、纸钱、烧过的香烛等物扔进花船,并放鞭炮,期间还有乐手敲锣打鼓以及吹奏乐器助兴。这条神队到庙前时,队伍也要停下来,道士手持七星剑、空碗和青蛇绕着花船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高潮是“扭鸡头”:道士“作法”很久后把准备好的活鸡鸡头扭下来,精彩之处在于并无血滴下来。鸡头很快被放进碗中,用纸包好,鸡则马上被装进麻袋,与包好的鸡头一起被放进纸船中,仪式大致完成。笔者曾向一个神婆请教为什么道士扭鸡头会不滴血,神婆的回答是“因为有道行,所以不滴血”。

吃饭时间,各家各户开酒席招待客人。平时安静的村子里渐渐车流人流两旺,各家的亲朋好友从四面八方赶来赴宴。满街都是平时难以见到的热闹景象,有帅哥和靓女,有不少还干脆自己打的士来的,还未“酒水下肚”,便能先感受到这种大众一起共娱互乐的兴奋美妙的心情。在过去,乡村青年交际圈狭小,“年例”则给他们提供了相互认识的时机和场所。每到“年例”,青年男女,走街串巷,一来二往,渐渐熟悉了,婚姻大事不用别人操心了。现在年例仍不乏这种功能,但主要是亲戚朋友之间联络感情。年例是一个最喜庆的日子,无论有没事先邀请,主人对所有到来的客人都会热情款待,而客人通常只需捎上一些水果作礼物即可。在以前,看年例一般是带糖果、白糖的。对于来访的客人,主人一般要给小孩封“利是”钱,也要封利是给第一次来的大人。当客人回去时,通常会给回一点水果带回去,因为过新年,讲求不空手来,也不空手回。

过去有种“年例狗”的说法,专指在初十做年例的地区,有客人因路途遥远,初九那天(粤语中“狗”、“九”二字同音)就来到主人家中住下等待年例开始,可见人们多么热衷于年例这一活动。饭后,村里会放电影或请戏班来表演木偶戏/粤剧,由村民集资支付费用(村民所交费用及经费收支情况会写在大红榜上公示于庙前)。在高州城区以及某些村庄,还曾举行过飘色活动。飘色巡游,是乡间节庆上最精彩的节目之一。原取材于神话故事和古典传统戏剧的某些代表性情节场景,后来逐步掺入舞蹈、杂技等,由一些四五岁到十三四岁的孩子扮演各种各样的人物造型,站立在竹架、木架或铁架上,下面由成人扛抬或车推,配以乐曲在路上巡游。由于支架掩藏得十分巧妙,他们看上去如腾云驾雾般飘浮于空中,令人叹为观止。总之,这一天,沿路彩旗飘扬,每家每户张灯结彩,所以,年例不但是一个肠胃的盛宴,还是一个眼球的盛会、一道文化的大餐。

晚上的活动是“游火枝”。顾名思义,就是火枝游行。晚上九点左右,乐手们会以锣鼓声催促人们集中。村民在村小学前面的空地集合,花船被摆置在中心,人们以它为中心围在一起。“火枝”是一根竹筒子,顶部塞进淋过煤油的火纸,人们把它点燃,举在手中,就像火炬一样,现场一片火光融融。道士仍旧按白天在庙前的程序那样作法、扭鸡头,期间放了三次长鞭炮。如此这般弄了好久,这一仪式完毕,游火枝开始了。扛纸船的人飞快地扛起纸船跑出来,神像和举火枝的队伍跟在后头。神像所经过的人家必须放鞭炮或者烟花,整个村庄火光冲天,烟雾弥漫,轰隆作响。在夜色中这种人为制造出来的喜庆热闹气氛很像人类在为自己壮胆,火枝队就仿如先民在未知的道路中勇敢地探索。村民在火枝游行的过程中也进入了狂欢状态,有人两手拖着长长的鞭炮奔跑着来烧。火枝队游行完毕,村民们转移到庙四周,进行“走庙角”活动:拿着鞭炮绕着庙四周一边跑一边放。与此同时,庙边的马路上也有人拿着鞭炮飞舞着来放,持鞭炮者一般是年轻男子。据村民说,“走庙角”没有出过事,“走庙角”的人讲求走得越快越好。此盛况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一度令马路的交通完全停止下来,大小车辆排着长队等候炮火的平息。良久,鞭炮终于烧完了,村子从喧闹声中平静下来。这时,干活的人要进行一项烧纸钱拜祭菩萨的仪式,时间是十一点。

最后一个节目“烧纸船”约在半夜两点进行。人们重新点燃火枝,再次飞一般地扛着纸船向一个小沟渠出发(以前是在河里烧的)。这次没有再放鞭炮,乐手们吹奏的也是短短的声音,人们静静地在夜色中穿行。到达目的地后,载满了“脏东西”的纸船被点燃,火枝手们一个接一个地把火枝投进火中。按照老规矩,把火枝扔出去烧之后是不可以说话的,必须安静地往回走。不过现在村民们却并不太在意这条规定了。所有人都扔完火枝后,队伍停下来,年例头(这年年例的组织者)给大家派糖果。整个过程完成后,火枝手们就回到庙中,可以领到他们的报酬,并且一起吃鸡粥,这次年例的活动就到此为止了。此时是将近凌晨三点。

每年年例后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十六,村民会再选出新的总年例头,负责下一年的年例事象。由于年例活动繁多,每年的年例头都有好几位,是轮流做的,在年例头中再抽签决定一位总年例头。

三、“年例”中的人情味

(一)“人情”、“礼物”、“面子”的互相流动

年例在粤西农村的地位很重要,用村民的话来说是“村里一年最隆重的仪式。即使过年,也没请客。”言下之意,是说过年例时,开酒席、请客了,这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比过年还要隆重,因此当地有句俗语说“年例大过年”。出门在外的人往往即使不能回家过年也一定会赶回来过年例。《茂名市志》对年例的地位是这样定义的:“茂名的民间节日,除传统的‘八大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鬼节、中秋、重阳、冬至)外,最重大的节日是‘年例节’。”⑩年例,在家乡人心目中代表着大大的一个“情”字。年例最初产生时主要目的可能是驱鬼纳福,但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一种联络感情、人情流动的形式,从敬神、娱神到娱人,年例成为体现乡村社会人情味的典型仪式。

年例对于主人有接待客人、敬神、接神、拜祭祖先的任务,对于客人就是尽情地吃和看,好好地玩。忙忙碌碌了一年的村民们难得找到了个机会尽情地放松自己。年例和春节或其他节日又有所不同的是,普通的节日大家各自在自己家中过,是向内的,个人的天伦之乐。但年例却是向外的,它以其共同仪式的方式使村民们可以聚在一起,更加增添了热闹的气氛,正符合中国人对喜庆氛围的追求,难怪大家这么喜欢过年例。对特意回家的游子来说,同操一种语言,乡音乡情交融,气氛热烈,着实让常年在外、难得相见的家乡人别有一番享受。

年例的交流互访形式体现了“人情”与“礼物”的流动,这在中国社会中是相当重要的内容。费孝通如是说:“我们儒家最考究的是人伦,伦是什么呢?我的解释就是从自己推出去的和自己发生社会关系的那一群人里所发生的一轮轮波纹的差导。”(11)儒学大师梁漱溟先生也曾提出中国社会既非“个人本位”,也非“社会本位”,而是“伦理本位”(即“关系本位”)的著名见解:“在社会与个人的关系上,把重点放在个人者,是谓个人本位;同在此关系上,放在社会者,是谓社会本位。诚然,中国之伦理只看见此一人与彼一人之相互关系,而忽视社会与个人相互间的关系。……这就是,不把重点放在任何一方而从乎其关系,彼此相交换,其重点实在放在关系上了。伦理本位者,关系本位也”。(12)在这种关系本位的社会中,人情的来往是非常重要的。在年例活动里,人们频繁地相互走动,一张张笑脸之下还有看不见的一些东西在流动。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但这个现象的确存在:做年例时,谁家到的客人越多,谁家门前停的小汽车越多,谁的脸上就越光彩;若是门庭冷落,则要被人看不起的。有钱人家是这样做“年例”的:他们的“年例”比一般人家的婚宴还要丰盛,开销还要大,餐桌上摆满了山珍海味,珍馐佳肴、名贵酒品。一桌花费少则上千元,多则三几千,一天下来,共摆了十多桌,就得花去数万元。有钱人家这样做“年例”,岂不是亏大了?非也,他们不会全干亏本的事,因为地方的党政干部是他们的“座上宾”,他们把吃“年例”当成拉关系的一种手段。没钱人家当然也做“年例”,虽然没钱,但也要尽其所能请一些亲戚来吃“年例”才心安理得,否则就觉得自己太寒酸了。庙里张贴的年例红榜不仅是给菩萨“看”的,更多是给村民看的,有点像民间的“财富排行榜”。人们也暗自较量谁家的鞭炮烧得又响又久,谁家的烟花又多又好看。

这种类似“夸富宴”(13)的炫耀财富、比赛面子的做法是其一方面,此外,即使不从钱财的角度考虑,乡亲们在这种密切的互访中,“人情”和“面子”依然是跟随着人际关系在悄悄流动的东西。应邀参加年例是一次很重要的社交活动,是给别人面子的表现。被邀请去吃年例如果不去就是不给面子,而通常吃过别人的年例也会回请他到自家吃。笔者曾采访过高州市谢鸡镇汉楼坡村一位80岁的阿婆容妊英,她的文化程度是小学。容阿婆觉得年例最吸引她的地方是那份热闹,还不无自豪地说起,前年他们家摆了13台,找了厨师来做菜。她说:“宰鸡给自己吃没有意思,居家无亲戚来没意思,有些人还专门认亲戚来串门呢。”容阿婆说,年例很热闹,没什么人不想做的,人家来看自己的年例还是看得起你才来的呢。的确,在粤西,只要是关系稍为熟络的人之间年例期最常见的打招呼方式就是“××日我家年例,到时来吃年例哦!”即使原先不怎么熟的人,在年例酒席中也会突然显得比平时熟络不少。有村民对年例的意义如此诠释:“年例时我去探望你,你也来探望我,比过年时高兴得多。过年时不过是吃得好些,有什么好高兴的?年例时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才高兴。”年例在乡亲心目中如此重要,以致有些在外求学无法回家过年例的学生竟然会在外地请同学吃饭以代替在老家的请客聚会,可见这是一个多么不可或缺的沟通感情的方式。

冰岛史诗《埃达》中有这么一段诗:

若是你有个莫逆之交,

能依赖得过肝胆相照。

不图报答对他无所求,

那么有桩事情要记牢。

时常登门拜访多往来,

馈赠礼物情深谊又长。(14)

它和中国的一首儿歌意思很像:“天上下雨地上滑,各人摔倒各人爬。亲戚朋友扶一把,酒换酒来茶换茶。”礼尚往来,升来斗去,是中国社会建立人情关系网的原则——这就是年例中人情来往的奥秘。交换,互相交流感情,是现在的年例对人们最大的影响。引用“礼物”的定义在年例中却并非指物质上的礼物,而是指一种人情的交换,指人们在年例活动的你来我往中互相带来的交流,这份“礼物”可能看不见,但确确实实地使他们之间的感情巩固或加深。人们按照祖先确定下来的仪式制度在做着对自己最有实际作用的事情以彼此联络感情。

(二)年例的“人情味”集中表现在乡村社会中

陆游的《游山西村》所描述的“农家春社”的景象,与年例中所透出的浓厚的人情气息以及热闹喜庆的场面十分相像: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有老乡埋怨:“觉得现在农村过年例的气氛没以前那么浓厚,现代人都比较务实、势利,少了以往那种人情味。”可见人们怀念的还是一种温暖的人情味。有这样一种现象,即吃年例的次数与居民的居住场所有关,一般农村的人吃年例的次数就较多,而城填的人相对较少,可见,年例对于农村人来说远比在城里人心中的地位重要。在城里做年例跟农村的氛围大为不同,尤其在一些新发展起来的城区。城里做年例比较热闹的表现方式是大排宴席,宾客如云,但若论起对做年例、吃年例的热情,城里人远远比不上农村居民,甚至常有逃避交年例钱的行为,而这种现象是颇为农村居民所不屑的。上文提到的容阿婆曾对笔者说:“在农村里,不凑钱过年例的人一般是没有什么亲戚朋友的,因此做不起年例,这样的人是很凄凉的。”由此看出,年例活动也反映了城镇社会与乡村社会不同的居民关系。居住在水泥森林一般的城市里,人们即使就住在隔壁,也未必相互认识,出门碰到也很少互相打招呼,平时关上门各过各的活,互不相关。在农村则不同,一个村的人通常是互相认识的,出门无论碰到谁都会热情地打招呼,闲暇时还会串串门。在这样截然不同的感情基础上,年例活动的效果自然迥然相异。热情的农村人在这样一年才有一次的亲友团聚、乡邻互访的机会里把他们的热情发挥得淋漓尽致,早早就给各方亲友打招呼,预告年例日一定得赏脸到场,年例那天毫不吝惜地宰鸡杀鸭,招呼客人任吃任喝,务求客人玩得开心,主人面上就倍添光彩。“过去有的贫苦人家,甚至连春耕种子都拿来款待客人。”(15)真可谓热情到了极点。笔者的外公住在农村,他家的年例是年初四,每年过年笔者一家和所有的阿姨们都得到场。近年来,由于外公家从村里面搬到了外面的大路边,再加上其他的因素,来吃年例的客人比以前少了,但外公仍坚持要做几桌丰富的菜肴,全家人整天忙得团团转,为得只是客人来得多,吃得尽兴。而笔者家住城区,年例时只是邀请同样居住在城里的姑妈及姨妈两家人一起吃饭,并不邀请其他客人。年例在大多数城市人心目中,只是日常请客的一种方式,而对于农村居民来说,是互相拜访、增进感情的聚会,更具有人情味。

(三)年例与庙会相异的社会整合模式

中国自古代以来各地都有类似的驱鬼逐疫仪式,称呼因地而异,年例只是其中一种。因此它与古傩、北方庙会、闽南地区的妈祖出巡、潮汕地区的游神等民间信仰仪式有着相似的地方。但同时年例又具有自己的特色,以下单举庙会为例说明。

年例的表现形式与北方的庙会有点相像,二者的社会整合模式却不一样,庙会模式和年例模式不同的人员流动方式可用如下图式表示出来:

图1.庙会模式

由上面两幅箭头图例可以看出两种社会整合模式的不同之处。首先,庙会的人员流动方向是单箭头的,赶庙会的人从四面八方赶到庙会所在地,散场后,就各自回家了,人们的目的地是单方向的,集中在一个地方交流。而年例的人员流动方向则是双箭头的,今天到这个村看年例的人将会邀请该村村民改天也到自己村看年例,是一个有来有往的过程,被年例聚集起来的人群从甲地来到乙地,而乙地的人还会到甲地回访,是双向的互动。并且,庙会模式中,住在附近的人们在同一时间去到同一地点,不一定再去其他远的地方,但年例的情况则更复杂,由于几乎家家都过年例,在同一天内可能会赶好几场,并且到了邻村做年例时还会去吃,一个人一般会吃好几次年例。根据广东商学院由11名茂名同乡组成的回乡调查研究小组发放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一年中吃年例十次以上的人数占33%,为数最多,其中以农村人为主。而在一年中吃年例一至三次和四至六次的人数也不少,分别占24%和28%。六至十次的占13%,一次也没有的人为数极少,只占2%。(16)而庙会活动重视的是庙会期间的经贸活动,大家在赶庙会时一起逛集市、看热闹、买东西、吃东西,这一切都得花钱,赶的是庙会所在地的热闹。年例则更重视仪式。年例时人们不是到某一场地看热闹,而是轮着你到我家来,我再到你家去,一起吃饭、一起聚会。人们去看年例时目标明确,是去参加××家的年例,对客人来说,这几乎不涉及钱财,只是双方的感情所带来的宴会。因而,年例的社会整合模式比庙会的更加频繁复杂,也更能促进乡村社会的人际交往。可见,年例的“交换”和“人情”意味更重。

图2.年例模式

四、“年例”:当传统与现代交锋

正如《游山西村》一诗中所描述的,年例起初是一种乡村的带着纯朴古风的仪式,它在当代社会继续出现,必然涉及传统与现代的交锋。其冲突具体表现如下:游神队中吹乐器的人才已越来越少,人才的流失若持续下去,可能会再没人继承这些古老的技艺;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家有了电视机、影碟机、电脑等,年例期间的公众娱乐——粤剧、木偶戏等越来越失去市场,再加上木偶戏本身做戏的形式古老,内容陈旧,唱腔不时慢吞吞的,有点与现代格格不入的气息,导致在新时代的今天,到戏棚前看戏的大多是老年人;农村的居民虽然相信年例会一直做下去,但也承认年例的传统仪式已越来越被简化了,在城镇的有些地方,年例甚至只剩下“吃”这一项目;年例过去最吸引村民的一点——“热闹”的气氛更在悄然地变淡,人们普遍认为过去做年例更热闹,以前游神的队伍更长,很多小孩会热衷参与扛旗的活动,晚上的“游火枝”、烧纸船等活动也更多人参加,现在却越来越少人参加这些集体的活动了。

笔者认为,年例作为一种自古便有的传统仪式,在粤西地区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继续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流传下去。

首先,年例并非封建迷信,在年例过程中的敬神、游神、拜祭活动就如同民间供奉的灶神、关帝那样无伤大雅,只是一种最基层的驱鬼纳福、祈求风调雨顺、家国平安的拜祭仪式,表达人们心中美好的愿望而已,况且在这些活动中并无骗取钱财的现象。

其次,年例作为沿袭已久的传统节庆,它承载的绝不仅是简单的“节日”,“人情”、“感情”的因素已深刻地渗入其中。人们习惯以这样的形式庆祝新年,习惯在年例那天与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民俗习惯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年例当日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车流人流,桑梓乡情,它更是一种民俗的延续。

第三,与传统的中秋节、春节,外国的圣诞节相似,年例实质上是粤西人民家庭团圆,并与乡亲相聚的日子,这是粤西地区特有的。这样特别的民俗作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得到更多人的重视和认识,当地居民应该有意识地去发扬和保护该遗产。

五、结语

诚然,民俗文化如果不注意与现代接轨,那么,它的命运将很有可能消失在现实生活中。而粤西年例这个在当地深入人心的传统只需稍为精心保护即可大大地增强其生命力。例如,吴川市的人们就凭借“年例”而大做“招商引资”的文章,搞“一节一会”,一节就是“吴川市元宵民间艺术节”,一会就是“吴川市经贸洽谈会”,这就是所谓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这的确是发展年例文化的好例子。去年高州市木偶戏入选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而木偶戏主要是在做年例时表演,当地政府应该把二者更好地结合起来,使传统文化相得益彰,既保护濒临灭绝的民间遗产又能使大众更容易接受。传统—文化—经贸,这三者的结合才能使传统的年例旧瓶装新酒,更加平稳地在现实生活中发展。

总之,年例是粤西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它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乡村社会典型的沟通感情的方式,是富有“人情味”和“礼物”流动特点的盛大聚会。它在现代社会仍然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在粤西社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注释:

①据清杨霁修,陈兰彬等纂,清光绪十五年刊本影印,台湾成文出版社印行《广东省高州府志》,1967年12月。

②茂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陈英毅主编)《茂名市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10月第1725页。

③同②。

④就是用一截长约20厘米、两头都削尖了的小竹棍把火药塞满铁铳内部,然后点燃铁铳下方的药引,铁铳内的火药便化成一股火焰从喷口冲出,同时伴随着“砰”一声巨响。

⑤同②。

⑥同②。

⑦同①。

⑧据宗力、刘群《中国民间诸神》“康王”条释:《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三九引《镇江府志》:神姓康名保裔,洛阳人。父仕周,以战功为东州[班]押班。已而灵迹显著于信之弋阳。熙宁中封英显侯。庆元间封为威济善利孚应英烈王,祠在城隍庙西庑。《癸巳存稿》卷一三“康王神”条亦记载了康保裔的事迹,并记录江西、福州、山西等地均有康王庙。《岭南杂记》亦云:高州建太平醮,于门外壅土为神,高蔗酒祭之,名曰康王,此记载亦见于光绪《高州府志》卷六。《中国民间诸神》“康王”条最后结语则云:康王庙,近代所在多有。其神则或谓宋将康保裔,或谓周康王、楚康王、宋康王,或谓唐康深,或谓东岳九侯之一,诸说不一,皆可存之。然近世所祀康王,多用以辟鬼,帮常与张巡并祀。康保裔亦战死疆场者,则驱鬼之康王,或即康保裔欤?指为东岳九侯之一,亦可通。

⑨据《辞海》语词分册下,上海辞书出版社,1977年11月,第1292页解释:“珓”亦称“杯珓”。旧时迷信者用以占吉凶之具。用蚌壳或形似蚌壳的竹、木两片,掷于地,观其俯仰,以占吉凶。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手持杯珓导我掷,云此最吉馀难同。”江湜《龙岩州除夕醉后赋长句》:“掷珓问卜愁转加。”

⑩茂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陈英毅主编)《茂名市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10月,第1714页。

(11)费孝通《乡土中国》,上海观察社,1947,第26页。

(1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第93页。

(13)马塞尔·莫斯在其著作《礼物》中曾解释“夸富宴就其本身而言只不过是交换礼物的制度。”对“夸富宴”的其他注释在《礼物》中也多次出现,详见[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礼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4)冰岛史诗《埃达》,石琴娥、斯文译,译文出版社,2000,第37页。此诗在马塞尔·莫斯的著作《礼物》中被翻译为:

“你知道,如果你有一个

令你信赖的朋友,

而你又想有一个好的结局,

那就要让你们的灵魂交融,

还要交换礼物,

并且要常来常往。”(见[法]马塞尔·莫斯著,汲喆译《礼物》,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第2页)本人认为,这个版本更精确,并更突出地反映了“交换礼物”这个事件的重要性。

(15)茂名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陈英毅主编)《茂名市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97年10月,第1725页。

(16)该调查小组在整个茂名地区共发放了600份问卷,对552个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并对30人进行了个人深入访问调查,其中有效卷510份,作废卷42份,无用卷48份。调查对象有在家务农的农民,回家过年例的打工族,大中学生,政府工作人员,医生,教师,建筑工人等等。为了方便统计,最后从中抽了500份问卷进行了统计。

标签:;  ;  ;  ;  

乡村社会人文情怀的盛会&以粤西高州新年为例_高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