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信息服务贸易若干问题研究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若干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服务论文,若干问题论文,贸易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服务业的含义

在研究信息服务贸易之前必须研究信息服务业的定义、构成及其涵盖的范围。

信息产业是当前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它的迅速发展提升传统经济并促使传统经济向数字经济时代过渡。美国商务部2000年电子商务报告《数字经济2000》中认为仅信息技术产业在1995年到1999年间对美国实际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就达到了30%[1]。

信息产业的发展给传统信息服务业带来了新的生机并拓展了信息服务业的范围,如伴随因特网出现的ISP、ICP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多数学者认为,信息服务业是从信息产业中分离出来的,因而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服务业只有部分属于信息产业,它是信息产业与其他产业的交集。

美国将信息服务业划分为7个大类:信息处理服务、网络服务、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一揽子委托服务、系统集成服务、专业培训咨询和系统运行服务。我国对信息服务业的分类构成也做了初步界定,1992年,中国信息产业商会对国内从事信息服务的企事业单位进行广泛调查,并结合国际上流行的信息服务业分类方式,将我国的信息服务业划分为5个大类,即信息提供业、信息处理业、软件开发与服务业、系统集成服务业、咨询业及其他,具体见表1[2]。

表1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的信息服务业分类

分类

 工作内容

 数据库信息检索服务,联机

 信息检索服务,联机信息服

 务(包括因特网信息服务如

信息提供业WWW、Email、BBS、新闻组、

 邮件列表等),文本信息产

 品提供服务(如刊物式或剪

 报式信息提供等)

 计算机计算和分时服务,数

 据输入、处理和验证服务,

 穿孔打印服务,机时租赁服

 务,光学扫描数据服务,计

信息处理业算机制表服务,磁盘间、磁

 盘与磁带间转换服务,信息

 输出打印服务,电子数据交

 换服务,增值网络服务,库

 存管理服务,委托数据处理

软件开发 软件的设计、开发与维护,

与服务业 按需修改用户软件,通用软

 件的销售,定制软件的开发

 计算机及外围设备管理、操

 作、维修人员的提供,

 CAD/CAM系统服务,计算机

系统集成 辅助工程(CAE)系统服务,

服务业

计算机网络集成服务,综合

 计算机办公自动化系统,计

 算机系统集成,交钥匙系统,

 计算机设备管理服务,计算

 机硬件和系统的需求分析等

 提供调查报告,定题研究,

 现场咨询,辅助决策咨询,

咨询业

为用户培训软硬件操作和使

及其他

用人员,为用户办培训班,

 培训维修人员,其他不便归

 于前4类的服务(如知识产

 权提供)。

由于近1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因特网的迅速发展,产生了一些新的信息服务业,即基于因特网的信息服务业,如ISP(因特网服务提供商)、网上冲洗胶卷、网上存贮空间提供、网上信息搜索、网上电子信箱、网吧等。虽然形式多了,但总体上仍然可以归入上述5大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信息服务产业是指以提供信息内容和从属于信息技术产品的一切服务为目标的一种商业存在。它包括知识产权转让、信息内容提供、信息技术服务。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如果按照产业大类来划分,信息服务业属于服务业。信息服务同样可以分为有偿信息服务和无偿信息服务。

2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界定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通常不是将信息服务贸易混同于信息贸易就是将信息服务贸易与信息技术(IT)贸易割裂,认为信息服务贸易就是信息咨询、信息检索、定题服务的跨越国境流动。

如前所述,信息服务业是服务业的一部分,因而信息服务贸易理所当然是服务贸易的一个构成部分,为此,我们可以按照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中对服务贸易所作的定义,对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界定为[3]:①过境信息交付,即从一成员境内向另一成员境内提供的信息服务,如国际联机信息检索,因特网信息(包括WWW、BBS、Email等)的过境,数字产品及软件的国际销售,电视节目的国际广播,国际电话服务,卫星信息传送,技术、专利、发明的跨境交易,样品、数据库的过境销售等。②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国境内向其他成员的用户提供的信息服务,如出国考察、出国培训和出国人员接受所在国的各种信息服务。③商业存在,一成员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在其他成员国设立信息服务机构,如建立服务器、设立镜像站点,或直接在对方设立信息服务组织。这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世界一些著名联机机构、网络公司在我国一些高校设立了镜像站点或真实站点,如OCLC、Dialog、BA、EI、Yahoo等,授权使用,这是国际信息服务的一个重要趋向。④信息服务人员流动,一成员国的信息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国境内通过自然人存在提供信息服务。如一成员国的专家、学者、咨询人员受聘其他成员国或以无偿援助的名义从事各种信息服务。

美国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Ⅱ》对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专门做了分析,为此我们也可以将信息服务贸易分为信息技术服务贸易和非信息技术服务贸易,这里区分的关键是信息服务与信息技术的相关度。采用这种划分方法可以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比较研究,而且在该报告中,这些数据同时采用了SIC标准和NAICS标准,这两个标准在美国和北美地区都有较大的影响力。2000年商务部的报告采用的是后一标准。

信息服务贸易包括了技术(知识产权)的贸易;无形的信息内容商品如市场行情、经贸信息、软件等;与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产品密切相关的管理、维修、售后服务等。信息服务贸易加上有形的信息技术产品如计算机及通信设备等构成信息贸易,信息贸易、商品贸易与劳务贸易共同构成国际贸易的所有内容(见表2)。

3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兴起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包括的国际技术与管理咨询服务贸易(如工程咨询、法律、财务服务贸易),国际经贸信息服务贸易,国际专家服务(如国际教育、技术专家服务贸易)等,大部分都可通过信息网络的运送服务方式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反馈,足不出户即可为全球各地的用户同时提供服务。由于通信和信息技术的改进,为美国一些技术性咨询公司带来大量贸易盈余,仅在1995年该产业就带来120亿美元的贸易盈余。提供网上信息搜索服务的雅虎(Yahoo)的股票价格已升到1996年发行价的23倍,1998年8月25日的市场现金价值为91亿美元,这一天每股97.5美元的价格是当年预计每股赢利32美分的305倍。

美国商务部报告《浮现中的数字经济Ⅱ》对信息技术服务贸易的统计显示,1993-1997年,信息技术服务业进出口总额每年递增13.2%,1997年达到了207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服务业出口总额平均每年递增17.2%,而进口总额则为9.5%,两者相比,长期贸易顺差前景看好。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计算机相关服务业(包括计算机和数据处理服务的销售和购买、数据库和其他信息服务、软件特许使用费),平均每年递增25%以上,几乎是全部服务贸易平均增长率的2.5倍。到1997年计算机相关服务业在国家信息技术服务贸易中占41%。1993-1997年,信息技术服务业中的这一部分使贸易顺差平均每年增长42亿美元。美国的跨国公司海外分支机构,计算机服务业销售额每年大约增长30%,1996年这部分贸易的总额就超过了280亿美元。由此可见,信息服务业在美国新经济的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欧洲国家和日本,一些发展中国家如亚洲四小龙、印度等,信息服务贸易发展也非常迅速,如印度的软件出口额已占其出口总额的相当比重,成为新兴的软件大国。

就因特网信息服务来说,美国《幸福》杂志排列的500家销售额最大的公司中,已建立自家Web站点的数目,从1995年底的175家增加到1996年底的390家。截止到1996年底,美国已经有2万多家网上商家,而且每天还新增100多家。到1997年,全美近42%的电子经销商已经在网上设置主页,开展发订单、议价、发货通知、追踪订货等商业活动。

在电信市场方面,电信服务的成交额是相当可观的。1991年,全球电信市场成交额为4700亿美元,其中电信设备的成交额为1170亿美元,电信服务的成交额为3530亿美元。此后,成交额以每年6%的速度增长,并且还有继续增长的趋势(见表3)。

表3 世界电信服务成交额

(单位:亿美元)

年份1991  1995  2000

电信服务市场规模

3530  4740  7140

电信服务市场比重

76%

80%  85%

1997年,世界贸易组织按照《基础电信协议》积极推进基础电信服务市场准入的谈判,共有71个谈判方政府列明减让清单,所有参与谈判的成员其电信服务收入,1995年为全球电信收入的95%,显示了《基础电信协议》对全球电信服务的影响。正如世贸组织总干事鲁杰罗1997年2月17日在评估该协议时指出的,这是世贸组织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必将对电信产业及贸易产生极大的利益,既为发达国家,又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迎接21世纪挑战的更好机遇”。

技术贸易发展迅速。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新技术传播速度加快,范围扩大,获取所需技术的机会增多,开发新技术的可能性增加,进一步推动了技术创新以及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成生产力的进程,国际技术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得以实现,国际技术贸易增长更为迅速。

4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发展的动因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近10年来增长非常迅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根本原因还在于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4.1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是根本原因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信息服务能满足人们的程度越来越高。技术基础的发展与市场的发展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在这一次需求拉动型的信息化浪潮中,贸易额不断上升。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国际信息服务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革新。

1995年信息技术产品的出口额高达5950亿美元,超过了世界农产品的出口额,在世界贸易额中的比重上升12%。据《观察》杂志报道,在过去10年中,全球信息技术市场以8%的增长率发展,增幅可观。美国在1996年底的WTO部长级会议上讨论《信息技术协议》时,主张到2000年取消信息技术产品的全部关税,这项协议与同年达成的基础电信协议一起,共涉及10000亿美元的全球贸易额,超过了农产品、汽车、纺织品三者的贸易总和,加速了信息技术产品贸易自由化和全球化的进程。

卫星通信的发展也非常迅速,通过卫星提供各种信息服务将是信息服务贸易的一个高增长点。由美国波音公司和微软公司共同拟订的太空国际互联网"Internet In The Sky"建设计划目前已经开始启动,这项计划预计投资90亿美元,将在地球周围布设数百个低轨道同步卫星,低成本、高速度、高质量地实现全球计算机彼此间的信息交流。目前,波音公司已决定就该项大型项目投资1亿美元,微软更是在积极活动,以促进其他大电话公司加入他们的行列,Intel公司、Motorola公司、休斯公司也纷纷加入太空争霸战。

4.2 全球电子商务崛起是直接动力

因特网最大的优势之一就是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有效地打破国家和地区之间各种有形和无形的壁垒,对于促进每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经济、技术与合作等交流将起到革命性的作用。电子商务将间接刺激对外贸易,比如在减少繁文缛节方面将节省大量费用。据统计,1996年跨国界贸易的杂项开支约为3500亿美元,在有些情况下处理配运的货物竟需上百份文件和经过几十个不同部门和机关,而以电子商务开展国际贸易所节省的费用估计可达1000亿美元。世贸组织预测,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份额将从1996年的6亿美元激增至1999年的665亿美元。电子商务使全球的经济联系更为紧密,而且使生产与经营方式发生转变,信息资源的运作更加重要。如1992年全球网站仅为52个,1998年就达到了3000万个,2002年将超过30亿,届时70%的大公司都将通过因特网进行销售。

2001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世界经合组织官员欧本在发表演讲时说,电子商务打破了国界,使金融市场国际化。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助理米歇尔·奥尼尔在开幕式上说,到2004年,全世界电子商务交易总额预计将达7万亿美元,到2005年,世界上将有10亿人使用因特网。她说,因特网的迅速发展及其带来的无限商机促使世界各国政府采取与国际接轨的电子商务政策。欧盟官员菲利普·肖夫表示,欧盟正在与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以使后者在电子商务推广过程中受益。日本电子商务推进协议会国际部部长在会议上说,从1998年起,日本电子商务进入了实用开发阶段。

移动电子商务是近两年来出现的一个新的产业,可以预计,真正推动国际信息服务贸易的将是移动电子商务。一份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到2004年,移动电子商务市场将达到2亿美元,而通过移动电话进行的交易量每年将达到140亿美元,移动电子商务将对人们的消费购物行为产生根本性的变化。美国电子商务市场分析公司丘比特·米特里克斯公司不久前称,今年全球大约有600万人在使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达2.6亿美元,到2005年,预计将有1.71亿人使用移动电子商务,交易额将达108亿美元。欧洲一家市场分析公司也认为,欧洲移动电子商务的营业额每年将成倍增长。

4.3 全球经济一体化是持久推动力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它是资本主义在全球的蔓延和扩张所致。这一过程正逐步加快,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摆脱它的影响。不仅商品(特别是技术、信息密集型产品、高技术产品)贸易迅速增长,而且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增长速度更快。1998年世界商品和服务出口占世界总产出的比重从1992年的13.5%增至20%以上。国际间资金流动规模扩大,金融自由化加速发展,1990-1994年间,全世界对外投资额每年在1700~2000亿美元之间。世界外汇市场日交易额从1992年的9000亿美元增至15000亿美元[4]。

作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推进因素,目前世界上共有跨国公司5.3万家,其遍布全球的分支机构达26万家。跨国公司国际分支机构的销售额高达5万亿美元,远远超过世界商品贸易总额,其内部贸易占世界贸易50%左右,国外直接投资占世界跨国直接投资70%以上,技术转让占80%以上,占国际贸易总额的40%,占对发展中国家技术转让的90%以上。跨国公司内部的信息服务贸易增长速度比世界信息服务贸易的增长速度要大得多。

5 结语

国际信息服务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信息的自由流动和信息处理的跨国传递,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服务的增长导致的这种信息较为完备的市场环境消除了一些贸易及投资障碍,使发展中国家的中小企业具备了与发达国家的大企业竞争的条件及抓住世界市场的机会。所以积极发展信息服务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现在,我国一些机构建立了网站进行网上交易,科研项目也开始上网,知识产权交易所站点(http://www.china-IPX.com)便是其中之一。我国的国际信息服务贸易已经蓬勃开展起来,如万方数据公司已拥有较大的联机信息检索市场,计算机产业、通信产业发展非常迅速,我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生产国,软件尤其是汉字处理技术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从另外一方面说,我国整体经济并不发达,信息产业也还相当薄弱。为此,我们要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尤其要着重建设因特网设施,以便发展VAN服务、联机服务等,要面向国际市场加大信息资源的开发力度,从手段、方法、机制等方面加以创新。只有同时解决了“路”、“车”和“货”的问题,我国的信息服务贸易才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收稿日期:2001-10-22

标签:;  ;  ;  ;  ;  

国际信息服务贸易若干问题研究_信息技术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