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第二中学,广州市)
摘要: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支撑,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智慧校园要坚持以人为核心,破解教与学的困难,构建“人网融合”的教育新形态。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以人为本;人网融合;工作思路
曾听说过一段非常哲理的话,“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有什么样的年轻人,未来就会有什么样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教育工作的使命,也一直努力的去追寻,承担起自己普通而又荣光的责任。
近一段时间,笔者所在学校在积极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智慧校园”建设,这是一个关于教育改革、关于未来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教育,看见未来才会拥有未来。
一、教育信息化是全面推动教育现代化的有力支撑。
党的十九大报告站在历史的新高度鲜明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对包括教育在内的党和国家各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同样,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做了重要讲话,深化了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认识和理解。
教育要走现代化之路,教育要面向未来,教育要不断革新。“如果今天我们按照过去的方式教孩子,那就是剥夺他们的未来",杜威曾经深刻地阐述过这个观点。在教育的改革创新中,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
所谓的教育信息化,就是在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中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过程。所谓的“智慧校园”,就是指通过利用云计算、大数据、虚拟化、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来改变学生、教师和校园资源交互的方式,将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与校园资源和应用系统进行整合,从而实现智慧化教育教学、智慧化管理、智慧化服务的校园环境。
在实践中,我们认真组织智慧教学,在课堂上,师生人手一台平板电脑,教师利用丰富的媒体资源,快速铺陈,积极创设教学情境;练习时,教师把内容推送到学生平板,学生完成后提交,及时呈现学生做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教师有针对性地总结、反馈、评价,并进行重点与难点的突破; 小组合作,学习与讨论,小组利用平板展示成果,师生实现实时互动。所有这些,大大拓展了教学活动的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习效率。有些优秀的课例,老师在信息量多、容量大、呈现快、现场及时评估反馈的基础上,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紧扣思维训练,突破学科教学瓶颈,让人耳目一新。
在智慧校园建设的交流活动中,我还体会了同行运用信息化手段营造学校文化氛围,打造学校文化特色,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学校管理效能、提升服务水平的用心。一些学校的3D课室、3D美术室与STEM课程中心的信息化平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关于新时代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用“四个必将”进行阐述,他说,教育信息化必将带来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教学模式的深刻革命,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泛在学习环境和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
二、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核心。
在一次交流活动中,我们听了一节低年级的语文课,这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字词辨析。与其他智慧课堂一样,信息化技术手段分布在学生预习、情景预设、分组活动、现场评测激励等环节中,信息化手段带来了高效。但与其他大多数智慧课堂不一样,该课堂不是单纯的用现代技术、用现代化的机器来上课,而是从大写的“人”字出发,同孩子们一起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这节课师生交融,民主平等,积极快乐,呈现了一节不一样的课堂。所以,真正的、有深度的智慧教学应该是以人为本,达成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应该是以人为核心,融合创新,促进传统教学与信息化教育的优势互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刘延东同志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上提出的四点倡议中指出:再先进的技术,再高级的软件,也无法替代教师的言传身教;再精彩的视频,再精美的画面也无法替代面对面、手牵手的温暖鼓励。我们应该创新教育理念和模式,加强信息教学研究开发,提供多样学习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我很认同一个观点:信息化不能绑架教育,教育信息化中要看到教育,再先进的技术,也抵不过有温度的教育。我想,这也是我们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中应该遵循和坚持的准则。
三、应用信息化技术破解教与学的困难,构建“人网融合”的新形态教育。
教育部数字化学习支撑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钟绍春教授在题为《构建信息时代教育新模式》的报告中,结合教育教学中的实际案例,强调我们的智慧教育、智慧教学一定要聚焦教与学的瓶颈问题,重点突破,破解难题。
钟教授指出,当前的学校管理与教育教学活动中,个性化教学是难以实现的,无论怎样都不可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教学和学习的过程监测调控困难,教师无法根据总体情况实时做出调控,学生无法全程、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无法即时找到进一步学习的路径;教学中缺乏知识深度理解和探究的必要手段,在很多的学习过程中很难完成学生系统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同样,优质师资、优质教学资源无法覆盖所有有需求的学生;当然学校管理及办学整体实时调控也不能实现。
针对这一情况,信息化手段,智慧教学,借助“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仿真和大数据等技术,建立汇聚名师教学智慧的学习路网,构建能够动态监测学生学习状况、发现学习存在问题、有针对性提供适宜的学习建议和路径的智慧导引系统,帮助学生完成个性化学习活动,帮助教师调控课堂教学,帮助管理者调控学校整体办学工作,效果是明显的。
钟教授强调,当前教育信息化工作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体现在教学中只是快速呈现知识和获得信息,层次是粗浅的。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探究、培养系统思维和创新能力、个性化与合作学习、过程监测与调控等缺乏有效支持。体现在学校管理中,大多数只是基本信息管理,缺乏基于大数据的精准调控与评价,缺乏工作开展、沟通交流、决策支持、预警预报等一体化支撑系统。在各个同行交流活动中,我们也明显感觉到由此带来的不同学校水平与课堂案例的层次。
我想,钟教授的论证,应该带给我们深刻的启发。在推进信息化教育教学的工作中,我们一定要基于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突破的困难,以问题为导向;一定要基于学科的核心素养,在研究好学科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再研究探索融合;一定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供个性化学习渠道,重点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创新能力。
四、明确建设“智慧学校”的工作思路。
教育信息化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高效手段。在工作中,重点是思想与思维的革新,有力的行政推动是保障,教师培训是关键,技术服务要完善。建设“智慧学校”的工作思路要以此为基础。
我们首先要组建“智慧学校”的创新团队,明确工作任务与要求,要对学校的办学做一次全面的诊断,制订好“智慧学校”建设的工作方案。要确定指导团队,制订和明确各阶段的任务与目标。学校全体人员和指导团队要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有效的执行落实方案。我们还要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抓手,选好课题积极的开展研究工作。我们要着力建立学校办学状况与质量的监测评价体系,实时呈现学校办学状况和问题预警。要建立“人网融合”的智慧教育支持系统,不断扩充和完善学习路网。
信息化推进的重点是思维,信息化推进的难点是教师,信息化推进的关键是校长,学校信息化的整体变革取决于校级管理团队,信息化应用推进取决于中层管理,教学创新来自于一线教师。我们一定要加强培训,要转变观念,强化认识,提高老师的信息素养要成为常态。只有这样,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智慧学校”建设才能走入正轨。
参考文献
[1]《构建信息化时代教育新模式》 (钟绍春)
[2]《走深度融合之路,扣教育改革之门》 (李明宇)
论文作者:苏文彪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智慧论文; 教育信息化论文; 学校论文; 学生论文; 手段论文; 教师论文; 校园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6月下论文;